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嗨!我最喜欢的常识故事
48478100000009

第9章 老字号故事(1)

老字号的特点就是历史悠久,世代传承,具有鲜明的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取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形成了良好的信誉。这样的好品牌,哪一个背后没有成串的典故呢?

56

“狗不理”包子的由来

清朝同治年间,有一个叫“高贵有”的男孩,他从武清县杨村老家来到天津,当了刘家蒸食铺的小伙计。

这家铺子专卖什锦蒸食和肉包,主顾大都是往来运河码头的船工,纤夫、小商贩。高贵有在店里专管做包子,因为他幼年性格很强,父母给他起了个“狗不理”的小名。他人小心灵,做出来的包子好吃,卖得很快,受到人们的称赞。

十六七岁时,他利用积攒的钱,在附近开起了包子铺。人家喊惯了他的小名“狗不理”,久而久之,就把他经营的包子叫“狗不理”包子了。

高贵有有一手做包子的好手艺。他是天津最早放骨头汤做馅,第一个用米发面做包子的人。他做的包子大小整齐、色白面柔,咬开流油、肥而不腻、味道鲜美。他20多岁时,因羞于再用小名做铺名,曾改为“德聚号”。可是,人们仍然喜欢叫他”狗不理”。当时,慈禧太后吃了大臣送的“狗不理”包子,觉得很好吃,就派专人到天津去买。从此,“狗不理”包子的名声就更大了。

57

稻香村名字的由来

稻香村是较全面继承和发展苏式糕点的老字号商店。其制作技艺高超,并以兼营苏式野味而闻名。

相传数百年前,江浙有一家卖熟食的小店,生意清淡。一天晚上,店里来了一个讨饭的瘸腿汉子。老板见他可怜,就送了些吃的给他,又见天色已晚,便在店内一个角落里铺上稻草,留他住宿。

第二天,瘸腿汉子不辞而别,老板便把他睡过的稻草拿去烧火,没想到煮出的肉香味扑鼻。于是,老板大肆宣扬,说瘸子是“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下凡,还将店名改为“稻香村”。从此,这家小店的生意逐渐兴旺,其字号也被人争相使用。

也许正是因为“稻香村”名称之妙,当金陵人郭玉生带着几个深谙南味食品制作工艺的伙计来到北京,开创了京城首家生产和经营南味食品的商铺时,“稻香村”这一字号就成了不二选择。

58

六必居名字的由来

六必居的酱菜味美质优,行销海内外。六必居中“六必”两字的由来,有多种版本,大都跟明朝书法家、著名的权臣严嵩有关。

严嵩晚年罪行暴露,被抄家革职,沦为平民。一天,他经过正阳门外的一家小铺,店主看他年老体弱,落魄街头,心有怜悯,就给他一杯酒和一些酱菜与干粮。

此时的严嵩早已不比当年,经历大难的他吃起这些特制的酱菜来,觉得别有风味。恰巧这时老板说起,他和5个合伙人刚盘下铺子不久,准备换字号,以特制的酱菜为主重新经营。严嵩感激老板的施饭之恩,主动请求为这个铺子题写牌匾。老板正愁不知道起个什么名好,就请严嵩帮忙给想个好名字。

严嵩知道这个店铺是6个人合伙开的,于是写下了“六心”二字。可是,他细一琢磨,一铺六心,很不吉利,便非常懊恼自己写的这两个字,更由此勾起往事。自己一生追逐名利,不料晚年落魄凄凉,而到现在才明白,这香甜的酱菜和平淡的生活更胜往日浮华。只是自己已被名利误了一生,再也不能回头。严嵩越想越悔恨,提起笔来在那个心字上重重的划了一撇。从此,就有了“六必居”这个字号。

59

王致和臭豆腐的由来

“王致和”始创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时至今日,“王致和”作为地道的“中华老字号”,以其产品的细、腻,松、软、香五大特点备受广大华人消费者的钟爱。“王致和”臭豆腐更是以“闻着臭,吃着香”而闻名。那么,这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清朝康熙八年,由安徽来京赶考的王致和金榜落第。他闲居在会馆中,想要回家乡,但交通不便,身上也没有多少钱;想在京读书,准备再次应试,但距下次科试还有很长时间。无奈之下,他只好在京暂谋生计。

王致和的父亲在家乡开设豆腐坊,王致和幼年曾学过做豆腐。于是,他便在会馆附近租赁了几间房,购置了一些简单的用具,每天磨上几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卖。时值夏季,有时卖剩下的豆腐很快发霉,无法食用。但是,他又不甘心废弃。他苦思对策,就将这些豆腐切成小块,稍加晾晒。他买了一口小缸,用盐把这些豆腐腌了起来。后来,他专心读书,渐渐地便把此事忘了。

秋风送爽,王致和又想重操旧业,再做豆腐来卖。突然,他想起那缸腌制的豆腐,赶忙打开缸盖,一股臭气扑鼻而来。他取出一看,豆腐已呈青灰色。他用口尝试,觉得臭味之余却蕴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虽非美味佳肴,却也耐人寻味。他将这些变质的豆腐送给邻里品尝,大家都称赞不已。

