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菜根谭(插图版)
48423200000025

第25章

【译文】

自然变化所产生的严寒酷暑容易躲避,人生在世的世态炎凉却难以消除。人世间的世态炎凉容易消除,而人们心中恩怨情仇的杂念却难以去除。如果能去除心中恩怨情仇的杂念,那么心中便都是平和之气,自然到处都会有春风拂面了。

【人生智慧】

人生的许多灾难不是来自天灾,而是出于人祸,有些是别人强加的,而更多的却是由于自己的私心和欲望造成的。一把蒲扇就可赶走夏天的暑气,但有什么能驱赶人们内心对功名利禄的热衷?心中有了欲望就会去追逐,而追逐又往往是盲目的,难免掉入欲望的陷阱、爱恨的沼泽,于是恩怨情仇随之而来,纷争不断,心中岂会安宁?

所以,心魔不除最后受伤也是伤得最重的将会是我们自己。若想随地有春风,自己先须满腔和气,若要满腔皆和气,必然先去心中冰炭!

清静之门淫邪渊薮

【原文】

淫奔之妇矫而为尼;热中之人激而入道。清净之门,常为淫邪之渊薮也如此。

【译文】

淫荡失节的女人,事与愿违时就假意去做尼姑;热衷功名利禄的人,常因一时意气用事而遁入空门。本应清净的佛门圣地,却往往成为淫邪聚集的藏污纳垢之地。

【人生智慧】

佛门本为清静圣洁之地,但是却偏偏成为一些乌合之众的避难所。这是在说明我佛的慈悲,还是一种对圣洁的讽刺?清修于山林而为隐士,本是高雅之士所为,却成了求取功名者的终南捷径,这是否应该算作是山林的悲哀?

由此看来,人的清浊不可凭他的身份而论,事情的真相只看表面是得不出来的。最丑的女人需要最多的脂粉,最无耻的人需要最堂皇的外衣。世事纷呈,真假虚实相叠;天地辽阔,时时处处矛盾。我们需要时刻擦亮双眼才能避免被假象所迷惑。

得冲和之气识淡泊之真

【原文】

神酣布被窝中,得天地冲和之气;味足藜羹饭后,识人生淡泊之真。

【译文】

在粗布被中酣然入睡的人,能够得到天地间冲淡平和的精气;在粗茶淡饭后心满味足的人,能够领悟到宁静淡泊的人生真谛。

【人生智慧】

想在布被窝中得到天地冲和之气,需要的是一份平和的心态,所谓高枕无忧,心中无忧方能高枕安卧。想在藜羹饭后识得人生淡泊之真,需要的是一种旷达的胸怀,所谓心宽体胖,心中无虑才能味甘体胖。旷达平和的心胸是要在简单朴素的生活中练就的。

“得常咬菜根,即百事可为。”俭朴的生活能磨炼意志,锻炼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精神,使人们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奋勇直前。纸醉金迷的生活,只能消磨人的意志,使精神变得更加空虚,于人生毫无意义。

世事如宴席劝君早回头

【原文】

宾朋云集,剧饮淋漓,乐矣,俄而漏尽烛残,香销茗冷,不觉反成呕咽,令人索然无味。天下事,率类此,奈何不早回头也?

【译文】

宾客朋友欢聚一堂,酣畅淋漓地豪饮狂欢,多么高兴啊,可是没过多久,夜深烛灭,香尽茶冷,反而让人不知不觉地黯然神伤,感到这一切都索然无味了。天下间的事,大多与此相似,无奈的是人们总是不能及早回头。

【人生智慧】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欢聚一堂的快乐终归要被人走茶凉的现实所取代。人生的悲欢离合如花开花谢,花开时一树繁华,花落时满目凄凉。人生的福祸转换又有几个人能真正看得穿呢?世间冷暖、玄机反复,谁又能解其中滋味?今日座上客,明日阶下囚;今日威风八面,明日落魄凄惨。

乐极终生悲,适可而止是一条原则,若是能及早抽身,更是明智之举。与其在索然无味中呕咽,不如在笙歌正浓时离去,反而能留几许美好的回忆,更显一份人生的智慧与洒脱!

