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地震灾后重建与统筹战略相关问题研究
48458600000017

第17章 彭州市灾后重建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分析(1)

分析彭州的实践,的确做到了以统筹城乡加快灾后重建,以灾后重建深化城乡统筹。彭州作为成都市三圈层的一个县(市),运用了城乡统筹的办法、获得了城乡统筹的效果、推动了城乡统筹的深化,率先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地震极重灾区不仅是经济发展困难最多的地方,也是社会秩序、社会稳定比较脆弱的地方,不仅是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面临问题最多的地方,也是民生问题解决最困难的地方。但彭州通过运用城乡统筹的思路和办法,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极重灾乡镇公共设施、服务配套建设进展神速,居住和发展环境堪与城市比肩,构建了城乡新形态的雏形,不仅实现了提升式重建,也为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为地震灾后重建创造并积累了经验,而且为整个成都市的城乡统筹综合试验区建设创造了经验。四川省的卫生、教育、现代农业、科技示范等重建现场会相继在彭州召开,基层基础工作的经验在全国、四川省推广,彭州还被列为四川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培育县、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示范县,一系列工作走在了四川省前列。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4亿元,同比增长14.8%,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0亿元,增长239.2%,完成工业投资68亿元,增长25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42亿元,增长20.2%;地方财政收入8.65亿元,增长2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3亿元,增长20%,彭州在重建中加快崛起。

8.1彭州市灾后重建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的独创性经验分析

8.1.1“四性”规划原则创新灾后重建规划经验

从2003年成都市提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思路起,就率先在全国开始探索变“城市规划”为“城乡规划”,将广大农村纳入规划。在这次灾后重建中,这一理念得到升华。2008年8月16日,四川省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到彭州市磁峰镇鹿坪村调研农房重建,提出了灾后农房重建规划原则:灾后住房重建规划一定要与当地的发展规划相结合,同时要体现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高度融合,体现多样性、相融性和共享性,体现乡村风貌和地域特色,避免千篇一律,形成布局高低错落、样式别具一格、顺乎自然、浑然天成、建筑与环境相互协调的特色和风格,特别要避免把城市小区简单克隆到农村。围绕这一思路,形成了“鹿鸣荷畔”这一样本。随后,该思路得到深化,形成了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四性”规划原则。彭州的459个农房重建点都力争做到符合“四性”原则,以459个重建点的形成,最终绘就城乡一体化的美好画卷: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四性规划”还强调了重建的相关衔接配套。一是搞好规划间衔接。比如,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之间的衔接;城乡建设规划与交通等基础设施规划,与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同步;二是强化建设配套。分别按照“1+13”“1+11”的标准,配套村和农村新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包括配套规划建设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八类设施,实施公共服务集中优化布局,还要做到“四通”,即通水、电、路、光纤,高质量实施灾后重建,实现灾区提升型发展。

“四性”规划原则不仅在灾区适用,而且被提炼成新农村的规划原则。灾后新农村建设的“四性”规划原则源于彭州市,并推广到整个成都市的新农村建设。

8.1.2群众自主选择建房模式经验

6.8万户的农房重建,受灾群众的经济状况、家庭人口组成、区域环境均不相同,受灾群众有的已在城镇有住房,有的愿借此进入城镇居住,有的愿意集中居住,总之,都希望通过重建极大地改善原有的生产生活条件。彭州市结合几年来统筹城乡发展积累的经验,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政策,提出了统规统建、统规自建、原址自建、开发性重建、异地安置等重建方式。每种重建方式都各有优缺点,彭州市制作了明白卡,由受灾群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最后80%的群众选择了统规统建和统规自建,实现了相对集中居住。这一模式既解决了简单原址重建的问题,又充分照顾了各类群众的需求,把群众主体作用发挥、创造新生活的激情释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8.1.3建房多渠道融资经验

