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高一(上)
48431700000006

第6章 友谊常青藤(2)

只有当我们全面了解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才能全面、客观地对他做出评价。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必须理解老师、体谅老师。但是我们是否知道自己对老师的了解程度呢?根据表4-1的内容,你可以给老师打分,分成四个等级:优、良、中、差。(表略)将自己对老师的评价与其他同学的做比较,看看自己对老师的评价是否合理、客观,根据老师的日常行为,全方面地衡量老师。认为老师做的不足的地方可以向老师提出意见,以帮助老师提高自身素质。同时,我们同学通过这个评价结果能更加清楚地认识老师,评价老师的人品和行为,包容老师的一些错误,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基础。

第三课与父母面对面

爸爸:

夜深了,我却睡不着,我想跟您说几句心里话。

您大概不会忘记我们两人的第一次争吵吧!那天,我在家温习功课,有一个男同学打电话来问我第二天的春游究竟什么时候出发,然后便聊了几句。没想到,我刚放下电话,您就从房间里走出来,劈头盖脸地问我:“这个男生是谁?干吗打电话给你?”原来,你在房间里的分机上偷听我的电话。我当时真是又气又急,情不自禁地回敬了您一句:“你真卑鄙,偷听我的电话。”你一听,火冒三丈,“什么?卑鄙,你居然敢说我卑鄙,我是你爸爸,我有权听。我告诉你,要是再听到男生打电话找你,小心我……”虽然您把那个“揍”字忍住了,可我知道,您一定相当生气。

后来,这样的事情又发生了好几次。

爸爸,我今年17岁,已经是高中生了。我渴望自由、独立,不再希望您和妈妈对我管头管脚。我希望有自己的秘密,希望您不要再当间谍了,我的电话让我自己听,我的日记让我自己收藏,我希望有一方属于自己的天空。如果有必要,我也会向您公开我的日记,向您倾诉我的秘密。因为您毕竟是爸爸,我是小孩,您知识渊博、阅历丰富,我遇到困难需要您帮助解决。

爸爸,您愿意和我做个朋友吗?我期待您的回答。

女儿:××

9.20深夜

就像我们会在时间的洪流中成长一样,爸爸妈妈也在渐渐衰老。他们在盼着我们长大,但是他们却无法和时间抗争,常常是用自己的皱纹来换我们的青春!自从他们的生命中有了我们,他们就再也不能安静。他们也曾那样的自由过,也曾是个孩子,但是当我们出现在他们的生命中时,他们就开始了漫漫的爱之旅,这爱常常是没有回报的。在别人的眼里,不管我们有多么的不可爱,不管我们闯下了怎样的祸,不管我们拿出怎样的成绩给他们,不管我们怎样伤透他们的心,他们都永远无法停止对我们的牵绊!

有时候,由于我们年纪小,常常不能体会父母的爱与关怀,这不知有多伤他们的心呀!

我们试图去了解同学,了解老师,但是,我们有没有想着去了解我们的父母呢?往往由于他们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于是我们就忽略了对他们的爱。三毛在她的散文中说,父母就是两个守望的天使,是呀,他们在我们身边,默默地保护我们,就是疲倦也永不停歇,直到生命的尽头。

一、家庭的教育类型

父母的社会地位、职业、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兴趣爱好和价值观等都影响着他们的教育类型,而教育类型是影响我们品德和性格发展较重要的家庭因素。

常见的教育类型有:溺爱型家庭教育、严管型家庭教育、放任型家庭教育和民主型家庭教育等。看一看这些教育类型,哪一种是你家中的呢?

溺爱型家庭教育中,家长在对子女教育的过程中,过多爱护,无原则地热情,一切服从孩子,时时处处迁就孩子的行为,对孩子娇生惯养,缺乏理智。具体而言,表现为:(1)关心、包办过多。家长事事代劳,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生活上尽力优厚满足,让孩子吃、穿、玩、用都追求最好。

(2)迁就顺从过多。家长视孩子为“小太阳”、“命根子”,把一切期望都押在孩子身上,因而一味纵容,迁就顺从,任孩子耍脾气,当“指挥官”,甚至让孩子以打骂父母取乐。

(3)保护过度。怕孩子受苦受累、受挫折,不培养孩子吃苦耐劳、顽强的品质,袒护孩子的缺点错误。

这种家庭教育下的孩子往往缺乏耐性,意志力薄弱,经不起困难挫折,任性、蛮横,缺乏献身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义务感,只知索取,贪图安逸和享受,消极品质多。

放任型的爸爸妈妈认为“树大自然直”,勿需专门进行教育,孩子年龄大了便会自然变好,小时候有点毛病算不了什么。对子女关心少、爱护少,任其自然生长。认为管教多了,会束缚孩子手脚,限制孩子的行为和思想,不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发展。

