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工作像蚂蚁生活像蝴蝶
48198400000018

第18章 团队合作(1)

正如蚂蚁群体中的分工一样,分工合作正成为一种企业中工作方式的潮流被更多的企业所提倡。分工协作能把容易的事情变得简单,把简单的事情也变得更容易,使做事的效率倍增。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整体,经过优化设计后,整体功能能够大于部分之和。

一滴水,只有把它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一根线,只有把它拧成一股绳子才会有力量。每一个员工,只有群策群力、合作互助,才能在完成团队任务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蚂蚁具有非常强的奉献和合作精神。这种行为对于社会性的群生动物非常普遍。动物学家的解释是,如果一种动物有更多机会幸存下来,并且在其一生中留下了更多的后代作为一个类群的成员,那么,合作奉献比继续作为一个独居者要更好。

证据表明,这种协作生存的现象在自然界确实普遍存在。例如,比起孤家寡人的动物来,成群结队的鸟类和结伴而行的大象寿命更长,子代更多。因为依靠着集体的力量,它们找起食物来效率更高,抵抗敌人时抱有更大的胜利希望。对于人类这种社会性的高级动物来说,共享共生、协作生存的意义同样重大。

蚂蚁的决胜法宝就是依靠团队,蚂蚁们从不会脱离团队而行动,每一只蚂蚁的行动都是需要团队进行支持。一滴水,只有把它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一根线,只有把它拧成一股绳子才会有力量。每一个员工,只有群策群力、合作互助,才能在完成团队任务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具备蚂蚁一般的合作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现代企业的必备要素。向蚂蚁学习团队合作精神成为我们每一个体的必修课。对于协作精神的重要性可以从下面这个传说故事中得到更多的认识。

作为职员,要真正融入到团队中,必须要保证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一致,两者要完全统一起来。蚂蚁在寻找和搬运食物过程中,总是能够有效分工协作,实现目标。这是因为单个蚂蚁没有私心,它们的目标完全一致。在企业里,如果你总是从自身的利益来考虑问题,总是打自己的“小九九”,而不管不顾团队的整体利益,那么,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优秀的职员。

单枪匹马难成事

蚂蚁们的成就依赖的是集体的力量,个体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蚂蚁们从不会单独行动,它们往往依赖于集体之中,从而获得最大程度的支持。

独木难成林,再优秀的员工,如果不能与团队作战,也难取得成功,这是千古不变的至理名言。

在公司中,我们不难发现那种很有才华,但却喜欢吃独食的人,这样的人让公司的管理者非常头疼。一位总经理提到自己当年在某大公司做策划部主任,遇到了一个非常没有团队意识的员工时说:“我的部门里有这样的一个年轻人,明明极为聪明,他的策划案创意非常好,点子也非常多,但是当公司开策划会的时候,他从来不主动发言,你问到他头上,他也不一次把所有想法都说出来。可你要求他自己出策划案时,那些火花、创意,又让你不得不承认他做得漂亮。他总是自以为是,而且公开宣称我自己的创意为什么要给别人?我几次跟他谈过,一个部门的成就是大家一起创造的,在一个集体里没有与自己无关的事。可他说,不是我分内的事我为什么要替别人操心?唉,人是聪明人,就是没有团队意识。”

这样的员工个人意识特别浓,非常个人英雄主义,与团队意识相对立,一味地追求个人卓越而忽视或无视团队的成败。但是创意只有在碰撞中才会产生耀眼的火花,个人意识太强的人不会与别人产生碰撞,也不会有团队的创意。因此,尽管他很聪明,但他的优秀就长远来看也是一时的。

单枪匹马在任何工作中都不可能出彩。比如营销团队,营销工作是一个系统而整体的工作,光靠几个人或单方面的工作是不可能完成的,在现代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中充分强调利用各种资源,实现最佳组合,形成最大的营销力,所以加强团队意识的培养是提高营销队伍战斗力的重要手段。同时市场内外部环境瞬息万变,因而营销工作的战略和战术也是动态的,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而随时调整。如果只耍个人英雄主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团队的整体创新能力和工作质量。

