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15位国学大师讲述人生智慧
4818900000050

第50章 2 每个青少年都应该牢记的三句忠告

第九章2 每个青少年都应该牢记的三句忠告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美丽、灿烂、自由的时期。面对丰富多彩的青春年少,我们虽然缺少人生的经验,但我们有的是重新再来的机会;我们虽然缺乏人生的阅历,但我们有的是不断尝试的可能。然而,思想、习惯和看法将在这最美丽的时期,慢慢铸成,而一旦铸成将难抹去。这里,梁实秋先生给我们三句忠告,可以说既有普遍的针对性和巨大的意义。

健康的身体是真正的本钱

你是不是有通宵达旦地玩牌、看电影的习惯,第二天则睡到太阳高挂才醒。考前打突击,挑灯夜战对于你来说是不是同样很平常呢。如果是,请从现在起改掉这些不良的习惯。要知道,人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生物钟的严格控制下有节律地进行运转的饮食、睡眠、学习、工作以及其他方面都应养成一种定时、定量的规律性,并保持始终。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从而保证身体各种生理功能发挥最佳效应。

或许你会觉得自己现在还年轻,熬夜或者超负荷地工作、学习不会对你的健康产生多大影响,真的是这样吗?

许多人似乎以为“自然”是很好说话,是可以行贿的。我们可以破坏健康法则,可以在一天内做两三天的工作,在一次宴会上吃两三天的食品,我们可以用各种方式糟蹋我们的身心健康,然后请教医师,光顾药房,以作为补救。现实则毫不留情向我们揭露,多数人的生活都循环往返于糟蹋身体、医治身体上了!

不论你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或者是心情无限低落,还是迫于工作与学习的压力,都不应该以此为借口而忽视健康的重要。不良的健康状况对于个人、对于社会所产生的危害到底有多大,有谁能够计算得出呢?许多人之所以饱尝着“壮志未酬”的痛苦,就因为他们忽略了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有一位年轻人,整天唉声叹气,愁眉不展,逢人便吐苦水:“我实在是太不幸啦!父母没有给我留下遗产,我没有别墅,没有小汽车,甚至连到海边度一次假的钱都没有。”

一位老者对年轻人说:“我有办法让你很有钱,但必须用你所拥有的东西来交换。你愿意吗?”

年轻人高兴地说:“我有什么东西值钱吗?如果有,你要什么我都愿意,只要你能让我成为富翁。”

“我出100万买你的一只手,你愿意吗?”

“啊?一只手?我舍不得手。我不愿意!”青年人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那么,我用500万买你的一条腿,可以吗?” 年轻人又坚决地摇了摇头。

“一只眼睛呢?1000万?” 年轻人恐怖地直摇头。

老者笑了:“你看,你现在至少已经拥有了1600万,只是暂时还不想要这笔钱。年轻人,一个有手、有脚、有眼睛的人还怕没有钱吗?实际上,凭你所拥有的一切,你已经就是一位亿万富翁。一位亿万富翁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不可否认,世界上最昂贵的东西就是生命!拥有生命我们已经足以自豪和快乐。我们可以贫穷,可以不出色,但却不可以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因为健康的身体早已抵得上亿万家财。

就像梁实秋先生在《时间与生命》中告诫我们的一样:无论做什么事,健康的身体是基本条件。他写到,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有所谓“强迫运动”,我踢破过几双球鞋,打断过几只球拍。因此侥幸维持下来最低限度的体力。老来打过几年太极拳,目前则以散步活动筋骨而已。寄语年轻朋友,千万要持之以恒的从事运动,这不是嬉戏,不是浪费时间。健康的身体是作人做事的真正的本钱。

体力与事业的关系非常重要。人们的每一种能力,每一种精神机能的充分发挥,与人们的整个生命效率的增加,都有赖于体力的旺盛。强健的体魄,可以使人们处处得到帮助。凡是有志成功、有志上进的人,都应该爱惜、保护体力与精力,而不使其有稍许浪费,因为体力、精力的浪费,都将可能减少我们成功的可能性。要想拥有美丽、值得他人注目的人生,我们就要首先向内使劲,关注爱惜自己的身体,善待它、营养它、健康它,愉悦它,它定会很好地回报我们。