当然,有的父母则对孩子置之不理,冷漠忽视,甚至孩子的不良行为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只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这实际上是放弃了对子女的教育,未负起养育的责任。有的家长嫌麻烦或双双外出工作,把孩子寄养在祖父母或亲戚家。这种长期不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孩子,多数与父母感情冷淡,也容易沾染恶习,学到不良行为。

当然,放任型家庭培养出的孩子,有的独立性较强,性格开朗外向,缺点是对人责任心差,倔强,义务感不强,缺乏良好的生活与文明礼貌习惯。

严管型的老爸老妈独揽家中所有事情的决定权,不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感受,常以家长的威严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往往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或“不打不骂不成器”

的信条。这种教育产生的效果是消极的,其表现多种多样。高压之下,孩子的性格多倔强执拗,常表现出抵抗意识,与父母失和,甚至直接与父母作对;或者使孩子畏畏缩缩,胆小怕事,性格懦弱,失去上进心和进取心,处处唯命是从;或者为避免父母责备,撒谎、欺骗、虚伪等。

民主型的家庭教育介于严管型和放任型之间,其主要特点是:(1)父母与子女关系融洽,感情亲密。

(2)父母和孩子间沟通较容易。

(3)父母和孩子相互尊重、谅解,彼此了解。

(4)有事情父母会征求孩子的意见,互相协商,指导并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意见。

(5)奖惩分明,有理有据,分寸适当。

在这种家庭中,子女一般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平等,相互信赖。民主型家庭教育有利于发展孩子开朗、合群、尊重、平等、独立性、是非分明等品质,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

以上是典型的四类家庭教育模式,当然还有其他的类型。如袒护型教育是极端溺爱子女的不当的家教方式;情绪型家庭教育则表现为家长教育子女时情绪变化很大,教育标准不定,对自己的言行不负责任,随心所欲,这往往会造成孩子的情绪动荡不定。

看一看我们的爸爸妈妈是哪一种类型呢?其实,在古代,大多数的父母都是严管型的,尽管我们今天所提倡的是民主型的教育模式,认为这是比较理想的教育类型,有利于维持融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利于培养我们的良好的品性,让我们健康成长。但是,仔细想来,不一定所有的孩子都适合民主教育政策,也不一定什么事情都民主才是好的,有时候,父母的“专制”并不代表不好,就好像在女儿十岁的生日上,妈妈问她要不要给她买高跟鞋一样,这是不需要征询的事情!

若我们接受的教育方式不当,也要理解父母,因为有时他们这样管教我们,完全是出于望子成龙,只是有时失了策略,但千万不要忘记他们爱的初衷。遇到委屈或觉得不公平的时候,请多多想一想他们是多么爱我们。及时与父母沟通,争取早日改变现状。若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或品性,要在朋友、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尽快摆脱这些缺点。

二、我们需要与父母沟通

很多同学都抱怨:“父母越来越啰嗦了,管得越来越宽了。同学打个电话,他们要喋喋不休,总爱重复那些千篇一律的训话。他们与我们有代沟了,不理解我们。”而父母也感觉到:“哎,孩子长大了,翅膀硬了,我们的话总当作耳旁风。苦口婆心的劝说,他们置之不理不算,有时反倒讽刺我们跟不上时代了。他们总不能理解我们的苦心。”

或许,我们大部分同学都会有这样的苦恼,一方面自己觉得无法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而另一方面,父母又抱怨孩子们不听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矛盾?关键就在于我们孩子缺乏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

不可否认,由于我们与父母成长的时代背景不同,接受的思想文化教育也有差异,因此不可避免在言谈举止、消费方式、人际交往、兴趣爱好、对事件的看法等等方面都有所差异。

由于我们与父母所处的地位不同,担负的责任不一样,因此不免在各方面对孩子进行约束管教。而处于高中阶段的我们也正处于“心理断乳”时期,自我意识骤增,渴望独立,那种“小时候听家长,小学听老师”的行为原则已经发展成“长大自己说了算”的处事方法,我们不再愿意简单地服从父母的要求,这难免会在自己与父母之间造成矛盾冲突。

“代沟”的存在并不代表我们与父母之间不能相互理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使自己与家长能相处得更和睦、融洽,唯一的办法就是与父母多交流沟通。

1尊重父母,理解父母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并且呕心沥血地把我们养大成人。不管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如何,他们对我们的约束、管教,甚至批评、责骂,其目的只是希望我们学好,长大有出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父母的心愿。有些父母会将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因此会更加严厉地教育孩子。父母有时难免一时生气,做出一些不适当的行为,作为孩子的我们应该理解他们。

2要宽容、大度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父母有时候也会犯错,或者他们错怪、冤枉了我们,或者他们对我们的管教过于严厉,我们也不能因此怨恨、排斥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