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12~15岁儿童家长手册
48235000000010

第10章 促进12~15岁儿童家庭教育环境健康

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多元的家庭环境,不仅要让孩子进行文化学习,还要让他们参加各种活动,如体育、科技、娱乐、旅游、社交等活动,在各种活动中调剂精神、开阔视野、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这样才能够培养孩子乐观、开朗、豁达的良好品质。家长要为孩子做好榜样,才能从根本上感染和影响孩子,有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

一、家长观念更新指导

1.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经常会听到很多家长诉苦:孩子上了中学以后,越来越逆反、越来越不服管了,说什么都不听,怎么办?

我们这时候都会反问家长一个问题:“你想管好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你了解你的孩子吗?”大多数家长听到这个问题都会愣一下,稍微思考之后,往往都不能给予一个肯定的答复。

在没有阅读本书第一篇和第二篇之前,如果有人问:“初中孩子的生理发展有哪些规律可循?心理发展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你能够回答出来吗?是啊,即使是紧密伴随孩子长大的父母,这时候都不敢肯定地说“是的,我完全了解我的孩子”。父母能肯定的是他们了解孩子的过去,但不是孩子的现在。孩子每一天都在变化和成长,作为父母,寸步不离都不一定能够完全把握孩子的全部,更何况我们现在很多家长并不是非常用心。

如果你都不了解你的孩子,如何谈得上教育孩子呢?用一个对牛弹琴的比喻来说,你不知道牛喜欢什么,对它弹琴会有什么用呢?所以,当你希望孩子能够听从你的教导,能够符合你的规范的时候,请首先问自己:我了解我的孩子吗?

2.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往往适得其反

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东西?是丰厚的物质生活、出国旅游、上名校、学各种才艺、玩电子玩具,还是自由自在地享受快乐?孩子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在孩子眼中和父母眼中是不一样的。然而,不幸的是,父母总是认为自己知道孩子想要的是什么,总是认为自己的安排才是对孩子最好的。例如,妈妈想要女儿成为钢琴家,于是买钢琴,带孩子上钢琴课,每天陪孩子练琴……可孩子练琴时却不情不愿,因为她喜欢的是画画而不是弹钢琴,因而练琴的时候母女二人经常发生争执。

父母常常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把自己年轻时没能实现的梦想交给孩子去完成,或者赶潮流、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前途而逼迫孩子做事情,但却很少想到孩子喜欢什么、孩子想要做什么、自己的安排是不是真的适合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都习惯按照自己经历过的教育方法去教育子女,按照自己内心的模式去塑造孩子,要把孩子培养成自己理想中的“男人”或“女人”。不过,时代在变迁,以前的经验和规矩并不完全适用于现在的社会。比如,我们现在很少因为女孩任性、主动或不够温柔而责备她,也不会完全禁止男孩玩布娃娃或哭泣。所以,当父母想要把自己认为正确的思想灌输给孩子的时候,请先想一想这些“正确的”思想和安排是不是真的适合孩子、是不是符合孩子的需要。

3.家长要树立的基本观念

孩子越来越大了,和逐渐向成年靠拢的他们交流的时候,要注意放下父母的权威和优越感,这样更有机会赢得孩子的尊敬和信任。父母要学会宽容,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放下身段告诉孩子,父母也曾犯过错,只要知错能改就能不断成长。当孩子在你面前表现出他懂的比你多、用无礼的语调试图挑战你的价值观的时候,不要生气,这正是孩子走向独立、走向成熟的标志。仔细听孩子说的话,很多也是有道理的。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就算他选择的道路和你预想的不太一样,他也一定能找到通向成功的那条路。以下是教养初中期孩子的基本原则:

父母不要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塑造孩子,要让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父母不要总是训斥孩子,要多与孩子进行交流;

人无完人,父母也不是完美的,因此要放下父母的权威,学会倾听孩子的意见,这样沟通才会更顺畅;

孩子的发展没有一定之规,父母只有和孩子一起不断尝试和寻找,才能确定哪条路更适合孩子;

父母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学会向孩子道歉,这样孩子才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

4.学会与孩子共情

通常,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就不想多受保护了,还会非常厌烦父母的反复叮咛和关心。这时候父母要适时调整教育方法,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给孩子创设自由、独立发展的空间。不能再用命令式的口吻要求青春期的孩子做这做那了,也不要一味地指责孩子这做得不好、那做得不对,这样只能激起孩子的反抗。父母可以试试和孩子讲讲自己的经历和经验,与孩子产生共情,使孩子知道原来父母也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这样孩子就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意见了。青春期的孩子已经懂得很多道理了,简单地禁止和指责很难被他们接受,父母只要做好孩子的榜样、不断与孩子进行沟通,孩子慢慢地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逐渐改正错误的行为。父母要保持言行一致,这样教导青春期的孩子就简单得多了。

5.让孩子独立地成长

为人父母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要担负起照顾、保护和教育孩子的责任。孩子就好比一棵幼苗,需要称职、细心和充满爱心的园丁加以呵护,爱就是最好的养料。

和其他任何工作一样,只有父母们热爱自己的新“岗位”,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要想成为称职的父母,在做出每一个决定之前都必须自问:我为什么这么做?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的父母充满了责任心和爱心,有的父母虽有爱心却是变形的、虽有责任心但不是对孩子负责的。前者认为孩子虽然由他们所生,但并不隶属于他们,他们知道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总有一天会拥有自己的生活,因此会尽力帮助孩子成长。后者则认为孩子是他们的附属品,他们不但给不了孩子需要的关爱、理解和自由,反而对孩子处处加以束缚;他们希望孩子按照他们设定的模式成长,而不愿让孩子走自己的路。

心理学专家认为,人格的形成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出生持续到12岁,这个阶段中的儿童毫无辨别地相信一切;第二个阶段是青春期,青少年开始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但经常感到不安和困惑;第三个阶段通常从18岁开始,这时候的青年人可以辨别好坏和真伪,并且逐渐形成人格。初中期的孩子正处在关键的第二阶段。

每一个孩子都应有自己独立的人格,真正的教育不应当束缚孩子个性的发展,教育的意义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掘孩子的内在潜能。因此,父母的责任不是将自己的世界观投射到孩子身上,而是帮助他们去发现、理解和认识世界并完善自我。

6.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

在养育孩子之前,应当在镜中审视自己:我是否应当为了孩子而做出改变?

当你看到孩子犯错的时候,会有什么反应呢?是声色俱厉地教训孩子甚至出言侮辱,还是以友善的态度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我们说什么、做什么不是重点,我们言行背后的态度和感觉对孩子来说才是至关重要的。“你从这件事学到了什么?”这样一句简单的话,既可以表达同情和友善,也可以用奚落或羞辱的语气说出来。前者会让孩子感到信任和亲近,后者只会让孩子觉得疏远、充满敌意。但是,更多的家长是制造疏远和敌意的气氛,并以为孩子在这种气氛下能够改正错误。随意指责别人特别是孩子好像是我们的本能,很多时候不假思索地就做了,却从来不会想这样做对孩子会有什么后果。

当你看到孩子去拿饼干结果撒了一地的时候,如果你能用和善而坚定的话语“哎呀,你该怎么办呢?”引起孩子的注意,那么孩子就不会太惊慌,也不会太难过。问孩子“你该怎么办”要比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做”好得多,因为前者能让孩子感到自己有参与感,而告诉孩子怎么做的时候常会遭到反抗。用鼓励、理解和尊重的态度让孩子获得参与感,这样孩子更容易从错误中获得经验、学习到本领。

7.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们时常会接收很多负面的信息,特别是在做错事的时候,常会被大人骂:“你怎么那么笨?你真是太没出息了!简直就是个木头人!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仔细想一想,当你听到这些责备的时候,会有什么感觉?会不会真的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笨蛋,是一个没出息、没用的人呢?也许你以后会为了避免再犯错而裹足不前,不肯再尝试新鲜事物了。当然也会有人为了逃避批评而想方设法地掩盖自己的错误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导致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我们应该知道人无完人,谁都会犯错,只要能从错误中学习到经验,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可以了。可是我们在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是不是会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是不是希望孩子永远不犯错,永远都做正确的事情呢?是不是依然会把那些负面信息传递给孩子呢?每一位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他只想试图激励孩子能够变得更好,只是他不知道这样的方法并不能给孩子带来正能量,只能是让孩子更加偏离正确的道路。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很多家长想到的是别人怎么看我的孩子、孩子将来会不会学坏等,因而会暴怒,会不假思索地批评甚至使用侮辱性的语言责骂孩子。

矫正孩子的错误行为,这是每位家长都应该做的事情,但是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激励孩子,但不能以降低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为代价。这就要求家长在看到孩子犯错的时候应保持冷静,寻找孩子犯错的原因并帮助孩子从错误中领悟,学习走向正确道路的方法。如果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能对他说:“你犯错了,不一定是坏事,你可以多学一些本领了!”那么他一定会很放松,会踏踏实实地去想自己为什么会犯错、哪里做得不够好、应该怎样才能做得更好。这样的做法才能达到激励孩子的目的。

8.孩子不会简单地从父母那里吸取经验

孩子必须自己经历之后,才能从失败中学到成功的经验。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的经验是正确的。所以父母的经验不一定适合孩子。

哪些方面对孩子有用?怎么做对于孩子来说是对的?父母不要简单地以自己的看法和经验来影响孩子。因为孩子生活的时代和周围的环境与父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所以对于孩子来说,父母认为最好的不一定真的就是最适合他的。

每天吃晚饭的时候,和孩子一起想想今天他都犯过什么错,从错误中学习到了什么,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让孩子每天都能看到自己所犯的错误的价值,并在轻松、友善的环境下从错误中学习,这样孩子能够更好地成长。

父母们一定要知道:过程不可超越,体验不可替代,孩子是不可能在父母经验总结的“道理”中长大的,唯一的方法是让孩子感受每一个过程并认真思考。

二、教养方式指导

1.以爱心和耐心为前提

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

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只是你真的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了吗?你是否有过打着“爱”的旗号对孩子大喊大叫甚至怒骂、殴打呢?

比如,孩子考试失利,只考了70多分,你会有怎样的反应呢?是不是会一边看卷子一边生气地训斥:“怎么才考这么点儿分?这么简单的题都会错?你到底是怎么学习的?”是不是有时会越说越气,很多带有侮辱性的话语也会说出来:“我每天辛苦工作,供你吃喝,给你买这买那,你就考这么点儿分?太不像话了!简直是丢人现眼!”孩子听了这样的话,还会为自己考了低分而内疚吗?还会接受父母的训斥而保证下一次考好吗?孩子肯定不会这样想,反而会在心里生出怨恨,认为父母不爱自己,觉得自己很笨、很差劲,渐渐地会和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甚至会越来越厌烦学习。可是家长也感到很委屈:我明明是爱孩子才会教导他,如果是别人家的孩子,我才不会管他考多少分呢!为什么孩子不能理解我的苦心呢?

是啊,为什么孩子不能接受父母的教导呢?原因就在于父母打着“爱”的旗号训斥孩子,面对面目狰狞、暴跳如雷、生气怒骂的父母,有几个孩子能从中感受到爱?孩子所能感受到的只有恨。如果你想让孩子和自己保持亲密和信任的关系而不是充满敌意、排斥,你就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在孩子考试成绩比较差的时候,首先要对孩子表示同情:“这次没考好,你一定很伤心吧?”之后再鼓励孩子:“没关系,这次没考好,下次努力就行了。把不会的题目弄清楚,我相信你能做得更好!”当你这样对孩子说的时候,孩子会从内心感激你,因为他觉得自己得到了认同,获得了理解,也感受到了你的爱,这样孩子就会放松心情,以后在学习中会更加努力。

孩子在帮忙时出错怎么办

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宝贝疙瘩,小的时候很少做家务,因为父母舍不得。等到孩子十几岁、上了中学,父母就会时常让孩子帮忙做点儿家务活:做饭时让孩子帮忙去买根葱;吃饭前让孩子摆上碗筷;吃完饭让孩子收拾一下桌子、洗洗碗等。虽然都是一些小事,但孩子在做的过程中还是有可能会出错。当孩子因为帮忙而犯错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是埋怨孩子什么也不会做,还是依然夸奖、感谢孩子并温和地指出孩子的不足而希望他以后能够改进呢?