中国人有句古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聪明的工匠绝不肯使用已经损坏的工具。天下没有一个理发匠,用迟钝的剪刀,能指望其业务的发达;没有一个木匠,用迟钝的锯凿、斧头,能指望其技术的精良。一个人所能实施的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储藏起大量的体力与精神力来获取成功的资本。

假如有一个人,有着一蓄水池的宝贵的生命力,但他却在蓄水池上到处凿孔,让池中的生命力流尽。对于这个人,我们将有何感想?事实上有好多人,就是这般做法!我们有着一大池的生命力,但由于我们的不谨慎、不留心与无知,使得大部分的生命力都从漏孔中流!青少年朋友,千万不要在体力与志愿不相符时才开始重视健康。请你每天检查一次,以保证你的脑力和体力,从而为成功打好基础。坚持锻炼,健康饮食,合理作息,适时放松,永远记住:健康的身体是真正的本钱。

友谊不可透支,总要保留几分

从小我们就开始与人交往,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子。儿时的玩伴,校园的同窗,活动的搭档,还有以后工作中的同事,不管是哪个圈子,我们总能找到那么一两个“臭味相同”的朋友,就这样,我们的朋友圈扩大了,我们可以把朋友分成好几个类别,有的是普通朋友,有的可称为心灵的使者,有的是诤友,有的则是记忆中的匆匆过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交友方式与原则,对于来来往往的朋友,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的感慨,但不可否认,失去朋友是一种遗憾。人们常说,“朋友是用心经营的”,心中有朋友,平常多联系,友谊才能长久。这是不是说好朋友就应该天天粘在一块,或者是没完没了煲“电话粥”、“网上共游”呢?当然不是,梁实秋先生告诉我们,“与朋友交,久而敬之”。

蕨菜和离它不远的一朵无名小花是好朋友。每天天一亮,蕨菜和无名小花都扯着嗓子互致问候。日子久了,两人都把对方当成自己最知心的朋友。同时,它俩发现,由于相距较远,每天扯着嗓子说话很不方便,便决定互相向对方靠拢,它们认为彼此之间距离越近,就越容易交流,感情也越容易加深。

于是,蕨菜拼命地扩散自己的枝叶,它蓬勃地生长,舒展的枝叶像一柄大伞一样,无名小花则尽量向蕨菜的方向倾斜自己的茎枝,它俩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

出乎意料的是:由于蕨菜的枝叶像一柄张开的大伞,它不仅遮住了无名小花的阳光,也挡住了它的雨露。失去阳光和雨露滋润的无名小花日渐枯萎,它在伤心之余,不再与蕨菜共叙友情,相反还认为是蕨莱动机不良,故意谋害自己,便在心里痛恨起蕨菜来。蕨菜呢,由于枝叶过于茂盛,一次狂风暴雨之后,它的枝叶被折断得所剩无几,身子光秃秃的。看着遍体鳞伤的自己,蕨菜把这一切后果都归咎于无名小花身上,如果没有无名小花,它也绝不会恣意让自己的枝叶疯长的。于是,一对好朋友便反目成仇了。

蕨菜和无名小花的故事给我们的教训:即使是好朋友也要保持距离,也就是要把握“久而敬之”的原则。

梁实秋先生在《谈友谊》中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因为淡所以不腻,才能长久;“与朋友交,久而敬之”,敬就是保持距离,也就是防止过分亲昵。最要注意的是,友谊不可透支,总要保留几分。

与朋友交往需保持一定距离,这该怎么理解呢?人们常常是因为彼此间共同的喜好相互吸引,联系频繁了,也就产生了友情。同性、异性间的交往大抵都是如此。但是每个人又都是不同的个体,来自不同的层面,从小接受不同的教育,也就决定了人们不同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处事方式与理想追求。差异所带来的矛盾必然在日常的接触中而日渐突显。另外,“人无完人,金无赤足”,每个人都有缺点,即使人缘再好也不例外。人们常有这种感慨,刚接触一些人的时候,对他们的第一印象特别好,但久了却发现并不是那样。这就是因为随着接触的增多,对对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们的缺点也随之暴露出来。缺点累积多了,自然影响了你对他们的“印象分”,更甚者,则会与之渐行渐远。

青少年朋友们:距离产生美,在交友时请牢记保持一定的距离,抽象的距离将使你们对彼此的关系怀有更多的憧憬与向往,从而在彼此间维系一份朦胧的美,将目光从挑替审视转向赞同认可,这将让你们的关系更加融洽,让友情细水长流。

