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的智慧与禁忌
48266500000008

第8章 聪明人低调谦卑,笨人张扬虚妄(2)

所以,不管你有多么出众的才华或远大的志向,都要时刻铭记:事事不要强出头。别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无论是在言语还是在行为方面想人暴露自己的优越心理,都势必会令人反感,我们做事必须审时度势,尽量收起起锋芒,避免惹火烧身,影响前程。

聪明的人善屈尊,愚蠢的人强伸头。当你的优点和缺点被人看透,就会变得容易被人操纵。精明的商人总是隐藏自己的宝贝,不让它们轻易见人;道德高尚的君子为人正直,但其貌往往显得笨拙。做人不可强出头,必要时还需要隐藏锋芒,收敛锐气,不要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将自己的才能让别人一览无遗。

3. 谦逊是做人的一种美德

高尔基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灿烂夺目。”我们每个人都要养成“虚怀若谷”的胸怀,都要有一种“谦虚敬慎、戒骄戒躁”的精神。用我们有限的生命时间去探求更多的知识空间。

聪明人的做法

1785年,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曾担任美国驻法大使。有一天,他去法国外长的公寓进行拜访。

“您代替了富兰克林先生?”法国外长问道。

“不,我只是接替他,没有人能够代替得了富兰克林先生。”杰斐逊谦虚地回答说。

杰斐逊的谦逊给法国外长留下了深刻印象。

专家点评

这个世界上真正成功的人,往往是懂得谦虚的人,比如托马斯·杰斐逊。它们真正理解世事艰难、为人谦和的重要性。这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更是一种美德,只有懂得谦虚的人才能够获得成功。

笨人的做法

汪精卫的夫人陈璧君是一个行为桀骜、性情乖张的女人。她曾被人形容成为:“有时似三姐,有时似泼妇,有时是资产阶级的淑女,有时是乡村的婆娘。”这是一个妇女界的狂人。

陈璧君的目中无人常常让身边人很难堪,例如,一些丫头下人做的事,她却执意要汪精卫的秘书去办;再比如大家在客厅里谈得正欢,陈璧君突然痰来了,便毫不客气地叫秘书捧过痰盂来,好让她吐痰,忘形之时,她甚至会对上门的宾客下同样的命令。

一次,何香凝在汪宅同陈璧君谈话。陈璧君竟荒谬地对何说:“拿痰盂来。”革命元勋廖仲恺的夫人、被世人称为“革命母亲”的何香凝哪里容得陈璧君如此放肆,她马上拍案而起,狠狠地骂道:“你算什么东西,竟要我为你捧痰盂!”她一边骂,一边指着痰孟:“陈璧君,我要吐痰了,给我捧痰孟来!”

颐指气使惯了的陈璧君不禁愕然,满面通红。何香凝毫不嘴软,加强语气命令道:“快点!无论从哪一方面讲,我都有资格要你做这事,”

被视为“女狂人”的陈璧君一时间愣住了,而没有半点办法,最后连气带哭地离开。

专家点评

做人不能太狂,汪精卫的夫人陈璧君对人如此傲慢无礼,定要遭人怨恨。以这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得意忘形的面孔、颐指气使的申请、专横跋扈的气势处事,最后落得个失败的结合局也是情理之中的的事了。

行动指南

《尚书》中说:“谦受益,满招损。”人若怀有骄傲的情绪,失败和挫折就会接踵而至。

《三国演义》里有一个祢衡,人称“狂夫”。他第一次见曹操就把个曹营中勇不可当、深谋远虑的武将、谋士贬得一文不值。说“荀或可使吊丧问疾,苟攸可使看坟守墓,程昱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可使白词念赋,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牛放马,乐进可使取状读诏,李典可使传书送檄,吕虔可使磨刀铸剑,满宠可使饮酒食糟,于禁可使负版筑墙,徐晃可使屠猪杀狗;夏侯悖称为完体将军,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其余皆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耳。”祢衡视别人为无用之物,却吹嘘自己“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上可以致君为尧、舜,下可以配德于孔、颜。岂与俗子共论乎!”

