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动物的危机与保护
48461200000002

第2章 动物,人类最好的朋友(2)

二、人与动物的关系

人与动物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人对动物的态度是人对自然的态度的具体表现之一。对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不同看法,将直接导致对于人与动物关系的不同认识。

(一)古典人类中心主义视野下人与动物的关系

在古典人类中心主义者看来,人是一种自在自为的,其一切需求都是合理的,可以为了满足自己的任何需要而对自然有着绝对的支配权利。在这样的认识论指导下,动物之于人是绝对的客体。

1.人“天生”就是其他存在物的目的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过:“植物的存在是为了给动物提供食物,而动物的存在是为了给人提供食物……由于大自然不可能毫无用处地创造任何事物,因此所有的动物肯定都是大自然为了人类而创造的”。基督教继承并发扬了他的观点,他们认为,上帝为了给人类提供食物和衣物而创造了动植物,只有人类有内在价值,其他生物都不具备内在价值。例如,将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融合在一起的托纳斯·阿奎那就在其《理性造物与其他造物的区别》中宣称:“在一个由上帝、天使、人、动物、植物与纯粹的物体组成的‘伟大的存在链’中,人更接近上帝和天使。上帝是最完美的,其他存在物的完美程度取决于它们与上帝接近的程度,那些较不完美的存在物应服从那些较完美的存在物。在自然存在物中,人是最完美的,其他存在物是为了人的存在而存在,因此。人可以随意使用动物、植物。对动物的残酷行为之所以是错的,是由于这种行为会鼓励和助长对他人的残酷行为。

2.动物是一种“自然的机器”

到了17世纪,笛卡尔主义盛行,认为非人类动物没有思维,完全缺乏任何意识体验。动物没有语言的能力,不像我们人类可以交流精神生活。所以,动物是一种“自然的机器”,是没有任何思维的躯体,是像缺乏精神意识的电动兔子一样的生物玩具。动物只有物质的属性,它与无生命的客体没有任何区别,因此,我们可以随意对待它们。笛卡尔甚至认为,动物感觉不到痛苦,因为痛苦是作为“亚当之罪”而存在的,而动物与亚当之罪没有任何关系,因此它们不可能痛苦。当我们折磨动物时,它们并未真正感到痛苦,它们只是表现得好像是在受苦。

在这样的认识论影响下,人是动物的绝对的主人,可以任意对待这些不能与之交流的生命,即使善待动物,也是出于人类自身的利益考虑,比如康德和洛克在论述人与动物关系问题时都主张,人不应当虐待动物,不是出于动物自身的价值或者权利,而是我们负有仁慈地对待动物和不残酷对待它们的间接义务,因为对动物的温柔情感能够发展成对人类的仁慈情感,对动物残忍的人在与他人交往时也变得心狠手辣。康德明确宣称:“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就动物而言,我们不负有任何直接的义务。动物不具有自我意识,仅仅是实现目的的一个工具。这个目的就是人……我们对动物的义务,只是我们对人的一种间接义务。”

(二)自然中心主义视野下人与动物的关系

自然中心主义认为古典人类中心主义是以对人类理性的绝对信任为前提的,但是理性本身未必值得信赖。而且,不是每一人类成员个个能说话,能自由选择(譬如白痴、婴儿等),但我们并未因此而否定他们的内在价值。因此,在他们看来,人与动物的关系表现为:

1.动物有天赋价值,应获得适当的尊重

在自然中心主义的世界里,所有的生命体一般说来都有其内在于自身的“固有价值”,因此,动物和人是处于平等的地位,应该受到同等的尊重,人不是动物存在的目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善待这些无辜的生命。

2.动物亦有意识、思维和情感,不仅仅是工具

1871年,达尔文发表了《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或译成《人类起源》)宣称人和低等动物有着共同起源,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这个观点震惊了当时的学术界和宗教界,也因此从根本上改变了科学对人和动物关系的看法,对神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以及法学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第一,动物有着同人类相似的神经和感觉器官,动物可以感知痛苦和快乐。18世纪中叶,英国开始出现要求改变对动物的态度和减少虐待动物行为的呼声,人们开始意识到动物具有同人相似的感知,是具有生命的生灵,能感觉到痛苦和快乐。1776年,英国牧师汉弗雷·彼瑞马特在其博士论文中写道:“痛苦终究是痛苦,不论是施加在人身上还是施加在动物身上……动物像人一样会感到疼痛。动物有着同人类相似的神经和感觉器官。”

