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临床疑难病例分析
48198300000101

第101章 头晕、面色苍白、下腹部肿块

(双侧卵巢颗粒细胞瘤)

病历摘要

患者女,35岁。产后11个月,头晕乏力半年,下腹部发现肿物半个月,由外院转入我院。患者妊娠4个月时贫血,血红蛋白70g/L。妊娠41周行催产素引产未成功而行剖宫产。当时血红蛋白80g/L,术中发现于宫前壁有直径2.5cm小突起,诊断为子宫肌壁间小肌瘤,未予处理。双侧附件情况不详。术中未输血,产后未哺乳,40d后月经恢复。产后6个月,右下腹痛1周,未行妇科检查,按炎症处理后好转。2个多月前开始饭后腹胀,下肢乏力,面色苍白。检查血红蛋白64g/L,经骨髓穿刺诊断为缺铁性贫血。补铁剂治疗1周,血红蛋白降至39g/L。再次行骨髓穿刺诊断为溶血性贫血。因伴高热39.5℃住某医院,检查右下腹压痛及反跳痛。按阑尾炎治疗,同时给予强的松每日60mg,1周后血红蛋白升至60~90g/L,网织红细胞由0.05降至0.02~0.03,白细胞、血小板正常,Comb"s试验阴性。2周后患者发现下腹部有一苹果大肿物,可活动,无压痛。继而出现腰骶部持续剧烈疼痛,并向下肢放射。疼痛逐渐加重致行走困难。盆腔检查发现盆腔及下腹部实性肿物25cm×20cm×17cm,部分呈囊性,伴发热。患者转入我院妇科。

入院检查体温38℃、红细胞沉降率104mm/h,血红蛋白65g/L,白细胞12.3×109/L,血小板146×109/L、网织红细胞0.006。尿素氮8.2mmol/L,乳酸脱氢酶38.9μmol·s-1/L。其余化验正常。B超提示:双侧附件及子宫后方多发实性肿物,部分囊性变,并有少量积液。首先采用对症治疗,因腰骶部疼痛剧烈,每日用强痛定、度冷丁止痛,并每日给予强的松60mg。经输洗涤红细胞、白蛋白后,血红蛋白达76g/L。入院第6d因肿物生长迅速,疼痛日益加重,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清亮腹水1000ml,盆腹腔充满大团块分叶状实性肿块,与大网膜、腹壁、膀胱、子宫粘连,并浸润小肠。子宫正常大小,左侧卵巢为10cm×8cm×4cm,右侧卵巢为15cm×10cm×6cm,囊实性。因肿物与盆壁粘连紧密,术中仅切除大部分肿物,共4000g,肿物最大直径14cm。同时切除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及被浸润的小肠13cm。术后右侧盆壁残存4cm×5cm、4cm×4cm及4cm×3cm肿瘤组织,肝下有播散小结节。术后1周血红蛋白110~120g/L,体温37℃~38℃,右下腹可触及实性肿物,直径6~7cm,呈结节状。术后4周右下腹肿物增大至脐上3指,约28cm×20cm,体温持续38℃以上,并伴呕吐。腹腔注射5—氟尿嘧啶1000mg,未能控制肿瘤生长。术后8周腹部可触及肿物充满腹腔,如足月妊娠大小,每日腹泻10多次,持续高热、昏迷,血红蛋白降至34g/L,血小板16×109/L,4d后患者死亡。

切除肿物病理检查双侧卵巢颗粒细胞瘤。多结节状弥漫型,伴囊性变及出血坏死。肿物浸及子宫肌层、回肠肌层及肠系膜。

讨论

甲医师患者最初以溶血性贫血为主要表现,应用激素治疗半个月发现下腹部肿物,生长快、疼痛剧烈。转入我科后,请血液科医生多次会诊,认为患者为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主要机理由于肿瘤细胞代谢产物为抗原,使机体产生抗体,作用于红细胞,使其破坏,发生溶血及贫血。Comb"s试验是在应用大量激素后测定,可能为假阴性。恶性肿瘤合并溶血性贫血常发生在淋巴肉瘤病例。治疗原则应以激素治疗配合输洗涤红细胞。此患者因病情进展太快而行急诊手术。据多数文献报道,此类肿瘤多为低度恶性。此例患者为临床III期,合并溶血性贫血,应对其临床、病因、病理及处理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乙医师卵巢颗粒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不尽一致。一般认为属于低度恶性或潜在恶性,肿瘤转移或呈浸润性生长,是最可靠的恶性指征。组织病理学检查只能辅助诊断,不能提示此类肿瘤的预后。

