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并不是说能“扫屋”,就可以“扫天下”。细小的地方,琐碎的事情,看似无碍大体,但积累起来,就不得了。有时候,这样的“小事”直接影响大局。
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前,当时任日本一个舰队舰长的东乡平八郎曾参观清朝北洋舰队。北洋舰队拥有军舰22艘,包括铁甲舰9艘,主要舰只都在德国订造,配有重炮,吨位总数很大。可东乡巡视一遍后,发现军舰上凌乱不整、灰土很多,士兵在炮管上晾衣服,于是报告国内说,中国舰队毫不足惧。果然,在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吃了很大的亏,最后乃至全军覆没。士兵内务似乎与战斗力并无直接联系,军舰上脏点也并不影响打仗开炮,但是这反映了军队的素质,也就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人的品格、素质往往体现在“小事”上,而我们要锻炼自己的毅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也就应当从“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想干一番大事业,去“扫除天下”,就要从“扫屋”这样的“小事”做起。只有坚持点滴的积累,才能有所成就。细小的水滴汇成了汪洋大海,“扫屋”不辍,将来才能“扫天下”。
就像小孩学走路。有的小孩不会爬,他用两瓣屁股在地上来回扭动着向前挪,一样可以学会走路。但是,如果学不会走路,是绝对学不会跑的,即使能跑也跑不出人样来,只是像动物一样四肢着地。
再问一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一屋不扫的人去扫天下,不仅扫不平天下的不平,甚至,只能给天下带来不应有的灾难。
第二节生命意识,生存意识
尊重生命是社会的首要价值准则。它具有目的性、普遍性和平等性特点。审视我们生活中漠视生存尊严的行为“习惯”,尤其是对生命权利的“无意识”暴力现象,解读其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现实原因,在于正视它对社会心理最隐蔽的伤害性。重构生命意识,让生命的唯一与神圣融入文化而铸成信仰,体现了人类生存智慧在终极意义上的“回归”,也是我国实现社会公正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生命价值的内在意蕴。生命的偶然性,让人不能不深深体味生命的唯一和可贵;生命的短暂性,正是人们尊重生命与珍爱生命的至上理由。
对生命的理解及其态度,构成了生命的意识。人类对生命价值的理解,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从单一到广延,从褊狭到宽容的发展变化过程,表现了人类理性与心理的成熟过程。首先,是对生命物理特性的理解。从学理上看,对于一个已经形成的生命而言,它的形成,确实在必然性中存有极大的随机性或偶然性。而唯有此偶然性,让人不能不深深体味生命的唯一和可贵,并对自然造化肃然起敬。生命的短暂性,正是人们尊重生命与珍爱生命的至上理由;生命的脆弱性,又实在让人不能把它的巨大能量与一场小小的灾难、一种不期而至的疾病,甚至一件微不足道的器具对生命的剥夺相提并论;但生命往往就是这样不堪一击,人类又有何理由不因此而呵护生命呢?对人的生命的理解与态度,还必须有另一个更高层次上的认识维度:人的社会性与复杂多样性。人依靠后天的教育与自我选择,不仅摆脱了与低等动物在一些相似性上的共同习性,而且在不同的成长经历与环境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个性、气质、兴趣、爱好等复杂的特性。
当我们把生命特性的这两个层面展现出来时,生命的真谛及生命意识就显示出它温柔而肃穆的全部内涵:我们不仅应尊重他人的生命,对生命怀有一份敬畏的、无法用其他任何东西替代和超越的神圣之感,而且对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生命怀有一份责任,从而让生命在生活中显现它不可侵犯的价值与意义。
传统人际心理关系与现代化的冲突
将人的生命看做至高无上的“崇拜”,这是人的精神世界内涵中最核心的部分。它作为一种人伦价值准则体现在世俗生活中时,主要是一种局限在亲情、地缘、等级等社会关系格局中的“人性”。
但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人口高度流动的开放性社会,不仅在客观上打破了人们祖祖辈辈千年不变的生产方式和生存方式,也强化了人们的民主与平等的意识。那种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冷漠态度,或者以亲缘关系、权威和等级身份来处理人际关系的旧有模式,不仅与现代社会的要求严重地不相适应,反映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些人在文化上的贫弱,而且也正是这种陈旧、褊狭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导致生活中对生命和人权的漠视与随意侵犯。
社会变迁冲击与相对剥夺感的阴影
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对几千年农业文明和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和信念是一个根本性的冲击。社会变迁对人的冲击最切实的就是经济利益变动布局的调整,它带给人们心理上的紧张感,对各种不确定和未预见事物的焦虑和担忧。
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被功利化“挤压”。人们的行为在有意或无意地显示生命价值的“等级”和轻贱生命的随意性,起到了“自动教育”社会的作用,使人们在生命问题上,形成“不敏感”或“区别对待”的“习惯性”态度。由于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变化,使一些人处在需要经常寻找其生存支点的境遇之中,在贫富悬殊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受伤和无能为力的感觉在侵蚀人性善良的本性,许多人“相对剥夺感”强烈。所谓相对剥夺感,是指社会中的个体将自己的地位与境遇和其他类别和地位的人作了比较后,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落寞的情绪感受。然而,导致社会心理失衡的主要原因,还并不全在于“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心理影响,更主要的是社会竞争过程中公正机制的缺乏和制度的民主性、透明度不够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使人们在利益竞争中体验到被欺骗和剥夺的失败感,从而产生灰心丧气、情绪低落和逆反的心理。同时,社会支持体系的不健全和脆弱因素也不可忽视。因为它不仅包括对弱势群体在权益和生存权上的关注,而且包括让人们充分参与社会生活,使人们的意见、愿望和参政热情都能有规范地表达、高效疏通的渠道,这是社会改革中制度上的有效“减震器”。
