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马登成功学全集1: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48213400000052

第52章 别让岁月留下苍老的印记(1)

我们要满怀信心地对岁月说:“我要征服你!”这句话道出了一种永不变老的精神。如果谁看到过萨拉·贝纳尔,他就不会对这句话产生怀疑。萨拉·贝纳尔是一位著名的法国女演员,她被认为是这个时代家喻户晓的浪漫和悲剧演员,因其在“菲德拉”中的表现而首获声誉。萨拉·贝纳尔仿佛驻颜有术,尽管岁月不断流逝,但她仍然保持着娇好的面容。即使到了花甲之年,这位伟大的女演员依然精力充沛,看上去还不到40岁。

萨拉·贝纳尔女士及其他许多人之所以能够做到青春永驻,并不是因为只有她们得到了大自然的厚爱,而是因为她们采取了对待岁月的正确态度。她们不让岁月留下沧桑的印记。她们认定自己不会变得老态龙钟。

“掌握根本不让自己变老的秘密,胜过掌握优雅地变老的艺术,”一位芝加哥杂志的记者说,“这是一件值得我们了解并牢记的事情,秘密蕴含于这样一则事实中:一个人让自己变得多大,他看起来就多大。这意味着意志的力量在起着作用。意志的力量有多大的威力呢?其实整个世界都在被这种力量统治着。”

朱丽娅·伍德·豪就是一个年龄虽老,却拥有年轻人的活力和精神的典型例子。最近刚刚去世的玛丽·A·利弗莫尔也是这样的。年过80的亨利·格索维·戴维斯,最近被提名为民主党竞选副总统的候选人,他向人们展示出的思维敏捷,精力充沛,让许多40多岁的人都感到自愧不如。乔治·麦瑞迪斯在庆祝自己74岁生日的时候说:“我在思想上,或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根本就没觉得自己变老了,我仍然以年轻人的眼光看待生活。我总是希望自己不要变老,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就像有些人那样,靠着他们的智慧,在生活中把岁月抛在身后。”

当一个人变得足够聪明,以至于他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神圣性,意识到他不可能被摧毁,那么生活中的变故、摩擦、麻烦或困难都无法触及他的神圣部分,而且当他意识到做人的真谛,意识到他具有无限的创造力,那么他就能够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不会再表现出精力或身体衰老的迹象。

如果人们下决心不让岁月留下印记,如果人们不再靠头脑的不断提示而让自己的身体变老,那么岁月永远无法在人们的身体或精神上留下苍老的痕迹。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播下苍老思想的种子,我们想着自己1~45岁便开始变老,到了50岁人生便开0始走下坡路。

正是这种一早就为衰老做好准备的举动,加快了我们衰老的进程。如同雅布所说:“我最害怕的事情已经降临到我身上。”倘若人们做好迎接某件事情的准备,在不断寻求它、期待它,内心时常惴惴不安,每天都担心着它,它反而会很快光临。“任何一个人如果一直害怕某件事情,那么这种担心害怕就一定会写在他的脸上,”波伦蒂斯·默尔福德说,“如果你如此地盼望着衰老的到来,而且把它当作一件必然的事情,那么它就一定会到来。”

不要给自己任何一点时间去想自己太老了,不能做这不能做那,因为你的思想和注意力用不了多久就会以一张衰老的面孔和僵硬的表情将它们表现出来。没有什么比身体更能表现我们想法的了,而我们反过来又会随着自己的想法变化。

“你多大了?”这是密尔伍科杂志的一个调查:“我们估计女性的年龄应该与其外表相符,而男性的外表则与其内在的思想相符。事实上这是错误的。男人和女人的年龄同样是与他们自己所认为的年龄相一致的。变老是思想中最大的习惯性思维,‘作为一个男人,他心里想什么结果就会是什么。’如果他在中年以后老是闪现出自己要变老的想法,那么他就会变老。使自己远离衰老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意念的力量。伪装对于用双手抓住生活的男人来说是有好处的。他一旦让它跑掉那么自己也必然会离开。只有在面对顽强的时候死亡才会来得更慢。旁斯和里昂寻找了年轻的源泉。

它就在每个人的心中。一个人必须保证自己内心年轻,这就是为什么说‘虽然人的外表一天天衰老而内心却可以活的一天比一天年轻。’当一个人的意志不再主宰他的身体,当不再有什么事情能够调动起一个人对于生活的兴趣,当一个人停止了阅读和思考甚至做事情的时候,那么这个人就会像一棵树干被劈开的树一样,很快就会枯萎死去。你会像你想象的那样老。保持住自己的活力,因为你在这个世界的神圣使命还没有完成。”

正如美国医生和作家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所歌颂的那样:“在情绪高涨的日子里,你能够精力充沛,而且会为追求真理而积极进取。你不要让岁月留下苍老的痕迹,让自己永远像一朵盛开的鲜花,散发着醉人的芬芳。”

