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高一(上)
48431700000003

第3章 透视自我(1)

第一课走进自我

自我宣言

一个15岁的女孩曾经问我:“我该怎么做,才能过充实的生活?”我的答案很简单,只有4个字:“做你自己。”

我是自己的主人——我的身体,从头到脚;我的脑子,包括情绪思想;我的眼睛,包括看到的一切事物;我的感觉,不管是兴奋快乐,还是失望悲伤;我所说的一字一句,中听还是逆耳;我的声音,不管是轻柔还是低沉;以及我的所作所为,不管是值得称赞还是有待改善。

我有自己的幻想、美梦、希望以及恐惧。

成功胜利由我自己创造,失败挫折由我自己承担。

因为我是自己的主宰,所以我能深刻了解自己。由于我认识自己,所以我能喜欢自己,接纳自己的一切,进而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

我必须接受自己的所见所闻、一言一行、所思所想,因为这是我自己真实的感受。之后我可以回头审视这些发自内心的行为,若有不适宜之处,便加以纠正;若有可取之处,则应继续保持。

我身心健全,能自食其力。我愿发挥自身潜能,并关怀他人,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贡献一份力量。

我能掌握自己,做自己的主宰。

我就是我,世上不会有第二个我。

在古希腊的奥林匹斯山上,有一座神殿,神殿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人,认识你自己”。

宙斯众神们觉得人类没有真正地认识自己,就派了“狮身人面”的怪兽斯芬克斯来到人间,她整天守在过往行人必经的路上,重复让众人猜一个谜:“什么动物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而到了晚上则用三条腿走路?”如果行人能够答对谜底,她就放他过去,否则就把他吃掉。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没有人能答出来,所以众多的行人就成了她的“口”中之物。终于有一天,一个叫俄狄浦斯的年轻人来到了她的面前,说出了这个神奇动物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到这个回答以后,就跳崖自杀了。

当俄狄浦斯回答出谜底“人”时,我们也就真正了解了人类自身成长、发展、衰老的过程,那么人类就经历了对自身从懵懂无知到自知的过程,克服了成长中的一大障碍,所以吃人的斯芬克斯死了,她的使命也完成了。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是的,“自知者明”,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了解我们自己,才能排除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障碍,才能完善我们的人格,走向成熟。

一、主体我与客体我

1890年,美国心理学之父詹姆斯认为自我有两重性:主体我“I”和客体我“me”。主体我是认识者,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和思考;客体我是被认识者,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态度、情感和判断,把自己也视为一个客体来感知。我们常常在日记中对现实中的我发表评论,好像是把自己也当成了另外一个人,实际上就是主体我在对客体我进行认识和分析,并且在监督激励着客体我的行动。能够将“我”一分为二,是我们主动认识自己的开端,说明我们正在摆脱少年的懵懂,步入了新的认知层次。

二、生理自我与心理自我对客体我的

了解应该先从他(她)的性别、年龄、外貌、血型等这些外在的方面入手,这就是生理自我。比如说外貌,女孩清秀男孩俊朗,便可以给人带来一种愉悦的心情。自我的第二个层次是心理自我,即对自身心理状况的了解,对智力水平、性格、气质、能力、兴趣、爱好、价值观、理想、意志、情绪、情感等的全面认识。这一点就不是很容易做到了,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从我们所经历的所有成功和失败的事例中,不断去体会分析和总结。

三、镜中自我

1902年,心理学家库利提出了“镜中自我”的概念。

库利指出,我们对自己的感觉是从别人的态度中获得的。别人的态度就如同是反射自己人格的一面镜子,我们通过这面镜子来了解我们自己。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大多数来自于我们周围的人对我们的态度与评价,尤其是亲近的人和重要的人。