比如,孩子帮忙洗碗的时候,一个碗掉在地上摔碎了。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埋怨孩子:“怎么这么笨?连个碗也洗不好?”如果你这样说的话,肯定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伤。他会想:“我是在帮忙,怎么反要挨骂呢?”以后他恐怕再也不会帮忙做家务了。当碗打碎的时候,父母首先要说:“小心!别扎到手脚!”之后赶快把碎片整理干净,这个过程也能让孩子学习到如何处理突发状况。处理干净后,可以对孩子说:“你今天的碗洗得很干净,虽然打破了一个,不过没关系。谁都有可能打破碗,所以洗碗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把碗抓牢。不管怎么说,你今天还是帮了爸爸妈妈不少忙。”如果你能这样做,那对孩子的好处就太大了:孩子会因为你的表扬、宽容和鼓励而激起再次尝试洗碗的决心,并且一定会做得更好,同时,孩子能够学习如何以宽容之心对待别人的错误,也会懂得应该尽己所能帮助别人。

同样,当孩子没有帮上忙的时候,爸爸妈妈也要对孩子表示感谢。比如,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要忙着准备饭菜,想做一道红烧鲤鱼,可是家里没有鱼,其他原材料也不够了,于是写了一张纸条,让孩子出去帮忙采购。孩子拿着纸条出门,转了一圈拎着沉甸甸的袋子回来了,土豆、茄子、胡萝卜、葱、姜、蒜等都买了,偏偏就是没有鲤鱼!正等鱼下锅的妈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大多数妈妈在这种情况下会火冒三丈:“哎呀,尽买些没用的东西,鱼怎么没买呢?”听了这样的话,孩子会有什么感觉?一定会很委屈:“我都是照单子买的,不过就是忘了买鱼,怎么说我买的东西都没用?嫌我没用,为什么要叫我帮忙?”于是大人和孩子都会很生气,也许还会大吵一架,关键是以后孩子帮助别人的意愿会大大降低。

所以,即使稍有不满意,只要孩子帮了你的忙,就一定要对他表示感谢:“太谢谢你了,真是帮了我一个大忙,不然我肯定应付不了。可是没有鱼的话,就少了一道菜,用什么菜代替好呢?或者你能帮妈妈再跑一趟买一条鱼吗?”如果孩子愿意再跑一趟,也一定要对他表示感谢,事后给一些物质奖励也是可以的;如果孩子表示不愿意再出去,也没关系,向孩子表示感谢,并要求他想一想为什么会忘了买鱼,下次怎么样才能把东西都买全了。如果你的孩子能够进行思考,相信他以后会越做越好的。

对做家务的孩子多鼓励

家长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让孩子出门去买东西,本来的目的是锻炼孩子独立完成事情的能力,但孩子出门5分钟后家长就开始提心吊胆、忐忑不安,直到看到孩子平安回来了才能放下心来。

在这个年龄段,父母为锻炼孩子会尝试着让孩子做一些家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会慢慢地习惯让孩子帮忙:“现在我很忙,帮我买点儿东西可以吗?”妈妈让孩子用电饭锅做饭,可是孩子掌握不好米和水的比例,所以做出的米饭比较硬。“啊呀,你怎么加这么点儿水啊?”“你看看你还能干点儿什么,这么点儿小事都做不好!”当孩子做得不是很完美的时候,有一些家长会失去耐心,说一些让孩子很扫兴的话。尽管米饭做得硬了,但不能因此责备孩子。因为孩子毕竟年龄还小,考虑事情不周全。家长需要有宽容的态度,鼓励孩子。孩子如果总是被责备,参与做家务的积极性就会消失,对家庭的责任感就无法建立起来。

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应该对孩子说:“饭虽然做得稍微有点儿硬,但你真的帮了大忙了,要不现在我们还吃不上饭呢。”这样对孩子的参与进行正面的肯定,可以使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的建立都往正面的方向推进。

不要穷追不舍地盘问孩子

父母应该尽量避免穷追不舍地问孩子不想回答的问题,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内心比较敏感。他们和儿童时期最大的区别就是觉得自己是“大人”了,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和隐私。

如果父母对孩子催逼过紧的话,就会导致孩子为了求得安宁而编造出各种漏洞百出的谎言来敷衍。因此对于孩子任何不想回答的事情都应允许他说:“我可以不回答这个问题吗?”允许孩子这样回答是对他的信任,也是对他的独立性的认可以及对他的隐私的尊重。当然父母能做到这样确实是有些不容易,特别是父母为不了解的事情感到担忧的时候,总想知道怎么了、为什么等。即使是这样,父母也尽量不要强迫孩子,不要偷看孩子的邮件或者日记等。一旦孩子发现你的行为,你们之间就不会有信任感了,再重新建立会有很大的困难。

青春期的孩子在健康的环境里成长可以获得这样的安全感:当遇到困难或者是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时候,都能得到父母的支持和帮助,父母就是自己避风的港湾,只要自己的需要是合理的,不管任何时候父母都会伸出双手来帮助自己。

改变教养方式不能操之过急

教养方式多种多样,很多家长常犯的错误就是不能真正理解、把握和运用一种方法并持久地贯彻实施,经常是在尝试了某一位专家的指导方法后又快速地转向另一位专家倡导的方法,并循环往复。这种浅尝辄止的教育方法,使他们得出的结论就是:“专家说的对别的孩子有用,对我的孩子不管用。”在这里我们提醒家长:孩子的行为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因为你的改变而改变。对于以前一直对孩子关心不多且严厉的家长来说,如果突然之间给了孩子许多拥抱和亲吻,并对孩子进行许多正面的鼓励、给予十分温情的关心,孩子会一下子适应不了,甚至认为父母是虚情假意,这很可能会使他更加躲避父母。父母决定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时,要一小步、一小步地慢慢来,要循序渐进、小心而缓慢地变换方式,并且应该等待合适的时机来尝试不同的教养方法。

家长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孩子的成长速度是惊人的,每一分钟都有进步。家长应当明白:有些事情,孩子已完全有能力驾驭了,即使放手让孩子去做的某些事情失败了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孩子在遭受挫折中锻炼了胆量、总结了经验教训,会因此变得更加坚强,面对未知世界时不会再手足无措。

杜绝体罚和家庭暴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孩子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可以随意支配,而且认可“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古训,因此家庭暴力在中国比较普遍。调查显示,初中生中有24.17%遭受过家庭暴力。

学龄阶段是孩子被体罚的高峰期,占被体罚总数的78.48%。体罚的形式多样化,其中以手打、脚踹或借助工具如棍棒、皮带、衣架等实施暴力的最多,占被体罚总数的28.5%。家庭中的冷暴力(不理不睬)也较为普遍,占17.2%。在初中生中尚有3.2%的体罚形式是被父母逐出家门。孩子受到体罚的主要原因是考试成绩不好或学习不认真、作业未按时完成。

孩子受到体罚,他们的感受如何呢?40.3%的孩子是“不服气,内心抵制”,20.94%的孩子表示“没办法,只好忍受着”,只有21.8%的孩子感到“自责,努力改正”。更值得父母警觉的是,受到体罚后有14.8%的孩子“真想离开这个家”,这与父母教育孩子的初衷大相径庭。

现在极少有孩子在父母实施暴力时能为自己的权益呐喊。调查结果告诉我们:孩子在受到体罚后,只有30%左右觉得要“多与父母交流,寻求他们的理解”;近70%的孩子采取的是不与父母争执,悄悄避开;几乎没有孩子想到向学校、老师或街道、居委会寻求帮助。

在过分严厉的教育态度下,孩子缺少自主权和积极性,要看父母脸色做人。这可能会使孩子形成胆小、自卑的心理,缺乏自信和独立性,不会选择,不会做事;或者会形成蛮横的个性、爱撒谎,逆反心理强,往往会在捉弄别人、报复别人中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平衡,甚至形成反社会性格。

采用棍棒式教育方式的家长强调孩子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孩子稍有不从就进行批评和惩罚。他们以严代爱、严而无格、严而无度、严而无方、严而无恒、一严就厉、喜怒无常,高兴时拿孩子当玩具,不高兴时拿孩子当出气筒。

这类家长通常会控制孩子的一切行为。他们为孩子制定计划,发号施令,把自己看做家庭中唯一的积极力量,而孩子是被动的接受教育者。在这样的亲子关系中,孩子是被动的、屈从的、非主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都受到了抑制。孩子对家长有敌对情绪,一旦摆脱家长的控制,其学习成绩便立即下降。

高压教育终究会招致孩子的抵制和报复

扭曲的力量有多大,反弹的力量就有多大。越是高水平的家长,就越是很少用棍棒教育。每一个品德和学习优秀的学生都不是打出来的。对孩子使用暴力就是由于孩子弱小、没有反抗能力。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暴力文化必将埋下暴力的种子和漠视法律与人权的习性:被打的孩子长大结婚后可能会打自己的妻子,当了警察就可能会打犯人,当了领导就可能会滥用职权。所以应坚决摒弃“打是疼,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才”的错误观念。

总盯着孩子的失误,是家长最大的失误

总盯着孩子的缺点,是家长最大的缺点

有一些家长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对孩子动辄张嘴就骂、抬手就打,导致孩子畏惧家长、不对家长说实话、不愿回家,在社会上结识不良朋友,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有的家长采用封建家长式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一味训诫,结果适得其反,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造成性格孤僻、人格扭曲,在家中做“奴隶”就到社会上称王称霸,家里不给钱就去社会上抢;有的家长借口忙于生计,不管孩子;还有的离异或重组家庭的家长把孩子当累赘,恨不得踢出门外。这些“管教”方法都将对孩子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很可能最终把孩子送进监牢。

体罚容易使孩子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也会使孩子过早地从心理上认定自己不是好孩子,容易自暴自弃,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对有暴力倾向和违法犯罪的成年人的研究表明,这些人100%在儿童时期受到过不同程度的体罚。加拿大专家就“体罚对儿童将来身心健康产生的影响”做了全球最大规模的调查,被调查人的年龄介于15岁至64岁之间。在偶尔被打的受访者当中,有21%患上了焦虑症、70%患上了抑郁症、13%酗酒、17%吸毒。调查人员说,有些人还会引起身心失调。有关教育专家还说,老师对学生的体罚特别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心理。

2.父母的生活态度取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态度取向,不同生活态度取向的人在教养孩子方面也会有不同的方法和风格,每种取向都有优缺点。如果父母双方能了解自己和对方的生活态度取向,就能更好地达成一致,在教养孩子方面配合得更好。一般来说,人有四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取向:安逸型、控制型、取悦型和力争优秀型。下面我们就分别来说说每种生活态度取向的优缺点,看看需要注意些什么。

安逸型父母

安逸型父母的心态平和、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他们带给孩子的最大好处就是能让孩子变得随和、行为可预测。安逸型父母会让孩子从简单的生活中感受到快乐,不会为了追求时髦的生活而苦恼。但是,这种类型的父母更容易对孩子过于宽容,因为他们常使用自由放任、娇纵的方式对待孩子,因而易屈服于孩子的无理要求,使孩子变成“被惯坏的淘气鬼”。所以,安逸型父母别忘了给孩子制定一些规则、日常惯例、目标并一起解决问题,这样对孩子的教养会更好。

