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马登成功学全集4:跟着信心走
48213100000010

第10章 卑微是实现抱负的梯子(2)

韩德尔的父亲痛恨音乐,家里容不得一件乐器。但一心想做音乐家的韩德尔把一台小钢琴藏在顶楼,一有时间就上去偷着练习,直到有一天他精湛的音乐知识让欧洲的大钢琴家和作曲家都大吃一惊。他对音乐创作非常务实,他在确切地知道听众需要什么之前要对他们的喜好进行研究,然后创作出能让他们满意的曲子。他分析声音和声音组合对感官的影响,作品直接迎合人性需求。他的不朽作品“弥赛亚”就是他在都柏林为一位因负债而被关进监狱的可怜人创作的。这一杰作的影响非常巨大。据说它达到了任何的布道词和祷文不能企及的效果,那些刚愎自用的人听了以后悔过自新,铁石心肠的人也为之动容,因为它用音乐完美地演绎了一个还债的故事。

A·T·斯图尔特刚开始时在纽约做老师,年薪300美元。没干多久,他就辞职经商,结果获得了前未所有的成功。诚实、没有二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公事公办的原则都是他永远不变的规矩。他的每个部门都要恪守规矩和制度。在50年里他赚了3000多万美元。1869年他被提名为财政部长,但后来人们发现法律禁止商人担任财长一职。他主动提出要么辞职,要么把任职期间所有的商业利润捐给纽约的穷人。

有谁能够预见得到那个羞羞答答、温文尔雅、既没钱又出身不好的小拉斐尔将来会闻名世界?或者谁能想到他一幅66.75英寸见方的绘画“耶稣之母”会以66000美元的价格卖给俄罗斯女皇?他的“圣母玛利亚”竟被国家美术馆以35万美元的高价买走!

伊卡博德·华圣博出生在普利茅斯洛克附近的一个穷人家里,儿时在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市的铁匠铺里做学徒。他非常害羞,有别人在的时候甚至不敢吃饭;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立志要制造世界上最好的金属线,并想办法大量生产。当时,美国并不能制造出高质量的金属线。只有英国有家公司生产钢琴用的金属线并垄断市场达百年之久。年轻的华圣博具有非凡的勇气,他注定会成功。后来,他的金属线成了各地的标准用材。他曾一度每天生产25万码铁丝,消耗12吨金属,有700个人同时干活。他一生中积聚了巨额财富,但他把大部分都捐献了出来,其余的遗赠给了慈善机构。

约翰·雅各·阿斯特17岁时就离开家去外面赚钱。他的资本包括两块钱和三个决心:诚实、勤奋、不赌博。两年后,他到了纽约,在一家毛皮店里工作,每周两块钱外加一日三餐。他不久就了解了生意,自己开起店来。他对每笔买卖都亲力亲为,他在树林里寻找印度安人跟他们交易,然后跨过大西洋以高利把皮毛卖到英国。不久,他就成了美国主要的皮毛商人之一。但随着财富的增长,他对财富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他在50岁时拥有了百万家财,到60岁时的百万家财拥有了他。他投资土地,最终成为美国最富有的地产商。他对家人虽然很慷慨,却很少拿钱做善事。在一次义捐活动中他只捐了50美元,募捐委员会的一个人对他说:“阿斯特先生,我们确实希望你能捐得更多些,你儿子捐了100美元。”“啊!”这位阔佬儿笑着说道:“威廉有个有钱的老爸,可是我父亲很穷。”

在伍斯特市收藏的伊莱休·伯里特的日记中,有他去图书馆看书的记录,其中有些内容是这样的:“星期一,6月18日,头疼,居维叶的《地球理论》40页、法语64页,打铁11小时。星期二,6月19日,60行希伯来语、30行丹麦语、10行波希米亚语、9行波兰语、15个星星的名字,打铁10小时。星期三,6月20日,25行希伯来语、8行叙利亚语,打铁11小时。”他掌握了18门语言和32种方言。他成为著名的“铁匠学者”,为人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爱德华·埃弗雷特对这个本无机会成为学者的男孩给予了这样的评价:“他足以使那些有良好受教育机会的人感到羞愧。”