国家确定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三年时间表,在2009年还提出了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到2010年9月,累计完成估算投资和累计完工项目达85%左右。但地震多发的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经验表明,灾后重建并非在两三年内就可以完成。同时重建困难的焦点,往往集中在大规模民房重建所需的巨额资金上,为此,建立专门的中长期融资平台和机制非常必要。灾后资金的筹措,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拓宽融资的渠道,让社会各界多层面地参与到灾后重建中;二是要在制度上勇于探索创新,建立多元的筹资机制,发挥制度优势。

对于重建所需资金,政府需要通过财政拨款来解决其中的很大部分,在重建初期财政拨款甚至应是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我国政府有义务也有能力成为灾后重建资金的重要供给主体,而中央政府安排了灾区恢复重建基金,地方政府也承诺按照配套比例提供重建资金。但是,政府财政拨款与重建所需资金之间仍存在较大缺口,因此,重建资金的来源渠道应该多元化,应该考虑民间和市场力量的积极引入。政府可以协同金融机构设立重建基金,设计并发放多种金融产品,多种渠道融资。不能过分依赖政府拨款和民间捐赠,关键要靠商业机构和民间资本的投资。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和项目可以采取政府与私人资本联合的方式参与。

与救灾相比较,灾后重建的任务更加复杂和艰难、时间更加漫长。可以说,灾后重建是持久战,需要长期的机制。我们应该看到,灾后重建虽是无奈,也是机会。毕竟重建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因此,我们要抓住四川灾后重建的契机,尽早建立起我国灾后重建的融资机制,并争取将之制度化。

彭州市在灾后重建资金问题上建立了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的融资机制,首先运用统筹城乡发展特别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果,激活农村资源,运用农村产权融资。在自然资源禀赋优异的地区,利用农村产权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联建,而在地处偏远社会投资无法产生回报的乡镇,又利用国土的增减挂钩政策,获得农房重建资金,这种探索,有效破解了重建资金瓶颈,实现了资源变资本、“死钱”变“活钱”,激活了农村的生产要素。彭州市有15个镇(龙门山、敖平镇、白鹿镇、磁峰镇、丹景山镇、葛仙山镇、桂花镇、红岩镇、军乐镇、丽春镇、隆丰镇、三界镇、通济镇、小鱼洞镇、新兴镇)实施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按照各镇上报的重建意愿,经初步测算,这15个镇受灾农户宅的基地面积约为7.9万亩,扣除安置占地(含原址重建和维修加固占地面积)4.9万亩,剩余可挂钩面积约为3万亩(挂钩到成都市二圈层的双流、温江、新都、郫县等地),可筹集城乡统筹资金约55亿元。彭州的农房重建总投资在100亿元左右,这55亿元既为受灾群众建房解决了资金难题,还保证了重建“四性”规划原则的真正落实。

其次,彭州市依靠“产业联建”的办法,解决重建中资源变资本的问题。彭州市丹景山、白鹿、通济、龙门山、磁峰、葛仙山等镇部分重建区域自然条件较好,有一定旅游、避暑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而受灾群众有良好的资源、也有发展乡村游的愿望,但缺乏重建实力。彭州市探索了“产业联建”的办法,引入社会资金进入灾后重建。有383家农户签订了社会联建协议,引入社会资金达1500余万元。其中桂花镇沂水村引进了“山水美地”项目,发展颐养产业和现代农业,作为长期经营收入来源。

再次,彭州市构建“交易平台”,解决重建资金不足的问题。针对灾后重建资金缺口大、融资困难的问题,彭州市结合近年来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深入推进试验区建设,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产权融资担保平台,成立了“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由国土局、房管局、农发局、林业园林局等部门在中心共设立五个服务窗口,负责全市农村产权交易和农业产业化项目投融资专业服务。通过搭建交易平台,将农民的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流转,实现资源变资本,有资金困难的原址重建、统规自建农户的建房问题得到了解决。

