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护理措施
1.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新鲜,无灰尘、煤气、烟雾、漆气及其他一切刺激性物质。每一病室中不宜多于两个哮喘病人,因为哮喘的发作常可相互影响。根据哮喘患者的体质宜适当调节室温,尤其寒喘者更不宜住寒冷的住室,哮喘患者对温度的变化特别敏感,而大多不耐寒。被褥需温暖适度,卧床宜有靠背支撑,以便不能平卧时应用。枕头需有2~3个,枕头内不宜填塞羽毛或陈旧的花絮,以避免吸入该种物质而引起发作。病室内避免布置花草,如夜来香、玫瑰花等,虽然不一定由该种植物的花粉不起过敏,但可因其香气而激起发作。
2.哮喘发作时病人常有精神紧张、烦躁等现象、甚至出现恐惧心理,护士应尽量陪伴在病人床旁安慰病人,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使其产生信任和安全感。注意使病人身心放松,以利于症状缓解。
3.急性发作时,宜以营养丰富、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作食物为佳。调味宜清淡,避免冷食冷饮。饮食宜多餐少食,不可过饱,很多发作因过饱引起。急性发作,尤其是哮喘持续状态者,水分蒸发甚多,应当考虑水分的补充。发作期内,尽量避免鱼腥海味;一般患者自己知道对某些食物过敏,因此应征求病人家属的意见,并随时注意食物与哮喘发作的关系。
4.密切观察病情,了解病人呼吸的频率、深度、类型及呼吸困难程度,重度哮喘病人每隔10~20分钟监测血压、脉搏。
5.指导病人作缓慢的深呼吸,并给予导管低流量氧气吸入,指导病人正确使用糖皮质类气雾剂。吸药后应漱口,以防咽部真菌感染。
6.遵医嘱使用支气管舒张药、炎性细胞稳定剂、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并注意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重度哮喘病人使用氨茶碱静脉治疗时,一定要先稀释后缓慢推注,以免引起心律失常,血压骤降或猝死,如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后不能完全缓解且休息时也有明显气促、端坐呼吸、大汗淋漓、心率加快、发绀明显时,提示病情危重,须立即报告医生,并积极配合抢救。
(三)健康教育
向病人介绍哮喘的基本知识,帮助寻找及避开变应源。协助安排生活起居,指导摄入营养丰富的清淡饮食,避免牛奶、蛋、鱼、虾等易过敏的食物及胡椒、生姜等刺激性食物,嘱戒烟酒,尽量不用可能引起哮喘的药物(如阿司匹林、青霉素等)。告之病人及家属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不宜放花草,不饲养狗、猫、鸟等动物,不使用地毯、不穿羽绒衣。嘱病人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和乐观情绪,并随身携带止喘雾剂。指导病人有计划地进行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增强抵抗力,注意保暖。
4.2.3肺炎及护理
肺炎是肺实质的炎症,可由多种病原体、理化因素、过敏因素等引起。
一、临床表现
(一)症状病人常有轻度疲倦、头痛、食欲减退、鼻塞、咳嗽等症状,以后病情突然加重,出现寒颤,高热体温达39~40℃,并持续不退,伴全身肌肉酸痛,咳嗽逐渐加重,咯铁锈色痰。
(二)体征病人呈急性病容,面颊绯红,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口角鼻周出现疱疹;心率增快,偶有心律不齐。
二、治疗
(一)一般治疗支持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补充液体及针对胸膜疼痛使用止痛剂。有发绀,明显缺氧,严重呼吸困难,循环紊乱或谵妄的病人应给氧。
(二)抗生素治疗青霉素G是首选药物,给予静脉点滴回肌肉注射,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
三、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致病因素好发于冬、春季气候多变之时,以青壮年的发病率高。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受凉、淋雨、疲劳、全身麻醉、应用免疫抑制剂等为常见的诱因。致呼吸道防御功能受损,利于含有肺炎球菌的分泌物被吸入下呼吸道,在肺泡内繁殖而致病。
2.身心状态起病急骤,先有寒颤,继之高热达39~40℃,常呈稽留热,伴全身肌肉酸痛、咳嗽,痰少且常带血丝,典型痰液呈铁锈色;患侧胸痛,咳嗽或深呼吸时加剧,可有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甚至可出现低氧血症。由于突然发病,常有焦虑不安的心理反应。
(二)护理措施
1.病房环境要清洁、安静、舒适。对焦虑不安的病人,应做好解释工作,使其能配合治疗。
2.给予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足量热量的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多饮水。
3.高热时病人应卧床休息,安置有利于呼吸的体位(半卧位或高枕卧位)。寒颤时注意保暖,高热时以物理降温为主。大量出汗时应及时更换衣服和被褥,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4.鼓励病人深呼吸,协助翻身及进行胸部叩击,指导有效咳嗽,促进排痰,以维护呼吸道通畅,有利气体的交换。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时,给予雾化吸入,或遵医嘱运用祛痰剂。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绀时,予以吸氧。