四、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依据发展的观点,将自我分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理想自我指未来的,希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人,具备何种人格。现实自我是指自己目前的状况,现在已经具备的人格特征。对高中生来说,理想自我富有很强的吸引力,梦想自己三年以后会进入哪所向往的大学,现在就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吧。这样现实就一点点的靠近了。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自我,会明白“自我”是个大家族,各具特色的“自我”会聚在一起,行使着自己的职责,而我们的任务不仅要认识清楚每一种“自我”,还要把这个大家族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协调统一起来,来解开我们自己的“斯芬克斯”之谜。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将主体我与客体我区分开。他们处于一个非常注重自我形象的时期,关心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人都有一种“归属需要”,试图脱离家庭怀抱的中学生在同伴中更是如此。人都有一种加入某种团体的倾向性,有一种对他人不可避免的关注,并且渴望得到团体的接纳与认可,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不自觉地改变自己、模仿他人。

当你很重视某人时,你就会为他的评价所左右,受到他的赞扬时会兴致勃勃;受到他的否定时,则会忧郁伤感。由此可见,“人言”对社会自我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不过,一味受“人言”左右,则会变得丧失自我;只关注自我,不考虑别人的看法,那么会发展成“自我中心”。想想曾经的你如何对待二者,现在的你又怎样,以后的你是否会做出调整?

在这个世界上,你是一种独特的存在。你只能以自己的方式歌唱,你只能以自己的方式绘画。你是你的经验、你的环境、你的遗传造就的,无论好坏与否,你只能耕耘自己的小园地;无论好坏与否,你只能在生命的乐章中奏出自己的音符。

一、认识自我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形成了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而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都具有独特性,想知道你到底有多了解自己吗?下面,请在心里连续问自己二十次“我是谁”,然后把第一时间呈现在你头脑中的答案写在下面:我是谁?我是的人。

我是谁?我是的人。

我是谁?我是的人。

我是谁?我是的人。

我是谁?我是的人。

我是谁?我是的人。

我是谁?我是的人。

我是谁?我是的人。

我是谁?我是的人。

我是谁?我是的人。

我是谁?我是的人。

我是谁?我是的人。

我是谁?我是的人。

我是谁?我是的人。

我是谁?我是的人。

我是谁?我是的人。

我是谁?我是的人。

我是谁?我是的人。

我是谁?我是的人。

我是谁?我是的人。

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体会呢?会不会觉得写到第十几个的时候就不知道写什么了?如果你有这样的感觉,那说明你的自我意识可能还不够成熟,需要注意了。

其次,再来看一下你所填写的内容。有的同学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多偏重于客观描述,例如“我是1993年出生的人”、“我是身高1.70米的人”等等。而有些同学则比较偏重于主观的体会,如“我是个充满自信的人”、“我是个渴望真诚友谊的人”等。观察一下你自己的答案,是属于哪一种呢?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如果你的答案中主观客观描述都能够涉及到,那说明你的自我意识发展是比较均衡的。如果大部分属于主观体会,那说明你可能是一个非常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感情细腻的人。

如果你的同学和朋友同意的话,你不妨看一下他们对这二十个问题的答案。你会发现,每个人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所体现出的内容丰富程度、感情细腻程度、理解的深刻程度以及表达的风格等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其中反映的正是我们每个人自我意识的独特性。

其实,回答这些问题,可以帮助你发掘内心深处的一些想法,使你更好地了解自己。

二、自我提升

画一个关于自己的“社会网络图”,将自己放于“中心”,尽可能多地标出你的各种社会关系,用几个词简要地注明你对这种关系的评价。然后,想一想在这各种关系中,哪一种对于你而言是最重要的?哪一种是最密切的?在这些所有和你交往的人中,他们分别对你有什么样的希望?把它们列在纸上,想一想你最在乎谁的评价,你可能满足他们所有的期望吗?当他们的要求不同时,你会优先考虑谁的要求?

