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溢出一世风光(课外雅致生活)
48431900000060

第60章 饮器

一、金筐宝钿团花纹金杯

高5.9厘米,口径6.8厘米,足径3.5厘米,重300克1970年西安市何家村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这件绚灿华丽的掐丝珐琅作品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被专家们认为是明代景泰兰的前身。(金筐工艺是唐代金银器制作中的高级工艺,它依据黄金良好的延展性能,将其锤延成均匀细丝制成多层花瓣组成的团花,在其周围再施小金珠一圈,然后焊接在杯的腹部、杯口和杯足,并加以镶嵌装饰,总称为“金筐宝钿真珠装”工艺。)此器杯口圆形,略向外侈,深腹,柄上出长尾,腹部焊接有扁金丝编成的蔷薇式团花四朵,每朵团花边缘焊接有一圈小金球。花瓣中心曾镶有珍珠、松石等,出土时已脱落,但仍能想见当时的无比华美。

二、乐伎八棱金杯

高6.1厘米,口径7厘米,重378克

1970年西安市何家村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侈口,弧腹内向,喇叭形圈足,足沿以环状联珠缀成,环柄。柄上有平鋬(pàn),上饰高鼻深目长髯的两个胡人头。杯身呈八棱形,浇铸成型。杯体每面以錾出的连珠纹为栏界,内有执拍板、小铙、洞箫、曲颈琵琶的乐伎,另有抱壶、执杯及两名空手作舞者。人物均系胡人。其背景衬以忍冬卷草、山石、飞鸟、蝴蝶和鱼子纹地。这种八棱形的器物造型,显然是受到了波斯萨珊、粟特金银器风格的影响。三、狩猎纹高足银杯唐高7厘米,口径5.9厘米,足径3.4厘米

1970年西安市何家村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敞口,圆唇略向外翻卷,颈部有一周突棱,深腹略向下斜收呈小平底。高圈足上部为一小平盘与杯身焊接相连,中部突出一圆棱,下部为喇叭形状。杯腹饰有四幅狩猎场面,画面空间饰蔓草缠枝花纹,且以鱼子纹为地。整个纹饰布局严整,人物、禽兽、流云、树木、花草等形象栩栩如生,是一幅很好的古代狩猎连环图画。器腹的上下边缘及底圈足,分别刻有石榴忍冬卷草纹样。三、鸿雁纹银杯唐高4.3厘米,口径5.4厘米,底足径2.4厘米1988年长安县南里王村韦洵墓出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藏银杯出土于唐代显赫的韦氏家族成员韦洵的墓中,韦洵是唐中宗韦皇后的弟弟。作为为数不多的韦氏家族遗物,这件银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银杯为敞口、弧腹圈足。杯外壁以鱼子纹为底,纹饰分三层:口沿处錾刻一周如意云纹,腹部錾刻鸿雁、折枝花及荷花,腹下部亦为一周如意云头纹。

四、素面带把银瓿

通高9.5厘米,口径9厘米,足径7厘米

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从器型与纹饰来看,此银瓿(bù小瓮)应受粟特金银器的影响。锤击成型。口微侈、束颈、圆鼓腹、圜底、圈足外撇。腹部焊接有一环形把柄,杯把上部有指垫,下带指錾。这件银瓿虽然通体光素无纹,但其别致的造型,浓郁的异域风格,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情况。五、舞马衔杯纹银壶唐通高18.5厘米,口径2.3厘米,底足径8.9厘米×7.2厘米,重547克1970年西安市何家村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银壶采用的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皮囊式的形状,既便于外出骑猎携带,使里面的液体不易洒出,又便于日常生活使用,安全而卫生,设计也非常科学。银壶在装饰上采用“点装”的手法,在壶的两面分别有一匹奋首鼓尾、衔杯前拜的舞马作为主题纹饰,表现了唐代宫廷舞马衔杯祝寿的生动情景。

六、鸳鸯蔓草纹金壶

通高21.3厘米,口径6.6厘米

1969年咸阳市西北医疗器械厂出土

咸阳市博物馆藏

金壶在唐代极为罕见,这种造型的金壶目前仅见此一件,是十分珍贵而难得的孤品。壶体曲线较柔和,给人一种严谨、稳重的感觉。但反转弯曲的柄,精巧灵活的链,又使壶型富有变化,看上去显得纤巧秀丽。

七、鎏金仰莲瓣荷叶圈足银碗

通高8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11.2厘米,总重223克1987年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法门寺博物馆藏此碗为模冲成型,纹饰鎏金;碗壁模冲呈两层莲瓣,错列排置,瓣尖形成口沿。圈足为翻卷荷叶。内足壁墨书“吼”字,系密教咒语。从錾文中得知,此碗为都虞侯兼押衙监察御使安淑奉献给佛真身的供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