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分夺秒
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必:必须。争:争取。一分一秒的时间都必须争取。这句话用来形容要抓紧时间。
要取得胜利,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
逆水赛龙舟—力争上游
逆水:指与水流方向相反。龙舟:装饰得似龙的船,一般在端午节会有划龙舟比赛。上游:指河的上游,比喻领先的地位。这句话常用来形容努力奋斗,极力争取优异的成绩。
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努力拼搏,就像是~。
萧何月下追韩信—连夜干(赶)
萧何:西汉的丞相,向刘邦举荐过韩信。韩信:汉初军事家,是刘邦手下的大将。这句话运用“赶”与“干”近音相谐关系,来形容夜以继日地赶着做某事。
上级命令刚下达,全体员工就开始~了。
①篮球场上的裁判—①推来推去/互相推托
②瘸子跳高—②跟着跑
③对着墙壁踢足球—③推三阻四
④足球比赛—④来回踢
⑤打乒乓玩排球—⑤扑腾不开/水平太低
⑥乒乓球打七板子—⑥早晚有他的好看
⑦洗脚盆里游泳—⑦引人上钩
⑧游泳池里垂钓—⑧有去必有回
根基不固
麻布袋上绣花—底子太差
麻布:是以亚麻、剑麻、蕉麻等各种麻类植物纤维制成的一种布料,材质较为粗糙、生硬。用来形容基础不好。
你在数学方面是~了,所以我得给你从最基础的内容开始补习。
豆腐做墙基—底子软
底子:本意是指花纹图案的衬托面,这里指基础。这句话用来比喻基础不扎实、不牢固。
如果平时上课不注意听讲,下课也不复习,那么你的学习就会像是用~,而影响到以后的学习。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禾草,植株高大。在墙上生长的芦苇,茎叶虽然长得很大,但是扎根不深。这句话常用来比喻基础不牢固。
他这个人是~,基本功与其他人相比有点差了。
读一读关于豆腐的歇后语。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铁匠铺卖豆腐—软硬兼施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香油炒豆腐—不惜代价
叫花子吃豆腐—一穷二白
钝刀子切豆腐—凑合使用
白水煮豆腐—淡而无味
豆腐身子—经不起摔打
一窍不通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擀面杖:擀面用的木棍儿,实心无孔。窍:心窍,洞,孔。用擀面杖吹火,是不通气的。这句话用来比喻人昏昧不明事理,或对某事一点儿也不懂。
电脑编程很复杂,我是~。
榆木脑袋—不开窍
榆木:榆树的木料,木质硬朗。这句话用来形容一个人脑筋死板,思想不开通,含有讥讽和责骂的意味。
你这~的样子,真是让人受不了。
属老鼠的—撂爪子就忘
撂:放,丢,指不经心地放下。这句话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记性不好,很容易忘事。
他这个人~,你还是记得多提醒他几次吧。
读一读与数字“一”有关的歇后语。
蜈蚣遇到眼镜蛇—一个比一个毒针尖对枣圪—一个比一个尖
拔了萝卜栽上葱—一茬比一茬辣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顶一个
杨令公的儿子—一个赛一个一张渔网千只眼—一环扣一环
属扒火棍的—一头冷来一头热猪八戒结亲—一个喜来一个忧
集思广益
人多主意强—集思广益
集:集中。思:思想、意见。广:扩大。益:好处。人多,出主意的也多,这句话的意思是把群众的意见和智慧集中起来,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成果。
这件事还是召集大伙一起商量一下,~,或许能找出最好的解决办法。
打破沙锅—问(璺)到底
沙锅:用陶土和沙烧制的锅,质地较脆。璺:器物上的裂痕。沙锅打破就会有裂痕。这句话运用“问”与“璺”的同音相谐关系,来比喻对事情追根究底。
在学习上有疑问,就要发扬~的精神,才能把问题解决掉。
数九天不戴帽—动动(冻冻)脑子
数九即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从“一九”数起,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这段时间内天气都比较寒冷。这句话比喻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做事之前要~,不要只是一味地蛮干。
请把下面这些衣物放到合适的括号里。
A.裤子B.腰带C.草帽D.袜子
E.衬衫F.棉衣G.手套H.高跟鞋
①()端水—一场空
②冷天戴()—保守(手)
③穿着()上山—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④夏天的()—可有可无
⑤()拿来围脖子—记(系)错了
⑥截了大褂补()—取长补短
⑦海军的()—道道多
⑧穿()打扇—不知春秋
能者为师
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师
能:有本领、有才干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管一个人的学问是高是低,只要他在某一方面有能力、有才干,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
不要为你的低学历困扰,你在这个岗位的工作能力有目共睹,~,所以你就放手去做吧。
半天云里拍巴掌—高手
高手:指技能很高明的人。这句话可以用来形容本领大、技术水平高的人。
这么快就修好了这台机器,真是~啊。
戏台上的小生—能文能武
小生:戏曲角色行当,主要扮演青年男子。能:会,胜任,做得到。文:关于知识方面的。武:关于军事或技术方面的,跟“文”相对。这句话用来形容一个人文武双全,或者指一个人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
现在社会竞争比较激烈,只有把自己充实得像~,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
读一读下面这些与戏曲角色和行当有关的歇后语。
花旦戴胡子—没有那一套
大花脸舞刀—耍威风
耍大刀的唱小生—改行了
刀马旦不会刀枪—徒有虚名
老旦唱小生—不像样
得不偿失
珍珠打麻雀—得不偿失
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这句话用来比喻付出很大的代价,得到的收获却很小。
小红用自己的MP4换了一本小人书,回家后妈妈说:“你吃亏了,真是~。”
杀鸡取卵,打鹿取茸—因小失大
卵:指动物的蛋。茸:即鹿茸,公鹿头上的嫩角,是贵重的中药。为了得到鸡蛋和鹿茸,就把鸡和鹿杀了,这句话用来比喻为了得到小的利益,而造成大的损失。
他不愿意花钱给车上保险,结果出了事,车子毁了没地方索赔,真是~。
竹篮打水—一场空
竹篮:有提梁的竹编的篮子,有很多孔隙。这句话常用来比喻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和期望都落空了,是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他费尽心机想在这次大赛上出人头地,结果却是~。
在下列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反义词。
①床单做鞋垫—大材()用
②半路上碰见劫道的—凶()吉少
③矮子踩高跷—取长补()
④大象抓凤凰—眼()手低
⑤见钟不打铸钟敲—舍近求()
⑥丢了秤砣捡灯草—避()就轻
⑦南瓜地里栽山芋—扯来扯()
⑧演完越剧唱京戏—()腔北调
匡衡凿壁—借光
匡衡是西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他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农的贫穷家庭,家境贫寒,上不起学,每次路过学堂,看着那些在读书的孩子,匡衡很是羡慕。于是,匡衡就找来识字的亲戚教他认字,渐渐地匡衡也能自己看书了。
匡衡很好学,家里穷买不起书,他就借别人的书来读。他听说有户人家有很多藏书,就带着铺盖去给那户人家打短工,他不要工钱,只要人家借书给他看就行。慢慢地,匡衡长大了,他担起了养家糊口的责任,所以只能在休息的空隙时间学习,晚上倒是有时间,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灯油,没办法看书。
一天晚上,匡衡正躺在床上背诵白天读过的书,忽然发现有一束光亮从墙壁透过来,原来是邻居家的灯光。匡衡灵机一动,拿一把小锤把墙缝凿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更多了,匡衡就这样凑在透过来的光亮边读起书来。
匡衡凭着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最终成了西汉有名的学者,在汉元帝时还做了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