让尊重生命成为一种文化信仰。尊重生命,我们必须从孩子的教育开始;尊重生命,我们必须调整悬殊过大的社会格局,实现社会公正。
首先强化生命信仰。我们在那些代表着社会地位的等级、身份等问题的认识上,权威和优越意识的心理积淀浓厚,然而缺乏一种超越这些世俗桎梏的生命信仰。这种信仰来自于对生命价值的深刻体认和对生命神圣至上的敬畏。而这种体认和敬畏,又必须以爱心和同情作为人性的“基本底色”,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才会成为一种根植于灵魂的“黄金律”。形成这种观念,除了人性中固有的“善”的作用外,社会化的人,在更大程度上必须得益于社会教化与引导。因而,树立生命意识,使之成为公认的、普遍的、“不证自明”的“公理”,成为一种浸透于社会心理的文化价值观,就必须强化人们对生命的敏感。包括从教育孩子怜爱动物开始,到培养教育青少年在认知与情感上的协调发展。不仅关注分数和生存的技能,还要关注其“人性”、爱心的培育,扼制冷酷与麻木的萌生。在社会中强化理解与宽容、体谅、关爱他人等,无不是培育生命意识最基本的“入口”。
其次实现社会公正,调整人际心态。
追求幸福始终是人类前进的内在动因。而在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终极意义上,必然地蕴涵着对社会每个成员的生存与发展予以同等尊重和关爱的理念,这是社会的一种伦理责任,也是人类人文精神的最高体现。而社会制度意义上的生命意识,是为所有人提供一个公平和公正的生存发展机制,并同时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因此,在尊重生命的意义上,必须调整贫富悬殊过大的社会格局,摒弃传统上无视生命尊严的等级、身份意识,消除强者恃强而弱者受虐的社会心理关系,从制度和社会文化上消减形形色色暴虐生命的行为。公正、公平对待人的生存与发展,拓展以相互理解、尊重、包容与宽恕为内容的人际心理空间,也是提升民族生存智慧的需要,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制度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正把人类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尊重和关爱生命的意识,不仅是人类生存厉害的必须,它更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的觉醒和追求公正、和平、爱心、和谐生活的愿望,是人类文明的终极意义所在。
谈论生存,首要是生存信念,其次是生存意识,最后是生存技能。所谓生存信念,是人在面临紧急状况,或者遭受严重伤害之后的生存信念和战胜死亡的自信。举个例子,有的人见血就晕了,受了一些伤,就从意识上放弃抵抗,放弃生存。而经过战术训练的人,虽身负重伤,却仍然能够奋力求生。两种人面对同一种局面时,可能结局完全不同。他们的区别在于人自我求生的信念不同。用我们过去的话讲,是意志和毅力不同。谈生存,信念是第一的。
有了生存信念,还要有生存意识。生存意识也就是战术意识基本原则。有生存意识的人,他的目光会更加敏锐,经常能发现常人看不到的危机,他可能比常人更早做出战术准备。这就是为什么有经验的警察一眼就能够辨认出罪犯的可疑行迹,有经验的警察永远选择最佳的战术位置。生存意识,也就是时刻准备着应付最坏的情形,时刻保持着对应各种情形的方法。生存意识,是生存能力的核心,它能够让人远离危险,在遇到突发恶性事件的时候,获得最大的生存几率。
生存技能,包括生存的一切技术,涉及面相当广泛。从急救、自救、通信联络、各种生活常识、各种装备的运用,到使用战术手段保卫自己和他人。生存技能自然包括拥有你能够在经济上负担的必要装备。说到生存装备,它们最有可能是你没有用上的投资项目。如果你发现确实如此,请感谢上苍,你很幸运。我希望每一个人,都永远不要用上自己的生存装备。
但这里我借用美国人的一句名言:拥有而派不上用场,远胜于你需要时却没有。
在当今中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大学生个人要淡化精英意识,勇于接受社会选择,要面向社会和大众,合理定位,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培养和训练。良好的社会适应,总是以恰当的社会认知和自我定位为前提,通过有效的融入现实生活,胜任社会角色来实现的。在今天这样一个快速多变的转型期,每个人都可能要面对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境遇,没有人能从被动教育中获得所有需求,只能是自己主动思考、认识和应对生命意识和生存意识。对此,每个大学生都需要面对现实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勇于接受社会的挑战。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哲学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他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社会生活,教育就是要使被教育者能够适应现有的社会生活,并能积极地创造生活、改变生活。对于向大众化发展的高等教育而言,为社会生活服务应是教育的重要宗旨之一,其首要的任务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够符合社会需求,顺利地融入社会生活。尤其是大学阶段,学生不仅要基本完成就任角色的知识和技能储备,而且要完成成熟的社会新角色的培养与训练,要切实做好适应社会生活的全方面准备。“人生存于天地之间,既顶天又立地。在万物之中,也只有人才能顶天立地,这既是一种能力,更是一项责任。”“人生存的超越性本身就是要求蕴涵着一种责任意识。”这是指对自然、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也是责任感的真实体现。当今社会现实环境的特殊性与复杂性,需要社会成员具有较强、较全面的素质和能力。会生存、会做人、会学习、会创造是大学生主体性高度发展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适应性强的重要表现。未来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社会向高科技、信息化发展,并不意味着人的生存更容易,恰恰相反,一个没有生存意识、缺乏生存能力的人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更谈不上有责任感。因此,应该从大学新生教育开始强化生存意识教育,让大学生明白只有好好地生存,才有好好地发展。发展是为了更好地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