王致和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臭豆腐以后,又经多次改进,逐渐摸索出一套臭豆腐的生产工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质量好,名声也很高。

清朝末年,臭豆腐传入宫廷。据说,慈禧太后在秋末冬初也喜欢吃它,还将其列为御膳小菜,但嫌其名称不雅。她就按其青色方正的特点,取名“青方”。

300多年间,王家虽更换了几代人,却始终保留着“王致和”这个老字号,保持着王致和臭豆腐的传统风味。

60

都一处牌匾的由来

都一处烧麦馆,创业于乾隆三年(1738年),起初是一个小酒铺,由山西人王瑞福创办。关于“都一处”牌匾的来历,还有一段传奇故事。

据说,在乾隆十七年(1752年),乾隆皇帝下通州私访。回家进永定门,他来到前门一带,这一天正是农历大年三十,天色已很晚,老百姓都带着齐备的年货,从四面八方赶回家吃团圆饭。众多店铺也早已关门上板,掌柜的把全店人召集到一起“说官话”(旧社会商家年终结算账目,分配奖励,决定人员去留),分红领赏。只有王瑞福开的这家酒铺仍在开门营业,乾隆一行3人便走进了酒铺。

王瑞福一看这3位客人,衣帽整洁,仪表不俗。他又从衣着表情上猜出他们是一主二仆的身份。王端福凭着十几年经营酒铺的经验,连忙把3位客人让到楼上,把店中的洋酒“佛手露”和酒铺自制的几样拿手凉菜“糟肉”,“凉肉”、“马莲肉”一齐端上桌来,亲自为3人斟酒,并站在一旁伺候。

饮罢酒、尝过菜,其中一个书生打扮的客人问王瑞福:“你这小店叫什么名字?”王瑞福赶忙回答:“小店没有名字。”这位客人听见楼外鞭炮齐鸣,想到家家户户已在欢度新春,生出几分感慨,他说:“这个时候还开门营业,京都只有你们这一处了,就叫‘都一处’吧。”王瑞福当时一听也就过去了,并没太在意。可没过几天,几个太监送来了一块“都一处”的虎头匾,并对王瑞福说,这块匾是当朝乾隆皇帝御笔赏赐的,三十晚上来吃饭的3位客人中,主人打扮的就是当今皇上。王瑞福听罢连忙朝天叩拜,立即将匾挂在进门最显眼的地方。

王瑞福还将乾隆坐过的椅子,用黄绸子围起来,当“宝座”一样供起来。并将乾隆走过的从大门到楼上的一段路保护起来,终年不打扫。日积月累,来往客人带进的泥土越来越多,最后成了一道土埂,被称为“土龙”。这条“土龙”在清代被列为京城的“古迹之一”。

“都一处”自乾隆赐匾后,生意兴隆,许多人争相来此观看御匾。后来,很多中外宾客用餐后都要在御匾前合影留念,这一情景一直延续到现在。

61

天福号的由来

天福号始创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2008年,天福号酱肘子制作技艺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当年,山东掖县人刘凤翔赴京谋生,与一个山西客商合伙在西单的东北角处开了一间门面,出售酱肘子、酱肉和酱肚等。因为店堂窄小,无名无号,生意一直不景气。山西客商见无利可图,于是撤股,由刘凤翔独自经营。

一天,刘凤翔到市场进货,见旧货摊上有一块旧匾,上书“天福号”三个大字。刘凤翔学过书法,知道这三字乃是颜体楷书,笔锋苍劲、厚实,入木三分。同时,“天福”二字含有“上天赐福”的意思,正好用做店名招揽买卖。于是,他当即买下牌匾,回家后着意装饰一番,悬挂在小店的门楣上,果然气派非凡。

从此,小店的生意果然一天比一天兴盛a那块牌匾还引来一些文人墨客驻足品评,给小店带来了新气象。刘凤翔很珍惜这些机会,每当文人们品评书法后,他总是瞅准机会招揽客人。慢慢地,光顾“天福号”的文人越来越多,为天福号酱肘子进入上层社会打下基础。

过去的熟肉铺都是晚上制作,白天出售。有一次,刘凤翔的后人刘抵明夜间守灶,不小心睡着了,肘子煮过了火。他感到十分沮丧,但又舍不得扔掉。于是,他反复加工,配入许多调料,酱肘子的颜色因此发生变化,外皮色泽紫红发亮。再尝一尝,味道还可以。不过,刘抵明心中还是惴惴不安,不知道顾客尝过后会有什么反应。

正巧,第二天,有位家住旧刑部街的官员来买酱肘子。没多久,官员马上返了回来,说这次的肘子不同往常,又酥又嫩,不腻口,不塞牙,口味香绵,还想再多买点给家中老太太吃。刘抵明一听,大受鼓舞,到了晚上,便依样画葫芦,制作出全新味道的酱肘子。此后,天福号的酱肘子开始有了点名气。没过多久,天福号的名声就传遍京城。不仅老百姓爱吃,许多达官贵人也成为常客。

62

全聚德名号的由来

俗话说:“不到万里长城非好汉,不吃全聚德烤鸭真遗憾!”

全聚德是中华著名老字号,创建于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全聚德”原本叫傲“德聚全”,是位于前门大衡卖干鲜果品的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