贴士:人类应该爱护动物做到与其和谐相处,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使自然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人与自然中的任何生命、事物都应和谐相处。这样才能保护生态平衡,人类才能有效的享受自然界的反脯。避免遭受生态失衡而带来的自然灾害。

第二,动物并不是玩具,没有思想。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和人类一样,动物也有喜怒哀乐等情绪,也有父母情、兄弟情、姐妹情,也有等级森严的家庭制度,动物会使用工具,还能自主创新和进行自由交流。这些证据都可能证明,动物也有思维。

更让人惊讶的是,随着新的科学研究进展,认为只有人类拥有语言而其他动物没有语言的看法开始变得站不住脚。近年来,一项重要的基因研究成果,是科学家发现了一个被称为FOXP2的基因,这个基因同语言和语言障碍有关,对运用语言至关重要。人类能够发出各种声音,是因为通过他来控制嘴部和喉部的肌肉。但是,科学家们发现,这一基因并非人类独有,将人类的FOXP2基因编码中这一蛋白质成分和猩猩及老鼠的同一蛋白质成分进行比较后得出,和黑猩猩相比,人类的这一基因差异氨基酸序列在715处总数中仅有两处不同。2004年,科学家在这一领域研究中还发现,一些善于唱歌的鸟类含有和人类几乎等同的FOXP2基因。现在,十八、十九世纪那些动物没有独立意识、不能自主思考的陈旧观点,已经被现在科学所打破。

因此我们可以说,在自然中心主义视野下,道德价值的主体的界限被从人类扩展到动物,认为人类应当承认动物的内在价值,维护动物的平等权益,承认动物享有被尊敬对待的基本权利,而享有被尊敬对待的基本权利就意味着具有不被伤害的基本权利,这是一个首要权利。此外,我们也不应该干涉动物的生活。“如果动物不受苦的利益具有道德意义,我们就必须废除而不仅仅是规制动物财产制度,我们也必须停止我们不以之使用于人的方式来利用动物。只要人类仍旧把动物看作物并将其作为人类的财产而继续加以利用,动物权利就无从谈起。

(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视野下人与动物的关系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可持续发展观的生态伦理学基础,在人类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将人类的长远利益置于首要地位,认为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应成为人类处理自身与包括动物在内的生态环境关系的根本价值尺度。因此,在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视野下,人与动物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动物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也是人类必须而且应该加以合理利用的资源。动物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的来源、工业原料、药物的来源,还为科学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另一方面,不论是从道义角度还是从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角度来说,我们都要善待动物,合理利用动物。例如,人类必须承认动物在整个生态环境中的价值,尤其是野生动物的生态作用。在生态系统中,人与动物以及与其他生物、非生物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有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如果生态系统里某些物种突然丧失,很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使整个生态系统面临瓦解的危险。曾经在农牧业生产中,因为杀虫剂和农药的滥用,一些益虫和生活在乡野田间的动物也被杀死,一些老鼠、害虫们由于失去了天敌,迅速繁殖,给农业、畜牧业造成毁灭性冲击。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人类必须加大力度保护动物,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必须是有计划性的、合理的、范围和幅度必须是有节制的,才能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中,我们还需要继续利用动物资源,因为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动物的替代品以实现对动物的利用体制的废除。虽然,在宰杀、利用动物的过程中,动物的确可以感知痛苦,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它们还具备一定程度的思维能力,然而动物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性”这一要求,即使我们按照动物权利论的要求对其施以平等对待,动物也没有能力作为权利主体来主张、行使并实现自己的权利,它只能是作为客体,由人间接地对其加以善待。而这,也应该是在我国进行动物立法、动物法研究和教学中应予以秉承的态度。

由上可知,无论是古典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中心主义还是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虽然在对人与动物的关系认知上有差异甚至矛盾,但都认可动物应受到保护这一事实。