丙医师颗粒细胞瘤为恶性,但可分为低度恶性、中度恶性、高度恶性。有人认为,组织形态学上有CallExner小体者,常为低度恶性;条索状者为中度恶性;而弥漫型者,恶性程度较高,预后不好。现在比较倾向于依靠细胞分化决定其恶性程度。此例患者病理切片显示组织形态为弥漫型,核分裂相较多,其临床表现高度恶性,可能与溶血性贫血互为因果。

丁医师颗粒细胞瘤占所有卵巢肿瘤的2%,占恶性卵巢肿瘤的3%~10%。自出生至90岁,各年龄组的妇女均可发生,约50%发生在绝经后,青春期前很少超过5%,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有人提出,此瘤来源于未发育的卵泡上皮,并有动物试验证明,卵子不继续存活后,残存的卵泡物质在促性腺激素不断刺激下可生长发展为肿瘤。此瘤症状常与其分泌激素及年龄有关,青春期前发病的患者约7%~10%,有性早熟,生育年龄发病的患者常月经不调,老年人可有绝经后出血,生育年龄发病的患者,15%有急腹痛症状与异位妊娠相似。此瘤1%~6%发生在卵巢双侧,肿瘤直径可为1~40cm,约90%的肿瘤有囊腔,50%以上患者肿瘤有陈旧性出血。由于病理组织结构变化较多,往往易将其他肿瘤误诊为此类肿瘤。Stenwing复习177例诊断为此类肿瘤的患者资料,约23%不应诊断为此类肿瘤。美国JohnsHopkins大学5位病理学家认为,根据其形态结构评定恶性程度非常不易,患者临床分期是决定预后的关键。Fox及Schwartz分别提出,弥漫型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0%及55%。总之,影响预后的因素有:(1)临床分期;(2)肿瘤是否破裂;(3)瘤体直径大于10~15cm;(4)年龄大于40岁。本例除年龄外,其他因素均具备,并合并溶血性贫血。病理切片可见大量核分裂相,淋巴管内有癌栓,切片上可见溶血,均影响预后。此患者无不规则出血史,但有腹痛,用激素治疗后腹痛明显才发现肿物,手术后又不能停用激素以致短期内残存肿瘤迅速增长。一般实体肿瘤倍增时间为20d左右,而此患者术后1周在腹部即可触及直径为6~7cm大小的肿物,术后4周触及肿物明显增大,直径约28cm。此患者应尽快放疗,因颗粒细胞瘤对放疗相对敏感,如果放疗无效可再试用化疗。个别有报道用5氟尿嘧啶、更生霉素及环磷酰胺治疗或单用马法蓝治疗。最近有作者报道,可以糖蛋白Inhibin作为肿瘤标记物进行检测,国内尚未见报道。

戊医师关于此患者的病理诊断及肿瘤的恶性程度,谈两点意见。第一,关于病理诊断。此患者35岁,送病理检查标本为肿物、子宫和附件。肿物巨大,直径约30cm,与左侧卵巢粘连,外形不规则,由多数肿块组成,大小不等,直径为2~10cm,每块肿块均有包膜,大部分肿块破裂。肿物与肠管、肠系膜粘连成团,切面白色、质软、糟脆,部分囊性变。右侧卵巢直径10cm,包膜完整,剖面同左侧卵巢。镜下两侧卵巢肿瘤组织形态相似,细胞小、圆形,胞浆浅染、边界不清,核圆形或卵圆形,核膜清楚,染色质均匀,容易找到核纵沟,核分裂相多见。肿瘤细胞弥漫分布,肉瘤状或间质分隔成大片。未见腺样结构,可见疑似CallExner小体,淋巴管可见多数瘤栓。为区别神经母细胞瘤及淋巴瘤,又行免疫组化Lca及Nse染色均阴性。此例诊断为卵巢颗粒细胞瘤无疑。第二,关于恶性程度。此类肿瘤多数为低度恶性或潜在恶性。其特点为晚期复发,5年生存率为80%左右。个别报道可达97%,10年生存仅为70%左右。但个别病例恶性程度很高。决定预后的主要因素为:(1)临床分期;(2)肿瘤体积;(3)肿瘤的囊性或实性;(4)肿瘤发生的部位;(5)组织学类型;(6)核分裂相多少;(7)肿瘤有无坏死;(8)机体免疫机制如何;(9)治疗方法。此患者各种病理所见均属于高度恶性类型。另外,此患者严重贫血,使用大量激素,抗肿瘤免疫机制受到影响,预后很差。

