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学生气象知识丛书-气象与灾害
48298800000009

第9章 雨灾

一、连阴雨

连续3天或3天以上的阴雨天气。此期间可有间隙的晴天,降水强度可大可小。当西风带的长波槽脊和副热带高压所组成的天气形势相对稳定、停滞少动时,降水天气系统如短波槽、切变线、低涡、锋面、气旋等在某一地区停留或反复出现时,该地区就有可能出现连阴雨。如华南静止锋、昆明静止锋和长江中下游的梅雨锋后,往往出现大范围的连阴雨天气。中国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出现连阴雨雪的天气。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春季连阴雨易使江南早稻烂秧,盛夏造成农作物倒伏,麦收和秋收时的连阴雨,使谷物不易晒干而发生霉烂。

二、冻雨

过冷雨滴与地面或温度低于0℃的物体相碰而即刻冻结的现象。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多发生于初冬或晚冬的静止锋上的雨层云。雪花从雨层云的中、上部落入下面温度0℃以上的暖层即融为雨滴,然后再落入锋面下温度低于0℃的冷气层内,但未冻结,这时水滴就呈过冷状态。一旦落到地面和其他低于0℃的物体表面上,过冷雨滴立即冻结成为雨淞。若持续时间长、强度大、范围广,冻雨就能造成很大危害,如压断电线,压塌房屋,使飞机机翼、螺旋桨积冰而造成飞机失事等。

三、雨涝

涝灾是指持续一段时期的洼地积水或地面淹没、土壤含水量饱和、土壤的生物物理过程遭到破坏的现象。洪水常造成涝灾,但有时即使不发生洪水,长时间的降雨也会形成涝灾,严重的涝灾会淹没房屋,使人畜流离失所,农作物严重受损。涝灾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雨涝,它是雨季内由于降水过多,河湖泛滥使洼地积水产生的。当雨涝是由暴雨产生时,它与洪水或洪灾同时产生,但低温连阴雨也可能产生以地面翻浆为特征的涝灾,虽然它不伴随洪水,地面不产生明显的洼地积水,但它对土壤正常生物物理过程的破坏,与有洪灾伴生并发生内涝的涝灾一致。涝灾的另一种类型是渍涝。在某些地区,地下水位很高,土壤含水接近饱和,如湖畔地带、河流阶地等,一旦降水,土壤含水立即饱和并在低洼地带产生积水,称为渍水。渍涝产生时不一定伴随有洪水,但洪水、涝灾退去后,仍在某些凹地形成渍水却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我国是涝灾最严重的国家,据统计我国每年的洪涝面积为260万~1600万公顷(这个数据包括渍涝)。

我国雨涝主要发生于黑河-腾冲连线以东地区。一次雨涝灾害持续的时间为5~30天,多数洪涝灾为10天左右。雨涝灾的危害特点是:①影响面积广,往往是流域性的,即所谓的“洪走一线,涝来一大片”,洪水过后,大面积地区还可能保持涝灾。②涝灾时,常有传染病、虫灾、生物病灾等发生。③经济损失大。

渍涝或渍害主要发生在湿润地区的河谷平原、湖盆地区,多为季节性的(特别是在雨季),持续时间一般比较长。使受害地区土壤不利于耕作。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沿海地区,渍害使土壤盐渍化,形成盐渍土。在内陆,由于渍水,土壤中的铁、锰被还原,土壤正常结构被破坏,形成渍水离铁土。在湿润地区,渍涝最终可能使土地沼泽化、潜育化,并带来血吸虫病的流行。

我国渍涝主要发生在长江中游地区。在长江中游干流两侧平原湖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有洪必涝,逢涝必渍,涝退渍存。据统计资料,荆北江汉平原的四湖地区,常年雨涝12万公顷,受渍20万公顷,沼泽化土地约13.3公顷,钉螺面积达21.2万公顷。涝灾是该地区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

四、暴雨与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洪流,当它突然爆发时,来势凶猛,历时短暂,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泥石流的发生除与地形和地质条件有关外,暴雨是诱发的重要因素。凡是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植被较差、土层薄,没有高大森林,也没有灌木丛林的山地,当遇有暴雨或大暴雨时,最容易发生泥石流。据福建南平地区调查,在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地形和地质条件下,24小时雨量达140毫米以上时,就有可能诱发泥石流。降水越强,出现泥石流的机会越多,灾害也越严重。当24小时雨量达300毫米以上时,会诱发形成较重和严重的泥石流。