查斯特是一个业务员,他的销售技能和业务关系都非常好,因此他的业绩在公司里是最好的。取得成绩以后,他就开始对别人指手画脚了,尤其是对那些客户服务人员。

本来这些客户服务人员非常支持查斯特的工作,只要是他的客户打来的电话,客服就会马上进行售后服务。但是由于查斯特动辄说“我给你们饭碗,没有我你们都要饿死”,要不然就是说这些客服人员服务不好,他的客户向他投诉等。客服人员对他说的话置之不理,但却通过行动与他对抗。后来,凡是查斯特的客户打来的电话,客户服务人员都一拖再拖。最后,这些客户打电话给查斯特,并把怒火发到他的身上。由于后继服务不到位,查斯特的续单率非常低,原来的客户也都让其他业务员抢走了。

合作是前进的动力。

去过寺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

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落四,没有好好地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铢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可见,有效的合作,省时省力,能高效地完成复杂的工作,取得持久性的成功。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六只猴子分别关在三间空房子里,每间两只,房子里分别放着一定数量的食物,但放的位置高度不一样。第一间房子的食物就放在地上,第二间房子的食物分别从易到难悬挂在高度适当的位置上,第三间房子的食物悬挂在房顶。

数日后,他们发现第一间房子的猴子一死一伤,伤的缺了耳朵断了腿,奄奄一息。第三间房子的猴子也死了。只有第二间房子的猴子活得好好的。

第一间房子的两只猴子一进房间就看到了地上的食物,于是,为了争夺唾手可得的食物而大动干戈,结果伤的伤、死的死。第三间房子的猴子虽作了努力,但因食物太高够不着,想够到难度过大,被活活给饿死了。

没有谁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认为一件事情没有自己就一定不会成功,那么你就会有骄矜之气。在团队角色问题中,我们提到过,团队中一定有一件事情是你最擅长的,在这件事情的操作过程中,你是主要力量,但并不代表没有了你就不行。赵本山的小品中有一句话:“地球就得围着你转,你是太阳呀?”你必须清楚,这个世界少了谁都一样。伟人都会成为历史,更何况我们呢?

团队的由来,是社会的必然和自然选择的直接结果。最初,人除了发达的大脑,没有什么其他优势,无论是在速度上还是在力量上都处于劣势。为了生存,人与人之间组成了团队,以抵御强敌并获得生存的空间。于是,自然选择使人与人组合,而人与人的组合则颠覆了自然,开始主宰世界。可以说,一旦人与人组合在一起,就有了战胜一切的强大力量,历史告诉了我们这些。

今天,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无法脱离他人对你的支持。因此,在职业生涯中,你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团队。可以说,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团队精神已经越来越为公司和个人所重视,因为这是一个团队的时代。无论是从公司发展还是从个人发展两方面,你都不能脱离团队,而且必须融入团队中去,有很好的团队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个人的精力再充沛,也还是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是人力所不及的,也就是个人的短处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同时也有自己的短处,这就需要与人合作,用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一个没有团队意识的员工,很难在工作中创造出卓越的成绩,即使他非常有才华。单枪匹马难成事,员工只是团队中的一员,他成功的背后有很多起推动作用的人。如果只顾耍个人英雄主义,那么势必要栽跟头。

团队是最佳的生存之道

团队的力量使得弱小的蚂蚁变得十分强大。看似渺小的蚂蚁竟然在集体中获得了不可想象的力量,蚂蚁们的成就就是如此。比尔·盖茨说:“在社会上做事情,如果只是单枪匹马地战斗,不靠集体或团队的力量,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的。这毕竟是一个竞争的时代,如果我们懂得用大家的能力和知识的汇合来面对任何一项工作,我们将无往不胜。”

蚂蚁问的分工非常细致,他们之间的协作同样成功。

在热带雨林里,蚂蚁是随处可见的,有时一窝蚂蚁多达几万只,但每一个蚁窝只由一只蚁后(有时会多于一只)、若干工蚁、雄蚁及兵蚁共同组成,它们各司其职、分工明细:如蚁后的任务是产卵、繁殖,同时受工蚁的服侍;工蚁负责建造、觅食、运粮、育幼等;而雄蚁负责与蚁后繁殖后代,兵蚁则负责抵御外侵、保护家园;大家各尽所长、团结合作、配合默契、共赴成功。

蚁群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团队,他们是由致力于共同目标而相互分工协作、承担一定职责、技能互补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所以,现在蚂蚁搬食的故事,经常被人们用于诠释齐心协力、团队合作的意义,因为它们这种群策群力及其高效率的团队协作方法,是值得大家反思和借鉴。