5.对胸痛明显者,协助取患侧卧位,指导病人在深呼吸和咳嗽时用手按压患侧胸部以降低呼吸幅度,减轻疼痛。
6.定时测血压、体温、脉搏和呼吸,严密观察精神症状,是否有神志模糊、昏睡和烦躁等。有无休克早期症状,如烦躁不安、反应迟钝、尿量减少等。注意痰液的色、质、量变化。密切观察各种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三)健康教育
向病人介绍肺炎的基本知识,强调预防的重要性。教育其注意锻炼身体,尤其应加强耐寒锻炼。季节交换时避免受凉,避免过度疲劳,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尽早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4.3循环系统常见疾病及护理
4.3.1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及护理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是风湿病变侵犯心脏的后果,表现为瓣膜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
一、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有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狭窄、主动脉关闭不全和联合瓣膜病。
(一)二尖瓣狭窄
1.症状病变程度不同,症状轻重不一。初始无症状或有极轻微症状,进而体力劳动后心慌、气短,甚至不能平卧,咳嗽,甚至痰中带血丝,可能大量咳血。
2.体征口唇及颧部紫绀(称二尖瓣面容),严重者出现肝脏肿大、下肢浮肿等右心衰竭表现。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出现疲乏无力、劳力后心悸,晚期因肺淤血引起心源性呼吸困难等表现。
(三)主动脉狭窄
轻度狭窄多无症状,病变加重时,出现疲乏、劳力性呼吸困难。狭窄严重时,可发生眩晕、昏厥、心绞痛或左心衰竭,甚至猝死。
(四)主动脉关闭不全
1.症状早期多无症状,或仅有心悸,头部有动脉搏动感。后期可有左心功能不全和肺淤血表现,可产生乏力、头晕或心绞痛。
2.体征主动脉第二听诊区高调叹气样舒张期杂音;心尖搏动增强,向左下移位。可出现周围血管征如水冲脉、股动脉枪击音、毛细血管搏动征。
3.联合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瓣膜损害时,称为联合瓣膜病变。临床上以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较为常见。
二、治疗
1.一般治疗
(1)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过重体力活动。但在心功能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适量的轻体力活动或轻体力的工作。
(2)预防感冒,防止扁桃体炎、牙龈炎等。如果发生感染可选用青霉素治疗,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或林可霉素治疗。
(3)心功能不全者应控制水分的摄入,饮食中适量限制钠盐,每日以10克(2钱)以下为宜,切忌食用盐腌制品。
(4)服用利尿剂者应吃些水果,如香蕉、桔子等。
(5)房颤的病人不宜作剧烈活动。应定期门诊随访。
(6)如需拔牙或作其他小手术,术前应采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三、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致病因素风湿性炎症及其修复过程中,心脏瓣膜纤维化、僵硬、钙化、挛缩及粘连,腱索及乳头肌融合和缩短,使瓣膜口狭窄和关闭不全。
2.身心状态二尖瓣狭窄可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心悸、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少尿等症状。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可出现疲乏无力、劳力后心悸等。主动脉瓣狭窄可出现心绞痛、晕厥。主动脉关闭不全可出现头部强烈搏动感、体位性头昏等。风心病人常有焦虑、恐惧心理以及悲观和厌世情绪。
(二)护理措施
1.指导心功能代偿期病人适当进行锻炼,可以增强抵抗力,活动量以无心悸、气紧、疲劳为度,避免剧烈体力活动、劳累和激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心功能失代偿期应增加休息时间,限制活动甚至要求绝对卧床,避免体力劳动和不良刺激。
2.指导病人摄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心力衰竭时应低钠饮食,同时应预防便秘。
3.观察病情注意有无风湿活动的征象,如关节红肿痛,皮下结节、发热等;有无并发症的表现,如出现气急加重、乏力、食欲减退、尿少、肝大、水肿等提示心力衰竭;有心悸、胸闷、心率、心律脉搏改变提示心律失常,有发热、咳嗽、咳痰肺部罗音提示肺部感染。
4.教会病人及家属自我护理及观察病情的方法,如测体温、脉搏、体重,采用正确的卧位,鼓励卧床病人咳嗽,定时为其翻身、拍背、按摩下肢等。详细介绍药物的名称、用法、副作用及坚持服药的重要性。
(三)健康教育
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治疗风心病的长期性,帮助病人树立信心。注意休息与活动,避免劳累与情绪激动,合理饮食,防治风湿活动,使病情长期保持稳定。嘱定期门诊复查,病情变化时及时就医。