安逸型父母常把事情的决定权交给孩子,只要孩子提要求,他们很快就会妥协。可是,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并不能使孩子获得安逸,因为孩子知道让父母投降的法宝就是大哭大闹或者是发脾气,虽然父母最后会妥协,但之前免不了也会发发脾气,这样家庭气氛就变得紧张了。要想让孩子能够得到真正的安逸,就必须建立规则:教孩子学会相互尊重和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孩子一起讨论如何使用零花钱;当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不要马上答应,而是在家庭会议上进行讨论,共同决定是否可以同意孩子的要求;帮助孩子制定作息时间表,列出孩子每天应该做的事情,让孩子的生活变得有规律;不要什么事情都让孩子做决定,如节假日去哪里旅游、晚上做什么饭、周末要不要去看望爷爷奶奶等事情大多是要由父母来做决定的,而不是推给孩子,这样孩子就不会觉得自己责任过重、压力过大了……要记住:安逸不等于放纵,安逸也需要在规则下进行,让孩子使用正确的方法来满足自己的要求,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安逸,才不会使家庭气氛变得紧张。

控制型父母

控制型父母喜欢掌控一切,安排孩子的大小事情。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可以获得组织能力、领导能力,能让孩子变得坚韧、果断,并学会尊重规则和法律。但是控制型父母常常会对孩子控制过多、要求过于严格,会遭到孩子的反抗。控制型父母一般会详细地告诉孩子该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并且绝对不允许孩子反驳或提出异议。控制型父母认为这样做就能让孩子学会自律、负责、合作及解决问题的技能,但实际上常常事与愿违。被过于控制的孩子,要么变得反抗性极强,父母说东他就往西,不断挑战父母的底线,直到受到惩罚;要么变得投机取巧,对于父母的要求能少做就少做、能不做就不做;要么变得小心谨慎,总是想方设法讨好父母而丧失了自己的意愿和感觉,最终变成一个“总是寻求别人赞同”的人。

所以,控制型父母要学会适当放手,让孩子也能参与决策;对孩子进行选择性的、启发式的提问,让孩子能够拥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做出决定,而不是让孩子扮演服从者、执行者的角色……只要控制型的父母能够适当放手,不是事事都亲自掌控,而是让孩子参与讨论和做决定,那么孩子很快就能学会自我控制、学到更多技能并能从错误中进行学习,那时父母和孩子就都会感到很开心了。

取悦型父母

取悦型父母和善、与世无争,他们能让孩子学会友善、体谅和互不侵犯。这种类型的父母善于妥协,因为他们想让所有人都高高兴兴的,还经常自愿帮助别人。不过,当取悦型父母在取悦孩子、配偶或其他人的时候,如果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就会心存积怨,感到沮丧;而被取悦的人也会不开心,因为他们并未想到取悦自己的人需要感激和报答。举个例子,孩子在晚上睡觉前要求再玩一会儿电脑游戏,取悦型父母会满足孩子的愿望,可是当孩子玩够父母规定的时间后仍然不肯罢手时,父母就会生气——我毫不犹豫地满足你的需要,为什么你不能乖乖地上床睡觉而让我高兴呢?孩子也会怨气冲天,觉得父母并没有完全理解自己的感受,结果每个人都很生气,所以取悦无效。孩子之所以认为父母没有考虑自己的感受,是因为取悦型父母关注的是孩子的行为会对别人造成什么影响,时刻要求孩子注意自己的言行,却不会多想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言行。

取悦型父母该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养方法呢?首先要学会关注自己的需要,自己的需要被满足了才能更好地关心和满足别人的需要。要知道,凭借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开心的,只有每个人都学会让自己开心才能达到人人开心的目的。因此,取悦型父母要相信孩子能够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召开家庭会议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是不错的方法,教会孩子处理自己的感受,并让孩子知道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和馈赠就必须给予别人回报。

当孩子在晚上睡觉前再提额外的无理要求时,你可以温和但坚决地对他说:“想一想你的晚间流程,现在该做什么了?”当孩子发现你坚持自己的意见时,他就不会再继续无理取闹了。记住,在取悦孩子之前,一定要先了解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做到让孩子高兴,让自己开心。

力争优秀型父母

力争优秀型父母非常要强,总会为自己设定不同的目标并力争完成。这种类型的父母非常善于鞭策孩子,能够为孩子树立成功的榜样,教会孩子如何判断优良品质,激励孩子出类拔萃。不过,力争优秀型父母往往有很高的期望值,经常为孩子定下很多目标,有些甚至是遥不可及的,这会让孩子觉得力不从心。另外,这种类型的父母对事情的看法只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不会看到其他可能性,这也往往会成为孩子厌烦、抗拒的原因。

力争优秀型父母往往都是“工作狂”,他们很少有时间能和家人共享快乐;有时间相处的时候,也总是会向孩子宣扬自己的丰功伟绩,为孩子制定目标,希望孩子也能和自己一样成功。可是,这种类型的父母并不知道,孩子只是希望父母能多陪陪自己。当父母的期望值过高的时候,如果孩子觉得自己无法完成,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做不成精英就做最出名的“捣蛋鬼”;要么孩子就会变成一个完美主义者,凡事都要追求成功,从来不敢停下来好好享受成功,因为害怕下一次失败而遭到别人的嘲讽或羞辱。

力争优秀型父母有时候可以放慢脚步,不要给孩子定太多目标,多陪孩子参加一些活动,在活动中和孩子一起学会只要努力拼搏就可以了,输赢其实没那么重要。也就是说,力争优秀型父母要放弃一些自己认为“正确”的需要,努力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并支持孩子的需要和目标;无条件地爱孩子,教孩子学会面对失败,享受努力的过程,并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尊重孩子的想法,给孩子一些决定权,让他处理自己的事情。

3.让孩子感受和经历行为的后果

让孩子感受客观后果

张峰是一个刚上初一的男孩,聪明伶俐、开朗大方,可就是时常会犯迷糊,总是会忘记带课本或作业。开始时,妈妈总会帮他把忘带的东西送到学校,这给妈妈也造成了不少困扰。妈妈决定改变这种状况,她告诉儿子:“你应当自己承担忘带课本或作业的后果,我相信你能够做到对自己负责。从明天开始,我不会再为你送东西,你要在睡觉前整理好自己的书包。”这个谈话是很重要的步骤,如果你想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那么必须先以尊重的态度和孩子商量,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计划刚开始进行的时候,有些不顺利,张峰时常会因为老师的批评而闷闷不乐,回家后也会向妈妈发脾气。妈妈没有因为儿子的愤怒而妥协,坚定地要求孩子自己承担责任。又经历了几次忘记带学习用品的尴尬后,张峰逐渐养成了每天做完作业就收拾书包、早晨上学前再检查一遍书包的好习惯。自此,张峰再也没有忘带过课本或作业,有时候还会提醒妈妈出门前要带好东西呢!

什么是客观后果?就是指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比如站在雨中就会被淋湿、不吃东西就会饿、没穿外套就会感冒等。很多时候,要让孩子亲身体验这种客观后果,这样孩子才能成长。不过大多数家长都会借题发挥,比如对孩子说:“告诉你要带伞,看,被淋湿了吧!”“让你好好复习,你就是不听,考这么低的分真丢人!”等等。其实孩子能够自然而然地获得体验,但如果大人借题发挥,把说教、斥责、羞辱或痛苦附加到孩子身上,反而会阻碍孩子在体验客观后果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学习,因为他们需要把精力用在抵挡责难、羞辱和痛苦上。

所以,当孩子由于某种原因而遭受痛苦的时候,不要借题发挥,可以对他正在经历的事情表达同情和理解:“我敢肯定你被雨淋湿了(肚子饿了、考了低分、丢了东西等)很难受。”“别难过,我很爱你,也相信你自己能够解决问题!”别忘了,在孩子沮丧的时候给他鼓励,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他提供及时的帮助,这样能够使孩子获得对自我能力的感知力。

对于爱子女心切的爸爸妈妈来说,最受不了的就是看到孩子不高兴或者失望的样子。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放手让他去体验客观后果,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张峰的妈妈自然知道孩子忘带课本或作业会遭遇什么样的情况,想到孩子被老师批评的情形,妈妈也会很难过。但是,孩子今天忘带书本还是小事,如果养成了习惯,以后工作中动不动就忘带文件,岂不是会犯重大错误?所以妈妈决定坚持,让儿子学会有条理地做事,学会仔细检查自己的物品,学会遇到困难时不抱怨、不气馁,不让别人代替自己解决问题,而是自己去承担责任、改正错误。正是有这样的想法,张峰的妈妈才会在儿子发脾气的时候保持平静并最终让孩子养成了好习惯。

让孩子经历主观后果

小刚带了一本武侠小说到学校,上课的时候偷偷地看。老师发现后,并没有立刻指责小刚,而是下课后把他叫到了办公室。“我知道武侠小说的故事情节很精彩,让人欲罢不能,你一定特别想快点儿知道有什么样的结尾。可是,你在课堂上看武侠小说,就听不到老师在讲什么,错过了学习新知识,恐怕看再多的武侠小说也没帮助吧?你愿不愿意把小说放到我这里保管到放学?或者放到校长办公室请校长保管到放学?”小刚选择把书放在老师那里,放学后才拿走,并且以后再也没将武侠小说带到学校。

采用主观后果法的时候,要注意后果必须与行为相关,并做到以下几点:

尊重 后果绝不能包括责难、羞辱或痛苦,并且执行时应该和善而坚定;

合理 后果一定不能借题发挥,并且大人和孩子都要认为后果是合理的;

预先告知 预先让孩子知道他所选择的某种行为将会出现什么后果。

在上面的例子中,老师介入了小刚的错误中,并且采用尊重(没有在课堂上批评小刚,使他在同学们面前保留了面子,并且让他自己体会没听讲带来的相关后果)和预先告知(告诉小刚在课堂上看小说会造成什么后果)的方法进行干预,让小刚很容易地接受了自己犯错误的事实;之后老师再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让小刚选择,问题就很平和地解决了,并且达到了最好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主观后果法不是为了让孩子吃苦头,而是为了让孩子停止不良行为并找到解决方法,绝不能为了报复而给孩子造成痛苦。比如,孩子弄脏了地板,相关后果是让他清洁地板上的污渍,但不能让他整理所有的房间,否则就变成了惩罚。如果你没有遵循正确的原则,就会很容易把主观后果变为惩罚,从而孩子会生出——

愤恨“这不公平!我不会再相信大人了!”

报复“这回是妈妈赢了,但我一定会扳回来!”

反叛“凭什么惩罚我?我偏要对着干,偏不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隐瞒“我下次再这样做绝不让妈妈抓到!”