沉默是最后的一项自由

在现实生活中,不善言谈的人,容易给人以厚道的印象,不善言谈的人,使人无法捕捉他内心世界的秘密。这就是沉默的力量。沉默可以显示一个人的深邃,一个人的修养,一个人的学识。话不在多,关键是分量,是恰到好处的无言。

梁实秋先生在《沉默》中这么谈到,“居贵之士多半有一种特殊的本领,两眼望天,面部无表情,纵然你问他一句话,他也能听若无闻,不置可否。所谓贵,一定要有一副高不可攀的神情,纵然不拒人千里之外,至少也要令人生莫测高深之感。”

“沉默是金”事实上是一种修养,一种处世之道。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聪颖异常,机智善辩。一天,有位年轻人来找苏格拉底,说是要向他请教演讲术。他为了表现自己,滔滔不绝地讲了许多。待他讲完,苏格拉底说:“可以考虑收你为学生,但要收你双倍的学费。”年轻人很惊讶,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加倍呢?”

苏格拉底说:“我在教你怎样演讲之前,必须给你加一门课,那就是怎样闭嘴。”

苏格拉底不喜欢滔滔不绝的人,他对人说:“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而只有一张嘴,显然是希望我们多听少说。”庄子也曾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而庄子本人虽然好学深思,富有雄才大略,但是他不爱说。庄子一旦说起来,也并非慷慨激昂,豪气冲天,而是通过身边的小故事,让对方心领神会。

南唐广陵人徐铉以学识渊博和通达古今闻名于北宋朝廷。

有一次,江南派徐铉来纳贡,照例要由宋廷派官员去作陪伴使。宰相赵普不知究竟选谁为好,就去向宋太祖请示。太祖想了想,令殿前司写出十个不识字的殿中侍者的名字,太祖御笔一挥,随便圈了其中一个名字说:“这个人就可以。”这使在场的所有官员都大吃一惊。赵普也不敢再去请示,就催促那侍者马上动身。那位侍者得不到任何明确指示,只好莫名其妙地前去执行命令。

一见面,徐铉就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所有人都叹服他的能言善辩。那位侍者大字不识,当然无言以对,只好频频点头称是。徐铉不知他深浅,更加搜索枯肠喋喋不休地想和他辩论。但是在一起住了好几天,那个侍者无一言相对。徐铉口干舌燥,疲惫不堪,只好闭嘴不说了。

实际上,当时宋廷上有陶毅和窦仪等博览群书的大儒,说起论辩之才,未必就输给徐铉。但宋太祖作为大国之君,接待小国使臣,没有派他们去争口舌之长短。因为两强相争,谁也不会服谁,反而有失大国体面。

可见,在生活中,我们不能过分地依赖雄辩的作用,有很多纠葛与问题,再雄辩的语言都解决不了,但是沉默却可以轻而易举地为事情画上圆满的句号。

学会沉默,能够为你带来一方宁静。西方有位哲人在总结自己一生时说过这样的话:“在我整整75年的生命中,我没有过过四个星期真正的安宁。这一生只是一块必须时常推上去又不断滚下来的崖石。”所以,宁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的,追求宁静对许多人来说成了一个梦想。

可是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害怕宁静,时时借热闹来躲避寂寞,麻痹自己,却不知,热闹之后的寂寞更加寂寞。宁静是一种难得的感觉,只有在拥有宁静时,你才能静下心来悉心梳理自己烦乱的思绪,只有在拥有宁静时,你才能让自己成熟。

沉默吧,沉默并不是性格内向人的专利。事临头上用三思,话到嘴边留半句,以不变应万变,沉默是人格、品质等方方面面的综合,是成功的哲学之一。

梁实秋先生曾感慨道:“所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有道之士,对于尘劳烦恼早已不放在心上,自然更能欣赏沉默的境界。在有‘发言自由’的时候而甘愿放弃这一项自由,这也是个人的自由。在如今这个时代,沉默是最后的一项自由。”

青少年朋友,请利用好自己“自由”的权利,守望一方难得的宁静。在宁静来临时,轻轻合上门窗,隔去外面喧嚣的世界,默默独坐在灯下,平静地等待身体与心灵的一致,用自己的理解去解读世间百态,思考人生历程,宁静成了享受,在宁静中聆听沉默的音符,感受灵魂深处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