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教故事经典(一)
48464100000062

第62章 俩鬼争尸

在《佛教圣典》一书中,记载着一则充满智慧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旅人,因为要到外地办事,于是日夜兼程地赶路。一天,走到了荒郊野外,眼看夜幕低垂,日头早已躲入西山,偏偏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正在焦急慌乱间,抬头一看,咦!前面竟然有一座断壁残垣的破山神庙,他心想:“今晚就将就点儿,暂时在庙中过一宿吧!”

旅人推开咿呀作响的柴扉,进到了山神庙。只见满室乱七八糟的盘着许多蜘蛛丝网,山神也睁着铜铃般的眼睛,瞪得旅人不寒而栗,山神身上原本华丽的蟒袍,蒙上了厚厚的一层灰尘,原来是山神庙已经荒废的太久了,已很久不食人间烟火了。旅人打开简单的行囊,在神案下面胡乱地铺了些干草,和衣躺下,口中默念佛号,希望无事平安地度过这漫漫长夜。

正当旅人似睡非睡、蒙蒙眬眬间,突然听到大门“碰”地应声打开了,随着一阵凉飕飕的阴风,飘然走进一个龇牙咧嘴,头颅状如三峰的小鬼,身上背着一副尸体,唾沫横飞地准备大快朶颐。旅人吓得瞠目结舌,赶忙往案桌角落里面藏躲,深怕被小鬼发现,也成了无辜的腹中物。

小鬼正准备将尸体撕裂吞吃的时候,突然一声如雷鸣的巨响,跳进一个身材巨大,面目狰狞的大鬼,气争败坏地指着小鬼大吼:“可恶的东西,这个尸体是我的猎物,你胆敢使诈窃抢,看我一掌打死你!”

“哼!这尸体是我先抢到的,当然归我所有,我正打算好好享受呢!”小鬼也不甘示弱,抓住尸体不放。

两个鬼剑拔弩张,一个说尸体是他先发现的,一个说尸体是他先抢到的,彼此谁也不让谁。躲在神案下的旅人吓得不敢喘息,心想:“今天真是活见鬼了!遇见一个小鬼我已经命在旦夕了,然后又来了个大鬼,哪里还有活命的机会,看来今天是劫数难逃了!”

两个鬼正吵得天翻地覆的时候,突然发现神桌作响,大鬼眼尖,一看,嘿嘿!原来桌子底下还躲了一个人,好!就请他做个公道吧。于是大鬼一把揪出瑟瑟发抖的旅人说:“你为我们评评理,说说这尸体是谁先抢到的?”

旅人心中大喊:“惨了!如果说尸体是小鬼先抢到的,大鬼一定不会饶恕我的;如果说是大鬼先抢到的,小鬼也一定不放过我的。横竖难免一死,自己是个受过五戒的佛弟子,拼个不打妄语,也要死得堂堂正正,像条汉子!”

旅人笃定地说:“这尸体是小鬼先背进来的。”

大鬼一听,这个人居然不知死活的站在小鬼那边,于是勃然大怒,盛怒之下扯断旅人的臂膀,吃下肚子。小鬼一看,旅人为了自己说了句公道话,就失去了一条膀子,赶忙迅雷不及掩耳,从尸体身上抓下一条臂膀,安装在旅人的身上。就这样,大鬼吃掉旅人的四肢,小鬼就从尸体上移花接木安装四肢,吃身体就接身体,吃头就装头。

大小两鬼争闹了一整夜,眼看东方将现曙白,两鬼在鸡鸣声中扬长呼啸而去,留下旅人摸摸不是自己的头手身体,哀哀地对着山神,迷惑地问道:“我是谁?我究竟是谁呀!”

感悟

佛家认为,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有条件的存在,条件具足了便成立,条件缺失了便幻灭,称之为“缘生则聚,缘灭则散”。现代人的器官移植手术,不止手脚皮肤可以移植,甚至连心脏脾肺也可以更换,然而换来换去,惟一不变的还是我们的“真心佛性”。

佛林百科顺治

有一个比较流行的传说,说顺治帝因爱妃董氏的病逝而心灰意冷,认为“四大皆空”,无所依恋,便舍弃江山,跑到五台山上剃度修行。后来,顺治之子康熙皇帝多次奉国母皇太后巡幸五台山,即是希求夫妻、父子相见,但顺治一直隐而不见,终成正果。传说中的顺治似乎成了一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多情皇帝。

顺治是否真正出家为僧,乃是一个疑团。不过顺治好佛、信奉佛教则是事实。史载顺治确实曾在宫中落发,意欲出家,后被劝阻。接着,又特命近侍太监吴良辅作为替身,替他出家,到悯忠寺为僧。学界一般看法是顺治乃死于天花。

正史未必确凿,野史未必讹传。无论出家案真伪,在人们心目中顺治都算得上是一个至性的佛门皇帝。如他的诗所言:“吾本西方一衲子,无奈落入帝王家。”

佛禅故事雕刻佛像

是元禅师除了每日的念经诵佛以外,还很喜欢雕刻佛像,而且有不少佛像雕刻得非常精美,得到了很多同门师兄及弟子们的称赞。

这一天,一个小和尚又一次来到了是元禅师的禅房,来参观是元禅师新雕刻的佛像。他发现自他上周来过以后,是元禅师一直忙于同一尊罗汉像的雕塑工作。小和尚感到非常奇怪,就问道:“师父,我上次来,您就已经在修理这尊佛像最后的部分了。怎么到现在了您还在修这尊佛像啊?”

听了小和尚诧异的问话,是元禅师解释道:“我在很多地方都润了润色,使这儿变得更加光彩些,面部表情更柔和了些,使那块肌肉更显得强健有力;然后,使嘴唇更富有表情,使全身更显得有力度了。”

小和尚不解地说道:“但这些都是些琐碎之处,不大引人注意啊!”

是元禅师回答道:“你说的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你要知道,正是这些细小之处使整个作品趋于完美,而让一件作品完美的细小之处,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啊!那些成就非凡的大家总是于细微之处用心,于细微之处着力,这样日积月累,才能渐入佳境,出神入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