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鸡汤——最妙趣横生的管理学智慧
48476700000016

第16章 管人用人的学问(1)

在企业的诸多管理要素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因为人是其中最活跃、最富创造性又最难于把握的因素。领导者能把这一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一个企业便永远充满生机。

在一个夕阳将落的傍晚,一条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它,追了很久仍没有抓到。牧羊犬看到此种情景,讥笑着对猎狗说:“你们两个之间小的反而跑得快很多。”猎狗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们两个的跑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了一顿饭而跑,而它却为了性命而跑呀。”

猎人想,猎狗说的是对的。我要想得到更多的猎物,就得想个好办法。于是,猎人买来几条猎狗,凡是能够在打猎中抓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几根骨头,抓不到兔子的就没有饭吃。这一招果然奏效,猎狗们纷纷努力去追兔子,因为谁也不愿意看见别人吃骨头,自己没有得吃。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又出现了,大兔子非常难抓,而小兔子好抓,抓到了大兔子得到的奖赏和抓到小兔子得到的骨头差不多,猎狗中善于观察的发现了这个窍门,专门去抓小兔子,慢慢地,大家都发现了这个窍门。猎人对猎狗们说,最近你们抓的兔子越来越小了,为什么?猎狗说:“反正抓大抓小不会有太大区别,为什么费那么大的劲去捉大的呢?”

猎人经过思考后,决定不将分得骨头的数量与是否抓到兔子挂钩,而采用每过一段时间,就统计一次猎狗抓到兔子的总重量,并按照重量来评价猎狗,决定其在一段时间内的待遇。于是猎狗们抓到兔子的数量和重量都增加了,猎人很开心。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猎人发现猎狗们抓的兔子的数量又下降了。而且越有经验的猎狗,抓的兔子的数量下降得越厉害。于是猎人又去问猎狗。猎狗说:“我们把最好的时间都奉献给了您,主人,但是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老,当我们抓不到兔子的时候,你还会给我们骨头吃吗?”

猎人于是决定,论功行赏,分析与汇总了所有猎狗抓到的兔子的数量与重量,规定如果抓到的兔子超过了一定的数量后,即使抓不到兔子,每顿饭都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骨头。猎狗们都很高兴,大家都努力达到猎人规定的数量。

猎人的狗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企业能否赢得员工的献身精神,关键问题在于能否为他们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获得一个有成就感和自我价值实现感的职业生涯。

诚实的花朵

在公元前250年左右,有位埃及王子即将登基,不过根据律法,登基前必须先结婚。

未来的王后要母仪天下,因此,必须要能让王子全然信任才行,所以王子听从智者的建议,召见当地所有年轻女子,打算从中挑选最合适的人选。

一位在宫廷服务多年的女婢听到消息,感到非常难过,因为她的女儿偷偷地对王子起了好感。

她回家后告诉女儿,知道女儿想去一试,心里非常恐惧。

“女儿啊,你去了又有什么用?全城最有钱、最漂亮的小姐,全部都会去。我知道你一定很痛苦,不过还是理智一点好。”

女儿回答:“妈,我神智很清楚,我知道不会有幸中选,不过趁这个机会,至少能接近王子一下,这样我就心满意足了。”

当天晚上,女儿抵达皇宫时,现场的确佳丽云集,华服与珠宝令人目不暇接,她们都准备好要把握良机。王子宣布要进行一场竞赛,发给每人一颗种子,六个月后,能种出最美丽花朵的人,就能成为未来的王妃。

女孩把王子给她的种子种在花盆里。由于她对园艺并不在行,所以费了很多心思准备泥土。她相信,如果花朵能长得和她的爱一样大,就不用担心结果如何。

然而三个月之后,花盆里连根芽都没有长出来。她百般尝试,也请教过花匠,学过各种各样的种植方法,却是一无所获。尽管她对王子的爱依然真挚,但觉得美梦离她越来越远。

六个月过去了,她的花盆里什么也没有长出来。尽管如此她还是告诉母亲,要依约回到皇宫。她心里知道,这是最后一次和心爱的人见面了,再怎么样也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众佳丽回来晋见王子的那天,女孩端着什么植物也没有的花盆进入皇宫。她看到其他人的花都长得枝繁叶茂、争奇斗艳,花形和颜色都有天南地北之别。