自卑“我是个坏孩子,所以妈妈会惩罚我。”

父母和老师通常都很喜欢使用惩罚,主要是为了显示自己能“赢”孩子,或者为了报复孩子而让他吃苦头。因为大人们会认为:“我是大人,你是孩子。你就要听我的,按我说的去做,否则一定让你吃苦头!”这种心态导致大人常常忘记自己的初衷是让孩子改正错误,而不是让他受罚、吃苦头;孩子因为受罚而觉得屈辱,觉得没有得到尊重,反而会变本加厉地犯错。

决定自己的行为,而非要求孩子

丽丽的妈妈总埋怨丽丽不把脏衣服放到洗衣机里而等着自己到她房间里收拾。妈妈唠叨了很长时间,12岁的丽丽还是把脏衣服乱扔,当她要穿某件衣服却发现还没洗的时候就会大发脾气,而妈妈不满、唠叨,可还是帮女儿洗衣服。丽丽妈妈渐渐地发现自己的做法实际上是害了丽丽,于是她决定“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再要求丽丽做什么,她想要丽丽体会没有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的客观后果。妈妈告诉丽丽,以后自己只在周末洗放在洗衣机里的衣服,放在其他地方的衣服自己不会洗,也不会在非洗衣日洗衣服。丽丽很不以为然地答应了妈妈的计划。妈妈开始坚定地执行自己的计划,只在洗衣日洗放在洗衣机里的衣服。有一天,丽丽想要穿某条裤子,可是发现它还没洗,就大声质问妈妈:“为什么没洗这条裤子?我需要穿它去上舞蹈课!”妈妈平静地说:“没有合适的裤子上舞蹈课,我想你一定很失望。但周六洗衣服的时候,它并没有在洗衣机里,所以我不知道这是一条该洗的裤子。”说完妈妈就去做别的事了,以免和丽丽发生冲突。丽丽虽然很不情愿地穿了另外一条裤子出门,但她慢慢养成了在规定的日子把脏衣服放入洗衣机的习惯。如果偶尔忘记放,她会选择用别的衣服代替或者干脆自己洗,再也不会冲妈妈大喊大叫了。

客观后果的教育方法也可以称为“决定自己的行为,而非要求孩子”。主观后果和客观后果的相似之处是:后果和之前的错误行为有着直接和明显的因果关系。不同之处是,主观后果是基于孩子的错误行为,由监护人强加给孩子的某种后果,需要成人参与。主观后果的意义在于:让孩子明白,承担什么后果不是因为家长生气了,而是因为他自己做得不对。

教育的目标是“转化”而非“惩罚”

小齐是一个不太遵守课堂纪律的初一学生,通常在他觉得自己理解了老师所教授的内容时就会在课堂上捣乱:乱接老师的话茬,和同学说话,敲桌子或做其他小动作打扰同学上课……老师很生气,于是告诉他:“你现在到教室外面去,一边反省一边把‘我要遵守课堂纪律,不能打扰老师、同学上课’这句话抄20遍,直到你学会遵守纪律为止!”小齐虽然不情愿地出了教室,但却没有按老师说的抄写,因为他觉得老师的惩罚并不公平,所以他要反抗到底。下课后,老师看到小齐的表现,自然更加气愤,要求他把那句话抄50遍,否则就把他交给校长处理。迫于压力,小齐接受了惩罚,可是并没有真正改正错误,他还是会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只是学会了在老师发脾气前克制一下自己的行为。

主观后果法的主要作用是转化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的行为被转化成一个有用的、有贡献的行为,就是一个有效的主观后果行为;反之,则说明主观后果法的运用无效。

上面的例子中,老师就用错了主观后果法,把“转化孩子的行为”变成了“惩罚孩子”。这是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会犯的错误,因为他们认为如果孩子想要做得更好就必须先吃苦头,所以就会用惩罚的方法迫使孩子明白道理、遵守规则,如果未奏效的话,一定是惩罚得不够厉害,于是就不断加重惩罚力度。这样做的后果,只会是把孩子越推越远,不可能达到让孩子变好的目的。不要只看重孩子为自己的错误付出的代价,而应当注重让孩子从自己的错误中进行学习,孩子只有在感觉良好时才能做得更好。

如果老师先了解一下小齐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原因,也许就能找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比如,小齐是因为老师讲的内容他都会了才开始捣乱的,如果老师能够允许小齐来当“老师”,用他自己的方式给同学们讲课,不仅能让小齐懂得尊重老师和同学,也会提高他和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因为,当孩子的不良行为转化为有贡献的行为的时候,他们就能更有效地停止或大大减少不良行为。

一次成功的转化

很久以前,英国有一个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他是个非常令人头痛的“坏孩子”,是他所在的社区里有名的淘气鬼。他对动物非常好奇,特别想知道狗的内脏到底是怎么长的。终于有一天,好奇心促使他将学校校长心爱的小狗杀了看个究竟。为此,校长当然要惩罚他,不过校长既没有大发雷霆、大打出手,也没有叫来家长发泄一通、责令其赔款和道歉,更没有满口“开除!开除!”不容商量,而是要求麦克劳德解剖小狗后,画出一幅骨骼图和一幅血液图。麦克劳德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便认真地画好了两张图交给校长。校长见他认错态度较好,图画得仔细,便免去了处分,杀狗的事情就这样过去了。麦克劳德在画图的过程中通过对狗的骨骼、内脏的仔细观察,对科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同时深深地体会到了自己知识的缺乏,从此开始发奋学习。

那位杀狗的“坏学生”就是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约翰·詹姆士·麦克劳德,英国著名的解剖学家。这两幅图现在收藏于英国皮亚丹博物馆。若干年后他说:“那件事一直萦绕在脑海不能忘记,更不能忘记那位可敬的小学校长。”

不能说因为“杀狗事件”而造就了著名的解剖学家,但至少这位校长奇特的教育方式足以让我们思考:在孩子犯了错误后,我们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既能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又能保护他的自尊心和好奇心,使他得到一次可贵的学习机会。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讲过一件事:一位母亲告诉他,儿子把她刚买来的金表当做玩具摆弄,最后拆坏了,她一怒之下,狠狠地把孩子打了一顿。陶行知听后用幽默的语言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孩子的这种行为是有出息的,然而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将金表送到修表店,请求修表匠同意让你和孩子站在一旁看他如何修表,这样修表店就成了课堂,修理费就成了学费……”

陶行知的话很值得今天的父母去思考。是的,如果麦克劳德的校长不是那样做,而是一看到学生犯了“不可饶恕”的错立刻火冒三丈,或是出于个人恩怨处分学生,甚至将其逐出校门,很可能就断送了孩子的前程,至少很难保证麦克劳德成为著名的解剖学家。

真正的教育必须震撼孩子的心灵,成长永远是成长者自己的事。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书中也说:“孩子的过失不管多么严重,如果不是出于恶意,就不应该责罚他。”因此,正确地对待孩子,寻找个性化的教育方式,是家长和教育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了解孩子错误行为的目的

要使用主观后果法,就必须确保主观后果的有效性,这就需要家长考虑孩子错误行为的目的。一般来说,孩子犯错时不外乎出于四个目的:

寻求过度关注,想要通过犯错误引起父母的注意,从而获得想要的关注;

寻求权力,想要证明自己有能力控制事态;

寻求报复,通过报复行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寻求自己的归属感;

自暴自弃、随遇而安、失去前进动力时的犯错。

当孩子因为寻求过度关注而犯错时,使用主观后果法可能有效;对于以寻求权力或报复为目的的错误行为,在解决问题的阶段,即冷静期之后或赢得孩子的合作之后,主观后果法才会有效。也就是说,要考虑行为的错误目的,才能确保主观后果法行之有效。

例如,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很磨蹭,你可以给孩子一个选择,这样能够体现你对孩子的尊重:“你需要在7点前写完作业,不然你就不能看电视了。”如果孩子是因为寻求关注而磨蹭的话,他就会对你笑笑,之后赶快写作业;如果孩子的目的是寻求权力,那他很可能会拒绝做作业,以抗拒你的“控制”;如果孩子是因为报复而写作业磨蹭的话,听到家长的话他会停止写作业并做出其他举动让家长伤心,直到他受伤的感觉被平复才行;如果孩子因为自暴自弃而不愿写作业,那么他需要的是进行适当的训练,主观后果法在此时是毫无用处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主观后果法有效,首先必须理解孩子的行为。

当然,不论孩子是因为什么目的而犯错,主观后果法都有失效或不适合的时候。比如,如果孩子认为自己正在做的作业毫无意义,他在写作业的时候就会磨蹭,这时你可以和孩子以及老师沟通,更改作业的内容或做法,让孩子提起写作业的兴趣。让孩子参与问题的解决或制定方案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并会赢得他们的合作。

转变态度很重要

如果你想要主观后果法有效,就必须采用开放、诚实、自然的态度,而不是采用威胁、吼叫和打骂的方式。

例如,你和孩子约定晚上6点开饭、7点就开始收拾饭桌,即便没有吃完或还没吃饱也不能再吃了。如果因为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吃完饭而饿肚子的话,需要由孩子自己承担,当然绝对不允许吃零食。当孩子第一次违反规定的时候,你是否能和善而坚定地执行约定呢?是不是还是会像以前一样生气地埋怨孩子吃饭太磨蹭、责怪他没有遵守规定呢?如果你有这样的反应,那你就把主观后果变成了惩罚,也就不可能有效了。如果你想要主观后果法有效,就必须先要改变自己的态度,因为你的目的是希望孩子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你先控制一下自己的行为也是很合理的。

如果你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行为,当遇到孩子反抗的时候,你就会对孩子说:“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吗?我很抱歉你没能吃饱,但我们应该按照约定做事。”记住,你要和善而坚定地收拾桌子,不理会孩子的抱怨和吵闹,几次之后他就学会遵守约定了。

让孩子事先参与

主观后果法可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孩子必须事先参与。比如前面提到的让孩子改掉吃饭磨蹭的坏习惯的例子,在制定规则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参与;可以开一个家庭会议,在会议中讨论并确定开始吃饭和结束吃饭的时间,采用到约定时间收拾碗筷的方法结束用餐;如果没有按时吃完饭需要承担后果(如饿肚子等),即便是没有吃饱也绝对不能吃零食。让孩子事先参与规则的制定,可以充分体现出对孩子的尊重,这样孩子在没有遵守约定的时候,就会更容易接受按规则办事。

需要记住的是:当孩子试探规则的时候,事情会先变得很糟糕,之后才能慢慢变得好起来。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和善而坚定的态度,虽然有些困难,但最终是很有效的。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快感而惩罚孩子。正确使用主观后果法能够帮助孩子培养自律与合作的能力。

当然,主观后果法并不是万能的,有时候使用其他教育方法也许更有效。当孩子对某项决定开始厌烦的时候,应当再举行一次家庭会议,讨论和制定新的规则。比如前面的例子中,当孩子已经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饭了,不妨带孩子去一次他想去的科技馆或看一场电影作为鼓励,这样孩子会变得更有干劲。选用何种教育方法,关键是看教育后的长期效果。

让孩子理解权利和责任的链接

小亮酷爱看漫画书,但他看完书后总是不收拾,妈妈也总是不停地唠叨着帮他收拾书。虽然妈妈要求小亮阅读过后把书放回原位已经不下一百遍了,但小亮依然是置若罔闻。后来,妈妈和善地对小亮说:“如果我再发现你没有把看完的书放回原位,我就会把书收起来暂时保管,直到你学会自己收拾书以后再还给你。”妈妈坚定地遵守着原则,把小亮没有放回原位的书收藏起来,有些书是小亮才看了一半,准备下次接着看的,可是被妈妈收走以后就看不到了。慢慢地小亮就记住在看完书以后要收拾了,当然妈妈也兑现了她的诺言,将暂时保管的书还给了小亮。从此以后,妈妈就再也不用为小亮不收拾书而苦恼了。

相信作为父母的你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应做……我已经和你说过一百遍了!”这句话你大概也已经说过一百遍了吧?为什么孩子还是不能按照你所说的话做呢?这是因为说一百遍是没有用的。如果家长只是反复地提醒孩子或者代替孩子解决问题,而没有指导孩子如何解决问题,将本来该由孩子承担的责任揽过去,让孩子永远无法学会如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那么不论你说多少遍,孩子还是不会按你的要求去做的。

上面的例子让我们知道了,主观后果法实施过程中的又一个指导原则——要让孩子明白权利必须与责任相伴。也就是说,拥有权利承担责任;缺乏责任丧失权利。孩子拥有自己喜爱的漫画书是一种权利,与之相伴的是孩子必须承担爱护书籍的责任。如果孩子没有尽好爱护书籍的责任,那么他就会丧失拥有书籍的权利。

过程不可超越,家长的说教永远不能代替孩子自己的体验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每天都受到过度的关注,家长希望孩子一切都好,没有任何缺点,不犯任何错误,安安全全地长大成人。只是,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也许你们都忘了,错误也能让人成长,一个从来没有机会犯错的孩子怎么知道如何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呢?所以,要允许孩子适当地犯错,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如何应对问题、如何改正错误,这是他们成长中必须经历的事情。

有些错误必须及时纠正,比如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便打人等错误只要遇到,就不能姑息。不过有些错误不妨让孩子自己去体验一下,再教他们正确的解决办法,这也是孩子积累社会经验的好方法。比如,对于晚上不肯早睡、早上又起不来床的孩子来说,不要总是每天一遍遍地催促他起床,不妨让他犯个错,让他自己承担因为起晚而迟到的后果。当孩子自己意识到迟到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迟到会使自己错过很多精彩的事情的时候,他就会安排好自己晚上的时间了。当然,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思考如何分配晚上的时间,用多长时间吃晚饭、多长时间写作业,休息时间如何安排,至少几点睡觉才能保证正常的睡眠,并且第二天能够按时起床。