如果你想长寿的话,那么就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一直做下去。不要因为你觉得自己的力量已经不太够了,或你需要好好地休息了,从而在50岁的时候就把它抛在一边不做了。要是你需要度假的话,随时都可以去,但决不要放弃自己的工作。因为一个人只有不脱离工作,才有充实的人生,才有年轻、活力。“我不能变老,”一位著名的女演员说,“因为我热爱我的艺术。我花费自己的一生去汲取艺术的精华。我决不会为此感到厌烦。一个人在自己工作快乐、不知疲倦地忙碌的状态下,怎么会想到年龄的界限或是感到厌倦呢?一个人的精神应该永远保持年轻。当我感到疲惫的时候,那一定不是我的心灵疲惫了,而只是我的身体疲惫了。”想想苏珊·月·安东尼这个83岁高龄的改革家,再想想吉尔伯特这位到了80多岁还坚持演戏的著名女演员!谁会认为这些卓越的工作者们老态龙钟了呢?谁会认为他们被年轻的竞争者远远抛在身后了呢?直至今日,安东尼女士在工作中依然像半个世纪以前那样充满着热情和活力。在设于柏林的国际妇女联合会中,人们无不认为安东尼女士是来自世界各国的妇女代表中最杰出的一位,也是最为活跃的女代表之一。而吉尔伯特女士作为舞台上年龄最大的一位女演员,还能够在一部新剧中担当主角。这些优秀的女性从未考虑放下手中的工作,或认为五六十岁就变老了。她们发现人生这个大舞台是如此的有趣,以至于从不放弃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

“我们这一代所遇到的最好事情,”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狄兰德指出,“莫过于明白年龄只不过是涉及身体的一件事,年龄变老只意味着身体变老,并不意味着生活会变得索然无味,也不意味着我们再也无法找到生活的无限乐趣。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除了生2理上的衰老无法避免,其他方面的衰老都可以避免。在高尚者看来,心理上的衰老,其实是由自私、狭隘、缺乏想象或毫无人生追求所造成的。因此,心理上的衰老并不光彩,人们应该努力去克服它。”

弗兰克·M·范塞尔在下面的诗句中表述了自己对此的感受:“永远不要变老。倘若一个人心理上变老,那么岁月就会在他的脸上,留下痛苦、忧愁、哀伤的印记。

倘若一个人积极进取,心中充满关爱、希冀与追求,那么青春永远与他相伴,他永远不会变老。”

“我们不会去计算一个人的年龄,”爱默生说,“除非他没有其他任何东西可以让我们计算了。”那种我们一早就显得老态龙钟,毫无青春之气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许多人已经掌握了青春永驻的秘诀。

一个人倘若不能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不能让自己拥有阳光般的心灵,那么罪恶生活的痛苦记忆,会让人的脸上一早留下衰老的印记,让人的眼睛里一早失去光泽,让人的步伐不再轻快,让人的一生毫无生气,十分乏味。

《圣经》给我们以教诲,它告诉我们要过一种洁净的生活、一种纯洁的生活、一种简朴的生活、一种有价值的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加长寿。“能够做到这几点的人给人一种活力充沛的感觉,他能够回到那个年轻时代。”

许多美国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实现毫无价值的志向,处心积虑地追求华而不实的东西,结果致使自己的生命之源日益枯竭,刚刚步入不惑之年便明显衰老。简朴的生活,能够让人生最充实、最高尚、最有价值。查尔斯·瓦格纳指出,简朴人生与奋发图强的人生并非水火不容,就像平静的生活和活力四射的生活并非水火不容。查尔斯·瓦格纳在他的一本名为《简朴人生》的书中,向我们展示我们许多毫无用处的复杂情感、思想,是如何导致我们把本可用来实现远大理想的宝贵精力白白地浪费掉的。他强调说,我们由于忧心忡忡,苦恼不已,结果让自己毫无生机与活力。如果我们富有生机,我们的精力得到正确的运用,那么我们就会得到富有价值的成果。

“在这样一个生活节奏很快,竞争非常激烈,人们为了获得所为事业上的成功而整日忙碌的年代,成千上万的人认为自己有必要夜以继日的工作,休闲几乎成了一种罪过。其实这就大错特错了,”普林蒂斯·穆尔福德说,“不计其数的人一直都在这样‘做事’,可他们这样‘做事’能够带来什么成果呢?他们只获得了微薄的薪俸和仅供生存的物品。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不明白一个人的宝贵精力真正应该用在哪儿。一个妇女整日只知道忙着擦亮炉具,清洗小器皿,做些微不足道的琐碎之事,结果刚到40岁便把自己的身体累垮了。她的精力都耗费在这些琐碎之事上了。而另一个人则平静地坐着,她的脑子里顿时有了一个新的创意,而所有琐碎的工作都由那些别的事情都不会做的人去做,这样一来她根本不需要耗费任何体力。她更有可能保持健康与活力。健康与活力甚至比我们通常所说的青春,更能够让一个人显出成熟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