泥石流并不一定在一次暴雨过程结束以后才发生,而往往在暴雨过程中由于短时间内强集中降水诱发形成。当日雨量达140毫米以上的暴雨过程中,如若出现 1小时、3小时和6小时最大降水分别为40毫米,80毫米和100毫米以上就会诱发泥石流发生。而当日雨量达300毫米以上时,若出现1小时、3小时和6 小时最大降水量分别为60毫米、100毫米和200毫米以上,会诱发形成较重或严重的泥石流。1988年5月21日发生在闽北地区的一次严重泥石流,就是在特大暴雨过程中,1小时最大降水量达68.7毫米,4小时20分内最大雨量达141.7毫米的情况下形成的。

通常认为泥石流的发生与前期有较长时间的降水有关。在先有较长时间降水的情况下,由于土层含水饱和,径流系数加大,汇流时间缩短,使地表滑动力和内水压力加大,又遇突发性强暴雨,就更容易发生泥石流。但调查分析还认为,即使前期少雨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强集中暴雨同样也可以诱发泥石流,只是在这种情况下,暴雨的强度比前者要大。因此,汛期季节是泥石流发生的主要季节。

泥石流是一种危害很大的自然灾害,近年来在我国各地时有发生。因此,积极作好预防泥石流的发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了防止和根除泥石流的发生,必须根据当地地质地貌情况,适宜地植树造林,防止植被破坏。以及修建导流堤、拦挡坝和停淤场等措施。另外,加强对地质条件的调查、分析、研究;加强对天气预报的了解,掌握好雨量情况,及时作出综合分析判断,注意采取早期和应急防范措施,以避免和减少泥石流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五、雨季滑坡

滑坡是指山坡上的岩体、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我国历史文献把滑坡的块体运动又称为崩山、走坡、地裂、地陷、崩岗、垮岩等。

滑坡主要分布在地势高差大的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的地区或有软弱的易滑地层分布的地区。大规模的滑坡会掩埋村镇、摧毁厂矿、中断交通、堵塞江河、破坏农田和森林,危害极大。据山地灾害研究资料表明,我国已发现新老滑坡近30万处,其中灾害性滑坡1.5万处,每年因滑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0 亿元以上。因滑坡受灾或受威胁的,遍及全国20个省、自治区的300多个县(市),川、滇、陕、甘、青、藏、黔、鄂、宁、晋等10个省、自治区的面积虽然只占全国面积的40%,但滑坡总数却占全国的85%。

据资料统计,特大型灾害性滑坡,属于暴雨及冰雪消融型占60%,地震型占15%,地震暴雨型占10%,人为因素占10%,原因不明占5%。研究表明,在具备滑坡的地势、地质的客观条件下,降雨在很大程度上则是山地滑坡发生的激发条件,降雨类型的滑坡约占滑坡总数的70%。

滑坡的降雨激发条件,主要指一定限度的降雨强度、降雨量和降雨的持续时间。在陡峭的山坡上,由于构造或重力的作用常形成一些裂缝,利于雨水下渗。山坡土石吸收了大量水分后,自身重量增加,裂缝中的土进一步膨胀、软化,抗滑力降低,滑坡、崩塌就可能发生。

研究资料表明,进入雨季后,长期的连续降雨(十天以上),即使是小雨、中雨,也可能诱发崩塌、滑坡;当连续降雨量达50毫米至100毫米,日降雨量超过50毫米时,严重的滑坡更易发生。雨季降雨时间愈长,降雨量愈大,滑坡灾害愈普遍、愈严重。滑坡多为突然发生,时间短暂,并多发生在夜间。当一地区出现暴雨时,滑坡又往往和水土流失、泥石流同时发生,因而造成的危害更大。

六、“龙舟水”

五月初五端午节粽子飘香,南粤各地还有端午节前后赛龙舟的传统活动。而此时正值华南暴雨前汛期的盛期,人们把节日前后约半个月的时间内,因暴雨而引发的洪水称为“龙舟水”。

端午节前后是华南天气变化最复杂的时期。首先是北方冷空气对华南“依依不舍”。虽然每年进入5月之后,来自热带海洋的暖湿气流势力不断加强,南岭山脉以南地区气温已逐渐升高,天气转热,但冷空气决不甘心就此“向北撤退”,有的年份,北方较强冷空气还会冲破层层阻力,携风带雨一路南侵,使广东地区天气再度转凉,因此,民间有“未吃五月粽,寒衣未入笼”的说法。