亨利·威尔逊副总统说:“我出身贫寒,在摇篮里就感受到了这种苦难。我知道当孩子向母亲要面包而她却拿不出来时的滋味。我10岁时,便离开了家,11岁时就做了学徒,每年只能上1个月的学,经过11年的艰辛劳动,我有了1辆牛车和6只绵羊,我用它们换了84美元。从出生到21岁,我对每分钱都精打细算,从未乱花过1块钱。我知道辛苦跋涉和自愿承担重活的滋味。我21岁的第一个月,我带着一队人到树林里砍木材。我在天亮前就起床,一直拼命干到天黑,结果我那个月竟然拿到了6块钱!我觉得每一块钱都像今晚的月亮一样大。”

瑟洛·威德说:“许多农民的儿子在耕作之余追求思想进步。我也有这样的经历。天黑之前我们把收集甘蔗汁和砍柴的活都做完了,到了晚上,只要沏好一壶水,在制糖作坊前用白天备下的大松树枝把火生起来就行了。在明亮的火光前,我身体蜷得像条蛇——它因为勾引我们的女祖先而受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在读书中我度过了无数个欢快的夜晚。我记得我就是这样读完法国革命史的,与我后来所读的书相比,这本书中的事件和恐怖气氛还有这场国家悲剧中主人公的命运都给我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我还记得我用破毯子裹着双脚在雪地里走了两英里去向一个叫凯斯的人借书,尽管我的脚都冻肿了,但当我把书借到手时甭提有多高兴。”

一位商人看到约翰·沃纳梅克专注于工作的样子时说:“这个人的前程肯定会在我们所有人之上。”这样的预测对于一个用手推车推着几件衣服在费城的大街上叫卖的年轻人来说,显得那么不相称!但是,这个年轻人体内有种征服者不屈不挠的精神,别人无法抗拒。格兰特将军曾对乔治·W·蔡尔兹说:“沃纳梅克先生能统领千军万马。”他精力充沛、足智多谋、勤劳节俭、道德高尚,引起了哈里森总统的注意,他被任命为邮政局长。

雅克·阿里斯蒂德·鲍西考尔特的从商生涯是从在法国一个边远小镇的干货店里做雇员开始的。几年之后,他去了巴黎,在那里迅速发迹,到1853年的时候,他成了邦·马尔代的合伙人并随后成为该公司的唯一老板。邦·马尔代当时仅是一家小店,在他的指导下成为世界上最独树一帜的公司。他的理念是建立一个集慈善与商业为一体的大型公司。他根据雇员工作时间的长短和创造价值的大小对他们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他向雇员们提供免费指导、免费医疗和一个免费图书馆;他为工作时间满10年或15年的职员设立了一个远期基金,男职员可获得小额资金,女职员可以领到婚姻补助;他还建立了一个艺术馆,免费为艺术家展出他们的绘画或雕塑。在他于1877年突然辞世后,他的独子继续推进他的计划直到1879年去世。此后由他的遗孀玛格丽特·格林继承并发展了他的商业与慈善事业直到1887年去世。这一家人的辛苦经营为公司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在公司拥有一个占地108000平方米的大厦,许多较小的附属建筑,以及3600名职员,年销售额近2千万美元,现在公司各个部门仍执行着其创始人的指示,取得了像当年一样的成功。他们虽然都已不在了,但他们的精神、思想仍然主导着这个庞大的产业。公司的每一件商品仍然是明码标价,薄利销售,如果购买者对某件商品失去了兴趣,他们可以要求退货或退款。约瑟夫·亨特曾是个木匠,罗伯特·伯恩斯曾是个农夫,济慈曾是位药商,托马斯·卡莱尔曾是位泥瓦匠,休·米勒曾是位石匠,大画家鲁宾斯曾是位男侍,斯韦登伯格曾是位采矿工程师,但丁和笛卡尔曾是士兵。本·约翰逊曾是砌砖工,手里拿着泥铲,兜里揣着书在伦敦林肯酒店工地干活。杰里米·泰勒曾是理发师,安德鲁·约翰逊曾是个裁缝,大主教沃尔西、笛福和柯克·怀特都是屠户的儿子。