最后,彭州还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资金支持,把金融贷款与信托投资等资金用于重建。

8.1.4质量速度并重的农村建设系统管理经验

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而对农房重建的要求从2008年9月算起,到2009年9月底已基本完成。彭州市坚持了“四性”规划原则的落实,保证重建质量,也建立起了快速推进的机制。如制定了场地移交、基础设施配套、施工管理、建房手续完善、量化目标任务、竣工验收、资金拨付、催收自筹资金、抓示范点建设、控制价评审、进度统计等十一个方面的工作措施,倒排进度,细化工作方案。做到每天随机抽查,每周重建例会和督查通报,确保按时完成任务。在具体的施工点位上,又盯紧三个环节抓施工进度,逐个点位完善施工组织计划,优化施工工序,紧盯施工单位作业时间、作业人数、施工机械数量是否配足三个环节。基本做到每个工地的施工时间达24小时,职能部门24小时提供服务。

重建的住房将是受灾群众一辈子的居所,群众本身和社会各界都高度关注建房质量。许多群众担心“一旦交房就找不到施工单位”,有质量问题无法解决。为此,彭州落实了十八项近期和长远相结合的保障措施,以及时妥善防范、化解和处理农房重建中存在或可能产生的问题。一是防范和化解建设期间相关问题的措施,包括建材质量监督普查、建房质量监督普查、挂钩项目立项报批、资金使用监督、民工工资支付、施工秩序整治、原宅基地还耕、土地权属调整、和谐分房、安置点地质隐患治理等。二是推出一系列解决群众后顾之忧、长远发展的措施。成立了灾后农房重建质量投诉受理和责任追究服务中心、安置点社区管理指导中心、就业管理服务指导中心、产业发展指导中心等,保证群众入住后可以在较长时期内追究质量问题,消除群众“一旦交房就找不到施工单位”的担忧。对于社区管理、培训就业、产业发展等问题也明确了责任单位提前指导服务。

8.1.5灾区精神家园建设经验

精神家园建设是物质家园重建的前提和基础。彭州始终把精神家园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与物质家园重建同研究、同部署。开展了以“走进彭州民居、走进灾区干部、走进灾区群众”为主题的精神家园建设活动,舒缓群众情绪,调整群众心理,振奋大家的重建激情,保证大家保持持续的精神状态,克服各种困难,大大提高了干部群众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援建者和彭州干部中,许多人放弃所有节假日,在长期超负荷工作中热情不减、信心不减、目标不动摇。从意愿固化到规划大会战,从“三大会战”到“决战九一”,从“决战9·30”到“决战12·31”,以“工作在现场、问题不过夜”的作风,加班加点赶工程,保证了重建“动起来”“快起来”“好起来”。涌现出了一批可敬的带头人:“两不顾”的援建者——福建省对口援建彭州指挥部指挥长余军,“拼命三郎”——新兴镇党委书记曹良柱,质量守护神-市建设局总工邓委,带着病痛为群众奔走的好支书——磁峰镇皇城村的王顺富……广大群众知恩感恩,充分发挥在灾后重建中的主体作用,自力更生重建家园。涌现出了一批可爱的彭州人:如知恩抱恩的老党员-葛仙山镇华南村村民何远柱,响应号召的好村民-新兴镇阳坪村的刘家怀……

8.1.6应急状态下的群众工作经验

面对灾后凸显的矛盾和复杂的群众工作,彭州建立了新的基层治理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机制,二是基层信访维稳工作机制。

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路径。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包括乡镇一级党委和政府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包括深化改革农村,探索构建新型村级治理机制。彭州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灾后重建的实践中大胆探索基层民主建设机制,所取得的新鲜经验及创新做法具有普遍性意义,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范例。

彭州市通过推进民主直选基层领导干部、党委政府过程决策公开透明、扩大群众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努力落实人民群众的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灾后重建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形成了一些很有特点的成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