“龙舟水”几乎年年皆有。每年5月和6月也是华南地区一年中降水量最多、出现暴雨最频繁的月份。严格地考究起来,暴雨的形成机制颇为复杂,但重要的宏观条件有两个:一是必须有丰富的水汽来源;二是必须有强烈的上升气流和有利的大气环流形势,使降水的强度足够大,持续时间足够长。凑巧的是,每年端午节前后,华南受锋面低槽影响的时候,这两个条件极易得到满足,故暴雨和“龙舟水”均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

历史上影响较大的“龙舟水”比比皆是:1982年5月中旬,北江流域持续4天降了特大暴雨,清远市区1小时降雨量达到154.8毫米,酿成了著名的“82·5”北江特大洪水。1987年5月20日,广东陆丰24小时共测得915.6毫米的惊人降雨记录。1994年6月9日,9403号台风登陆后的低压环流继续北上,在两广交界地区与北方冷空气相遇,触发了两广地区长时间的持续暴雨天气,使西江和北江同时暴涨,珠江流域出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七、梅雨

初夏时节,我国长江中下游至日本南部一带经常出现一 段持续较长时间的阴沉多雨天气。时值江南梅子成熟,故称 “梅雨”或“黄梅雨”。又因为此时温度高、湿度大、风速小、 光照奇缺,器物易发霉,所以又称“霉雨”。关于梅雨,在中国史籍中记载较多。如《初学记》引南朝梁元帝《纂要》: “梅熟而雨曰梅雨”。唐柳宗元《梅雨》“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等。 梅雨是东亚大气环流春夏之交季节转换期间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梅雨,可分为典型梅雨和迎梅雨(早梅雨)。典型梅雨一般为6月上旬到中旬入梅,7月上旬到中旬出梅。 迎梅雨指入梅前的阴雨,一般开始于5月中旬,为期约半个月。迎梅雨以后,雨带常一度南退,以后再次北进而为典型梅雨。多数年份梅雨期持续20~25天,长的可达一个多月,短的只有几天,少数年份不出现梅雨,雨带从华南迅速越过江淮流域而进入华北一带,称为“空梅”。 梅雨和农业生产关系非常密切。迎梅雨,正好出现在春 耕夏播作物需水之时。但过多易涝,对油菜、三麦造成湿害和赤霉病害;过少又易致旱。典型梅雨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6月上中旬充沛雨水对水稻插秧十分有利,但对三麦的收割、晾晒和早稻烤田不利。梅雨期过长,雨量过于集中, 还会引起洪涝灾害;梅雨期过短,甚至空梅,则江淮干旱。

八、冰雹

冰雹是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球或冰块。其直径一般为5~50毫米,大的可达30厘米以上,常给国民经济、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危害。冰雹和雷暴都是对流性天气,都发生在积雨云中,但是形成冰雹的条件要比雷暴条件高。一要有厚实的云层,气象上叫深厚的层结不稳定。一般来说,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都可以有冰雹,但要使冰雹降落到地面,需要云中的雹长到一定的体积。根据理论计算,产生雷暴的积雨云中,上升气流速度一般需要10米/秒左右,而形成降雹的云中上升气流速度,一般要在20 米/秒以上,雹粒愈大,所需上升气流愈强。这种上升气流是不均匀的,时强时弱,使雹粒在碰撞中迅速增大,当上升气流托不住时,雹块降到地面。二要有适宜的 0℃层高度。 积雨云中在0℃层以下由水滴组成,0°C层以上至零下16°C 层以下是过冷却水滴和冰晶的混合体,再向上则以雪花、冰晶为主。当你仔细剖开较大的雹块,可以看到,冰雹内部是呈透明与不透明层相间排列的。这说明冰雹是在0°C层上下反复升降,在“融化-结冻-再融化-再结冻”的反复过程中,不断增大的。有人从资料得出,当0℃层的高度位于最大上升速度层200~300 米处时,最有利于冰雹的增大,0℃层过高过低都不利于冰雹的发展,即使降雹,危害也不严重。从我国降雹的特点来看,冰雹灾害多发生在4~7月冷暖空气活动频繁的时期,大多出现在午后到傍晚,持续时间短,一般在几分钟到半个小时。降雹区多呈带状,俗语说 “雹打一条线”,其宽度一般只有1~2公里。从发生冰雹的次数看,山地多于平原,内陆多于沿海,中纬多于高纬和低纬。我国的雹区主要在云、贵、甘、宁、陕、豫、晋,蒙、 苏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