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鼠按下杠杆时,它的下丘脑会不断地受到刺激,而这种微弱的刺激会让老鼠感到非常的快乐,于是老鼠开始疯狂地压杠杆,十几个小时也不倦……
自我刺激带来快乐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兹做了一项有趣的实验,他在老鼠的下丘脑背部埋入电极,并在电极的另一端连上电源开关。然后把老鼠放入实验箱,并在箱内放了一个杠杆,如果老鼠压动杠杆,那么电源接通时,老鼠的脑部就会受到一个微弱的刺激。在实验过程中,老鼠会自发地不停地按压杠杆以获得电流刺激。频率甚至可以达到每小时5000次,并能持续15—20个小时,直到疲倦为止。如果将电极埋入下丘脑以外的位置,则不会出现疯狂压杠杆的情形。于是,研究者据此推断,老鼠的下丘脑中存在一个“快乐中枢”,而压杠杆这种“自我刺激”(self-stimulation)的行为则可以获得快乐的情绪。
研究者对动物的实验证明,当微电极刺激动物的下丘脑腹内核时,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并导致情绪性的行为。如果刺激动物下丘脑的不同部位,就会观察到不同的情绪行为模式:如果是斗争或发怒,会表现为吼叫、撕咬、露爪和竖毛等;如果是逃避或恐惧的情绪,则表现为瞳孔放大、左右摇头和逃走等。如果只保留下丘脑而把下丘脑以上的全部脑组织都彻底切除,动物的上述反应仍然存在。因此,下丘脑是情绪和动机产生的重要结构。如果用电极刺激病人的下丘脑的相关部位,即把这种自我刺激的方法用在人的身上,也会使病人感到快乐,表现出微笑或高兴的样子。病人会把这种感觉描述为“良好的感觉”。因此,在人的下丘脑中也存在“快乐中枢”。
为什么快乐为什么恐惧
发现“快乐中枢”
这是奥尔兹的实验场景,他在老鼠的下丘脑背部埋入电极,并在电极的另一端接上电源开关。然后把老鼠放入实验箱,并在箱内放了一个杠杆,如果老鼠压动杠杆,那么电源就会接通,老鼠的脑部就会受到一个微弱的刺激。
实验过程
老鼠会自发地不停地按压杠杆以获得电流刺激。频率甚至可以达到每小时5000次,并能持续15—20个小时,直到疲倦为止。如果将电极埋入下丘脑以外的位置,则不会出现疯狂压杠杆的情形。
实验结论
老鼠的下丘脑中存在一个“快乐中枢”,而压杠杆这种“自我刺激”的行为则可以获得快乐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