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邓小平城市化理论及其在四川的实践
48457900000068

第68章 邓小平城市化理论在四川城市化(2)

四川的城市化进程在1958~1978年期间与全国一样出现了停滞。1964年撤销了雅安市和五通桥市,1965年设置了渡口市,1987年更名为攀枝花市,1976年设置了县级绵阳市和达县市,1993年达川市更名为达州市。这一时期由于四川的农村人口快于市镇人口的增长,全省城市化水平只有11.8%,反而比1957年下降了0.6个百分点。1958~1960年间的大跃进促成了四川省市镇人口的盲目增长,1960年四川省城市化水平猛然接近16%,由于经济遭受到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使四川不得不采取工程下马,精简职工,下放干部,压缩城镇人口等一系列措施,开始了长达10年的城市化水平下降的过程,也由此开始了农村作为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的蓄水池的不正常时期。1964年四川城市化水平下降为9.7%,1964~1965年虽然国民经济已经明显有所好转,但紧接着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四川城市化水平又进一步下降为1970年的11.2%,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大批知识青年的返城,才逐渐有所回升。这一时期,四川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的严重脱节,也导致了城市化水平的停滞和倒退。经过1961~1963年的国民经济调整,尤其是1964年开始的三线建设,进入了四川工业化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阶段,到1978年,四川GDP中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达到42.2,35.3,20.5,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有较大的提升,但这一时期四川的城市化进程却与工业化的进程背道而驰,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水平20个百分点以上。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当时四川工业建设多是从备战角度出发,采取了进山沟、钻山洞的分散布局方针,脱离了城市这一工业发展的优势集合地。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此翻开了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篇章。四川城市化进程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由此得以大踏步向前发展。到2000年,四川的城市数量增加了23个,达到32个,城市化水平达到了26.7%,标志着四川城市化的推进开始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其表现为:一是城市化呈加速推进态势。1982年和2000年两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1982年四川的市镇人口为1024万,城市化水平为14.1%,比1978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升0.6个百分点。2000年市镇人口达到2224万,比1982年增加120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65万人,城市化水平提高了12.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升0.7个百分点。1979~2000年的20多年间,四川城市化水平提高了14.9个百分点,是1978年以前近30年间提升幅度的两倍。二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已具备了吸引乡村人口转移的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四川的工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具体表现为个体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开始成为四川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国有和集体工业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100%和1990年的92.6%下降为2000年的27.6%;20世纪90年代四川实现了从工业化发展阶段初期到中期的跨越,1989年四川GDP中第二产业比重开始超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已成为四川经济发展的重心和引擎,标志着四川进入了工业化发展阶段;极大地提高了城市就业机会,从1993年起四川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已吸纳了全部新增劳力,从事农业生产的从业人员数量开始减少,到2000年全省从事非农产业的从业人员达到1792.4万人,是1978年的3.2倍,比1978年增加1146.5万。

2.四川省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以几个重要城市和区域集中发展为特色

(1)成都市。成都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跨省影响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也是四川唯一的超大城市。成都市的国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仅占全省总面积的2.6%,然而成都却是四川产业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地域,经济总量占全省的1/3(如表9-1所示)。成都也是四川省城镇集聚程度最高的地区,在1.2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中了1个超大城市、4个小城市,城市数量占全省的15.63%,城市密度达每万平方公里4.03个(全省为每万平方公里0.64个),建制镇的密度达每万平方公里168.68个(全省为每万平方公里36.91个)。

近年来,成都周边城镇经济飞速发展,其周边的双流、郫县、温江三县位居2001年全国百强县之列。距成都市16公里的双流县东升镇,2001年全镇乡镇企业产值超过85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15亿元。随着成都城市空间地域的扩张以及城郊快速通道的逐步形成,这些城镇与成都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发展成卫星城镇的条件基本成熟。它们或成为依附于母城的住宅区型中小城镇,或成为工业职能和独立性强的中小城镇。近两年温江、双流、都江堰的发展势头已经显现出这一趋势。当成都与这些城镇的空间地域相互衔接、逐步融为一体后,成都即从一个独立形态的城市地域发展成为以成都为中心、卫星城镇集群周围的都市圈形态。

成都还是全省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成都的城镇化水平达到53.5%,超过全国36.09%的平均水平,也大大超过全省26.7%的平均水平。从世界各国城市化的一般发展规律看,当城市化水平超过30%以后,城市化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市数量增加,城市地域大幅度拓展并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都市圈。因此,成都是四川近年内最有可能发展成为都市圈的城市地域。

(2)成德绵地区。成德绵地区地处川西平原腹地,以成都(省会城市)、德阳(省辖市)和绵阳(省辖市)三个城市为结节点,包含一个超大城市、三个中等城市和7个小城市,形成带状城市密集区。成德绵地区是四川全省经济最为发达、最富活力、产业集聚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其国土面积不到全省的8%,但四川工业的一半、制造业的60%集中于此(见上表)。成都、德阳、绵阳三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在西部主要大中城市中都名列前茅,1999年按GDP和财政收入排名,成都、德阳、绵阳三市均位居西部主要大中城市的前十名。成德绵地区也是四川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在全省21个地市州中,城镇化水平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只有6个城市,成都、德阳、绵阳三个城市均列其中,分别为成都市53.5%、绵阳32.5%、德阳31.7%。

