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的智慧与禁忌
48266500000020

第20章 聪明人自我提高,笨人苛求他人(5)

人类的致命弱点,就是容易自以为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养成实地观察、亲自调查的习惯,这样可以避免固执己见、听不进劝告。多与思想开放的人接触,消除自己的自负情绪。多与人交流,学会分享也学会接受。长此以往,性格就会慢慢有所转变,人自然也不会再顽固了。只有摒除了固执性格的人,才会是一个能够接受别人建议的人,一个充满活力、有这生命激情的人,一个有事业前途的人。

7. 学会多替他人着想

身为社会的人,不可能游离于他人之外,所以真正的成功既要活出自我,又要能为别人着想。当你急躁地位自己打算时,难免会伤害到别人,从而欲速则不达。真正的智者勇于活出自己的风采,却也永远不会忘记为别人多想想。

聪明人的做法

黄悦是一位留学生,曾经在美国的一家快餐店打工。有一天,她错把一小包糖当做咖啡伴侣给了一个女顾客。女顾客非常恼火,因为她正在减肥,必须禁食食糖和一切甜点心。她大声嗦嚷,简直把那包糖当成了毒药:“哼,你竟然给我糖,难道你还嫌我不够胖吗?”

当时,黄悦完全不知道减肥对美国人有多么重要,他一下子愣在那里,不知所措。

这时,黑人女经理闻声而来,她在黄悦耳边轻轻地说:“如果我是你,马上道歉,把她要的快给她,并且把钱退还给她。”

黄悦照经理的话做了,再三道歉,那女顾客哼哼了几下就不出声了。这件事是快餐店的一次小事故,黄悦等经理来批评或辞退自己。可是,经理只是过来对黄悦说:“如果我是你,下班后我大概会把这些东西认认真真熟悉一下,以后就不会拿错了。”

不知为什么,这一句“如果我是你”竟令黄悦感动不已。后来,他无论在学校上课,还是在其他地方打工,才发现是老师也好、老板也好,明明是对你提出不同意见,明明是批评你,他们很少有人会直截了当地说“你怎么做成这样”、“你以后不能这么干”,而是常常委婉地说:“如果我是你,我大概会这样做……”

专家点评

仔细分析,这些人说的话只是多了那么几个字,“如果我是你”,就一下子站到了对方的立场,这句话使人不感到难堪,不感到沮丧,反而让你感到有那么点温暖,那么点鼓励。大家一平等,情绪自然不会对立,沟通更容易进行。

笨人的做法

邻街有两家餐馆的汤做得都很好,但是第一家的生意冷冷清清,第二家的生愈则红红火火。有一个客人想看着这其中的奥妙。

他首先来到第一家餐馆,要了一份他感兴趣的汤。入座不久,服务生将一大盆汤放在他面前。他一愣,问道:“我怎么能喝得了这么一大盆的汤!”

服务生理直气壮地回答:“你只说要一碗,没说要一小碗呀!”

客人无奈,喝汤的心情也没有了,匆匆喝了几口,便按一大盆汤的价格付了钱后拂袖而去。

过了几天,这位客人又去另外一家餐馆喝汤。他要了一份自己感兴趣的汤,不一会儿,服务员端上来一小碗汤,并说:“如果不够,可再来一碗。”

他只喝了一小碗,当然只付了一小碗汤的钱。

这位客人终于弄清楚了这两家餐馆生意反差如此之大的原因。后来,只要想喝汤,他就去第二家餐馆。

专家点评

只有切实为顾客着想,而不是想方设法算计顾客的商家,才能长久地赚钱,因为最聪明的永远是顾客,算计顾客的商家永远是愚蠢的商家。

行动指南

肯尼斯·古地说:“如果你从别人的角度多想想,你就不难找到妥善处理问题的方法,因为你和别人的思想沟通了,有了彼此理解的基础。”人就像一块磁铁,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排斤其他不同类的。如果你想结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种什么因,收什么果。你所有的思想,最后都会回到你的身上。

有一个企业讨论什么是“文明”的标准,员工们的回答是,时时想到他人就是文明。这个回答通俗而又生动地反映了文明的本质。

如果一个人能像考虑自己、为自己着想那样来考虑别人、为别人着想,就可以进入“文明时代”了,就真正有精神文明了。这一点推广开来,对于整个社会,意义都是很大的,那样就实现了全球一家,实现了理想国。

“我不愿别人加到我身上的事,我也不加到别人的身上。”一个人能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

有时,我们发现,那些经历过贫贱、困难、挫折、痛苦的人,因为自己对这些东西有体会,所以为别人着想还容易一点。一帆风顺的人、条件优越的人、有名望有地位、才高力大的人,办起事来碰钉子时少,走起路来抬轿子的多,自己达到目的很客易,为别人着想就不那么容易了。甚至,只要有一点点权力的人,在运用这点权力时,为别人着想都不太容易做到。例如,坐办公室的人,想不到前来办事的人的困难;超市站柜台的人,不愿体会购物者的心情:医院做医生的人,总忘记体贴病人。当然,相反的情况也有,不过前者更普偏些罢了。

有人说:“替别人着想,也是一切道德,特别是公共道德的基础,如果人们心中都只有自己,完全不顾他人,那也就不会有公共道德”。这一点是任何民族、任何社会、任何时代所普遍适用的,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应该普遍遵行的基本的公共生活准则。

社会生活愈发展,人与人的关系愈密切,对文明的要求也就愈高,就愈要求人们自觉地把自己放到社会中,想到自己言行的社会影响,想到社会和他人。在现代世界已经愈来愈成为地球村的情况下,人们的一举一动都与社会、与他人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这一点上看,将心比心的做人准则在生活中也就有了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一个人价值的实现,不能只顾及个人生命和利益的存在,并且,它也不由自己对自己的生存意义给予评判。个人不能离开他赖以生存的群体,不能离开由这么多群体所构成的社会;个人的生命价值是由他人、社会给予评判的。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人的人生价值才能得以体现。因此,一个人在自己的人生征途中时刻不能脱离集体、社会;个人必须为大众、为社会承担责任,作出贡献,奉献自我。一个人只有超越自己生命狭小的圈子,而热心投入到社会之中,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把臣子看做是自己的手脚,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做是自己的腹心;君主把臣子看做是犬马,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做是普通人;君主把臣子看做是草芥,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做是仇敌。”所以要想人们为我付出,我必须先付出;我不想人们施加给我的,我也就不能施加给别人。我们要学会为他人着想,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懂得“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

在生活中,我们已经有过许多这方面的体验:许多石头堆积起来可以变成一座巨大的高山;许多砖头垒筑起来,可以砌成万里长城。蚂蚁虽小,但许多蚂蚁团结在一起,能拖动一根很大的骨头;一个人的力量虽小,但许多人的力量汇合在一起,就能够变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2)个人主义会损害自己与他人的利益

从表面上看,个人主义好像是维护了自己的利益,使自已暂时获得了实惠,但实际上,个人主义损害了朋友或者其他人的利益,也必将损害了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使自己在需要他人时缺乏帮助,缺乏朋友之间的友谊与温馨,从而最终损害了自身的利益。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当各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以集体利益为重。

(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个人主义很容易给他人带来伤害,一个有个人主义思想倾向的人,可能会时常不顾及他人的利益与感受。每个人都有自由,不能被别人干涉,同样也不能干涉别人的自由,每个独立的人在这样的规则之下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是和谐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