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我对“健康”知多少
2005年3月18日,浙江某地区一名19岁高二男生因迷恋网络,经常连续几天几夜在网吧上网,该生下午2点回家后,他忽然神志不清,时而自言自语,时而狂喊乱抓,对家人的问话全没反应,被送往医院急救中心。医院精神卫生科李医生说,患者逻辑不连贯、思维破裂,是内因性思维,缺乏和外界交流的能力,周围人说话时他也会说话,但与周围人无关。同时对周围环境有一种不安全感,所以随时会情感爆发,大呼大叫,甚至大打出手。另外,他手指不自主地抽搐,这些都是严重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
从各大媒体最近两年的这些相关报道来看,网吧已经成为许多青少年的人生陷阱,同时也反映出青少年的心理状况令人堪忧。
心理健康的定义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心理健康标准
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有恰当估价自己的能力;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生活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健康新主题:心理养生
有人说,20世纪的健康主题是环境保护,21世纪的健康主题是心理养生。与此同时,心理治疗也将成为继外科手术和发现抗生素之后的又一次医学革命。
心理养生,即是从精神状态上达到延年益寿的意思。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人类心理活动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心情好时,人体的生理功能就处于最佳状态,而心烦意乱时,人体的生理功能就会随之下降,久而久之,就会引发多种疾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巴西至少有2800多万人、美国大约有5000万人患有心理方面的疾病,全球有1/5成年人的健康受到高度精神紧张的严重威胁。我国心理疾病患者也呈日益增多之势,在1300万人口的上海市已逾75万各类精神、心理障碍症患者。这些还不包括占全球人员近50%的似病非病的“第三状态”者。
情绪乐观稳定,能使心理处于怡然自得状态,对人体的生理功能起着良好的调节作用,可以提高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功能,使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协调一致,因而食欲好、睡眠香、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动作也轻松、协调灵巧。
善良是心理养生的一大营养素。一个人多行善事,能经常帮助弱者,使他们摆脱困境,心中必会涌起欣慰之感;一个坚信自己活着于他人有益甚至是他人的生活支柱,这就会成为自己的一种精神鼓舞。这种欣慰之感和精神鼓舞,会使人心情轻松愉快,而一个心情愉快的人,免疫力强,就不容易生病。
幽默风趣的言行不仅可以给人带来快乐的情绪,而且能缓解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甚至能助人战胜危难和增强生活的信心。增强自信有助于延年益寿。根据研究,人类疾病50%~80%与不良心态、恶劣情绪有关。所以一定要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这样不但可以保持良好心态,而且有利于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此外,科学家们还发现,宽宏大量的人也更健康,因为他们不计较小事,不计较过去,心态平静。爱吟诗、唱歌、画画的人也长寿些,因为他们寄情于文学艺术,善于宣泄,心境自然顺畅多了。
由此可见,心理养生不仅与人的精神状态息息相关,而且还与人的思想情操及道德品质有关。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医学已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综合医学模式纵深发展,人们更加重视心理养生。可以说,无论是从人体本身,还是从社会角度来讲,心理养生都是人类对健康认识的一个大飞跃。
请反思以下问题:
1.对照心理健康的标准,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比较好的方面有哪些?为什么?
2.对照心理健康的标准,你觉得自己表现得不太好的方面有哪些?为什么?你准备怎样改善?
3.寻找一句和本次课程有关的名言,并写在下面,让它能够时时提醒你。
第二课鲜活的奥秘
倩倩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班级里的小干部,虽然学习成绩不是十分拔尖,但是特别有集体荣誉感,对班级事务也很热心。高中入学后,倩倩毛遂自荐担任了临时班长,工作上也是任劳任怨、尽心尽力。没想到在最近一次班委选举中,倩倩竟然落下马来,她觉得委屈不已,心情也一下子跌到了谷底。
本来一向活泼开朗的她,渐渐变得沉默寡言起来。看到几个同学聚在一块说悄悄话,倩倩的第一反应就是他们是否在讲自己的坏话;老师在课堂上说班上发生一些不好的现象,倩倩也会怀疑是不是在针对自己;一位好朋友近来对自己的态度好像比较冷淡,倩倩会忍不住老是去想是不是她对自己有了什么看法……由于这一段时间老是喜欢胡思乱想,倩倩真的很害怕自己是不是心理上有什么毛病了。
谁都希望自己精神愉快,身心健康。然而,实际生活中的种种因素却常使人陷入烦恼。上文中的倩倩便是如此。请谈谈你的看法,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倩倩的心理状态到底是否健康呢?为什么?
2.如果你是倩倩的话,你会想哪些办法摆脱不良状态、恢复新鲜活力呢?
3.你有过的最大的一次情绪低落、心态不好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原因?
4.当时的你有没有成功走出心理困境?你又做了哪些努力?效果如何?
什么是心理素质
关心健康的人越来越明白,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以往人们总把事业的成败,较单一地归因于智力因素,关注的是IQ(智力商数)的高低。近来,人们不仅认识到非智力因素的EQ(情绪商数)、AQ(逆境商数)、HQ(健康商数)与人生质量的关系,而且越来越明白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挑战的激烈、因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心理压力,都与人的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密切相关。
心理素质包括
1.非智力因素
包括人的动机、需要、兴趣爱好、理想、气质、性格、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因素。合理的信念追求、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等都是人们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
2.智力与能力因素
这种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其中智力因素主要表现为思维。在观察、注意、想像、记忆的基础上,发挥思维的核心作用。能力因素主要是创造力,在组织能力、定向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适应能力的基础上发挥创造能力的作用,体现一个人的健康心理素质。
3.心理现状因素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如何自信、自爱、自尊、自律、自强、自立,如何自我评价、自我认识,以达到正确接纳自我;不断取得心理平衡,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
4.社会适应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