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15位国学大师讲述人生智慧
4818900000048

第48章 1 谦和优雅的国学大师讲述的处世智慧 (1)

第九章1 谦和优雅的国学大师讲述的处世智慧 (1)

梁实秋先生一生的谦和优雅,留给了后人极深的印象。他优雅的身姿、优雅的话语、优雅的为人、优雅的文风、优雅的书斋……让人接近其人感觉如沐春风、品读其文感觉沁人心脾、感悟其智慧感觉如润心扉。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他那精粹的处世智慧。

骂其实是一种“炒作”智慧

骂人,是生活中最常见不过的事情了。很多人都认为骂人是一种不文明的现象。自然,粗俗的破口大骂,毫无文明可言,然而在梁实秋先生看来,骂之中却蕴含着许多艺术,骂人也是一种高深的学问,骂人更是一种时下最为流行的“炒作”。

在《骂人的艺术》这篇文章中,梁实秋先生这么写到:“骂人须要挑比你大一点的人物,比你漂亮一点的或者比你坏得万倍而比你得势的人物。总之,你要骂人,那人无论在好的一方面或坏的一方面都要能胜过你,你才不吃亏的。你骂大人物,就怕他不理你,他一回骂,你就算骂着了。在坏的一方面胜过你的,你骂他就如教训一般,他既便回骂,一般人仍不会理会他的。假如你骂一个无关痛养的人,你越骂他他越得意,时常可以把一个无名小卒骂出名了,你看冤与不冤?”从这段话中,我们便不难发现骂人的确有着高深的学问。骂的对象要挑选对了,骂大人物,说明你有勇气,大人物你回应你的骂,你便骂出了效果。骂比自己差的小人物,说明你关心他人的成长,有教育爱护的意味,也骂出了效果。而骂无关痛痒的人,你越骂人家越得意,这样一来,把人家给“炒火”了,而自己的形象却大打折扣,这便真的得不尝失了。

这便是生活中骂人的艺术,这便是一种“炒作”。在骂中发泄自己抑郁的感情,而且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和现在娱乐圈中的“炒作”是多么想象。很多明星们骂些记者,骂些导演,结果骂火了,骂红了。这便是骂中的“炒作”。而另外一些明星,大胆地秀出自己的个性,闹出点绯闻, 不惜损坏自己的良好形象,和“骂人”一般有悖于文明礼貌,然而他们却一把火把自己给“炒”红了。可见,生活中的骂与“炒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我们青少年朋友也应该学会炒作。著名作家张爱玲女士有一句话说:出名要趁早,年轻的我们如果学会了“炒作”自己,我们便能暴得大名,对我们的成长来说无常不是一件好事情。

时下网上很火的一个人“芙蓉姐姐”,就是一个敢于、善于“炒作”自己的人,她如同骂人一般,虽然给人一些不甚文明礼貌的感觉,但是她的大胆,她的率真却为她赢得了大名,不但赚足了money,而且让自己成为了一个名人,一个众所周知的名人。这便是“炒作”的效果。

其实,同骂人一样,“炒作”也是古已有之的事情。同骂一样,表明上有悖于社会的文明和正统的道德观念,然而学会“炒作”真的有着巨大的作用。春秋时期的冯谖就可以称得上是“炒作”的开山鼻祖。

春秋时期,齐王受秦国和楚国谗言的欺骗,认为孟尝君的名望高过自己并在齐国专权,就罢免了孟尝君的职位。孟尝君的门客知道这个消息,都纷纷散去,最后只剩冯谖一个人。

冯谖对孟尝君说:“请借给我一辆车,让我到秦国去,我一定让你重受国君的重用,你愿意吗?”

孟尝君于是准备车子和礼物,派他去秦国。

冯谖对秦王说:“天下的游士驱车入秦,都想使秦国强盛,使齐国削弱;而驱车入齐的却都想使齐国强盛,使秦国削弱。这是因为秦、齐两国势不两立,谁能称雄就能拥有天下。”

秦王听了,单膝跪地请教说:“怎样才能使秦国称雄呢?

冯谖反问道:“大王知道齐国罢免孟尝君的事吗?”