迈克尔·法拉第是个铁匠的儿子,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的老师汉弗莱·戴维曾是药剂师的学徒。维吉尔是搬运工的儿子,荷马是农民的儿子,蒲柏是商人的儿子,贺拉斯是店主的儿子,德摩斯梯尼是羊毛批发商的儿子,奥利弗·克伦威尔是啤酒工人的儿子。

约翰·沃纳梅克的第一次的薪水是每周1.25美元。A·T·斯图尔特起初是位学校老师。詹姆斯·基涅曾在加利福尼亚的一个小镇上做牛奶车司机。纽约《世界》的所有人约瑟夫·普利策曾在密西西比河的蒸汽船上做烧炉工人。赛勒斯·菲尔德年轻时在英格兰一家店里做店员。乔治·W·蔡尔兹曾在书店里做勤杂工,月薪4美元。

安德鲁·卡内基刚工作时在匹兹堡电报局工作,一星期3块钱。C·P·亨廷顿曾为了挣1英镑而去卖黄油和鸡蛋。怀特劳·里德曾是辛辛那提一家报社的记者,每周挣5美元。亚当·弗勒保夫曾在费城做屠户。撒拉·贝纳尔曾在裁缝店做学徒,阿德莱德·尼尔逊开始时曾做过保育员,小说家布拉登小姐曾在各地做龙套演员。

W·O·斯托达德先生在他的《生意人》一书中讲述了已故的利兰·斯坦福的传奇故事。在他18岁那年,他父亲买了块林地,但不知如何把树全部清理掉。他对利兰说,如果他能让这块土地上不留下一棵树木,他可以把卖木材的钱全部据为己有。当时附近刚好建了一个木材市场,于是利兰用自己积攒的一些钱雇了几个伐木工,把砍下的木材——有两千多考得(木材体积单位)——卖给了莫霍克和哈得逊铁路,纯收入2600美元。他利用这笔钱来攻读法律,因此,就像斯托达德先生形容的那样,他一路“砍”进了律师业。

本杰明·富兰克林一生的经历会使年轻人深受启发。当他离开学校时,他只有12岁,从此再未踏进校门。开始时,他只是一味地读书,但不久发现光是埋头读书不足以使他成为一个有学识的人。

对于这一发现他立即作出反应。上学时他就搞不懂算术,曾两度绝望地放弃,在最后辍学时他对这一科目简直一窍不通。但这位印刷工的儿子很快发现对算术的无知给他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于是,他在14岁时第三次捧起了《科克尔算术》,轻松愉快地学完了这本曾让他迷惑不解的课本。之后,他又熟练掌握了一项导航工作——这其中包括一些初步几何知识,从而体会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我们知道,他在学习写作艺术方面也有类似的经历,最后,他也成了当时的佼佼者。在16岁时,他的写作就已相当出色,他在他哥哥创办的报纸上匿名发表文章,人们读了之后竟以为文章出自殖民地最有学问的人之手。

亨利·克雷的寡母连送他上普通学校的钱都没有,他只好在一个破学校里学些基本知识。但他利用所有空闲时间自学,在后来的岁月里,他成了自力更生的楷模。

那些战胜障碍、不利和挫折的人是最成功的人。

古德伊尔在他简陋的实验室里忍受贫穷与失败,终于发明了硬化橡皮;爱迪生在行李车厢和印刷所里埋头钻研,最后神秘的光和电都被他征服;凯里坐在他的皮匠凳上思考,最终把爱的信息传递给了黑夜中的印度,这些才是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