己医师患者为卵巢颗粒细胞瘤,但最初以贫血发热就诊,经用大量激素治疗,虽然贫血略有缓解,但未解决其主要问题,以致肿瘤迅速发展。我认为,肿瘤的发展与激素的应用有一定关系,应尽快减少激素用量,加用抗肿瘤治疗、放疗或化疗。

庚医师溶血性贫血分为两大类:一是遗传性;二是获得性。后者又分为四种:(1)自身免疫性;(2)药物引起;(3)肿瘤;(4)毒素病毒刺激。此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卵巢颗粒细胞瘤Ⅲ期合并溶血性贫血,Comb"s试验阴性,排除了自身免疫性。文献报道,恶性肿瘤与溶血性贫血有关,多发生在晚期癌。常见于前列腺癌、肺癌、乳腺癌、胰腺癌、胆管癌、胃癌及卵巢癌。颗粒细胞瘤并发溶血性贫血较少见。其病因已经证实为:晚期癌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有并发DIC的可能。发生机理为:(1)癌细胞释放组织凝血活酶样物质进入血循环,诱发DIC;(2)恶性肿瘤患者常有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促进DIC的发生;(3)瘤细胞在血管内栓塞,迁移及浸润,导致血管壁损伤,使局部循环障碍,血小板在血管内黏附聚集,消耗了大量血小板,形成微血栓及血小板减少。红细胞通过微血栓或瘤栓损害的血管时,由于机械性挤压发生溶血,在末梢血涂片中可见到红细胞碎片和芒状红细胞。临床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应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纠正贫血。可输洗涤红细胞、肝素或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给激素辅助治疗。我建议,今后对晚期癌患者,应检查: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及末梢血涂片等。有些患者发生DIC往往是亚临床型,仅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临床可无症状和体征。所以,通过实验室检查,可能发现更多晚期癌合并溶血性贫血。

辛医师像此例恶性肿瘤患者并发溶血性贫血,而最初表现为溶血性贫血的病例,是十分少见的。1962~1986年24年间,文献仅有77例类似的报道。其中2例为卵巢癌。此类贫血以红细胞破碎为特征。其发病机理是在小血管受损的基础上,首先发生DIC之后纤维蛋白网内的红细胞破坏,而产生溶血以至贫血。文献报道的77例中,绝大多数为产生黏蛋白的腺癌,其中胃癌35例,占第一位。黏蛋白是一种前凝血质,能促使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生。

壬医师此患者应用大量激素后,溶血性贫血有所缓解,并不能证明是由于自身免疫引起的贫血,症状缓解可能是使用激素疏通了微循环,而贫血有所改善。手术后由于缩减了大量肿瘤组织,短期内血红蛋白达100~120g/L。但当肿瘤细胞没有得到抑制,而迅速增长后,溶血性贫血并没有因为激素的使用而进一步维持或改善。相反,贫血再一次加重,血红蛋白又下降至34g/L,血小板降至16×109/L。大量激素却抑制了机体免疫功能,导致肿瘤倍增时间缩短,术后2个月肿瘤充满腹腔,如足月妊娠大小。加之患者术后一直发热、贫血,一般状况极差,无论放疗、化疗都很难进行。虽然我们竭尽全力采取了各种治疗方案,但预后很差,患者高热、昏迷、腹泻持续4d后死亡。

(北京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李蔚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