祢衡称别人是酒囊饭袋,称自己却是“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上可以致君为尧、舜,下可以配德于孔、颜。岂与俗子共论乎”,更有甚者,当曹操录用他为打鼓更夫时,称衡击鼓骂曹,扬长而去。对这个目空一切的狂徒,曹操当然不肯收留。于是祢衡又去见刘表,他觉得自己仍然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仍旧骂骂咧咧,刘表只好让他走人。称衡又去见黄祖,没过几天老毛病又犯了,最后被黄祖砍了脑袋。

任何人都没有目空一切的资本,因为一个人,即使在某一方面的造诣颇深,也不可能做到经彻底精通,彻底完备。“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任何一门学问都没有学到头的时候,学问是无尽的海洋,无垠的天空,没有人能够说自己已经到达了最高境界。如果骄傲自满,并因此停止前进、趾高气扬,那么过不了多久必然被同行赶上,被后人超越。一时的成绩不能代表永远,也说明不了你比别人技高一筹。成绩是暂时的,如果一味张扬、炫耀,只会带来负面作用。

中国自古以来就视谦虚为美德。有许多这方面的格言警句启迪后人,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等。一个人惟有在荣誉面前保持平和,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老子说:“崇高的德好似峡谷,广大的德好似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似混浊。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易经》中说:“谦虚可以亨通,开始或许不顺利,但由于谦逊,必然得到支援,最后能够成功。”《易经》对谦虚的阐释格调特别高,可见我国传统文化是如何尊重谦虚。

爱因斯坦在创立了相对论以后声名大振。据说,他9岁的小儿子有一次问他:“爸爸,你为什么变得那么有名?你到底做了些什么呀?”爱因斯坦说:“当一只瞎眼甲虫在一根弯曲的树枝上爬行的时候,它看不见树枝是弯的。我碰巧看出了那只甲虫所没有看出的事情。”

成功需要谦虚,谦虚可以带来内心的平静。我们越不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的荣誉,就越容易获得内心的宁静,这样,就越容易引起别人的认同,得到别人的支持。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鸿说:“我从不歌颂自己,我有财产、有家世,我花钱慷慨,朋友们说我风趣,可是我绝口不提这些。固然我有某些优点,而我自己最重视的优点,即是我谦虚……”确实,谦逊是我们人类共同珍视的美德。

相反的,过于表现自己是一个危险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往往是我们亲手挖掘的,这会使你把大A精力放在显示成果、自吹自擂,或试图让他人信服你的个人价值方面。而夸夸其谈、自吹自擂通常会使你骄傲自满,把荣誉当做自费欣赏的装饰品,会冲淡你的成就,或在你引以为豪荣誉上产生错误的感觉。相反,谦虚的人格往能得到别人的信赖。谦虚,别人才不会认为你会对他构成威胁,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从而建立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

其实,自高自大、自负也是没有分寸的一种表现。一个人如果稍稍有了一点成就,就开始自我膨胀,写了两篇文章就自以为成了作家;演了两部电影就自以为成了电影明星,唱了两首歌就自以为成了歌星,这样的人是无法成功的。

一个人的成就再伟大,也只是相对于个人而言。在我们所生存的这个宇宙面前,没有什么不是渺小的。倘若你在某一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你也不应该太过看重它,因为它已成为你的历史。总之,不要留恋你的过去,哪怕曾经它很辉煌,但毕竟是过去时而已。

真正学会谦逊是需要长期实践的。这其实是件很美好的事情,因为你在平静轻松的感觉中会立即获得内心的充实。如果你的确有值得骄傲的成绩,那么,尝试着去尽力抑制住想要自夸的念头吧,这将使你受益无穷。

4. 做人贵有自知之明

“人啊,认识你自己吧。”这是一句刻在古希腊特而斐神庙中阿波罗神的神谕。老子曾说过一句话:“自知者明。”没有自知之明只会让人哭笑不得。了解自己,这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美好的境界。

聪明人的做法

屠羊说是楚国的一个屠夫,曾跟着遇难的楚昭王逃亡。在流浪途中,昭王的衣食住行,都是他帮忙解决的。后来楚昭王复国,昭王派大臣去问屠羊说希望做什么官。屠羊说答复道:楚王失去了他的故国,我也跟着失去了卖羊肉的摊位,现在楚王恢复了国土,我也恢复了我的羊肉摊,生意依旧红火,还要什么赏赐呢?