你要允许孩子犯个错,让孩子承担犯错的后果,然后和孩子一起思考如何改正错误,使孩子能够从错误中学习,这样做要比一遍遍地唠叨让孩子别犯错管用得多。

4.冷静面对孩子的对抗

面对孩子的怒气

龙龙上初二了,虽然以前的他不能说是温顺,但还算听话,爸爸妈妈说什么他都能痛快地答应。现在可不同了,龙龙的脾气变大了,经常为一些小事发脾气:没敲门就进他房间,他会发脾气;饭做得不合胃口,他也会发脾气;弄坏了他衣服上的一个装饰,更会惹得他发脾气……每次发脾气,龙龙都会冲父母大喊大叫。听到儿子这样吼,父母当然不高兴,一定会吼回去:“你怎么能这么和我们说话?我们挣的工资一大半都花在你身上了,怎么就不能碰你的东西?”于是乎,一场家庭大战就爆发了。

冷静!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如果你家里有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你最需要具备的能力就是“冷静”。一定要记住,孩子之所以向父母发脾气,是因为他认为父母是他最亲密、最值得信任的人,他可以在父母面前毫无遮拦地宣泄感情。所以,遇到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不要急着去教训他,不妨耐心地听他喊一喊,说不定就能知道孩子发脾气的真正原因了。“告诉你们不要乱动我的东西!你们从来不把我的话放在心上,所有人都当我不存在,凭什么学校乐团不补选我入团!”看,如果龙龙的父母能耐心听龙龙发泄完,他们就会知道龙龙发脾气是因为心情不好,心情不好是因为没有成为学校乐团的一员。

当孩子稍微冷静一些的时候,你就可以帮助孩子疏导情绪了。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你应当冷静地让他尽情宣泄,这样才有机会知道事情的真相;如果你无法克制自己的怒气,就要在还没有发作之前立刻离开孩子,到别的房间去,走之前别忘了告诉孩子:“孩子,我很乐意听你倾诉,如果你想好了就来找我,我们聊一聊。但是我不是你的出气筒,所以如果你还想发脾气,我就先离开了。”通常,孩子发脾气是因为他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不知道该如何把自认为“丢脸”的事情说出来,而父母的冷静、沉着、大度和尊重孩子的态度就会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以后也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做的。

不要把孩子偶尔的反抗看得太严重

青春期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他们渴望独立,时常会挑战父母的权威。当父母遭遇孩子的反抗时,不要着急、生气,也不要逃避,而是要试着改变自己,让孩子了解他的父母一定会遵守双方所共同认定的道理。同时,和孩子进行感情交流,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和弱点,这样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例如,14岁的女儿偷偷扎了耳洞,放假时会穿着破洞牛仔裤到处晃荡。你会有什么感觉?会不会觉得女儿学坏了?会不会担心邻居异样的眼光?如果你气急败坏地命令女儿不许再这样打扮,只会招来孩子的反抗,也许第二天她就会跑去在嘴唇上打个洞。与其这样,你倒不如告诉孩子你觉得这样打扮很难看,也容易被行为不良的人诱惑,而且你难以承受邻居异样的眼光。孩子不会立刻改正,也许还会认为你说得太夸张,但是你要相信孩子是爱你的,因此她一定能坐下来好好地想一想你所说的话,也会愿意为了你的感受而牺牲一下自己的意愿。如果邻居问起来,你要说:“我告诉她那样打扮很难看,不过目前她觉得那样很好看,也许过一阵子会改变的。”千万不要在邻居面前贬损孩子,那样孩子会认为你是表里不一的人,反而会使事态向坏的方向发展。在和一个青春期孩子的交往中要保持他们对成人的信任。交谈是很重要的,而且必须放弃成年人的自负。

三、生活习惯指导

1.如何让孩子改掉丟三落四的习惯

低年级的小学生很容易出现丢三落四的情况,可是如果孩子到了五六年级甚至上初中以后还是改不了丢三落四的坏习惯的话,那可就很让人头疼了。如何让孩子改掉丢三落四的坏习惯呢?如果想要根治这个坏习惯,最重要的还是让孩子自己面对丢三落四带来的后果并自己承担相应的责任。

通常孩子忘了带东西,如果妈妈发现的话就会急忙给他送到学校去。放学回来后,妈妈会责备孩子又忘了带东西,可是有什么关系呢?反正也没有影响使用,只是被训斥了一顿罢了。训斥听一听就过去了,当孩子有了这样的认知后,他就不可能改掉丢三落四的坏习惯了,因为他感受不到任何麻烦。

还记得前面讲到的客观后果法吗?当孩子忘了带东西的时候,不要尽心尽力地帮他收拾烂摊子。如果孩子对你说:“我今天忘了带语文书,被老师批评了。”不要训斥他:“跟你说过多少遍了要带齐东西!你就是不长记性!”这样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个记性不好的人。不如这样对孩子说:“被老师批评了,你一定很难过吧?那你是不是应该好好想一想怎样能不忘带东西呢?你应该学会为自己负责任。”让孩子自己思考如何不再忘带东西:把第二天需要带的东西都记在纸上、临睡前好好检查、早上出门前再检查一下书包等,很多方法都可以帮助孩子带齐该带的东西。在孩子思考如何让自己带齐东西、不再被老师批评的过程中,孩子就学会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也会慢慢地改掉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2.孩子丟了东西马上就给他买吗

13岁的丽丽是个可爱、聪明的初中生,各方面表现都不错,可就是爱丢东西,而且自己都不知道,通常是妈妈查看她的书包时才发现前两天新买的笔、橡皮或尺子等文具不见了。于是妈妈便开始埋怨:“怎么回事?新买的东西又丢了!怎么不小心点儿?”唠叨归唠叨,过两天妈妈就又会给丽丽买新的物品。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丽丽还是会经常丢东西,妈妈在唠叨、训斥她的时候就乖乖地听着,过两天不费吹灰之力地就又有了新物品,有时候比之前丢的还好。

孩子丟了东西,要不要给他买新的?可以买,但是父母不能主动给孩子买,也不能让孩子太轻易地就得到新物品。比如,当孩子告诉你他的笔丢了时,你可以先表示同情:“哎呀,笔丢了?那可真遗憾。那支笔才刚买没几天啊。”这时你要观察孩子的表情,看看他是否有难过、后悔的意思。当孩子要求你再买一支笔的时候,你可以说:“东西丢了就买新的,这样太浪费了吧?不如你再想想别的办法。”孩子可能会再去找一下笔在哪里,第二天到学校可能会问问同学有没有看到他的笔,或者先用一阵子旧笔。之后,当你觉得孩子已经能够体会到丢笔带来的麻烦时,再给他买支新笔。

不要在孩子说一声“我的笔丢了”之后就立刻给他预备好新笔;当新笔买来后,不要只是让孩子保证一下“我肯定不会再丢笔了”就完事了,而要让孩子想出不再丢东西的切实方法。比如,在自己的物品上标出姓名、班级,请捡到的同学交还自己;每天上学前记住自己今天都带了什么,放学时检查一遍这些东西是不是都在,如果少了哪样就赶快寻找;把各种物品都放在固定的位置,养成用完东西就放回原位的好习惯,等等。好习惯要慢慢养成,当孩子丢了东西的时候,不要仅仅是训斥和埋怨他,而要以此为契机,帮助他形成好习惯。

3.如何对待孩子穿奇装异服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有自己的主见和思维方式了,他们总是想自己决定该穿什么衣服。当然,孩子的穿着在父母的眼里常常是有点“离经叛道”,当你表达不满的时候,孩子通常会说:“我的同学都这么穿,老师也是这么穿!”

听了这话你可千万别发怒,冷静下来好好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这样穿衣服。通常,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喜欢穿一些有点暴露的衣服,或者佩戴一些有点小性感的饰品,父母看到女儿穿成这样一定会很生气,因为他们担心女儿学坏了。其实,青春期的女孩改变穿着,大多数不是为了讨好男孩,而是为了讨好女孩。因为这时候的孩子迫切需要融入团体,不能显得与别人格格不入,不然就会遭到排挤。当你了解了原因,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选择适合她的年龄但又不会太不合群的服饰了。千万不能挖苦、讽刺,否则只会加强孩子穿这种服饰的意愿。一定要冷静地和孩子交谈,如果是由父亲进行沟通就更好了,因为这时期的孩子更愿意听取异性的意见。首先要肯定孩子所选择的服饰中好的方面,让孩子明白她有自己选择服饰的权利,只是年少的她还缺乏必要的鉴别力,所以父母要帮她把关。比如,你可以给孩子买一些颜色鲜亮、样式美观的衣服,还买一些适合学生佩戴的饰品,让孩子自由选择和搭配。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告诉她珍重自己,注意培养自己的思想和品格,而不是仅仅重视自己的性别。

进入青春期的男孩们,强烈地希望独立、冒险,想让别人觉得自己是大人了,因此他们常穿得稀奇古怪、花里胡哨的,看起来就像个小混混。同样,当你看到儿子这样穿衣打扮的时候,千万别发脾气,而要耐心、冷静地引导孩子,告诉他如何正确打扮自己。青春期的孩子想要自由、想要自己做决定,但是一定要告诉他,自由和责任是并存的,获得更多自由的同时就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并且时刻要为自己负责。

4.如何对待孩子不遵守约定

小军的妈妈这段时间很烦恼,因为孩子总是不肯遵守约定。小军每天写完作业出去玩之前,妈妈都会对他说“6点前必须回来吃晚饭”,而小军也总是会认真地答应妈妈的要求。但是,没有一次小军能按时回家,最早也要比约定时间晚20分钟到家。妈妈每次都为小军的晚归而生气,为他不遵守约定而感到焦虑。爸爸妈妈想尽各种办法,比如批评教育、不准晚归的孩子进家门、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道歉等,可是都没有什么好的效果。到底该怎样让孩子学会遵守约定呢?

遇到不遵守约定的孩子,父母都会很焦虑,担心孩子以后成为一个没有信用的人,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紧张,心平气和地找对解决方法就能让孩子学会遵守约定了。对于上面的例子,首先要让孩子了解:为什么一定要让他按时回家,为什么他回来晚了父母会着急。要告诉孩子:“你没有按时回家,我们会担心你遇到危险!”这样孩子才能在心里真正了解遵守约定、按时回家的重要性。如果单纯地惩罚孩子不准进家门,只会让孩子感到恐惧,他也许以后会按时回家,但并不知道为什么必须要这么做;如果孩子一晚回家就得接受批评、承认错误,那么,只会让孩子认为回家晚了只要说声“对不起”就行了。这两种做法都不能让孩子从本质上认识到遵守约定、按时回家的重要性,因而孩子也不可能学会按时守约。除了要让孩子了解按时守约的重要性,还可以和孩子约定好“如果你回来晚了,就不能看电视了”或者“回来晚了,就没有蛋糕吃了”等等,这样更能让孩子在心里重视和父母的约定。

此外,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想一想按时回家的方法。对于孩子来说,6点和7点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玩得高兴了,孩子回家就会晚。所以,父母要告诉孩子一个确定时间的方法,比如:看到路灯亮了,就是该回家的时候了;闻到周围人家飘出来饭香了,就是该回家的时候了……这种比较具体、实用的确定时间的方法会比单纯要求6点前回家更容易让孩子理解,孩子能够自己确认时间,自然就可以遵守约定、按时回家了。

最后,适时地表扬孩子非常重要。如果第一天孩子晚了半个小时回家、第二天只晚了15分钟的话,那就要表扬一下孩子:“比昨天回来得早了,有进步!要继续努力!”受到表扬的孩子,一定会更加注意自己回家的时间。如果孩子按时回到了家,一定要对他说:“真棒啊,准时到家!妈妈真是太高兴了。”这样的表扬会让孩子有满足感,更能激发他们遵守约定的信心。

