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
48454100000010

第10章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2)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科学的信念具有稳定性和执著性。对对象的一般认识由于认同而内化为信念,经历了感情深入后,不仅具有了理智上的坚信不疑,而且得到了情感上的强烈支持,因而获得远比一般认识高得多的稳定性。信念一旦形成,就会持久地起作用,乃至终生不渝。

理想信念基于其建立的理论基础是否正确而有性质相反的两大类型。科学的理想信念必定建立在正确的理论基础之上,这类理想信念符合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对社会实践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多种多样的理想信念中,政治上的理想信念是核心,它对其他的理想信念起统率和支配的作用。当前,在政治上,最重要的就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马克思主义历经一个半世纪风霜雨雪的考验,始终充满活力的主要原因是这一理论是科学的、崇高的,它以改造世界为己任,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具体来说: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文化,它以其历史观与价值观相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产生了震撼世界的巨大影响。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理论飞跃,诞生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并在这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新胜利。所以马克思主义是开放、发展的科学体系,并没有也不可能过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更雄辩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先进性。它追求的不只是单个人的解放,也不只是无产阶级的解放,而是全人类的解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崇高性。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但并没有停留在19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又超越产生它的时代的局限;它是时代的产儿,却属于所有的时代。它不是所谓“绝对真理”和“终极看法”,而是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对于认识和把握今天这个新的时代,仍是不可替代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有着长久的生命力。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生活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但他们探讨的问题并不限于自由资本主义而是关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向何处去的问题,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问题,因而是对人类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规律性的探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认识条件,可能会给马克思恩格斯对材料的运用和理论视域带来某些限制,但从根本上说不会影响他们对人类社会和资本主义一般规律的探求。资本主义社会早期暴露出来的社会矛盾中包含着它的发展规律和往后发展的趋向。这是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但至今仍然具有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马克思在他17岁写《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永远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伦敦马克思的墓碑上,镌刻着他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表明马克思主义是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学说。一种理论如果不以改造世界为己任,不用于指导实践,不造福人类,那它绝不会长久。一个半世纪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由理论转变为实践,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深刻改变着人类历史的走向。由此,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才能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切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社会主义意识大厦基石的作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大多数当代大学生也许更关心自己的个人理想,这并不是错误的,因为社会理想依赖于千千万万个个人理想的实现。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理想决定并制约个人理想,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目标一致,实现的可能性才会大,如果方向相反,就不易实现,实现了也会造成损害。大学生要成才就要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大学生的个人理想才能拥有光明。为此必须做到:

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有效地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共产党是久经考验、坚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党,是与时俱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肩负着人民希望的党,深得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改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进行了开创性的、艰辛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遭遇了重重挫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虽然其间取得的成就让世人瞩目,但社会主义仍处在初级阶段,还有很多的不完善,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就没有生命力,就没有发展的前途,不能由此而否定社会主义。因为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近代中国不是没有尝试过走资本主义道路,但事实表明走不通。最后中国人民选择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道路。事实证明,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我们应当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为人类发展和进步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但是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人民饱受磨难。为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探索和斗争,许多仁人志士为之流血牺牲,但都没有能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开启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生机。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近20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儿女前仆后继、共同奋斗。当代大学生,要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的伟大志向,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谱写出壮美的青春之歌。

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通往彼岸的道路不会是罗马大道,它必然会曲曲折折,若想最终能顺利到达终点,但仅做到这些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作为工具,帮助自己走向成功。

一、立志高远始于足下

由古至今在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佳句里有数不尽的励志警句。例如: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大志之人常励志。志向就是理想信念,而立志就是确立理想信念。失去信念的理想是虚幻的,失去理想的信念是空泛的。大学生不仅要立志,立大志,更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为理想的实现踏踏实实地学习,踏踏实实地锻炼,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