4.3.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及护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心肌的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因此,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在国内平均患病率约为6.49%,且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因而冠心病也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分为5种临床类型:无症状型冠心病,心绞痛型冠心病,心肌梗死型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猝死型冠心病。本节主要介绍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
一、心绞痛及护理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一)临床表现
1.典型心绞痛发作在劳累和情绪激动(如焦急、愤怒、过度兴奋等)时,疼痛部位是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约有拳头和手掌大小,可波及心前区,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呈压榨样或紧缩样疼痛,阵发性发作,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在3~5分钟内逐渐消失,很少超过15分钟。一般在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后即可缓解,舌下含化硝酸甘油也能在3分钟之内缓解。常伴有焦虑或濒死的恐惧感。在熟睡中发生的卧位型心绞痛,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才可逐渐缓解。
2.不典型心绞痛疼痛位于胸骨下段或上腹部,少数也可放射至双腿及脚趾;向后放射至左肩胛骨和向右放射至右肩、右臂,甚至右手指内侧,疼痛被描述为烧灼样或钝痛等,但很少形容为针刺样、刀割样疼痛。发作时诉胸憋、胸闷的也不少见。心绞痛发作时,病人往往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
根据观察目前心绞痛又可分为劳累性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混合性心绞痛。
(二)治疗原则
即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降低心肌的氧耗,同时也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1.心绞痛发作时的治疗
病人应安静休息、吸氧,选用硝酸酯类药物缓解心绞痛。其药物有硝酸甘油片、亚硝酸异戊酯等。
2.缓解期的治疗
(1)一般治疗
①要耐心地向病人解释疾病的性质、预后及治疗方案,使患者正确看待疾病,既不要过于害怕而产生焦虑、恐惧心理,也不要满不在乎、我行我素,要让患者懂得,疾病的康复需要医患的合作。②积极控制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肥胖、吸烟等。③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的脑力和体力活动,起居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要合理。④坚持适当、经常性的体育锻炼,避免久坐和久卧。⑤治疗并发的其他疾病,如溃疡病、胆囊炎等,以免诱发心绞痛发作。
(三)护理
【护理评估】
1.致病因素询问有无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肥胖等危险因素以及劳累、情绪激动、饮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诱因。
2.身心状态在劳累时发生,疼痛部位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约手掌大小范围,常可放射至左肩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呈压迫性,立即停止活动症状缓解,疼痛一般持续3~5分钟。发作时多有紧张或恐惧感。发作后可有焦虑、多梦表现。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典型心绞痛发作时,常规心电图可见以R波为主的导联出现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发作后数分钟内恢复原状。24小时动态心电图出现ST-T波缺血性改变及各种心律失常。亦可作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等。
【护理措施】
1.嘱病人疼痛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安静坐下或半卧位。立即舌下含化或嚼碎后含化硝酸甘油。
2.观察用药效果,用药后可有头昏、头胀痛、面红、心悸等副作用,一般不影响治疗,偶有血压降低,故含药时应平卧片刻,必要时给予吸氧。监测生命征变化,直至胸痛缓解。
3.向病人解释焦虑可加重心脏负担和心肌缺血,对病情不利,教病人放松技巧,缓解焦虑和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