智慧人生篇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原文】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译文】

耳中能经常听到一些不顺耳的话,心中能经常想些不顺心的事,这才是修身养性、磨砺身心的根本。如果听到的每句话全是令人高兴的言语,遇到的每件事都称心如意,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毒药中了。

【人生智慧】

常言有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身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分子,只有在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中才能让自己的心性日臻完善。

逆耳忠言就像苦口的良药,它能矫正偏差的言行,使人的品德更趋完美。忠实的良言千金难求,但能欣然接受的人却不多!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肯定,而忠告之言却让人有被否定的感觉,所以人们一向不乐意听。

同时,人们也祈求诸事顺利,希望所有不顺心的事都别让自己碰上。殊不知逆言和逆境正是锤炼心志的良方,它能激发人们的斗志,不断地完善自我;反之,如果一切顺遂,则容易令人耽于安逸、不思奋进,结果无异于自毁一生。

放得功名超凡入圣

【原文】

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才可入圣。

【译文】

一个人要能抛得开功名富贵的名利思想,才可以摆脱尘世的杂念;要能放得下仁义道德等美名的束缚,才可以进入超凡脱俗的圣贤境界。

【人生智慧】

“名”与“利”经常是世人用来评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在一般人眼里,功成名就者往往名利双收,生活得也比别人精彩,所以,人们通常以此来肯定自我生命的价值。自古至今有多少人为了功名富贵不惜铤而走险,而有的人不贪慕荣华富贵,但独爱美好的声誉。事实上,受功名富贵或美名所羁绊的人,心灵都难以获得真正的自由,因为汲汲于名利会成为功名富贵的奴隶,而热衷于做一个人人赞美的道德家则会流于沽名钓誉。

因此,只有胸襟豁达而不受俗世名利思想所左右的人,他的心灵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过而不留空而不著

【原文】

耳根似飙谷投响,过而不留,则是非俱谢;心境如月池浸色,空而不著,则物我两忘。

【译文】

耳根子听东西如果像狂风吹过山谷造成巨响,过后就什么也不会留下,那么人间的是非黑白都会消失;心境如果像月光倒映在水中,空无一物不着痕迹,那么就能达到物我皆忘的境界。

【人生智慧】

空谷狂风虽然响彻天地,但是会转瞬即逝,人的耳根也应该像它一样听过就忘,才会省去许多是是非非。而做人更要六根清净,这就不单是指耳不听恶声,眼、耳、鼻、舌、身、意六者都要不留任何印象才行。水映月色虽然明净美好,但水中其实空空如也,人的欲念也应如此平静虚空,才能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所谓“关心则乱”,如果能把与自己性命攸关的事也看得了无关碍,就能冷静理智,成为一个智者而超出凡尘。无私无我、无欲无求才能达到人生的至高境界。

真伪之道只在一念

【原文】

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处处有种真趣味,金屋茅檐非两地也。只是欲闭情封,当面错过,便咫尺千里矣。

【译文】

每个人都有一副慈悲的心肠,维摩诘菩萨和屠夫、刽子手的本性并没有什么不同;世间到处都有一种合乎自然的真正情趣,金碧辉煌的宅第和简陋的茅草屋也没有什么差别。所不同的是,人心常被贪欲和私情所封闭,以至于错过了慈悲胸怀和真正的情趣,虽然看起来只有咫尺的距离,结果已经相去千里了。

【人生智慧】

人是否活得有价值或活得快乐,不能取决于其地位的高低或财富的多寡,有的人衣食富足但精神生活匮乏,也有人位卑贫苦却活得安然闲适,这两者究竟谁活得有价值、快乐呢?

其实,人生有没有价值或快不快乐完全存乎于一念之间,换言之,完全取决于知足与否。常言道:“知足常乐。”一个乐天知命的人,会懂得繁华到头终是空的道理,所以无论是住在高楼大厦还是简陋茅屋,对他来说都只是形式的不同,而无实质上的差别——如果贪得无厌,即使拥有金屋也仍是欲求不满。

萼叶徒荣玉帛无益

【原文】

树木至归根,而后知华萼枝叶之徒荣;人事至盖棺,而后知子女玉帛之无益。

【译文】

树木到了凋谢枯萎的时候,才知道那艳丽的花朵、浓密的枝叶不过徒有一时的繁荣;人到了临死入棺之时,才知道儿孙满堂、钱财名利都没什么用处。

【人生智慧】

春夏之际,树木枝繁叶茂青翠招摇,我们以为那些青翠的树叶就是树木本身。直到秋风乍起,叶落归根之时,我们才明白那些浮华的东西是最经不起时光考验的。

人们总是到行将入木之时,才能深刻的意识到人世的富贵荣华如同树叶一样只是人生的虚设,自己苦苦追寻一生的东西其实并没多大的用处,它们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为了争夺它们不断地发生大小的冲突,于人类而言它们似乎不是财富,而是灾难。人们为这些转瞬即逝的东西苦苦纠缠,耗尽了自己的精力和才思,到头也不过是个“空”字!

