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马登成功学全集8:将生命变成一部杰作
48212700000052

第52章 吸烟不好(2)

我想也许上面这个官员的表述有一点夸张的成分,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很多年轻人都是因为吸烟而变得身体虚弱,脾气暴躁,记忆力衰退,开始丧失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憧憬,开始丧失活力和斗志,开始放纵自己在错误的路上走得越来越远。

我曾经观察过我身边的一个年轻人,他以前是那样的有礼貌,上班从不迟到,衣装也非常整齐。可是当他开始学着抽烟的时候,一切似乎都渐渐的改变了,他上班开始迟到,衣服穿得也不再那么整齐干净,领带也变得皱皱巴巴,皮鞋也没有刷过的痕迹,起初他还为此感到不好意思,还会稍微为自己解释一下,可是后来他对此根本就无所谓了,每天都生活在邋遢的环境中。他对自己的工作也不像以前那样有热情和干劲了,他甚至可以立刻扔掉手中的工作跑到一个拐角处大口吸烟,他变得不再在意旁边人对他的看法,他也不再在意自己的事业,他似乎变的对一切都无所谓了。

一位医生曾对我说过:“吸烟往往可以成为一连串恶习的开始。我发现一个7岁开始学着抽烟的小孩,在他14岁的时候就会开始酗酒,在他25岁左右的时候就会开始使用吗啡,在他30岁左右的时候就只有用毒品来刺激自己打起精神了。”

吸烟所造成的最可怕最可悲的结果就是它对人们精神和智力上的损害。威廉博士说:“宇宙中人类是最伟大的,而人类的伟大就在于他有智慧。”而对于一个吸烟者来说他就是亲手在破坏着自己最宝贵的财富。用威廉博士的话说,那些瘾君子“将小偷从他们的嘴里送入,让这些小偷肆无忌惮地偷走了他们自己脑中最宝贵的财富。”

吸烟的人就是在加速自己的死亡,就是在抛弃自己最宝贵的财富——智慧。他在无形中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他们开始习惯于不劳而获,习惯用违法的手段去获得金钱,他们不再像从前那样有上进心,而是抱着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他们也不再有自制力,而是无度的放纵自己。

一位高中的校长曾经无奈地对我说:“我现在已经不再去劝导那些吸烟的孩子戒烟了,我觉得那是在浪费时间,因为这些吸烟的孩子已经变得越来越笨,越来越迟钝,他们对我的忠告没有反应也就是很正常的了。”

另外一位高中校长也有同感,他说:“那些吸烟的孩子往往学习成绩不好,而且他们脾气暴躁,喜欢打架,对老师也很没有礼貌,而且从来把老师善意的劝告当作是耳边风。”

很显然吸烟不仅影响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使他们在精神和智力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如果学生也吸烟的话,他们的聪明智慧将由于这种坏习惯而大打折扣,最后可能连平庸都做不到。

许多组织机构和企业都已经注意到了吸烟对人的身体、智力等方面的不良影响。他们因此制定了许多措施来避免吸烟对人本身造成任何影响。如今,已经有很多烟民发现,很多企业都不肯再接收他们了。

吸烟远不只是一个道德问题。现代商业社会已经把吸烟当作是进步和发展的致命天敌。美国许多知名的企业都已经明确表示不招聘吸烟人士。仅以底特律为例,就有69家企业达成不雇佣烟民的协议。而在芝加哥,蒙特格马利沃德公司,以及希巴德、斯宾塞和巴特赖特等组织机构也规定了不允许18岁以下的职1吸烟。在马歇尔公司、摩根赖特等公司,则有这样的一条规定:“所有员工都不能吸烟。”甚至有的公司在招聘的问卷中都问及了这样的问题:“你抽烟吗?”