昭王过意不去,再下命令,一定要屠羊说领赏。于是屠羊说更进一步说,这次楚国失败,不是我的过错,所以我没有请罪杀了我。现在复国了,也不是我的功劳,所以也不能领赏。我文武知识和本领都不行,只是因为逃难时偶然跟国王在一起,如果国王因为这件事要召见我,是一件违背政体的事,我不愿意天下人来讥笑楚国没有法制。

楚昭王听了这番理论,更觉得这个羊肉摊老板非等闲之辈,于是派了一个更大的官去请屠羊说来,并表示要任命他为三公。可他仍不吃那一套,死活不肯来,并说:我很清楚,官做到三公已是到顶了,比我整天守着羊肉摊不知要高贵多少倍。那优厚的俸禄,比我靠杀几头羊赚点小钱,要丰厚多少倍。这是君王对我这无功之人的厚爱。我怎么可以因为自己贪图高官厚禄,使我的君主得一个滥行奖赏的恶名呢?因此,我绝对不能接受三公职位,我还是摆我的羊肉摊更心安理得。

专家点评

谁不想拥有豪宅美服,拥有万贯家财?谁不想功成名就,受人尊敬与赞扬?但面对突然从天而降的荣华富贵,屠羊说没有忘乎所以,没有得意忘形,知道自己的斤两。这体现了“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的老庄精神。

笨人的做法

小章是某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进了一家小公司后,他发现与他同时进公司的同事,不是学历没他高,就是学校没他好,因此他十分自我膨胀。

领导分配给新员工的都是最基础的工作,小章原本很有优越感,这样一来,他更加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有一次在计算收益的时候,他把一笔投资存款的利息重复计算了两次,虽然最后也没有给公司造成实际损失,但是整个公司的财务计划却被打乱了。

事后,小章很不以为然,他觉得就像做错了一道数学题,只要下次注意就是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小章的这种态度让主管很不放心,往后再有什么重要的工作,总找里有把他“晾”在一旁,不再让他参与了,就这样,没过多久,这位知名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就丢掉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专家点评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失败,并不是别人造成的,而是败给了自己。小章确实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但也不该尾巴翘到房梁上,这种自命不凡的态度迟早会给自己带来失败的厄运。

行动指南

动物们在森林中举行一年一度的比“大”比赛。犀牛上台表演,动物们高呼:“大!”大象登台两下,动物也大声叫道:“真大!”台下角落的一只青蛙按捺不住了,生气地想:难道我不大吗?它一下子蹦上一块大石头,一边使劲鼓起肚皮,一边得意洋洋地高声问道:“我大吗?”

“不大。”台下传来的是一片唏嘘。

青蛙看到这形势,很不服气,继续拼命鼓着肚皮装“大”。“呯”地一声,青蛙的肚皮鼓破了。

在井底之蛙的眼中,它只看得见自己头顶上那一小片天空,而那天空下面最伟大的人物,莫过于自己了。于是鼓腹而鸣,酿成可笑可悲的结局。可怜的青蛙,到死还志得意满,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能耐。

现代人有一种通病,那便是不了解自己。在还没有掂量过自己的能力范围、兴趣爱好、社会经验之前,我们往往就会一头栽进一个太过高远的目标,所以每天都倍受辛苦和疲惫的折磨。

一个人在生活中如果总是与别人比较,总是希望赢得四周的掌声和赞美,博取他人的钦羡,则会渐渐迷失自己,久而久之,他的生活就变成了沉重的负担,被苦闷和空虚所侵蚀。所以,一个人了解了自己,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人做事,那才能收获真正的喜悦。人与人彼此都不相同,有的人聪明,有的人平庸;有的人强壮,有的人羸弱,每个人的性格、能力、经验也各不相同。我们必须依照自己的潜能去发展,那才活出快乐。

有一位登山爱好者,一次他有幸参加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团队活动。当到了7800米的高度时,他的体力已经支持不住,于是他停了下来,放弃了继续攀登。

当他和朋友们讲起这段经历时,大家都替他感到惋惜:“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呢?为什么不再往上攀一点高度,再咬紧一下牙关,爬到顶峰呢?”

“不,我自己最清楚,7800米的海拔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也不为此而感到遗憾”他说面带轻松地说。

这位登山队员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自己的能力,所以他不做无谓的努力,正因为这点他才能安然无恙地回来。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苏东坡在《题西林壁》一诗中也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我们自己不能认清自己,就好比身在庐山反而看不清庐山真面目。鲁迅先生曾说过:“我有时解剖别人,但常常更严格地解剖自己。”剖析自己能对自己有更深层的认识。跳出自我的小圈子吧,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剖析和评价自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有自知之名的人,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事,扬长避短,从而事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