最后一刻终于到了。王子进入宫殿,仔细看了大家培育出来的花朵。看完之后,他有了中意的人选,宣布将迎娶这位婢女的女儿为妻。

其他的小姐忿忿不平,表示他选中的人,根本什么都没有培植出来。

王子心平气和地解释这次比赛的结果:“这位小姐种出了唯一得以母仪天下的花朵,那就是诚实的花朵。我发下去的种子,全部都是煮过的,再怎么种也种不出东西。”

诚信在这个社会越来越重要,并将会成为这个社会的一条重要法则来衡量一切,它无论是作为道德标准还是法律标准都会对个人的行动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在管理行为中,贯彻这个准则,是一个合格管理者的重要工作,否则他的工作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考试

一个受人尊敬的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便开始物色徒弟。最后老锁匠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决定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东西。但两个人中只能有一个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分别放在两个房间,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众人都以为大徒弟必胜无疑。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出了光亮:“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

一个人的能力固然重要,但若没有良好的品德作保证,能力再强,手艺再高超也是徒然。因为他有可能利用他的技艺去犯罪,这样的人,谁敢信任和重用呢?在管理中一个真正信赖别人的人,一定也会受到大多数人同样的信赖。毕竟,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几乎每个人都有“投桃报李”、“以心换心”的想法。相反,那种冷眼旁观他人对自己的责任、时刻想利用领导对自己的信任的人,只是成千上万人中的极少数。

鱼缸

有一个单位办公室门口摆着一个挺大的鱼缸,缸里放养着几条热带鱼。那种鱼长约三寸,大头红背,长得特别漂亮,惹得许多人驻足观看。

一转眼两年时间过去了,那些鱼在这两年时间里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依旧三寸来长,大头红背,每天自得其乐地在鱼缸里时而游玩,时而小憩,吸引着人们惊羡的目光。

一天,鱼缸的缸底被过路的顽皮孩子砸了一个大洞,待人们发现时,缸里的水已经所剩无几,几条热带鱼可怜巴巴地趴在那儿奄奄一息,人们急忙把它们捞出来。怎么办呢?四处张望了一下,发现只有院子当中的喷水泉可以做它们的容身之所。于是,便把那几条鱼放了进去。

两个月后,一个新的鱼缸被抬了回来。人们都跑到喷水泉边去捞鱼。捞上来一条,人们大吃一惊,简直有点手足无措了。两个月,仅仅是两个月的时间,那鱼竟然都由三寸来长疯长到一尺来长!

环境可以塑造一个人,如果生活在一个益于成长的大环境中,就能使人更好地成长,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如果生活在一个不利于成长的狭小环境中,由于受环境影响,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往往会自暴自弃。因此,为自己的“鱼缸”选择鱼时,不仅要看鱼是否美丽,还要看它是不是适合自己的“鱼缸”。

马和骑师

一个骑师,让他的马儿接受了彻底的训练,因此他可以随心所欲地使唤它。只要把马鞭子一扬,那马儿就乖乖地听他支配,而且骑师说的话,马儿句句明白。

“给这样的马加上缰绳是多余的。”他认为用言语就可以把马驾驭住了,有一天骑马出去时,就把缰绳解掉了。

马儿在原野上飞跑,开头还不算太快,仰着头抖动着马鬃,雄赳赳地昂着阔步,仿佛要叫他的主人高兴。同理,当知道什么约束也没有的时候,英勇的骏马就越发大胆了。它的眼睛里冒着火,脑袋里充着血,再也不听主人的叱责,愈来愈快地飞驰过辽阔的原野。

不幸的骑师,如今毫无办法控制他的马了,他想用笨拙而颤抖的手把缰绳重新套上马头,但已经无法办到。完全无拘无束的马儿撒开四蹄,一路狂奔着,竟把骑师摔下马来。而它还是疯狂地往前冲,像一阵风似的,什么也不看,什么方向也不辨,一股劲儿冲下深谷,摔了个粉身碎骨。

“我的可怜的好马呀!”骑师好不伤心,悲痛地大叫道,“是我一手造就你的灾难,如果我不冒冒失失地解掉缰绳,你就不会不听我的话,就不会把我摔下来,你也就决不会落得这样悲惨的下场。”

