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3秒钟读懂孩子的心——深刻解读0-3岁宝宝的日常心理
48214800000059

第59章 孩子的抱怨有原因

一般人都认为,现在的孩子,生活在福窝里,吃穿不愁,理应乖乖听话、安心学习才是,可事实并非如此,小小年纪的孩子,有时候也是牢骚一大堆。

家长一

女儿颖颖2岁半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一向乖巧懂事的她学会了抱怨、挑剔,整天见不到她的笑脸。每次刚刚坐在汽车座椅里她就抱怨:“怎么还不到啊?”之后,她会每隔两分钟就重复一遍这句话。她还喜欢到厨房里面看一看,视察晚餐的食谱,然后感叹:“怎么又吃讨厌的胡萝卜啊?”特别是一见到我的时候,颖颖的小嘴就开始不停地抱怨:“妈妈,奶奶把我的小辫子梳低了”、“爷爷把我的鞋带系得太紧了”……可是,每当我要帮她重新梳小辫子时,她却不让;我要看一下她的鞋带时,她又说不用看。

家长二

最近我发觉,儿子变得越来越喜欢抱怨了。昨晚吃饭的时候,老公一看饭桌,抱怨说,不想吃饭,要吃饺子。儿子也跟着掺和,说要吃饺子。我生气地对老公说:“你看吧,你抱怨,你儿子也跟着抱怨起来了。”说这话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前天和儿子一起打球时,儿子的抱怨也正是跟我学来的,看来我也应该注意一下。

家长三

我家3岁的小妮妮最近抱怨得越来越厉害,这让我感到非常生气,我决定在家庭会议上谈谈这个问题。当我把问题摆到了桌面上的时候,小妮妮说:“妈妈,我不喜欢你指手画脚。”我本来还想辩解,但是想了一下后,我就说:“你说得对,让我们把这个作为一个解决办法吧,我不对你指手画脚了。”妮妮听到我这么说,也表明不再随便抱怨了。

抱怨不像发脾气、难过那么容易辨别,孩子抱怨可能还隐藏着生气、挫折、伤心、焦虑等其他不良情绪。所以,分辨孩子的抱怨类型,寻找抱怨的原因,有助于父母正确引导孩子,帮助孩子丢掉抱怨。

孩子有时并不是真的在抱怨什么具体的事物,而是一种情绪上的发泄,希望能在情感上和家人交流沟通、达到共鸣,以获得他人的理解。因为有些家长针对孩子“抱怨”的问题进行解决时,却常常会遭到孩子的忽视和拒绝。孩子之所以抱怨有时候只是为了让家长能够多听听他说话,这说明家长由于平时太忙,可能对孩子“被倾听”的需求不太重视,导致了孩子喜欢抱怨。

还有些孩子只是在凭借“抱怨”来向家长提出自己的需求,这样的孩子其实是很辛苦的,他们不容易或没有足够的勇气直接提出自己的需求,只能用别人的例子来帮助自己说出愿望。他们的要求一般都是合理的,因为他们对自己合理的要求能否被满足都没有信心,更不敢提过分的要求了。

有的孩子抱怨是因为得不到他人的重视。孩子都需要肯定和夸奖,但有的家长怀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自觉不自觉地就“恨铁不成钢”,总觉得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做得好,自己的孩子还可以做得更好,在平时的语言中也不经意地流露出来,这就容易给带来孩子被轻视的感觉。

1.家长要弄明白孩子为什么抱怨

孩子抱怨的时候,家长一定要了解他到底在想什么,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有的孩子很喜欢抱怨,内容五花八门,很多家长不知所措。比如,孩子在下雨天可能没完没了地抱怨“我的裤子又被溅泥了”,或者“这么多的作业,我什么时候才能做完呢”,其中的挑剔、牢骚都是显而易见的。对孩子的这些毛病,家长不应该一味地迁就、纵容,助长其发展,而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

2.表明态度,以身作则

孩子抱怨时,家长要告诉孩子自己对其抱怨的看法和意见,告诉孩子抱怨对事情本身的解决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且爱抱怨的人是不受欢迎的。在一周之内,也让孩子尝尝被挑剔的滋味。接下来的一周内,父母每天给孩子鼓励,让孩子在两种态度的对比反差中理解挑剔别人的坏处。家长还可以把孩子常常抱怨的话用醒目的颜色写在很多小纸条上,贴在他的卧室里,提醒他注意改正自己的坏毛病。

3.教育孩子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

家长可以调查一下所在的社区,帮助孩子选择一个适合他的活动,让孩子将注意力放在那些需要直接面对面的互动活动上,比如,到医院去慰问小病人,到附近的幼儿园跟小朋友做游戏。寻找那些较有指导性计划的活动,那样你的孩子就不会因为不知道该怎样做而感觉为难。帮助别人会激发孩子的社交自信和建立成功的互动基础,从而使孩子愿意在与同龄人相处的过程中展现自我。

4.让孩子给家庭成员准备礼物

要保证孩子给家庭成员送礼物的机会。要让家里2岁以上的孩子在生日、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赠送礼物成为家庭的礼节。礼物不必是精致或昂贵的,但是一定要由孩子自己来选或制作。让孩子自己画一张画或用包装纸制作一个卡通人物,都不失为一个好主意。孩子的礼物本身不重要,礼物所包含的“我想着你”的情感才是最重要的。

练习时间

游戏名称:教宝宝说“谢谢”。

训练目的:让宝宝通过说“谢谢”学会感恩,减少宝宝抱怨的次数。

操作过程:

1.爸爸递给宝宝一个他喜欢的玩具,当宝宝伸手拿时,妈妈在一旁说:“谢谢”,并做点点头或鞠躬动作。

2.逗引宝宝模仿妈妈的动作,如果宝宝按照要求做了,要亲亲他表示鼓励。

3.爸爸做离开状,妈妈一面说“再见”,一面挥动宝宝的小手,教他做“再见”的动作。

4.家里来了熟悉的客人,教宝宝拍手表示欢迎,说:“你好,欢迎。”

训练宝宝的理解和模仿能力。在理解词义前,宝宝首先理解的是语调和表情。所以日常生活中成人说话的语调和表情对宝宝的语言和情感学习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