圣路易斯的林德尔铁路公司主管这样说道:“我从来不会用一个吸烟的人。他和酒鬼们一样容易酿成事故。事实上,他在某种程度上还要更加危险;因为他的神经随时都有放松的可能。如果我发现一辆机车的运行状况不好,我就要立刻调查,司机是不是抽烟了。结果有90%的司机的确抽了烟,他们只有因此而走人。这也是为了他们好。”

其实,早在联邦铁路系统开始运行的时期,当时的主管人员就已经注意到了吸烟的危害并且不允许他们的职员吸烟。而现在美国几乎所有大铁路公司,包括纽约、纽黑文、哈特福德、芝加哥、洛克岛和太平洋等,都已经明文规定了禁止员工在值班期间吸烟。

几年前,曾经有25个铁路工人在桥上作业时吸烟,他们后来全部被公司开除了。还有的铁路公司甚至禁止乘客在一般的车厢中吸烟。

在芝加哥邮电局招聘员工的时候,他们通知700名应聘者,只有业务最好的人才有可能被聘用,而且不考虑烟民。同一时期的其他邮电局也有相同的招聘标准。

如果有人要送你一块走时精准的手表——在一年中的误差不会超过1秒——你难道认为应该将它视同儿戏吗,将它遗忘在尘土中,将它丢失在大雨里,或者在它上面滴上化学试剂,让它再也不能够同以前一样精准。

但是造物主给你的身体是一台更加精妙绝伦的机器,过了整整1/4世纪的时间,它才趋于成熟。难道你还要虐待你的身体吗?

表的作用是记时。而人类身体的最高目标是力量。人的身体如果没有力量就毫无意义,就好像手表离开了时间毫无意义。

小小的一个毛病就可以让手表停止转动,而你为什么还要做那么多非理性的事情呢,他们完全也可以让生命停止转动。对于人类的身体而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够对身体周围的种种细小的变化作出反应,而这样就要求人的大脑时常保持清醒的状态。但是你在用酒精麻痹大脑细胞,用尼古丁杀死大脑细胞的时候又何曾想到过这些。你一方面在破坏着你的身体,一方面却还指望它能够有最好的表现,这怎么可能。

第一次吸烟的年轻人应该扪心自问——我能够冒得起这么大的风险吗?我难道要步那么多人的后尘,让香烟毁掉我的健康、力量,现在和将来的所有吗?

这些年轻人应该坚决地说:“不,在我的身心变得更加成熟之前,我将不会尝试香烟。”而事实证明,绝大多数成年人如果青年时代没有吸烟,不会愿意把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作为吸烟的赌注。

曾经有一位神经系统专家根据调查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吸烟在长时期内造成的不良影响比起饮酒的短期影响更加致命。烟民除了更容易患上咽喉部和口腔部的癌症之外,还会把吸烟的不良影响带给他的下一代。

这位专家还认为,人类之所以还能够幸免于烟的危害是因为女性不吸烟。如果她们也染上了这种劣习,人类的后世后代将不可想象。

说到这里,我们倒应该对女性吸烟数量日渐增多的趋势保持警惕。酒店和咖啡店为妇女们提供了吸烟的场所。我们现在经常可以在纽约的饭店和酒店里看到吸烟的妇女。

不久前,笔者应邀参加了一次宴会,竟惊奇的发现许多在座的女士都吸烟,并且悠闲自得仿佛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我还看到美国一位著名作家的孙女也在这之列,这对我来说确实吃惊不小。我心想,“如果她爷爷知道了这件事,不知道该做何感想。”

在伦敦和利物浦之间的列车上,还为女性的吸烟者提供了专门的吸烟室。据说是由于美国女烟民才有了这个创新。而美国一家大铁路公司的官员在谈到这个的时候表示他们也许很快就要在火车上推出同样的设施。

当然吸烟的嗜好在很多情况下是遗传的。一位朋友曾经告诉我他认识一个窈窕淑女也嗜烟如命,即使女性在公共场所吸烟还不被人们所接受,她还是无法抗拒对烟的爱好。她说她的父亲就是一个烟民,而她自己对烟的爱好可以追溯到她的童年时代。在我看来,每个年轻人,包括男青年和女青年都应该勇敢而坚定的对香烟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