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临床疑难病例分析
48198300000059

第59章 咳嗽、胸闷、气促、心包腔及胸膜腔积液

(心包恶性间皮细胞瘤)

病历摘要

患者女,19岁。因咳嗽、胸闷、气促2个月于1990年4月16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受凉后出现阵发性干咳,间或有不规则低热,伴出汗,乏力。按感冒治疗无效。l周后症状加剧,出现活动后心悸,胸闷,气促致不能平卧,原地区医院诊断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及心包炎”。经反复胸穿抽胸水及心包穿刺抽液,并行抗痨治疗月余,效果不佳则转我院。起病以来,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约2kg。既往无石棉粉尘吸入史,幼时曾患颈淋巴结结核,已治愈。

体格检查体温36.4℃,脉搏12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6.0/10.7kPa(120/80mmHg),一般情况好,全身无水肿,无杵状指(趾)。全身淋巴结不肿大,颈静脉稍充盈,Kussmaul征(-),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双侧肩胛下区叩诊浊音,该区语颤明显减弱,呼吸音消失,左肩胛下区少许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触不清,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音遥远,心尖区可闻及柔和吹风性收缩期杂音,无心包叩击音,无奔马律,心率120次/min,节律齐。腹平软,肝脾未扪及。神经系统无异常。

辅助检查血红蛋白145g/L,白细胞6.4×109/L,中性0.53,淋巴0.44,嗜酸性0.01,单核0.02,血小板计数154×109/L,血沉13mm/h。肝肾功能正常。使用激素前检查外周血LE细胞(-),抗双链DNA(-),抗核抗体周边型1∶40,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定量正常,胸水检查11次,外观黄色透明,比重1.020,李凡他试验(+),红细胞数990~1150/ml,白细胞数16.5~11.4/L,中性0.02~0.16,淋巴0.84~0.98。胸水蛋白量8.2~18.9g/L,糖6.4mmol/L,氯化物100~112mmol/L。多次查癌细胞(-),LE细胞(-),抗酸杆菌(-),细菌培养(-)。心包抽液6次,与上述结果大致相同为渗出液。心电图示低电压,窦性心动过速。胸片显示:左侧中等量、右侧少量胸腔积液,纵隔影增宽,纵隔胸膜包裹性积液可能,双肺未见占位性病变及结核灶。CT示心包膜增厚,心包积液上延到上纵隔内,纵隔面的CT值为28Hu,未见肿块。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各瓣膜正常,各房室内径不大,心包膜增厚,心包大量积液。胸膜活检因取材不满意,仅见少许纤维肌组织。患者拒绝骨髓穿刺检查。

入院诊断心包腔及双侧胸膜腔积液原因待检。

住院经过入院后行试验性抗痨及激素治疗。曾先后静脉滴注PAS8g/d,异烟肼300mg/d,肌注链霉素1g/d。因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眩晕、耳鸣等症状,只好减量或改口服异烟胼、利福平、乙胺丁醇,配合每周抽胸水1~2次,每次600~800ml并腔内注入异烟肼等治疗。因抗痨效果不佳,胸水增长迅速,心包积液日渐增多,出现心包填塞征,一般情况恶化,而转胸外科进一步诊治。

讨论

甲医师患者具有以下临床特点:(1)19岁的女性。(2)起病之初间或有低热、咳嗽、胸闷、气促、食欲减低。(3)无外伤、关节病史。(4)有中等量心包腔及胸膜腔积液,实验室检查均为渗出液,多次查抗酸杆菌(-),细胞学检查(-),培养(-)。(5)X线,2DE及CT检查均未提示肿瘤病变。(6)免疫学检查无异常发现。心包腔和胸膜腔积液的病因应首先考虑常见多发病即结核性所致。但患者血沉正常,抗痨治疗数月无效,一般情况恶化,胸水不消失,应考虑肿瘤可能性大,但多次未找到恶性细胞,不能确诊。

乙医师心包积液的病因诸多,若系结核性,抗痨治疗应有效;若系特发性,激素治疗应见效;若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该患者无多器官损伤依据;至于肿瘤是原发或转移性难于确定,倾向于原发性心包肿瘤,首先考虑淋巴肉瘤或间皮瘤。

