书城文学黄河诗金岸:首届中国宁夏黄河金岸诗歌节诗选
48481200000001

第1章 序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这是诗里流淌的黄河,也是黄河流淌的文化。

尤其是诗人王维以河西节度使的身份从长安奉旨慰军,打马西至现今的宁夏中卫,伫立于黄河岸边,吟出一首著名的诗——《使至塞上》,其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宁夏中卫的真实写照,也是空前绝后的千古名句。而“天下黄河富宁夏”始于秦代,当时被称为德水的黄河,经过秦渠流向宁夏平原,将荒地旱原变成塞上江南,这是黄河开辟的绝无仅有的巨大工程,也是宁夏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光辉诗篇。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2006年,宁夏开始建设以“协调统筹、和谐永续、以人为本”为内涵的黄河金岸,即凝聚沿黄十座城市优势,打造一个沿黄城市群。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宁夏文联等9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宁夏首届黄河金岸诗歌节,以“诗意宁夏,感恩黄河”为主题,旨在领略黄河的自然风光,诠释黄河的文化积淀,歌颂黄河金岸的建设成就,弘扬勇往直前的黄河精神,引领人民群众感恩黄河、关爱黄河、珍惜黄河,接受诗意黄河的滋润、陶冶和提升。

首届黄河金岸诗歌节组委会办公室于2011年5月6日成立以后,标志着诗歌节各项工作全面展开。之后经过筹备、启动、采风、征稿、评奖、国际青年诗会、颁奖、论坛、朗诵等活动,于11月12日圆满谢幕。

近年来,诗歌活动在宁夏大地广泛开展,大地诗会、六盘山诗会、银川诗歌节、中国70后诗歌高峰论坛、轻叩大地之门——西海固诗会等,《朔方》大力推出宁夏80后诗人的诗作,宁夏诗坛姹紫嫣红、诗海波澜,为黄河金岸诗歌节的举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黄河金岸诗歌节的确是宁夏历史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跨时最长的诗歌盛会,与全国的诗歌节会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邀请全国实力派诗人沿黄采风;二是面向全国征集抒写黄河金岸和黄河的诗作,包括自由诗、近体诗和散文诗;三是对征来的诗作进行评奖,并结集出版;四是在正会期间进行诗歌高峰论坛、诗歌朗诵、研讨讲座等活动。

举全区宣传文化部门之力,办黄河金岸诗歌节,是“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创新方略;以诗歌的繁荣带动文学、艺术和旅游的发展,是提升全区文化软实力的有利措施;以黄河与黄河金岸为主线贯穿诗歌节,是诗歌健康发展的恢宏立意。所以,宁夏举办黄河金岸诗歌节,不仅促进宁夏诗歌、文学、文化的繁荣,而且是以中国诗歌的名义,为现代汉诗的健康发展推波助澜。是的,中国是诗的国度,汉诗本来就是世界诗歌的中心,这是因汉语的特点和诗歌的本性所决定的。那么如何解决现代汉诗继承中国优秀传统的问题,如何理解黄河与诗歌的关系,中国诗歌应向何处发展等等,将会成为中国诗歌论坛的主题,并对中国诗歌的发展产生影响。这也就是黄河金岸诗歌节的意义所在。

本书分为采风诗辑、应征诗辑、古体诗辑和散文诗辑四辑,收录了抒写黄河金岸、黄河和宁夏的获奖诗作,及部分未获奖的诗作。有些诗作未获奖是因为就一两首短诗,较为单薄,但可以收入书中。入书的诗作总体上符合“诗意宁夏,感恩黄河”的主题,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读达到了较好统一。有的如黄河穿越峡谷,气势磅礴;有的如长河漫过平原,舒缓平静;有的如阳光洒在河面,绚丽多彩;有的如河岸炊烟袅升,温暖人心。还有更多的诗作,铺开想象、饱蘸情感、挥毫抒写塞上江南的山川景物,深情讴歌宁夏大地日新月异的巨变,所以这不仅仅是现代诗、古体诗、散文诗作品的汇集,而且是黄河文化、塞上文化、伊斯兰文化、西夏文化以诗的形式融为一体,并表现出不畏险阻、开拓进取、勇往直前的黄河精神。黄河已在祖国大地画了一幅无比灿烂的巨画,金岸已在塞上江南写下一首造福千秋的大诗,而抒写黄河金岸的诗作,肯定会有几首或几十行像黄河一样如金岸一般,载入史册,流芳百世。

是为序。

2012年6月22日

壬辰龙年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