5.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从而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这件事在每位家长心里都是认同的,只是在进行的时候却总是不那么顺畅。让我们看看薇薇和妈妈之间的对话:

“你的书桌太乱了,快收拾一下!”“我已经收拾过了!”“什么?哪儿收拾了?还那么乱!”“我就是收拾了!”……这样的对话在母女俩之间经常出现,最后的结果要么是大吵一架,两个人都很生气;要么就是妈妈替女儿收拾了书桌。看起来,好像是孩子的问题,做事情不认真,还不听教导。实际上,问题还是出在家长身上,因为他们对孩子的教导太笼统了,让孩子完全摸不到头脑。像前面这段对话,薇薇说收拾了书桌,是把散在桌上的书都摞在了一起,把铅笔、橡皮都放进了文具盒;而妈妈说的收拾是要把书插进书架,文具盒放进书包,再把桌子擦得亮晶晶的,这样才可以。看,这就是沟通的问题了。如果你想要孩子做家务从而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的话,就要给他们下达简洁、明了、具体的命令。

面对杂乱无章的书桌,孩子可能觉得无从下手,这时你要告诉他:“先把书一本一本地放回原位,从哪里拿的就放在哪里。”“再把文具放进文具盒,然后装到书包里。”“现在我们拿一块抹布擦擦桌子吧!”“啊,桌子擦干净了,你做得真棒!”看,用简单、明确的指令一步步地引导孩子,他完全可以做得非常好!而且,下一次他也一定会按照你教过的步骤去收拾书桌,再不会让你操心了。

训练孩子做家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时候需要花上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这段时间家长必须保持平和、耐心的心态,并且忽略掉孩子的嘲讽、不在乎、厌烦的态度。比如,教孩子收拾厨房,孩子认为把碗筷扔进洗碗池就可以了。那么你就要问孩子:“那地板呢?灶台呢?该怎么清理?”“那就擦地板和灶台呗!”注意,孩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可能很不情愿甚至带着嘲讽的腔调,请千万忽略这种让你感到不爽的态度,依然平和地对孩子说:“不错,你的想法很正确,就应该这样做!”这样说完后,孩子就是再怎么不情愿也会乖乖地去收拾。要记住,孩子终归是孩子,你觉得很重要的事情在他们眼里可能并不是必须要做的,只有你耐心地长期训练他们,他们才可能受益终生。

除此以外,不要忘了在你决定让孩子学习自理前先告诉孩子你的决定,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尊重。比如,薇薇妈妈每天晚上都会把女儿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放在她的床头柜上,有一天妈妈觉得薇薇可以自己做这件事情了,于是这一天晚上她就没有帮薇薇准备衣服。第二天早上,薇薇发现床头柜上没有衣服,立刻大喊:“我的衣服呢?”“在衣橱里,我想你能自己决定要穿什么了。”“好吧,不过您应该提前告诉我一下。”“是的,对不起,我忘记告诉你了。”薇薇接受了妈妈的道歉,也接受了妈妈的决定,这以后她都会学着妈妈的样子,每天晚上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很多大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件事做得越顺利、越成功,自己的心情就变得越好,也越有干劲做其他事情。孩子也是一样的,他们自己能做的事情多了,就会觉得自己很能干,因而就有劲头去学习新的技能。把孩子每天该做的事情,特别是晚上临睡前和早上起床后要做的事情,列出一份清单,让孩子照着去做,这样你就可以拥有一个安静、有序的早上和晚上了。时常鼓励孩子,让他觉得自己很能干,这样孩子就会很乐意参与家务劳动、帮助爸爸妈妈分担家庭责任了。

四、父母角色定位

1.天然的爱是家庭教育的内在动力

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要经历很多种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这些教育中,只有家庭教育是不计回报或不要求即刻付诸报酬的教育类型,这一点大家都很容易理解。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公共教育,是由国家、社会、集体或个人举办的教育类型:教师教书育人是因为他们会获得报酬,学生获得教育是因为支付了学费;社会教育虽然不用支付学费,但也要付出自己的辛苦才能学到知识。只有家庭教育是不需要受教育者支付任何费用、付出任何辛苦的,反而施教者要无私无悔地付出。这是因为家庭教育的动力源自无私的血缘之爱、父母之爱、亲人之爱,这种爱是天然的、自然的,是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孩子从呱呱落地开始,家长们就自然进入了养育的角色,尽管也会有养儿防老的回报观念,但那是几十年后的事情,并不会影响眼前的以无私的爱为动力的、不求回报的教养。

以爱为动力的家庭教育常常会掺入浓厚的感情色彩,使得家庭教育更容易出现不客观、不容易把握的现象。当然也正因为如此,运用得当的家庭教育才会发挥强大的力量。大家都知道美国的游泳健将菲尔普斯,他曾经在第29届奥运会上独获8块游泳项目金牌。可是,你知道吗?菲尔普斯小时候曾是一名多动症患者,在幼儿园时期就很难保持安静,被老师认为根本无法做好任何一件事。菲尔普斯的妈妈没有放弃自己的孩子,她为菲尔普斯制定了严格的约束多动的时间表,在游泳教练的帮助下让他克服怕水的心理,利用游泳来矫正多动行为。11岁时,妈妈同意菲尔普斯停止继续使用治疗多动症的药,每天刻苦训练游泳,不仅成功地治愈了多动症,还使他成为一名世界级的游泳奇才。菲尔普斯的妈妈面对儿子的病症,没有悲伤,没有溺爱,也没有气馁,而是用恰当又“残酷”的爱帮助儿子获得成功。所以,只要理智、合理地向孩子施予爱,就能让家庭教育发挥最大的功效,使孩子获得成功。

2.家庭教育是血缘牵制下的情感教育

孩子从一出生,爸爸妈妈就要肩负起家庭教育的重任。什么是家庭教育?其实就是亲子教育,或与亲子有关的教育。那么,什么是亲子呢?就是通常所说的血缘关系。家庭教育就是在具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进行的教育,这种教育有长处也有短处。由于血缘关系的存在,家长对孩子的过错、缺点比较能包容、忍耐和接纳,更有耐心对孩子进行指导和教育,不会轻易放弃有不良行为的孩子,这就是血缘关系为家庭教育带来的益处。但也正因为如此,血缘关系会使教育的措施、方法、内容等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偏差,表现出情感的失衡。比如孩子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家长总认为自己的孩子做得对,错误都是别人犯的,因而过于袒护自己的孩子,使教育失去公正性。这就好像医生没法给自己的亲人动手术、教师不肯在班级里教自己的孩子一样,是为了避免血缘关系影响理智的判断。

家庭教育是血缘牵制下的情感教育,致使家长在看待孩子或采取教育措施时经常会出现两个极端,即在好与坏、优点与缺点、奖与罚、接纳与抛弃等方面出现情感和教育失衡,也使得教育实践中带有很多不客观甚至不真实的成分。比如,现在很多所谓的早教专家、家庭教育论者鼓吹“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的孩子是最棒的”、“每个孩子都能成功”等言论,这些言论迎合了很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的心态,但是成功的具体标准是什么?怎样的起跑点才是不输于人?没有差又怎么能凸显最棒?由于血缘关系,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什么都好,从而失去了理性、科学的判断和思考能力,可能就不会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与儿童共同成长

在孩子身上,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两代人要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不了解儿童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不相信儿童的教育是错误的教育,不尊重儿童的教育是专制的教育。向儿童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是新世纪教育观念的重大变革。在变化迅猛的时代,理智的亲子关系趋向于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三娘”可以教子,子也可以教“三娘”,两代人均以能者为师。下面是一位痴迷NBA的孩子的妈妈在尝试着与孩子共同接受NBA之后的感受。

我觉得,看NBA的感觉是其他任何情况下都难以找到的。更为重要的是,我看NBA所看到的不只是NBA本身——它让我觉得自己一下子年轻了许多,竟然也产生了我这个年龄少有的冲动,像小伙子似的充满激情;它所给予我的是激烈争夺中的那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它还令我置身于儿子的兴趣之中,缩短了我与儿子之间的距离,使我们拥有了彼此沟通、共同欢乐的时光……

是儿子帮我认识了NBA,把我带进了他的天地。在这里,我与儿子很自然地发生了教与学的角色转换:儿子从自己对妈妈的感召力、影响力中产生了坚定的自信,觉得自己长大了许多;而我呢,从中得到的是生活的充实,是对儿子更深入的了解,以及从中悟出的如何当好妈妈的道理。

想一想

21世纪被称为学习的世纪,终生学习被称为21世纪的通行证。这就意味着,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要具有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可是,有的父母却认为,自己都这么大岁数了,终生学习没有什么必要,尤其是认为新观念对自己没有意义。对于这样的父母,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其改进吗?

多么简单而容易做到的一件事,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机会无处不在。父母试着走进孩子的世界,不但可以找回童年体验,让自己的心态变得年轻,而且对孩子有了更深的了解,增进了母子间的感情。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孩子身上,有许多健康的东西被我们忽略了,父母往往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按照自己设定的轨道走,不准越雷池一步。

在信息化社会,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速度越来越快,社会环境的大变化使父母的成长经历已无法复制在这一代人身上。为适应时代的要求,父母必须通过不断学习使自己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所以向年轻一代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4.夫妻间“生活态度取向”决定着家庭教育方式

很多中国家庭的日常生活中都充满了争吵,特别是在对待孩子教育的问题上,夫妻二人总是无法达成一致,经常会发生争吵。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对的,而对方的教育方式是有缺陷的。如果每对夫妻都能了解“生活态度取向”的内容,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就能够比较容易地相互配合了。

很多时候,两个人能够互相吸引是因为两个人有不同的个性、兴趣和处事方法,两个人从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没有的优点,正是这种互补的心理吸引两人走到了一起。优势互补听起来是很不错的模式,可是在婚姻生活中,特别是有了孩子以后,这种模式就会出现问题。比如,一位安逸型生活态度取向的男士娶了一位力争优秀型生活态度取向的女士,两个人之所以结婚,是因为男士被女士的活力、不服输、力争上游、能说会道、富于创造力的性格所吸引,认为她是一个最成功、最聪明的女人;而女士是爱上了男士的轻松、随和、从容和富有生活情调,觉得和他在一起很舒服。当然,两人还有很多共同的爱好,这使他们的婚姻生活过得相当不错。可是,随着孩子的降生,两个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争吵成了家常便饭,丈夫认为妻子对孩子太严厉,妻子嫌丈夫总是纵容孩子。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就是因为两人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取向,这决定了他们在孩子教养方面会有所不同。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两个人都要充分了解对方的性格特点,发挥自己性格中的优点,改正缺点,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要学会互相理解、支持,而不能互相指责、批评,这样就能达到和谐了。

正视自己的缺点并改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如果你想成为优秀的父母,就一定要努力做到!

