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马登成功学全集1: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48213400000051

第51章 有思想的人(2)

1807年8月4日,一个星期五的中午,一群好奇的人们汇聚在哈得逊河码头边看热闹,他们想目睹一个“疯子”的失败。那个所谓的“疯子”准备用一艘“克莱蒙特号”蒸汽船将一批人带到位于哈得逊河上游的奥尔巴尼。有没有人听说过这样一个荒谬的想法,有人居然想用没有帆的船征服桀骜不驯的哈得逊河?“那玩意儿会散架的。”一个人说。“会烧起来的。”另一个人附和说。“他们会统统淹死的。”第三个人断言,因为他看见滚滚黑烟带着火花从船上冒出来。在场的所有人从来没有听说过蒸汽可以推着船走,大家都觉得那个把金钱和时间花在“克莱蒙特号”上的人就比白痴聪明一丁点儿,也该被送进疯人院。但他们眼见乘客上了船,跳板被抽走了,“克莱蒙脱号”开始向河中心驶去。看热闹的依旧坚持认为“船是开不到上游的。”可是船确实开往上游,而那个在年轻时相信万物皆可能的人获得了真正的成功,他终于为世界献上了第一艘有着实4际使用价值的蒸汽船。

那个所谓的“疯子”叫罗伯特·富尔顿,尽管他为人类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尽管他的发明给世界贸易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富尔顿依旧被许多人视作公敌。评论家和愤世嫉俗者对他嗤之以鼻。世人对成功者的责难、奚落和诽谤程度往往与受害人对世界的贡献成正比。

当以松树枝为燃料、烟囱冒着火焰和浓烟的“克莱蒙特号”成功地到达河流上游的时候,沿河的看客们感觉无法解释他们所见的一切。他们冲到岸边,目瞪口呆地看着一艘没有浆或者帆却“在着火”的船迅速地逆流而上。它那巨大的汽轮发出的噪音更是引起了骚动。水手们扔下自己的船,渔民们也拼命划船回家,就是为了见一见这个会喷火的大怪物。印第安人更是惊奇无比,就好像当年他们的祖先看见驶向曼哈顿岛的第一艘船只似的。帆船主们嫉妒得发疯,想把“克莱蒙特号”赶走。其他那些感情上受到刺激的人也反对富尔顿的发明,进而声讨他。但是,“克莱蒙脱号”的成功迅速掀起了美国其他地方的蒸汽船制造浪潮。政府聘请富尔顿协助制造一艘威力强大的蒸汽护卫舰,并命名它为“富尔顿一世”。富尔顿还为政府制造了一艘可以发射鱼雷的潜艇。此时,他已成了一位享誉文明世界的伟人,当他1815年去世的时候,报纸用大大的黑体字报道了消息,纽约议员佩带黑色徽章以示悼念,而隆隆的炮声也为行进至特丽尼公墓的葬礼队伍致哀。只有很少的受人尊敬的人的葬礼会收到如此的礼遇。

拉德纳博士确实向科学家证明过蒸汽船是越不过大西洋的,然而1819年,从美国出发的“大草原号”蒸汽船靠着帆和蒸汽的力量出现在了爱尔兰的海岸边,完成了这次“不可能之旅”。岸上的人们看见甲板下现出火光,于是一艘国王的小艇被派去救援。尽管航程中没发生什么事故,直到20年后,蒸汽航行才被允许用于越洋运输。

1832年一次从英国到纽约的漫长的航行中,朱尼厄斯·史密斯不耐烦地在甲板上来回踱步,他对自己说:“为什么把越洋蒸汽船改为定期航班呢?”然而,无论在纽约或是伦敦,人们对这种想法充耳不闻。 第一个鼓励史密斯的是历史和银行家乔治·格罗特,他认为这种想法有其可行性,但结果还是一样——他不愿冒险投资。最后伦敦大商人艾萨克·赛尔比同意建一艘两千吨级的蒸汽船“英国女王号”。后来安装马达时发生延误,于是负责人租了一艘700吨级的河用蒸汽船,并派往纽约。得此消息,其他船商也于4日后从布里斯托尔港发出一艘“大西方号”。结果两艘船同日到达纽约。很快史密斯开辟了纽约与伦敦间32天的往返航线。

我们还看到这样一幅关于意志和耐性的壮美画卷:纽黑文市的查尔斯·古德伊尔(美国人,发明了硬橡皮制造法)忍受贫困,历经11年的艰苦生活,终于使天然橡胶有了实用价值!我们看到他因欠债坐牢,看到他当自己的衣物和妻子的首饰,就为了弄点钱不让孩子们(他们被迫在地里拣柴火)饿肚子。看看他为实现自己的想法所表现出的无比勇气和精神吧!他没有钱埋葬死去的孩子,而剩下的孩子还在挨饿。邻居们指责他不顾家,说他是疯子。但是,我们看看他的硫化橡胶,看看他的艰苦奋斗所带来的成果:拥有超过500种用途,被10万雇员使用。

帕利斯所展示的也是一幅令人同情的画卷:他撑过数不尽的艰难困苦,终于发现了失传已久的制搪瓷术;他自己扛砖头,砌锅炉;他看着6个孩子孤零零地死去,多半是因为饥饿,看着他的妻子因为他这个“疯子”而衣衫褴褛,他被邻居们唾骂不管家庭,自己瘦得只剩骨架,却把自己的衣服送给雇员,因为他发不出工钱,他总是满怀希望,又总是面对失败。直到最后,他的试验终于成功了,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

德意志联邦的构想是俾斯麦(德国政治家,德意志帝国第一任首相)的一块心病。国会年复一年地否决他的提案,他放在眼里了吗?俾斯麦无视所有的反对力量。他公然藐视,并且解散任何反对他的国会。他可以一个人走到底。他的雄心是,让德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让普鲁士的威廉成为超越拿破仑和亚历山大的君主。

他不在乎是什么挡住他的去路,无论是人民、国会还是国家,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听从他的意志。德国必须掌握世界的喉舌!俾斯麦为此而蹂躏任何挡住他去路的人和东西,蔑视异己,专横跋扈!