人和动物和睦相处

一、加拿大和谐景象

如果你去过加拿大,就会对那里的动物有所感触。在那里的马路上散步,时不时地就会有一群群羽毛黑亮的肥乌鸦们和行人抢道,它们各自打闹、抢夺人们扔下的面包屑,身体圆滚滚的,有时还引吭高歌、“哇哇哇”地叫上几句,它们自由自在,对人类完全没有戒心,好像马路一直是自己的地盘,并不属于人类。一旁白色的和平鸽们也不甘寂寞地在广场上来回踱步,一身丰满的羽翼,仪态万千。大海边,或是随风飞翔、或是任风吹拂的海鸥们也懒懒地舒服生活着,有的还微闭双眼,一副陶醉在海风之中的模样,那一身的绒毛还真像是海鸥身上的碧波泉水。总之,在这里,人与鸟类们和谐相处,令人为之动容。

在班芙的列车上,你也可以一览野生动物们的姿态。这里有小羚羊跟着老羚羊们悠闲地穿梭在公路中央,它们全然不在乎来来往往的车流。黑熊们转悠着看似笨重其实机灵的双眼,有时就那么坐在路边,盯着大巴车和小轿车里的人们,也不知在看些什么。如果你遇到了一只鼹鼠,并且喂它食物,它会毫不胆怯地去啃你奉献的美食,并且还会招来一群小鼹鼠们大吃特吃。

在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有个小城叫做埃德蒙顿,此地远没有北京的气派,没有故宫、长城那样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建筑,当然也没有北京的喧闹、拥挤。作为城市,它的风格别具特色。

整个市中心建在山上,高楼林立的地方是政府机关、写字楼、商业区、健身中心。商业区的地下四通八达,相互连通。驱车离开市中心,别是一番景色。沿途有山丘,有开阔的草地、密集的树丛。道路时而平坦,时而起起伏伏。当人怀疑自己身处郊区时,购物中心、学校、超市又呈现在眼前。这里,城市与大自然交融在一起。

贴士: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应该善待自然,有所取也要有所付出。比如我们使用森林树木,就要植树造林。用什么补什么,才能可持续发展。

这里很少有人工雕琢的山丘、草地和树林,自然环境被很好的保留。一年中最美的是秋季和冬季。秋风飒飒,道路两旁的小山坡上,枫叶一片金黄,在白云游走在蔚蓝的天空之中,置身于这样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怎能不让人感觉精神百倍。暮秋之中,万物凋零,雁群鸣叫声声、向南飞去,这样的晨间或薄暮,人的心情也好想随着雁群远去,思乡之情涌上心头。而经过一场大雾、一场大雪之后,冬天的树木披上了白色的新衣,厚厚的雪地上常能发现兔子的足迹和身影。人类不去伤害它们,所以它们也不提防人,除非你走得太靠近了,才会三步两步地一下蹦得无影无踪。

曾看过一张有趣的图片,是一只衔着高尔夫球的松树在碧绿的球场上奔跑,它刊载在一份报纸上,这只松鼠以为高尔夫球是蘑菇,打算把它藏进自己的树洞当做过冬的干粮。人们还就这张图片展开了讨论,很多人认为,松鼠衔走高尔夫球并没有错,球场原来是它的栖息地,它并没有见到过高尔夫球这种东西,把它错认为蘑菇也在情理之中。后来,因为保护松鼠,这个高尔夫球场停止了营业,讨论也没有进一步的结果人与动物融洽相处的事情还有很多。阿尔伯塔大学的校区里树多草茂,环境幽静。在这里,经常可以看到跑跳着的松鼠,它们不时发出尖细的声音,丝毫不怕人。如果司机在高速路上开车时,一头鹿窜出树林跑上马路,车子必须停下来让它先通过。在这虽然有很多钓鱼处,但是都有严格的规定,垂钓者们钓上的鱼不到规定尺度是必须放生的。而且很多当地居民即使钓上超过规定尺度的鱼也会放生,他们只是享受垂钓的过程而已。

在加拿大的国家公园,又称麇鹿岛。野生的牛、鹿和各种千奇百怪的鸟,总共250种动物自由生活在偌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中,人们只能驱车进入。公园里巨木遮天,湖面波光粼粼、一望无际。炎热的夏季,很多游人选择在这里露营度过一个悠闲的晚上。指示牌上明确的标记出了每一个区域有哪些野生动物出没。在假期结束归家时,还能看到笨重的野牛们在高速公路变来回踱步,可惜车速飞快,这些野牛们大多是从车窗外一晃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