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鸡汤——最妙趣横生的管理学智慧
48476700000022

第22章 领导一定有方法(3)

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就是浪费金钱。言中之意不外乎是在提醒人们时间的重要性,要人们珍惜时间,不要白白浪费时间。浪费时间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整天无所事事,虚度时光;二是做事情效率低下,不讲求方法,只一味蛮干。不浪费时间并不是要你把睡觉的时间都拿来工作,而是要求你尽可能地把效率提高。时代的发展,使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这要求作为员工必须有一些时间去学习、去充电,去掌握知识和方法。这样办起事来才能得心应手,提高效率。这也是节省时间的一种方法。作为领导,也一定要给员工“磨刀”的时间和机会,更要有等待“磨刀”的耐心。而在工作的道路上,不仅要知道努力,还要讲究方法,把动脑和勤奋结合起来,知道怎样努力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富翁与乞丐

有位富翁十分有钱,但却得不到旁人的尊重,为此苦恼不已,每日寻思如何才能得到众人的敬仰。

某日在街上散步时,他看到街边有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心想机会来了,便在乞丐的破碗中丢下一枚亮晶晶的金币。

谁知乞丐头也不抬地仍是忙着捉虱子,富翁不由生气:“你眼睛瞎了?没看到我给你的是金币吗?”

乞丐仍是不看他一眼,答道:“给不给是你的事,不高兴可以要回去。”

富翁大怒,意气用事起来,又丢了十个金币在乞丐的碗中,心想他这次一定会趴着向自己道谢。却不料乞丐仍是不理不睬。

富翁几乎要跳了起来:“我给了你十个金币!你看清楚,我是有钱人,好歹你也尊重我一下,道个谢你都不会。”

乞丐懒洋洋地回答:“有钱是你的事,尊不尊重你则是我的事,这是强求不来的。”

富翁急了:“那么,我将我的财产的一半送给你,能不能请你尊重我呢?”

乞丐翻着一双白眼看他:“给我一半财产,那我不是和你一样有钱了吗?为什么要我尊重你。”

富翁更急起来道:“好,我将所有的财产都给你,这下你可愿意尊重我了?”

乞丐大笑:“你将财产都给我,那你就成了乞丐,而我成了富翁,我凭什么来尊重你。”

没有哪一位领导不希望赢得下属发自内心的尊重,因为这种尊重是对其领导能力和权威的认可。有了这种尊重,其管理过程将会顺风顺水。但是,尊重不是靠乞求、命令可以得来的。不管多高的职位,都只能靠做事、靠业绩来说话,否则,如果把职位比作那个富翁所拥有的财富,即使你把它送给别人,得到的只是乞丐那句话:我凭什么尊重你。

管理人员和员工对于团队的信任气氛具有重大影响。因此,管理人员和员工之间首先要建立起信任关系,然后才是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关系。

破窗理论

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中一辆车的引擎盖和车窗都是打开的,另一辆则封闭如常,原样保持不动。

打开的那辆车在3天之内就被人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车则完好无损。这时候,实验人员在原来封闭的这辆车的窗户上打了一个洞,只一天工夫,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人打破,内部的东西也全部丢失了。

这就是著名的“破窗理论”。其结论可以归结为:既然是坏的东西,让它更破一些也无妨。对于完美的东西,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维护它,舍不得破坏;而对于残缺的东西,大家就会去加大其损坏程度。这与道德似乎没有多大关联。人们也曾经用这理论在一座城市里做过类似的实验。

在一条街道上,先是扔了一些生活垃圾。没过几天,这条街道就被铺天盖地的垃圾覆盖,碎纸和塑料袋乱飞。同时,人们把另一条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并维护了好几天。这之后,每当街上出现脏物时,总会有人自动把它扔进垃圾箱;如果碰到有人往地上乱扔垃圾,还会有人制止。

“破窗”理论提醒我们:作为一个领导者,要保持自己所属的地盘干干净净,不要在上面乱扔垃圾,更不要轻易打破你的领地中的任何一扇窗。在执行“破窗”理论的过程中,领导者的行为非常重要。在一定程度上,领导者的行为成了企业行为的标杆。如果领导者没有参与到企业的日常运营当中,那他就不可能对企业文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领导者的行为方式将决定其他人的行为方式。

缺口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时,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

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留个缺口给他人,并不说明自己的能力不强。实际上,这是一种管理的智慧,是一种更高层次上带有全局性的圆满。给猴子一棵树,让它不停地攀登;给老虎一座山,让它自由纵横。也许,这就是企业管理者用人的最高境界。

任何员工都不可能没有缺点毛病,聪明的管理者应辩证客观地看待这一点,恰如其分地把握时机,在不断的批评教育中让员工扬长避短,迅速锻炼成长。可是,一些管理者由于情面或其他原因,对员工的缺点采取一些消极的做法,结果既耽误了员工的成长进步,又损害了自己的威信。

年终奖

自从多年前成立,就事业宏发、蒸蒸日上的公司,今年的盈余竟大幅滑落。这绝不能怪员工,因为大家为公司拼命的情况,丝毫不比往年差,甚至可以说,由于人人意识到经济的不景气,干的比以前更卖力。

这也就愈发加重了董事长心头的负担,因为马上要过年,照惯例,年终奖金最少加发两个月,多的时候,甚至再加倍。今年可惨了,算来算去,顶多只能给一个月的奖金。“让多年以来被惯坏了的员工知道,士气真不知要怎样滑落!”

董事长忧心忡忡地对总经理说:“许多员工都以为最少加两个月,恐怕飞机票、新家具都定好了,只等拿到奖金就出去度假或付账单呢!”

总经理也愁眉苦脸了:“好像给孩子糖吃,每次都抓一大把,现在突然改成两颗,小孩一定会吵。”

“对了!”董事长突然触动灵机,“你倒使我想起小时候到店里买糖,总喜欢找同一个店员,因为别的店员都先抓一大把,拿去秤,再一颗一颗往回扣。那个比较可爱的店员,则每次都抓不足重量,然后一颗一颗往上加。说实在话,最后拿到的糖没什么差异。但我就是喜欢后者。”

没过两天,公司突然传来小道消息:“由于营业不佳,年底要裁员。”

顿时人心惶惶了。每个人都在猜,会不会是自己。最基层的员工想:“一定由下面杀起。”上面的主管则想:“我的薪水最高,只怕从我开刀!”

但是,跟着总经理就做了宣布:“公司虽然艰苦,但大家同乘一条船,再怎么危险,也不愿牺牲共患难的同事,只是年终奖金,决不可能发了。”

听说不裁员,人人都放下心头上的一块大石头,那不至卷铺盖的窃喜,早压过了没有年终奖金的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