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需要的天气保障,不仅仅是起飞和着陆时的近地面天气条件;航线上的天气条件,包括不利的风、风切变、湍流、结冰、热对流、山地波动以及恶劣天气等,对飞行也至关重要。
气球运动
很难列举出其他项目比操纵气球更加依赖于天气条件及其准确的预测了,竞赛性的、休闲性的或商业性的气球操纵莫不如此。驾驶热气球或气球,领航员惟一使用的方法是改变气球高度,抛掉压舱物或释放热空气或放掉球内气体,以适应不同的风向风速条件。一旦携带的燃料或压舱物耗尽,气球只能被强行着陆。沿飞行路线的天气条件和高空风的正确预报是非常重要的。
航海运动
1995年美洲杯帆船航海比赛,要求圣地亚哥地区的天气条件是微风轻浪。然而这里风向特别,会随时出现40°以上变化。在1995年的比赛中,新西兰队雇佣了专门的天气咨询员,他给领航员提供每天天气简报。对于决赛的第二场比赛,美国队和新西兰队在风的预报上有所不同,美国队预测比赛期间是弱风条件,而新西兰队预测比赛期间风力要增加。结果尽管新西兰队晚出发,却以4分14秒取得胜利。
划船运动
依照水面状况的描述设计的风力等级表对每个船员来说仍然有用。但对航海、划船和其他水上运动,还需要补充一些信息,以决定风和波浪的影响,特别是风浪区、水深、近海区的狭管效应。对大水体的近岸活动,由海洋和陆地表面受热的日变化差异形成的海陆风也是重要的。
气候条件影响海上赛事航行路线和策略的制订,而比赛期间盛行的天气条件(风向、阳光、云和风暴等)以及它们的变化也影响着比赛战略和策略的制订。
低空风切变与热气球飞行
热气球的驾驶飞行,要根据不同的气象条件、地形、地物、载重、燃气动力、高度和飞行状态,灵活地掌握加热时机,使气球按照驾驶员的意愿飞行。
热气球的低空飞行是件很有趣的旅行。大多数驾驶员喜欢低空飞行,这样可以与地面上的行人简短交谈,向正在行驶的火车和汽车里的乘客招手致意。对于乘坐气球者也是一种美的享受。低空飞行由于变幻莫测的天气和复杂的地形,给飞行带来困难,甚至发生事故。那么是什么原因呢?造成低空飞行事故除了碰上高压输电线外,就是气象原因。气象原因主要是指低空风切变。低空风切变有三种类型。其中威胁最大的是垂直切变。在形成低空风切变的原因中,雷暴、地形、地物形成的切变更是气球飞行的大敌。在炎热的季节里,一旦发现50公里之内积云不断形成,应立即选择着陆。如果风速超过4米/秒时,那么在山区、高大建筑和树林的背风面,却存在着下沉气流。因此,气球飞行在这些地方,应有足够的高度,以保证安全。1989年10月7日,澳大利亚5名乘客乘坐热气球在墨尔本西北50公里的山区低空飞行,他们被迷人的景色陶醉,这时有一股强大的下沉气流吹来,把气球压到地面,撞到山石上,结果气球着火爆炸,3人受了重伤。
帆船运动与风
帆船是水上运动之一,帆船比赛是利用风帆力量推动船只在规定距离内比赛航速的运动。
在海上用“帆”航行的任何船只,都离不开风。就拿帆船运动比赛航程来说,有不少特殊规定。从这些特殊规定中可窥见利用、熟悉气象的重要性。比赛航程是指比赛的实际距离,分起航、航行、终点三个阶段,全航程约18000米。起航时一定要顶风。所以教练员、运动员及裁判员,在赛前都要观风定位。全航程从起点出发后,要在顺风、侧风、顶风、顺风、顶风,绕几个弯,最后到达终点。
帆船在绕三个标记运动时,一定要掌握好风向和风力情况。因为风往往有阵性,而且风向也不是千篇一律的,特别是华北平原的秋季,在一般情况下,上午吹偏北风,到了中午前后开始转偏南风。帆船比赛时间不长,若不熟悉气象要素的变化特点,航行是不会很顺利的。
另一种缩短航程路线,从起点到终点航程约10,000米,绕三个标记航行一圈就直冲终点,起航时也一定要顶风。
万一在遇到大风航行遭困难时,一定要掌握好“迎风折驶”的技巧。什么叫“迎风折驶”?就是在帆船前进中遇顶风不能行驶时,要想办法“迂回前进”。就像我们平时骑自行车上桥时,直线踏很费劲,迂回前进比较省力一样。即先向左(右)斜驶,再向右(左)斜驶……这样就可借风的推力前进了。也可省许多力气。
登山离不开气象保障
登山运动与气象的密切关系是其他任何体育项目所不能比拟的,二者既是冤家又是密友。
根据气象条件选择登山季节
一次登山探险活动的任务确定之后,天气也是最后致胜的决定性条件。比如,主要目的是突破新高度的登山活动,在组织指挥工作上,首要的选择是该山区气象条件(气温、风速、降水等)最好的季节。中国登山队在1960年从北坡首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中,收集了大量外国人的记载,并得到了我国气象部门的分析、指导,了解到喜马拉雅山春秋两季为适合登山的季节,春季的好天气更多一些。据此,确定了春季组织攀登并一举成功。
登山运动需要气象保障
登山探险活动一经展开,在数十天的战术实施过程中,恶劣气象因素的骚扰和偏离预报的天气突变是经常出现的。这些难以预测的气象条件就成了登山运动员的“冤家对头”,既定的战术方案往往被打乱,一名运动员、一支登山队的实力强弱往往集中表现在这种时候。他们要依靠气象预报和自己本身的经验去区分是大气流的改变还是小气候的骚扰,是短期现象还是较长过程。在此基础上,才能从战术上做出是进是退、是动是停等趋利避害的调整安排。
登山探险活动中比较注重中长期预报。一次大型活动,由于要解决物资上运和增强人体缺氧的适应能力,往往需要有几个持续3—5天的好天气过程。如能准确地捕捉到这些天气过程,就可使登山活动有序安排和顺利进行。短期预报同样也很重要,它不仅是安排运动员在山上具体行动的依据,而且还靠它订正中长期预报。
共同战斗结情谊
登山运动与气象学的不解之缘,决定了我国登山运动员与气象工作者之间的战斗情谊。在我国登山运动的发展中,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早期,每组织一次重大登山活动,都有气象工作者的积极配合和直接参与。后方,有中国气象局的宏观指导;前方,有气象工作者与广大登山运动员风餐露宿、卧冰饮雪。1960年攀登珠峰的气象保障工作,规模是最大的,时间是最长的。从史料记载上看,也是世界登山史上从未有过的。为了摸清当地大气活动规律,气象局有关专家提前进山,在海拔5000米的大本营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实地观测。此后,又有中央、地方各气象台站不下10人次投入了当年的重大登山活动。他们在滴水成冰的大本营书赠对联给运动员:“英雄气盖山河,敢笑珠峰不高”;运动员们则回赠气象工作者:“气象参谋赛诸葛,珠穆朗玛定能夺”,相互激励,相互依赖,为我国登山运动的发展奏出一曲曲凯歌。
40多年来,中国登山运动的长足发展,有广大登山运动员的前仆后继、忘我拼搏,也有广大气象工作者的顽强战斗和无私奉献。每当登山运动员登上一个新的高度,他们的心灵中就构筑起一座气象工作者的丰碑,默默地赞颂广大气象工作者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