完成了这个任务之后,你是不是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要小看这个总结和思考的过程,它可以帮助你重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认识自己在社交小圈子中的位置。还记得吗?这就是你的社会自我。

第二课远离青涩的自卑

我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男生,学习成绩虽然不是最差,但考上大学的希望是很渺茫的。平时在班级我好像是一个被遗忘的人,不是我不愿意跟同学交流,只是我总怕自己说出的话不够幽默,让大家觉得我没意思,又怕我说错了什么,被他们嘲笑一通。我常常为自己的将来发愁,我觉得我不会做出什么很大的事业,十有八九像我老爸老妈那样,平平凡凡柴米油盐地活一辈子。我真的好羡慕那些学习好的同学,他们有着海阔天空般的前景,总是非常自信,是同学和老师瞩目的焦点,他们好幸福。我也羡慕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爸妈有钱有势,什么都不用想,每天可以很潇洒悠闲地活着。我恨自己为什么这么笨,为什么上天这么不公平,把这么多优秀的基因都给了那么几个人……

让我们看一看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1870~1937)的一生吧。

阿德勒生于一个犹太小康家庭,父亲是粮食商人。童年的阿德勒身体很弱,因患软骨病而导致背有点驼,和他相貌英俊、身材挺拔的哥哥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对他影响很大,他总觉得自己生活在哥哥的阴影里,这激起了他很强的上进心。他5岁时患肺病几乎丧命,因此立志当一名医生,以摆脱童年的苦恼和对死亡的恐惧。他刚上中学的时候,学习成绩很差,老师看不起他,建议父亲让他去当鞋匠,这件事刺激了好强的阿德勒,他努力学习,长进很大,成了班上的优等生。阿德勒的经历启示人们:人的潜力是没有局限的,更不是天生注定的,只要肯去挖掘,每个人都有成功和飞跃的机会。这也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后来他成了医学博士,加入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1912年他自成一派,称“个体心理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阿德勒童年时处于强烈的自卑中,但是他的自卑并没有导致他的退缩,而是激起了他强烈的上进心,正是童年的经历促使他一生不断地奋进。所以阿德勒提出:自卑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人追求优越的欲望来自于人的自卑,自卑感使人产生对优越的渴望,是一种激励人奋发向上的因素。

从阿德勒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懂得,自卑并不是错,并非什么坏的情感,相反,它是每个人在追求更加优越的地位和完美人生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心理反应。当一个人感到自卑时,他就会发愤图强、力争上游,从而激励他取得成功。当他成功以后,就会产生一种优越感。但是在他人更高的成就面前,还会产生自卑感,还会推动他去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永无止境。关键在于如何对待这种自卑,是利用自卑做借口逃避现实,事事依赖他人,还是勇敢地克服和超越自卑,走向成功的人生?

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选择——第一种人自惭形秽,被自卑所压倒,在消沉中萎靡不振,在忧郁的情绪中越陷越深而不能自拔,形成恶性的“自卑情结”。第二种人由于刺激产生了相当强烈的反抗心理,急于改变自卑的地位,以致不顾他人的利益,极端自私,形成专注于自我的狂热的“优越情结”。这是和极端的自卑者完全相反的人格类型,由于他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同时过分妨碍他人,往往也会遭到失败的结局。第三种人是上述两者的中间型,他既正视自己的自卑,注重克服和超越,更清楚人是社会的动物,人与人之间既有冲突也有合作,而自我的成功就需要在合作中达成,需要兼顾他人的利益,这是一种理性的健康的优越人格。

我们要像阿德勒一样做第三种人,勇敢地超越自我、超越自卑,就让我们首先肯定自己,从热爱自己、接纳自己做起。

一、寻找快乐六大法则

1永远的不完美

与其费太多的心思去完美镜中的自己,不如静下心来,让自己拥有除了美貌以外更多的自信的理由。一个人是否完美并不重要,因为不完美是必然的;重要的是认识自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与不完美的生活,在一步步接近完美的过程中去提升自我、享受生活。

2不必苛求自己

既然不完美是必然的,就没有必要苛求自己,更不应该轻率地否定自己。正确的态度是承认自己的全部缺点和优点,接纳真实的自己。唯有这样,才能以积极的心态最大限度地将自己的潜质化为现实。

3对失败应做适当的归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