分工合作的精神在工蚁身上得到最集中的体现。工蚁是蚂蚁群体中数量最多,也是工作量最大的一种。工蚁的团结合作是很精诚的。在蚂蚁的分工中,工蚁的职责就是负责寻找食品后把它搬运回“家”。工蚁每天都在外寻找食品。找到自己可以背回家的食物,它就一个“人”背回家。

如果遇到很大的食物,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它就会发出信息,于是,就会有很多工蚁前来,大家一起把食品搬运回家。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许多蚂蚁一起搬运一个“庞大”的诸如蛾、蝶、小虫之类的“食品”,它们不会去计较谁出的力气大而消极怠工,也不会计较谁先看见的而争名争利。它们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把食品搬运回“家”。

那么,蚂蚁是怎样召集同伴把体积巨大的食物协作搬回家呢?动物学家观察蚂蚁的工作模式后发现,他们之间的高效协作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当有两只蚂蚁发现食物后,它们会分别走两条不同的线路返回巢穴,边走边释放出一种它们自己才能识别的化学激素做记号,先回到巢穴者会释放更浓烈的气味。

其他蚂蚁闻到较重的气味后,就会走较短的路线去搬运食物。一只蚂蚁搬食物往回走时,碰到下一只蚂蚁,会把食物交给它,自己再沿路返回;当遇到上游蚂蚁时,则会从该蚂蚁处将食物接过来,再传给下一只蚂蚁。

就这样,一个传一个,它们分工协作,配合默契,形成了一条环环相扣,高绩效的工作链,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工作任务。随着现代社会组织分工的高度精细化,社会竞争的极度严酷,组织内部、员工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协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强调弹性、韧劲与协作的蚁群模式、蚁群智慧,是值得企业管理者效仿和学习的。

罗特斯指出:“任何团队优异的成绩都是通过一场相互配合的接力赛取得的,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竞争过程。”当你真正把自己融入到一个团队时,你关注的就是整个团队的利益,而不再是你自己。

将自己视为团队整体的一部分,与全队中的每—位成员紧密合作,你就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力。而如果不懂得寻找自己的团队,你最后就难免会像一只孤飞的大雁一样,被单飞的孤独或寒风吞噬。

泰纳曾经是墨西哥足球队的老队长,在队里任中后卫.开始主教练米卢对他非常器重,他常显露出一点老大哥的味道。然而有一天,米卢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关于泰纳赛后的专访,他居然指名道姓地责怪自己队友的失误,导致了比赛的失败。这让米卢很生气,他希望泰纳能够尽到自己的责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可是泰纳并不理解教练的用意,以至于最后连队员都无法忍受他。

米卢认为:如果一名队员没给队友最起码的尊重,那就说明他没有把自己真正融入这个团队,那他怎么能再为这个队伍服务呢?于是,米卢大胆地起用了一名年轻的中后卫齐拉特,并把他拉入了新一期的集训名单中。小齐拉特也不辱使命,在世界杯的五场比赛中,为墨西哥队进了两个球。而泰纳的名字最终竟没有出现在世界杯阵容的名单里。

在球场上,所有的教练都非常注重发挥团队的合作精神,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才能将团队的力量发挥到最大。

在中国媒体吹捧我们的某位球星时,米卢曾一语道破天机:按照他的个人素质,也许能成为世界级的球员,可惜他还欠缺与队友配合的意识,他不能融入到整个队伍中去,所以说,他不是一个能为团队做贡献的球员。

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记住,我们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团队,即使你是公司的主力干将,你也不能单打独斗。当一个人真正找到自己所属的群体或团队,并真正融入到其中时,他就会时时以团队利益为先,由衷的得到一种归宿感和自豪感,并最终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价值。

在团结协作中实现共赢

昆虫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蚂蚁是一个非常有组织的群体,它们的行为与人类的社会行为在许多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们总是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在工作中互相配合。每一个蚁群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繁衍下一代,确保属于同一蚁群所共有的遗传因子可以生存下去。因此,孕育下一代就成为每个蚁群的核心工作,蚂蚁各种分工合作的活动也无不是为了这个宏大的目标。

蚂蚁不是唯一实行分工合作制度的昆虫,但却是实行这种制度最为彻底的昆虫。正是蚂蚁具有了这种协作精神,才使它成为地球上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生物之一。虽说蚂蚁的工作是出于本能,但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却是值得我们人类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