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
48454100000025

第25章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3)

(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当今社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是创新与继承同在的社会。在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多元化文化和多种价值观并存的背景下,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和文化也深入到我国各个大学校园中。当代大学生虽然处于这种思潮中,但他们时时刻刻地关注着国内外的发展形势,他们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爱国情怀,具有较高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他们坚决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充分信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标榜“青年兴则国兴,青年道德高尚则社会稳定发展”的今天,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好的、积极向上的。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不足

虽然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健康的,但是仍存在着问题隐患,切不可忽视。这些问题隐患具体表现为:

1.人生观、价值观趋于多元化和利益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门对外打开,各种思潮纷纷涌入高校校园,使得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是好好学习还是信奉金钱和享乐?是注重集体主义还是强调个人主义?是固守传统文化还是追求西方文化?一些大学生在这些思潮中感到了迷茫,甚至盲目的崇洋媚外,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出现了错误的倾向。

2.公德实践能力较差。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和新体制与旧体制转换的时期,市场运行和法规秩序尚不健全,和谐、公正与公平的社会环境还没有完全的形成。因此,相当多的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不够强,公德实践能力较差。很多大学生认为当今社会道德生活状况是真善美少于假恶丑。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不够牢固,如在公交车上不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在学校餐厅内随意丢弃饭菜,浪费粮食等不良现象相当普遍。

3.理想信念意识不强。有调查表明,在当代大学生中,部分大学生认为所学的专业不好,在毕业后没有前途。因此,他们失去了追求理想目标的兴趣和动力,不爱学习,把美好的校园时光浪费在追求潮流、谈恋爱和网络等上面,因而荒废了他们的学业。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与当代大学生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几千年来中国历史发展中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被历代人们所传承的优秀道德成果的总和,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它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朴素的唯物辩证精神,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举止。它能为中华民族的血肉,铸造伟大的民族精神。所以继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在几千年的沉淀中蕴含了丰富的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尊心是相互联系的。民族精神是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的支撑。在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中华民族的“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博大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和“杀身成仁”“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等种种刚毅勇敢、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都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精神和优良道德传统教育,并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的良好教材。当代大学生充分了解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所包含的民族精神后,可以时刻把握中华民族生存以及发展的精神支柱与动力,培养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高尚的民族气节,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进而极大的提高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强调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注重无私奉献的精神,有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一直以来,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都把“公义胜私欲”作为优良道德的根本要求,向来强调见利思义,先利后义的思想,把“公”作为道德的最后标准。中国古人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立场出发,以“廓然大公”“天下为公”作为价值理想,提出了辩证的义利观,将以义制利作为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内容。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多元化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社会及经济的发展。而且,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多元化的脚步,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也在向中国涌来。这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上一些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的思想也深入到大学校园中。在这种新形势下,怎样才能正确处理好集体与个人、义与利之间的关系,是当代大学生常常遇到的一大问题。当代大学生了解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关于集体与个人,奉献与索取关系的合理因素后,可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的历史使命感,明确自身应该坚持的价值取向,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注重道德修养,有利于激发当代大学生完善自身道德的意识,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驻留在总体上是好的健康的,但是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部分大学生公德实践能力较差、理想信念意识不强和价值取向扭曲的情况。而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内核,是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的根本所在。因此,必须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强调理想人格的塑造。古人有“吾日三省吾身”“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等思想。这都是古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当代大学生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中关于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合理因素后,可以提高自己在完善自身中的能动作用,进而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努力锤炼个人品德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人的思想道德过程是成阶梯状的,修养越好,站的台阶就越高,达到的境界就越高。因此,作为国家栋梁之才的当代大学生,努力锤炼自身道德必不可少。

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有“五爱”的要求,“五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时刻铭记“五爱”的要求,努力提高自身道德素质。首先,要爱祖国。当代大学生要正确地认识祖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时刻铭记民族的历史使命,努力学习以报效祖国。其次,要爱人民。当代大学生要牢记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尊老爱幼,为人民做好事。再次,要爱劳动。当代大学生要懂得当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树立艰苦奋斗,劳动光荣的信念,自觉遵守学习劳动纪律,珍惜社会劳动成果。除此之外,当代大学生还要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栋梁,应该相信科学,反对迷信,追求真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努力为科教兴国做出自己应尽的贡献。同时,当代大学生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决拥护党的路线和方针,培养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除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以外,当代大学生还应该注重在社会公德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当代大学生应该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公德,人与社会之间的社会公德,人与自然之间的社会公德,要长期地坚持下去,使自己不断地进步、不断的完善,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考题

1.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表现在哪些方面?

2.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有着什么意义?

3.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