越是人才在工作中越渴望更大限度的自由,但如果不能正确利用这样的自由他就会走上歪路。因此,制度的制约对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市场就是战场,战争是残酷的,为了赢得主动,在用人问题上你不能被其他非理性因素所羁绊。再优秀的人才也要给他套上一个供你操控的“笼头”和“缰绳”。

高难度的乐谱

一位音乐系的学生走进练习室。钢琴上,摆放着一份全新的乐谱。

“超高难度。”他翻动着,喃喃自语,感觉自己对弹奏钢琴的信心似乎跌到了谷底。

已经三个月了,自从跟了这位新的指导教授之后,他不知道,为什么教授要以这种方式整人?勉强打起精神,他开始用十根手指头奋战、奋战、奋战,琴音盖住了练习室外教授走来的脚步声。

指导教授是个极有名的钢琴大师。他给自己的新学生一份乐谱。

“试试看吧!”他说。

乐谱难度颇高,学生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

“还不熟,回去好好练习!”教授在下课时,如此叮嘱学生。

学生练了一个星期,第二周上课时正准备着,没想到教授又给了他一份难度更高的乐谱,“试试看吧!”上星期功课,教授提也没提。

学生再次挣扎于更高难度的技巧挑战中。

第三周,更难的乐谱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形持续着,学生每次在课堂上都被一份新的乐谱困扰,然后把它带回去练习,接着再回到课堂上,重新面临难上两倍的乐谱,却怎么都追不上进度,一点也没有因为上周的练习而有驾轻就熟的感觉。学生感到愈来愈不安、沮丧及气馁。

教授走进练习室,学生再也忍不住了,他必须向钢琴大师提出这三个月来,何以不断折磨自己的质疑。

教授没开口,他抽出了最早的第一份乐谱,交给学生。

“弹奏吧!”他以坚定的眼神望着学生。

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连学生自己都诧异万分,他居然可以将这首曲子弹奏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让学生试了第二堂课的乐谱,仍然如此。演奏结束,学生怔怔地看着老师,说不出话来。

“如果,我任由你表现最擅长的部分,可能你还在练习最早的那份乐谱,不可能有现在这样的程度。”教授缓缓地说。

善于培养人才可以让一个团队不会因新老交替而影响业绩和正常运转,可以让这个团队更具竞争力。而压担子式的培训让员工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掌握基本技能,具备了承担正常工作的能力。

十减一等于几

一家公司招聘总经理时出了一道算术题:十减一等于几?有的应试者说:“你想让它等于几它就等于几。”还有的说:“十减一等于九,就是消费;十减一等于十一,那是经营;十减一等于十五,那是贸易。”只有一个人老实地回答:“等于九。”结果他被录用了。

管理者在管理他人时,千万不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但也不要把简单的问题看得过于复杂。

什么都会的鼹鼠

森林里要举行比武大会,比赛的项目有飞行、赛跑、游泳、爬树和打洞。动物们纷纷报名参加自己拿手的项目,鼹鼠也来了,它要求参加所有的项目。负责报名的乌龟把老花镜摘下又戴上,上下打量着鼹鼠,问它:“你所有的项目都会吗?”

“都会!”鼹鼠自豪地回答说。

几只叽叽喳喳的小麻雀都闭了嘴,佩服地看着它,然后又叽叽喳喳地飞走了,逢人就说:“鼹鼠可厉害了,它什么都会!”

比赛开始了,最先比的是飞行。一声哨响,老鹰、燕子、鸽子一下就飞得没影了,鼹鼠扑腾着飞了几丈远就落了下来,着地时还没站稳,摔了个嘴啃泥;赛跑比赛,兔子得了第一后,躺在树下睡了一觉醒来,鼹鼠才跌跌撞撞地跑到终点;游泳比赛,鼹鼠游到一半就游不动了,大声喊起救命来,多亏了好心的乌龟把它驮回岸上;比赛爬树时,鼹鼠还没爬到树顶就抱着树枝不敢再爬,顽皮的猴子爬到树顶后摘了果子往它头上扔,明知道它不敢用手去接,还故意说请它吃水果;和穿山甲比赛打洞,穿山甲一会儿就钻进土里不见了,鼹鼠吃力地刨啊刨,半天才钻进半个身子。观众见它撅着屁股怎么也进不去,都哄笑起来。

鼹鼠虽然有五种本领,可一到用的时候却没有一样是中用的,这哪能算是本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