从空间分布上看,成德绵地区以宝成铁路、成绵高速公路为轴线,成都、德阳、绵阳三市沿线分列,呈典型的点轴分布,三个城市两两相距仅40多公里。在西部大中城市中,三个GDP位居前十名的城市,以如此高的密度集聚在同一个地域,这在西部地区是绝无仅有的。随着成都、德阳、绵阳三市城市空间地域不断向外扩张,三个城市的市区地域将不断靠拢,呈现出向城市带发展的态势。

(3)川南地区。川南地区以自贡、泸州、宜宾、内江四个中等城市为中心组成一个多中心块状型地域。从空间上看,这4个中等城市两两相距约30~80公里,以内昆铁路、长江干流以及高等级公路为连线,形成一个群聚性相当高的中等城市群落。四川全省仅有12个中等城市,而其中4个中等城市以如此高的密度集聚在不到4万平方公里的地域内,这在全国都不多见。在20世纪50年代,川南这几个城市就已经发展成为颇具经济实力的中等城市。今天,川南地区仍是四川最为重要的经济区之一,产业集聚程度仅次于成德绵地区(见表9-1)。

由此可见,成都及成德绵产业带、川南城市密集区是四川产业空间集聚、城镇区域集聚以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区域,因而也是四川国民经济最主要的活动空间。其国土面积仅占四川全省的1/6,经济总量却占全省的2/3,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61.69%,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产值分别占到全省的66.47%、67.28%和67.63%,集中了四川唯一的超大城市以及6个中等城市、8个小城市,其城市与城镇的数量占全省的近一半。由于上述地域城市密度大、空间聚合程度高,城市空间组合形态发育良好,在近期内有可能形成都市圈、城市带、城市群这类更高层次的城市空间组织形态,成为四川产业、人口与城镇最主要的集聚地,因而也是四川推进城镇化最为有利的空间地域。

至于三大强势地域以外的其他城市,尽管其中一些已具有相当的历史和城市规模,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也已达到一定水平,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三大强势地域内的部分城市,成为当地社会经济的中心。但由于其地理区位偏远,空间形态孤立单一,产业多为能源、原材料、资源加工型的传统产业,城市规模偏小、综合功能弱、因而城市自身的吸聚能力和自我扩张能力不足。从发展趋势上看,这些城市可能成为省域内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但近期内却难以在推进四川城市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3.城市化带动现代化

随着四川整体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四川省城市现代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当地城市化的发展,反之,城市的发展也不断为当地创造新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形成相促相长的良好循环。

(1)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长足发展,城市综合功能明显增强。

从上表可看出,近10年来,全省建制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除用水、道路、绿化等指标增长较低外,其他指标递增率都在10%左右,有的甚至更高。

四川的城市,特别是成都这个特大和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日益增强,在全省和整个西部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成都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城市50强中名列第11位,居西部七大城市之首,主要经济指标已全面超过其他城市。另据中华全国工商联信息中心等五家中外权威机构所做的《中国大陆城市投资环境调查》,成都市在主客观指标的综合排序中,在特大型城市中位居第九,是唯一进入排序前列的城市。成都市已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

(2)人口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城市经济在全省经济中的地位日渐突出。据《四川统计年鉴(1994)》,在1952~1978年长达26年间,四川省市镇人口的绝对数由511万增加到824.4万,增幅为61.33%,但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仅增长了0.52个百分点,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改革开放后的15年,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市镇人口增至1626.5万,净增802.1万,增幅达97.3%,几乎一倍。其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增至14.78%,增长了6.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递增0.41%,相应改变了城乡人口的分布态势。

据估计,目前全省城市的经济总量已占到全省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如城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占到全省的52.26%。另据1993年对13个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不包括所辖县区和18个县级市)的统计,其面积和人口分别只占全省的4.4%和16%。但其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居民储蓄余额和外贸收购总额都分别占到全省的39%~64%。足见其举足轻重的地位。

(3)一批开发区的兴办和小城镇试点的启动,也为四川省城市化增添了新的动力。这些地区是四川农村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但又是农村城市化水平最高和建制镇最密集的地区,不仅容纳了本地的劳动力,还安置了不少外来劳动力。如德阳市的一些县区,乡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已达50%以上。在“一条线”的22个县(市、区)中,未设市的仅7个县。22个县(市、区)与其他地级以上城市首尾相连,形成了一个“人”字形的城镇密集带。

从199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成都、重庆两个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起点,到1994年末,全省共有开发区58个。其中国家级4个,经省审批认可的15个,一般的39个。其起步区面积为92.58平方公里,已投入资金181亿多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资金为43亿多元;引进的省内、省外资金分别达63亿多元和26亿多元;建成项目1972个,其中“三资”项目170个;在建项目1893个,其中“三资”项目274个;1993年共完成了产值117.9亿元,其中工业产值74.78亿元,利税10.52亿元,创汇1.06亿美元。开发区与城镇的老城区相互呼应、连接起来,成为城市化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