6再看看被放逐的伟大的但丁,被诬陷贪污而被判活活烧死。他形容枯槁,孤苦伶仃,是个潦倒的流浪者,但他从未放弃自己的想法,他将自己的灵魂注入不朽的诗篇,并坚定地相信正义必将获胜。

哥伦布则饱受嘲讽和侮辱,被嘲笑为做白日梦的家伙,被诬蔑为浪人。据说,当着他的面就有人指着他孩子的额头,告诉他们哥伦布是疯子。

一次,有个美国人应邀与德国著名博物学家奥肯共进晚餐。令他吃惊的是,他们既没吃到大餐,也没吃到甜点,只有烤土豆。奥肯并没有为招待不周而道歉。不过,他妻子解释道,她丈夫的收入实在微薄,他们只能生活俭朴,省钱为奥肯的研究工作购买书籍和工具。

在发现乙醚之前,参加外科手术的病人靠500剂量鸦片酊来镇痛,而且通常需要一个星期至一个月的时间才能从麻醉药中恢复过来。年轻的莫顿医生相信大自然一定提供了某种东西来帮助人们从折磨人的手术中解脱出来,可是他能做些什么呢?他不是个化学家,不了解化学物质的特性,也没受过正规教育。

然而,莫顿没有求助于书本,也没有找科学家寻求咨询,而是立刻开始做起实验。他研究麻醉剂到了痴迷的地步,希望一旦用了他的药物,病人便能苏醒过来。他不断地做着实验,直到终于发现了乙醚。

以下所述的也是许多精彩的想法和念头:文森特主教为年轻人举办的文化讲习会,克拉克博士所投身的全球性的基督教奋进运动,艰难世事中的卫理公会,还有爱德华·埃弗里特·黑尔的社团“国王女儿”!还有克拉拉·巴顿,作为红十字会的创始人而享誉世界。她在美国内战时期发现南方军队轰炸医院。他认为攻击没有还击能力的人是最残忍的行径,于是决定制止这种野蛮的行为。当然,有许多人嘲笑这位无助的女子,但他的想法被所有国家所接受,于是将枪口瞄准飘扬着红十字旗的帐篷或大楼被看作是最不人道的行为。

所有时代中那些对人类进步事业有所贡献的人都被周围人看作是痴迷疯癫的。造方舟的诺亚、保护以色列人的莫西,还有无论生卒都保护人们、容忍富人嘲笑的耶稣,都是人类的祈福者。在所有时代、所有地域,总是有人愿意忍受贫困、艰难、折磨、嘲讽、迫害,甚至死亡,只是为了能在众人由生到死的必经之路上撒一点光明和温暖。因此,很难想象一个胸无大志的人可以为人类做出很大的贡献。

比彻(美国牧师,热情的传道士)必须跨过一个个只会增强伟人意志的障碍,才能达到最后的成功。在每次争取原则和真理的斗争中,他往往孤身与大众的偏见、顽固、狭隘、冷血和嫉妒作战。但他一旦看到自己的责任,就绝不会犹豫躲闪。没什么可犹豫的,对错之间没有中间地带,原则问题上没有妥协。他始终与真理保持一致。他不刻意寻求公众的支持和掌声,因为责任和真理是他的目标,所以他直奔目标而去。别的教派和他自己的教派都无法认同他的观点,但他实在太心胸宽广了,太宽恕仁慈了,太宽宏大量了,以至于容纳了所有的仇恨、报复和嫉妒。

《天方夜谭》里的哪个故事会比富兰克林的故事,比摩尔斯(美国画家、发明家,莫尔斯电码发明者)、古德伊尔、爱迪生、贝尔(生于苏格兰的美国科学家,电话发明者)、比彻尔、比彻尔·哈里艾特·斯托夫人、阿莫斯·劳伦斯、乔治·皮博迪(美国商人和慈善家,他建立了许多博物馆和图书馆,包括巴尔的摩的皮博迪学院和哈佛大学皮博迪博物馆)、麦考密克(美国收割机发明者)、何欧(美国发明家及制造商,发明了首台轮转印刷机和首台卷筒组轮转印刷机)等人的故事更精彩吗?因为以上名人的故事都蕴含了伟大的思想和真诚的行动,都在生理上、心理上和道德上带动了周围的人。

世界到处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想法和念头。许多东西有待发明,许多好东西有待发现,成千上万的谬误有待更正,而每一个谬误都会给独立的有思想的灵魂带来挑战。

“但我怎样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让你的才智处于开放的状态!去观察!去学习!但首先,去思考!而当你有了一个不能泯灭的好点子的时候——就去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