秦王答:“知道。”

冯谖说:“辅佐齐国使之在天下举足轻重,都是孟尝君的功劳。现在齐王听信别人的诽谤,罢免了孟尝君。孟尝君心中怨恨,一定会背叛齐国。如果他能投奔秦国,齐国的人心自然随之倒向秦国,齐国的国土就在秦王掌握之中了,岂只是称雄而已?大王应该赶快派使者带着厚礼,去迎聘孟尝君,千万不要错失良机。否则,如果齐国醒悟过来,再重用孟尝君,那么秦、齐两国谁能称雄天下,就未可预料了。”

秦王听了很高兴,当即派出10辆车,载着100镒黄金去迎聘孟尝君。

冯谖辞别秦王,先行赶回齐国,游说齐王:“天下的游士驱车入齐的,都想使齐国强盛,使秦国削弱;驱车入秦的,则想使秦国强盛,使齐国削弱。这是因为齐、秦两国势不两立,一旦秦国强盛,齐国就会因此削弱。现在我听说秦国派遣专使,带车十辆、黄金百镒,来迎聘孟尝君。孟尝君不去秦国就罢了,一旦他去辅佐秦国,天下人都会去归附他。到那时秦国强盛,齐国削弱,齐国的临淄、即墨地区就危险了。大王何不在秦国使者到来之前,恢复孟尝君的职位,增加他的封邑,向他表示道歉呢?这样做,孟尝君一定会欣然接受。秦国即使强大,又怎么能强请别国人去当丞相呢?”

齐王说:“好。”当即召见孟尝君,恢复他的原来的相国职位和封地,还增加1 000户封邑。秦国使者恰好在这时来到齐国,听说此事,只好返回。

冯谖的计谋是成功的。他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王派出10辆车,又载100镒黄金去迎聘刚刚被齐王解除相国权位的孟尝君,之后,冯谖又去面见齐王,报告秦王要重用孟尝君的事情,同时又劝说齐王恢复孟尝君的职务。这是一种策略,用现代的话说,冯谖必须先把已经下野的孟尝君在秦王那里再“炒”起来,给齐王施加压力,让齐王认识到孟尝君的价值,这样,齐王才能再度起用孟尝君。

冯谖的“炒作学”告诉我们,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里,适当的“炒作”是有必要的,如果“炒作”得体,可以使自己的事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青少年朋友们,炒作,我们可以理解为通过一些手段、技巧,来对自己或自己的作品进行刻意的宣传,以达到提高自己或自己作品的人气、声望。喜欢看新奇的事物,听新奇的故事是人们的共性,炒作正能满足这一点,而不炒作则只能默默无闻,只能埋没在平庸当中。也许你会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然而要是“酒香”而店面又堂皇,并做做酒的广告,炒炒酒的知名度,岂不是更好。

所以,让我们从梁实秋先生“骂人的艺术”中学会炒作的智慧,让自己尽早出名吧!

做事应当适可而止

梁实秋先生在《骂人的艺术》中有这么一段论述:“骂要适可而止,骂大人物骂到他回骂的时候,便不可再骂;再骂则一般人对你必无同情,以为你是无理取闹。骂小人物骂到他不能回骂的时候,便不可再骂;再骂下去则一般人对你也必无同情,以为你是欺负弱者。”

梁实秋先生用这一段“骂人的艺术”阐述的中心思想,是要告诉我们做事“适可而止”的重要性。一个人只有学会适可而止,他才不会因为把握不好度而遭致失败。

印第安人酋长对他的臣民们说:“上帝给每一个人一杯水,于是,你从里面体味生活。”

生活确实就是一杯水,杯子的华丽与否显示不了一个人是贫乏还是富有。但杯子里的水,清澈透明,无色无味,对任何人都一样。接下来你有权力加盐、加糖,只要你喜欢。你有欲望,不停地往杯子里加水,或者加糖,但必须适可而止,因为杯子的容量有限。啜饮的时候,你要慢慢地体味,因为你只有一杯水,水喝完了,杯子便空了。

生活当中,该有多少人为了让自己的这杯水色香味俱佳而无谓的往里面加着各种各样的佐料。诸如爱情、友情、金钱、喜、怒、哀、乐……等等,所以都感觉活得非常“累”;然而,只要你适度地、有选择地放入调料,你的生活便会过得有滋有味。

物质上永不知足是一种病态,其病因多是权力、地位、金钱之类引发的。这种病态如果发展下去,就是贪得无厌,其结局是自我爆炸,自我毁灭。古往今来,被难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