五、家庭教育与非智力因素

1.学习不好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在一个班级中,总会有那么几个孩子学习不好,小学时还能勉强跟上,初中毕业时通常就会被分流成为差等生。除了客观原因以外,情绪等主观原因也是导致孩子学业不良的重要因素。遗传、环境或疾病因素有时候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业,如妈妈在怀孕时饮食不当,喝过多的可乐或食用含铅量高的食物(这个结论只是怀疑,现在还没有定论),都有可能导致孩子出生后患有多动症;婴儿期时孩子从床上掉下来、头部受创伤或煤气中毒等,有可能导致孩子的脑部受伤,使他们出现学习障碍或学习成绩不佳的状况。

情绪等主观原因、遗传、环境或疾病因素,以及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都会成为导致孩子学业不良的重要因素。

除了上面所说的因为养育不当或养育不尽责而导致孩子出现学习障碍以外,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也会导致孩子学业不良。比如:一个初二的女孩,不爱学习,却很喜欢涂脂抹粉。老师经过家访才知道,她的父母离婚了,女孩的妈妈经常更换交往对象,因而每天都会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妈妈的这种行为直接影响了孩子的价值观,使她认为学习不重要,每天梳妆打扮才是生存之道。还有一个初中男生的案例:这个男孩不仅学习成绩不好,而且游手好闲,时常打架、偷窃。通过了解,发现他的爸爸就是一个生活没有规律、好吃懒做的人,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和别人起争执,吵架、打骂等。在这样的爸爸的教养下,孩子无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不会遵守规则和秩序,自然也就会影响学习成绩。

2.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业的影响

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使其拥有健康的情绪行为,其次才是督促孩子的文化学习。家长只有尽职参与教育,才能将好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

实际上,孩子学业不良的原因通常不止一个,一般是几种原因共同造成的。这些综合原因中包括家长自身的问题(个人文化修养、行为习惯、情绪管理等)、家庭的教育环境等。家长日常行为的言传身教、家长与孩子关系的亲密与冷漠等都是影响孩子学业的因素。这些影响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

有研究表明,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学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影响孩子的生理,进而影响学业;

二是影响孩子的行为,进而影响学业;

三是既影响孩子的生理又影响孩子的行为,进而影响学业。

虽然现在还不清楚每种原因对孩子学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但是对孩子进行恰当、正确的家庭教育是每位父母都必须要做的事情。

3.五种不良教养方式

许多学业不良的孩子,特别是在情绪、行为方面有问题的孩子,通常是因为家庭教育不当造成的。这些不当的教育方式包括放任遗弃式教育、粗暴蛮横式教育、知行分离式教育、虚假回避式教育和过度溺爱式教育。这五种错误教育方式普遍存在,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两种或多种并存于同一个家庭中。

放任遗弃式教育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发展不闻不问,完全任其自由发展。采用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心里往往充满怨恨,把对生活、婚姻的不满发泄在孩子身上,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习,甚至会导致他们形成不良行为习惯或走上犯罪道路。

粗暴蛮横式教育

这种教育方式也很常见,比如:孩子一犯错,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一顿揍,责骂更是家常便饭,这样会导致孩子不会遵守规则、不知道如何积极地与人进行交往。即便孩子很聪明、学习成绩很好,但在行为规则方面也可能会很糟糕。

知行分离式教育

有些家长明明知道该如何进行正确的教育,但在实践中却无法做到,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这常常导致孩子明明有足够的智力但却无法拥有良好的学习成绩。而那些既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或理念又缺少正确做法的家庭,更容易使孩子学业不良、行为失当。

虚假回避式教育

有些家长在孩子面前说的和自己实际做的不一样,对孩子不能进行实事求是的要求和教育。很多家长看别的孩子时会发现很多缺点,看自己的孩子时却只能看到优点。这种虚假的教育方式会给孩子带来很多不良影响,特别是对学业有很坏的影响。比如,明明孩子有学习障碍的问题,老师给家长提出来的时候,家长不是积极地找原因帮孩子进行治疗和调整,反而埋怨老师太挑剔,认为自己的孩子什么都好、是非常优秀的,不允许别人说孩子的缺点。这样的做法只能使孩子越变越糟,不仅学习成绩差,还会出现一系列交流、情绪控制的问题。

过度溺爱式教育

有位老师发现班上有个男生学习成绩还算可以,不过不爱与同学交流,社交能力、语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都比较差,有些孤独症的倾向。认真走访之后,老师发现这个男生小时候是被奶奶带大的,奶奶对他非常溺爱,什么都不让他自己做,保护过度的后果是孩子丧失了应有的生存技能,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4.假期,孩子应该有点儿无聊的时间

孩子每天按部就班地上学,虽然生活略显刻板、枯燥,但是爸爸妈妈却比较放心,因为孩子每天有很多作业、学校里也有很多活动,这样时间被安排得满满的,倒让父母轻松了不少。放暑假了,经过一阵子的休整,除了写作业以外,孩子每天就是睡觉、看电视、玩游戏、吃零食……放任自由的日子着实让孩子很开心,可是好日子却不长,过不了半个月,孩子就会嚷嚷“太无聊了”。爸爸妈妈没办法,只好每天想办法安排活动,让孩子能够打发无聊的时间,简直比孩子上学的时候还要累。

可是,爸爸妈妈们很快发现,虽然他们很努力地帮孩子填满空闲时间,但孩子依旧会无聊。电视看久了,孩子的听觉和视觉都被占有了,一旦没有了电视节目,孩子就会觉得无聊;电脑游戏玩的时候很热闹,可游戏结束后,孩子就会觉得无事可做;到公园玩很开心,可是不能天天去公园,没法到公园玩的时候,孩子就会觉得无聊……为什么这么多好玩的活动都没法让孩子不再无聊呢?其实,爸爸妈妈大可不必为孩子的“无聊”而发愁,我们大人不也会有想要发呆的时候吗?所以,当孩子说他很无聊的时候,不要急着帮他安排活动,不妨让他无聊一会儿。

要相信,孩子们不会让自己一直无聊下去的,发够呆以后,孩子就会开动脑筋,自己想办法来打发无聊时间了。拿出画笔和纸来画一会儿画;和朋友去滑旱冰;用小石子玩输赢游戏;下棋、打篮球、跳皮筋……只要孩子有充分的时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就会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有趣。

可能是因为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总是怕孩子出危险,不放心孩子自己玩,总是想把孩子放在自己身边看着,于是费精耗神地帮助孩子安排各种活动,反而剥夺了孩子自己思考的能力。放手给孩子一些可以让他自己支配的时间,让孩子学会自己安排活动,这样大人和孩子就都会变得轻松、快乐了。

六、亲子沟通指导

1.和青春期孩子沟通的建立

从孩子进入初中开始,父亲会更多地介入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来。在此之前,大多数的家庭都是母亲在承担照顾及教育子女的任务。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有一个很有权威的父亲是很重要的。毋庸置疑,父亲的角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母亲始终不移地采取尊敬父亲的态度,那么,通过这一点,孩子也会对父亲产生敬畏与信赖。为此,父亲与自己的妻子保持健康的夫妻关系并能够在家庭中拥有主导地位,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是很必要的。

所谓的第二次反抗期心理也是青春期的特征。反抗心理爆发出来的时候,和开水沸腾的原理相似,安全栓即通气口是十分必要的。即使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很高、有绝对的权威,在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时也还是要降低姿态,尽量保持和孩子平等,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去和孩子说话。不要用“为什么”、“不行”、“愚蠢的想法”等口吻居高临下地对待孩子。试着把你的孩子当成大人去倾听一下他的意见。当孩子感到自己被父母尊重时,他的心扉便会自然开启,也就不会产生和父母对抗的情绪了。

即使孩子做错了什么事,也不要单方面地去责备他。在孩子做错事之前,注意孩子的心理动向,对于孩子的心情应理解的则给予理解,在此基础上订立今后的对策。要知道,每个人都会主观地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此外,父母生活态度不端正和没完没了的争吵,双亲不全,自身性格的乖僻、自卑等问题都可能是孩子犯错的背景,对这些问题每个家庭成员都有必要进行深刻的反省。

父母通过各种努力和孩子交心,就可以建立起很好的亲子关系,由此就可以帮助孩子比较顺利地度过暴风骤雨的青春期。

2.赢得孩子的合作

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听自己的话?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该如何对他进行教育才能让他合作?是的,只有赢得孩子的合作,教育才能变得简单、顺畅,孩子也更容易接受。很多时候,当孩子觉得父母理解自己的观点、行为的时候,他就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如何为孩子营造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呢?下面的四个步骤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步 要让孩子知道你理解他的感受,并且确认你的理解是没有偏差的。

第二步 要对孩子的感受产生共情,比如,告诉孩子你在他那么大的时候也有过类似的行为,因此对他的经历感同身受。但是,共情不代表宽恕和纵容。

第三步 当你真诚而友善地完成了前两个步骤的时候,孩子就愿意接受你了,这时再告诉他你对这件事情的感受、你认为他哪里做得不好以及为什么会得到让他觉得不公正的待遇等问题。

第四步 和孩子一起考虑如何解决问题,以及下次再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应该怎么办。如果孩子自己能想出办法最好,如果想不出来,你可以提一些建议,直到最后达成共识。

想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必须要进行上述四个步骤,而这其中父母保持友善、关心和尊重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能够赢得孩子的合作,那么接下来进行的批评、教育就很容易了。请看下面这个例子,你会了解“赢得孩子的合作”是多么重要了。

小鹏放学回家,非常气愤地对妈妈说:“今天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批评我,太气人了!”“什么?孩子被老师批评了?他干什么坏事了?”这是小鹏的妈妈听到孩子的话以后的第一反应。随即她也用气愤的语气问孩子:“你干什么了?为什么老师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你?”“我什么都没干!”小鹏生气地对着妈妈吼。看着儿子愤怒的小脸、含泪的双眼,妈妈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试着用“赢得合作法”和儿子沟通:

首先妈妈将语气放平和,友善地对儿子说:“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你,你一定很难受,觉得特丢脸。”妈妈这样的话让小鹏深感意外,但他却觉得妈妈理解了自己,情绪稍稍地缓和了些。妈妈见有了效果,就继续说:“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中午睡过了头,下午上学迟到了,站在教室门口,老师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批了我一顿,那时我真是又羞又愧。”“哦?真的吗?”小鹏听了很感兴趣,原来妈妈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呢!得到同情的他,很自然地对妈妈说:“我遇到的事情更小,只是因为没来得及抄全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内容,就问了一下同学,结果就被老师批评了。”“嗯,你肯定觉得老师这样做不公平。我很理解你,但老师也有自己的立场。你想想以后怎么做才能不被老师批评呢?”妈妈继续着话题,引导小鹏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嗯……其实那些内容也不是特别重要,我可以等下课以后再问同学,或者下次我写字再快点儿。”“嗯,这两个方法都很不错!”

事情圆满地解决了。如果小鹏的妈妈继续声色俱厉地批评小鹏,只会换来小鹏的不满和抵抗,但是小鹏的妈妈使用了“赢得合作法”,用友善、关心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很轻松地就平复了孩子的情绪,并让他主动想出了解决的办法。这是因为孩子感觉到了来自妈妈的理解和支持,因而很乐意配合妈妈一起想对策,而不只是想着为自己辩解或指责别人的问题了。

3.和孩子进行正面的沟通

小军的妈妈最近遇到了烦恼,她发现自己和上了初一的儿子沟通上出了问题:有的时候小军很理智,能够和妈妈顺利地进行沟通,甚至对一些问题颇有见地;有的时候却骄傲自满,听不进妈妈说的话;有的时候又沮丧低落,任凭妈妈怎么说都提不起兴趣。这些问题导致母子俩常常针锋相对,一点小事都能争吵起来。比如,前阵子的期中考试小军成绩不理想,妈妈问他:“为什么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呢?”实际上妈妈只是想知道孩子成绩不好的原因,知道了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没想到小军因为妈妈的问题而大为光火,皱着眉头大声说:“我就是考得差,怎么了?”于是,一场母子大战爆发了。

这是每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都会出现的状况,因为这时的他们对自己还没有清晰的认识,任何波动都会让他们的自信失去平衡,因此他们常处于情绪波动的状态中。只要他们认为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就会充满攻击性。像上面提到的小军,考试没考好他自己也很懊恼、很沮丧,听到妈妈的问话,第一反应就是觉得妈妈要责备自己,于是他就跳起来维护自己的自尊,而没有想到妈妈是在关心他。对于这件事情,小军的妈妈可以先从其他人(如老师和同学)那里了解一下情况,然后对孩子说:“我知道你很努力,下次一定能考得更好!”或者干脆冷处理,不要急着问孩子考试的事情,等到孩子自己想通了就会和妈妈聊一聊这一次失利的原因的。这两种做法都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因而会使沟通变得更顺畅,而不会将善意的建议变成毫无意义的争吵。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相当敏感,父母和他们交流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维护他们的自尊和情绪,即使孩子确实需要被批评,也要客观地陈述意见,不能用鄙视、讽刺的语气。当孩子觉得自我价值被攻击的时候,比孩子自信、成熟得多的父母应当做一些妥协和让步,帮助孩子恢复自尊,而不能落井下石,一同践踏孩子的自尊。使用正确的方法和孩子进行沟通,能够获得孩子的感谢和认同。下面几种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也许能够帮助那些和小军的妈妈有同样困扰的父母:

任何时候都不能讥讽孩子 当父母批评孩子的时候,常常不自觉地带出讥讽的语气,这样会让情感脆弱的青少年感到恼火,因而讥讽式的批评只能换来孩子的抵触。

不要进行抽象、笼统的批评 如果你要批评孩子,那么请就事论事,不要笼统地批评,更不能针对孩子进行批评,否则只会伤害到孩子,令他不知所措。只要你的做法让孩子感到舒服,他就会静下心来听取你的建议。

以爱为前提和出发点 父母总会批评孩子,但是不管用什么方法进行批评都要让孩子感受到你永远爱他。父母可以针对孩子的某些行为进行批评,但也要倾听孩子的想法。

换个角度看问题 父母要试着用孩子的眼光看问题,允许孩子共同参与、发表意见。父母应告诉孩子,批评他只是为了让他少走弯路,而不是要伤害他。

批评孩子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批评不能泛泛而谈、一概而论,否则会让孩子觉得是一种攻击;批评时不能对孩子进行整体的否定,而只需要对个别行为进行批评;不要经常说一些伤害孩子自尊的话,如“你怎么老磨磨蹭蹭”、“为什么总是这样”、“你就是个笨蛋”等。

在理解的基础上客观地评价孩子“你怎么又没洗袜子”一类的话会让孩子生气,而“我知道你很忙,但是勤洗袜子能使你健康、干净,我相信你能安排时间做这件事”这样的话,就是在肯定、理解孩子的基础上进行的批评,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理解孩子的激情和探索行为 青少年常会尝试新的自我形象,千万别对孩子的这种尝试进行攻击,不要讽刺孩子的穿着、发型或正在锻炼的肌肉,你可以表达“我不喜欢”,但你没有权利要求孩子按照你的意愿改正。对孩子的做法进行嘲讽,只会让孩子离你越来越远。

一定要尽可能多地给予孩子一些肯定 也许孩子会因为讽刺和打击变得顺从,但孩子从此会封闭自己,再也不和你说心里话。

青春期是一个敏感的时期,孩子会觉得自己是个大人了,但很多时候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还很幼稚。这就导致青春期的孩子常常过分高估自己和无礼狂妄,而这正是他们脆弱的表现。孩子在青春期时又总是会自卑,这让他们感到痛苦,因此会用狂妄、过分自信来掩饰自己的恐慌。父母要理解孩子的这种表现,注意培养孩子的长处,对孩子多一些表扬和肯定、少一些批评和指责,这样孩子才能更加信任和尊重父母,并愿意听从父母的指导而顺利度过青春期。

当你看到孩子的狂妄、过分自信行为而怒火中烧的时候,不妨坐下来回想一下自己在这个年龄时的行为——应该还是有印象的吧?这样你就能用理解和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孩子了。

4.孩子和父母交流应该是平等的

有些父母经历过这样的情形:孩子高高兴兴地和父母交流,刚开始气氛还很和谐,没说几句孩子就不爱听了,噘着嘴、拉着脸不说话了;脾气大一点儿的孩子表现得更极端,他们会回到自己的房间,用力把门关上。这样的孩子好像是缺乏教养,但是父母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和孩子交流不下去?只是孩子没有礼貌、没有教养吗?情况不完全是这样的,因为父母们总是不能放下家长的身份,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并不是站在平等的立场上。一般这种情况的发生是由于父母更多地站在教育者的立场上和孩子说话。作为爸爸或者妈妈告诉孩子对事情的看法,是为了让孩子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并照这样去做。如果在这件事上孩子是懂道理的,他就会明白父母是为了避免自己受到伤害才会这样着急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自己不应有这样的抵触心理。但是如果事情的发展常常和我们的想法相反,那我们就应该找找原因了。

父母怎样才能很好地和孩子交谈?父母应该从同孩子进行的交谈中了解到:孩子在如何看待我们。你想让孩子尊重你,你就要尊重他。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比较敏感,当孩子认为你的问话是对他的自尊进行攻击的时候,你所说的看法和建议他都不能听进去,他会用抵触来进行自我防卫。

东东吃饭时妈妈问他:“你每天早上磨磨蹭蹭的,到学校肯定迟到了吧!”他也许会这样回答:“我自己知道时间,又不是小孩,不用你操心。”当孩子感觉到自己不被信任或者被指责的时候,就不能正视错误。

我们应该避免孩子对父母产生抵触行为。如果你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每次问孩子问题的时候,就不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不被信任或者被指责,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孩子出现抵触行为。如果你忍住不发表评论,谈话就会在和谐、坦诚的气氛中进行。父母和孩子交流的时候,请仔细倾听孩子的叙述,这样有利于从他的视角审视他所经历的事情、体会他的感受。父母可以帮助孩子了解、分析所发生的事情,让他知道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应该怎样处理。请记住,父母给孩子的帮助远远比摆出家长权威时给孩子的劝告重要。

孩子在叙述问题的时候,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再询问一下。有时你不能马上弄清楚孩子到底想对你说什么,可能是孩子表达得不准确,也可能是有所隐瞒。你可以叙述一下你所理解到的事情,这对你和孩子都是有帮助的。如果这时候你不进行指责和评判,也许你的孩子会敢于对自己的事情做自我总结和批评。但孩子只有在他的尊严不会受到你的指责和贬低的情况下才会这样做。青春期的孩子很难对自己的缺点或错误做出自我批评,但是懂得道理和自我批评能让孩子变得越来越理性,分析和处理问题更客观,这样能为他们向成人迈进做好准备。

5.给孩子一个拥抱

当孩子无理取闹、大哭大叫的时候,你会怎么对待他呢?是不是会用比孩子更大的声音斥责他,或是不断加重惩罚?虽然每一次孩子的哭闹都能被父母的威严压制下去,但是下一次他们还会变本加厉地上演发脾气的戏码。这该如何是好呢?

不如换一种思维方式,孩子的哭闹固然会让大人心烦意乱,但他也并不是无缘无故发脾气的,如果你能在他发脾气的时候给他一些安慰,让他的心情变得好一些,那么他的行为也会随之变好。这可不是鼓励孩子的不良行为,而是要让孩子的感觉尽快好起来,这样他才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比如,在孩子大吵大闹的时候,试着给孩子一个拥抱,并对他说:“宝贝,过来抱抱妈妈吧,妈妈现在需要你的拥抱。”这样的做法可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也会让孩子感觉自己被需要,通常他会停止哭闹,给你一个外表勉强、内心愿意的拥抱。当孩子拥抱你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停止了哭闹的不良行为;如果你知道孩子发脾气的原因,这时候对他进行教育,他也就能接受了。

对于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来说,他已经丧失了信心,如果大人再责备、羞辱他的话,只能得到更加激烈的反抗。试着在孩子无理取闹时给他一些关怀和鼓励。如果拥抱不够的话,向孩子认错,首先告诉孩子你错在哪里,请求孩子原谅,这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孩子也会因为你的认错而承认自己的错误。

6.化解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敌对情绪

很多中学的孩子都会有这样抱怨:“我妈特烦人,什么事都唠叨个没完!”“我爸特暴力,总是大吼大叫的。”“我特别不喜欢和我爸妈说话,他们老教训人。”而父母也同样有很多不满:“我儿子最近脾气特大,一点儿小事就能惹得他生气。”“我现在都没法和孩子说话,说不了两句就得吵架。”“我孩子跟个刺猬似的,一点儿不能批评,要不就跟你急!”是什么让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变得如此敌对?

前面我们讲过,父母通常会把自己放在教导者的地位上,与孩子谈话的时候多是教育、命令、训诫、责备,而不是心平气和地站在平等的地位上和孩子进行交流。这样的交流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即便是善意的忠告也会引起孩子的不满。比如,孩子可能会听完父母的话扭头就走,还用力把门关上,发出“砰”的一声。这时父母的反应一般都是大发雷霆,因为他们认为孩子粗鲁的行为是在忤逆自己,这必定会引起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争执。

那么,到底如何与孩子交流才能让他们乐于接受呢?父母有没有想过孩子的行为实际上就是自己行为的翻版?换句话说,父母想要孩子怎样对待自己,那么就应当用同样的态度对待孩子。这就需要父母降低姿态,将孩子看做与自己平等的人,这样才能进行平等的交谈。

让我们先来看看孩子会因为什么而反抗。比如,父母责备孩子抄袭别人的作业,很可能获得孩子的反唇相讥:“您上学的时候就从来没抄过别人作业吗?”这是因为孩子想用父母的错误来降低自己犯相同错误的内疚感,以减轻内心压力;或者孩子会把自己伪装得很强大,来对抗父母的责备:“抄作业怎么了?以后我出了名,谁还抄这些东西?”再有,孩子有时会用贬损别人的方式来抬高自己、维护自尊。当父母对孩子的穿着表示异议的时候,孩子可能会说:“您这是在嫉妒我,因为您再也不能这样穿了!”如果你了解了孩子抵抗的原因,就不会因为孩子的回话而发怒了。父母要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无礼只是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让自己显得不是那么没面子,并不是真的对父母无礼。忍耐一下,不要立刻对孩子的无礼行为进行批评,这样谈话才能在坦诚、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父母在与孩子谈话前,要先确认一下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是否准确。如果你不能确定的话,最好先听一听孩子是怎么说的。耐心倾听是做心理疏导的一个重要技巧,很多时候,孩子真的就是需要一个倾听者,父母愿意认真听完孩子的话远比不停地建议、忠告、批评有效得多。

在听孩子讲话的时候,你要做的是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说吧,我在这儿听着呢!”“你看上去很生气,别着急,慢慢说,我在认真听呢。”“我这样理解对不对?”“也许这样做更好一些,你说对不对?”“你说的事情不全面、不符合逻辑,还有什么地方你没说到的?”类似这样的没有攻击性的话语,会让孩子卸下心防,愿意与父母促膝交谈。而且你会发现只要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受到攻击,自尊没有被践踏,他在谈话的过程中常会对事件进行自我批评,说出一些你想要对他说的话。积极地倾听孩子说话比批评、责备、唠叨、建议更有效,同时也能让孩子变得更独立、更成熟。

请父母一定要记住,如果你想让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改正错误,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自己认识到错误所在,自觉地改正自己的错误。让孩子进行自我批评、自我反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更需要父母的宽容、理解和支持。无休止的批评、傲慢的态度、嘲讽的语气都会让孩子与父母产生心理隔阂,使父母和孩子间的关系变得更糟。

7.孩子为何不懂父母的苦心

父母的经验比孩子丰富,总是希望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孩子,要求孩子不重蹈覆辙,希望能以此让孩子生活得轻松一些。按父母的想法,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但孩子对此往往很不屑。

经验必须自己积累

如果我们看见一个1岁的孩子在玩瓶盖,我们很想做给他看怎样将盖子打开。但是他会非常不高兴地将我们的手推开,继续玩这个盖子。

如果我们想给一个5岁的孩子示范做贴纸游戏的正确方法,以便能让那些被他粘在一起的、皱皱巴巴的东西有一个规规整整的外观,他不会因此而感谢我们,反倒会埋怨我们。

同样,对一个青春期孩子讲很多遍没有好的生活习惯就难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该与什么样的同学密切交往、模型飞机如何装才能飞得更高等,往往是没什么效果的。

我们在前面就讲过:过程不可超越,体验不可替代。孩子们愿意自己去试着掌握某种技能,这是受一个人发展中内在正能量的驱动,不要剥夺他们的机会。他们是有道理的,因为人是从经验中学习的,尤其是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的。

注意

尝试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活动,即使是从那些徒劳无益或者失败的尝试中也能学到很多东西。一个没有亲自尝试过其他可能性就接受建议的人,永远不能肯定是否还有另外一种同样有效的甚至更好的方法。只有经过迷途的人才能肯定他最终所选择的道路更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