丙医师从现有临床资料,诊断结核性依据不足,但仍不能排除。其他风湿性,甲状腺功能减退,非特异性等都不支持。X线及CT提示纵隔影明显增宽,纵隔肿瘤可能性大,但患者无压迫症状和体征,鉴于患者有顽固性心包积液和胸水,心包肿瘤可能性大,不能解释的是各种检查未发现原发癌部位,非血性渗液,未查到癌细胞,诊断不能成立。

丁医师于7月16日行剖胸探查术,术中见胸骨与心包粘连紧密,但能分离,心包壁层硬如木板,触不到亦看不见心脏搏动。切开心包后,见有淡黄色透明液体溢出,量约250ml。延长心包切口,上至升主动脉反褶,下至心包膈面,见心包壁层中部厚1.5cm,心底及心尖部厚3cm,心包病变向两侧延伸,累及双侧胸膜。胸腺增厚,质地硬,与升主动脉前壁紧连不能分离。肺动脉和主动脉壁增厚,质硬,心脏搏动活跃。切取增厚的心包组织作细胞病理学检查。术后诊断:原发性心包恶性肿瘤(间皮细胞瘤可能)。

戊医师所取组织两块。肉眼所见:灰黄色间暗红色组织2cm×2.5cm×1cm,另一块扁平黄豆大结节。表面无包膜,切面灰黄色间灰白色,质硬。镜检:瘤细胞排列呈小片状或散在分布,局部立方上皮被覆于纤维间质面上,构成裂隙,少许区域假腺样结构形成。瘤细胞多呈立方状,胞浆丰富,嗜伊红染色核圆而大,居中位,但核仁不规则,异型性明显,病理诊断为恶性间皮细胞瘤。恶性间皮细胞瘤由被覆于体腔内壁的间皮发生,除心包膜外,可原发于胸膜、腹膜和胃等处,部分病例与石棉尘肺有关。根据组织学和生物学特征,间皮瘤分为局限性(孤立性)和弥漫性两种。根据细胞学形态又可分三种:(1)间皮细胞(上皮细胞型),(2)梭形细胞(纤维型),(3)兼上两种(混合型)。心脏的原发肿瘤以黏液瘤最常见,占心脏肿瘤的1/3。心包间皮细胞瘤罕见,常发生心脏的传导系统,以房室结多见。肉眼多为细小,灰白色,质实,境界不清的瘤结,与周围红褐色的心肌细胞和脂肪易区别。镜下见瘤组织主要由大小不一、形态不等的管瘤构成。由单层或多层立方上皮所被覆,常有范围不等的鳞化区。结合手术所见,切取组织为心包裸区之心包膜肿块,故应为原发于心包的恶性间皮细胞瘤。

己医师关于纵隔增宽的原因,原疑为纵隔肿瘤、纵隔淋巴结核、胸腺肿瘤等。曾经立卧位胸透,纵隔影变化不明显,未见实质性块影。CT提示纵隔呈均匀一致性密度,CT值偏低提示为液体改变,故考虑纵隔增宽系纵隔包裹性积液所致。关于间皮瘤原发部位,主要是根据手术所见和病理诊断,肿瘤原发于心包膜。引起胸水的原因主要为胸膜受累,亦可能与心包肿瘤致淋巴回流障碍及静脉压升高有关。

庚医师心包恶性间皮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有:(1)多发生于成人,亦可见于小儿。具有一般心包炎症状和体征。(2)偶有发热和体重下降。(3)抗痨治疗无效。(4)心包渗液多为血性,增长迅速,数日可增600~800ml,填塞征明显。(5)偶可找到肿瘤细胞。(6)常需经手术或尸解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1974年Andersen提出以下诊断标准:(1)肿瘤必须位于心包膜上;(2)仅转移至淋巴结;(3)未发现其他原发性肿瘤。本例基本符合此诊断标准。恶性间皮细胞瘤累及心包膜脏层和壁层,使心包广泛增厚,大量心包积液造成心包填塞和缩窄,部分病人可伴单侧或双侧胸水,酷似结核性心包炎并胸膜炎,是造成本例疑难的主要原因。预后差,多数病人在发病1年内死亡,但也有存活5~6年者。主要死于心包填塞、心肌受累和静脉压升高后顽固性心衰。治疗:(1)手术开窗引流。(2)心包腔置管引流,注药。(3)化疗,静脉或心腔内给药等,可缓解症状,延长生命。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赵撷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