自然乐曲天地文章

【原文】

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静里听来,识天地自然鸣佩;草际烟光,水心云影,闲中观去,见乾坤最上文章。

【译文】

山林间松涛的情韵,岩石上泉水的声响,静静听来,便体会到这是大自然最美妙的旋律;芳草之间的迷蒙烟雾,湖水中央的缥缈云影,以清闲的心情来欣赏,就能发现这是天地间最伟大的文章。

【人生智慧】

大自然用它的阵阵松涛、淙淙流水诉说着自己的心声,用它的草际烟光、水心云影抒写下内心的感动。而能否听懂它的心声,感动它的感动,在于世人的感同心知、静观默念,只有心领神会的人才能感受它的无限风情。最动听的音乐只有懂音乐的耳朵才能享受,最高妙的奇文也只有会欣赏的眼睛才能领略。凡夫俗子只会抱怨气候的无常和环境的恶劣,文人雅士方能体会风霜雨雪的各种风采,四季更替的不同风韵。因为他们知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真正含义,只有最自然的才是最美妙的。

幽人自适不着泥迹

【原文】

幽人清事,总在自适。故酒以不劝为欢,棋以不争为胜,笛以无腔为适,琴以无弦为高,会以不期约为真率,客以不迎送为坦夷。若一牵文泥迹,便落尘世苦海矣!

【译文】

幽居的人和清雅的事都是为了顺遂自己的本性,所以喝酒以不相劝饮最为畅快,下棋以不争胜最为高明,吹笛以不按固定腔调最为自在,弹琴以信手拈来最为高超,约会以不期而遇最为真率,客人以不相迎送最为坦诚。如果一旦受到繁文缛节的约束,就要掉进世俗的苦海之中了。

【人生智慧】

自在的生活使人们共同向往的,怎样才能做到自在,必须先明白什么才是自在。自在就是心无挂碍,就是心胸坦荡,就是不拘小节,就是真率自然。做到这些就能自由自在了。只不过现实中的人们很难做到自在。因为,心头有牵挂、意中有得失、在意外界的看法、拘泥于繁文缛节。

其实,人类不过是在自寻烦恼。人与人的交往本来是很自然的事,不必给它添上那么多的规矩,最后圈住的反而是自己,作茧自缚就是这个道理吧!不过蝴蝶既然能够破茧而出,说明规矩这种东西是可以打破的。茧外能给你一片自由的天空,更能成就一个崭新而完美的自我!那些怡然自适的人就是最好的榜样。

临崖勒马起死回生

【原文】

念头起处,才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来。一起便觉,一觉便转,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轻易放过。

【译文】

当心中浮起邪念之际,如果发现这种邪念有走向私欲之路的可能,就要赶紧用理智将它拉回正道。只要坏的念头一起就立刻警觉,一有所警觉就设法挽救,这才是化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键,千万不能轻易放过。

【人生智慧】

常言道:“一失足成千古恨。”人生是走向光明坦途,还是堕入黑暗欲路,只在一念之间。谁都不愿意犯错,有许多犯错的人,都是因为没有察觉到心中所浮起的邪念会将自己推向私欲之路,等到偏离正道后,才惊觉自己做错了。

换言之,大部分人犯错都是激于一时血气,在犯案的当时根本没有去想过后果的问题。很多的憾事都是由此发生,有人受不了金钱的诱惑而亏空公款,有人妄想不劳而获就去犯案行抢……这类事件,每天都会登上报纸的社会版。如果在做任何事、说任何话之前,能多想想可能的后果,许多憾事就不会发生了。

功名一时气节千载

【原文】

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日。君子不当以彼易此也。

【译文】

事业与文章再怎么伟大精妙,都会随着人的死亡而消失,只有圣人君子的精神,虽历经万代也不会磨灭;而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再怎么显赫和繁荣,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转移,只有忠臣义士的意气节操永恒不变。所以,真正的君子不会用一时的功名来换取永恒的精神气节。

【人生智慧】

人人皆知富贵如浮云,但总超脱不了功名利禄的诱惑,一辈子为此汲汲营营。然而,富贵荣华终非永恒的功业,往往因人、事、时、地改变而消失。不管一个人拥有多少财富、握有多大权势,在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前,就算再怎么不舍、再怎么不甘心,也无法带走一分一毫,甚至在死亡之后,生前的财富、权势随即移转他人。

试问,谁能清楚记得历代坐拥富贵者的名字呢?如果要问对历史人物的印象,人们会说孔子有教无类、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正气长存、史可法高风亮节……那么历史上富贵显赫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呢?除了想到红顶商人胡雪岩外,可得再费心思去查阅资料了。

由此可见,一时的功名易磨灭,唯有精神气节能永恒长存。

机里藏机变外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