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的黄金十年
48184800000019

第19章 做成一件事,往往需要多迈一小步

几乎所有成功人士所必须拥有的特质是坚忍不拔的精神,坚持不懈的精神,遇到困难或坎坷不轻言放弃。做成一件事,最后一步往往非常重要,差了这一步,伟大有可能就会变成可笑。“行百里者半九十”,说的就是:越到最后,越不能松懈,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成功者的共性——坚持不懈

成功人士所共同拥有的一个特点是坚持不懈。古今中外,凡是在某一领域或很多领域有成就的人,都具有顽强的意志力,并坚持不懈地努力。

司马光小时候是一个很顽皮的孩子,所以他经常受到老师的责骂。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圆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这天以后,他每天都很早起来读书,从不间断,最后终于成就了史学佳话《资治通鉴》。

陈平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宰相,小的时候,他家里很贫穷,没有父母,只有一个哥哥。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他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他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最后,一位老人听到了他的美名就慕名前来,收他做徒弟教导他,他在老人的教育下,终于成了大气,成为了西汉有名的宰相。

程颢、程颐是兄弟,他们都是宋朝的大思想家。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他自己也有四十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于是,他就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此时,雪已经下了一尺厚,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点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法国启蒙思想家布封曾说过:“天才就是长期的坚持不懈。”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曾说:“治学问,做研究工作,必须持之以恒……”确实,不论我们干什么事,要想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一点就是拥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赵宁,生于 1982 年,北京华宁远志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CEO,2000 年注册域名“中关村男孩”,2003 年注册成立华宁志远公司,后将网站更名为“非常在线”。

赵宁天生就是个商人,当童年玩伴还做着“警察梦”、“科学家梦”时,他却说:“长大后,我要开公司当老板!”也许是一种缘分,赵宁与互联网结缘很早。初一那年,家里的电脑升级为 586,赵宁开始学着上网,学着建个人主页。也是从那时起,他将自己的创业方向定在了互联网上。

赵宁是那种典型的北京男孩,说话够冲、够爽直。面对记者,他毫不隐瞒:“我从小就淘气,初中的学习成绩也不太好,物理考试还得过 20 多分。”但突然有一天,这个让老师头疼的差生却开始发奋学习了。问起原因,赵宁的回答很简单:“我的创业目标促进了我的学业。”那段做个人主页的经历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想要创业,没有知识是不行的。想通了之后,赵宁行动得很快——他让爸爸买了一张汉语拼音表,贴在墙上天天看,他甚至将小学数学书、语文书统统买回了家。

2000 年,还在上高三的赵宁用“中关村男孩”的名字注册了域名,而这也成了非常在线的前身。赵宁是个恋旧的人,比如他至今还在用着一个神州行号码,那是他的第一个手机号码。再比如他的 MSN 上至今还保留着“中关村男孩”的拼音缩写,那是他事业的起点。

创业之前,不少亲戚都在给赵宁泼冷水。“一件事能否成功跟其他人怎么说没有关系。能创业的毕竟是少数,如果大多数人的想法都和你一样,那大家就都成老板了。”赵宁有自己的判别标准。为积累人脉,赵宁在创业前专门跑了一年的发布会,认识不少圈里人。正是这些圈里人给了他最中肯的意见。

“我不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正是因为这份平和的心态,赵宁可以在王府饭店吃大餐,也可以在地摊吃五毛钱的馅饼;因为这份平和的心态,他可以开车去公司,也可以坐公交车去上班;因为这份平和的心态,他可以在听到“非常在线做得不错”的评价时谦虚道谢,也可以在听到“非常在线毫无特色”的评价时欣然接受。

为了创业,赵宁自掏腰包,将攒下的 10 万元钱全部投了进去,创业是艰苦的。为了省钱,他们在每月租金 1660 元、冬冷夏热的铁皮房里办公。为了省钱,他们将服务器放在成本较低的天津……最开始,非常在线的内容很少,知名度很低,无法得到客户的认可。“那时即使是免费给厂商做产品评测,都没有人愿意与我们合作。”问赵宁创业以来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他的回答竟然是“用一周的时间为公司拉来第一个客户。”那是一个专做电视卡的客户,牌子不大,当时的广告费是每月 400 元。万事开头难,但赵宁还是做到了:“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挺过那段日子。想要创业,就要有不服输的精神。”

无论什么人干什么事,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我们 80 后不是更应该如此吗?目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因此,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坚持不懈的精神就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一个学生,如果想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坚持不懈地追求知识;一个学生,只有有了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在学习上取得成功。

朋友们,即使困难绊住了你成功的脚步,即使失败挫伤了你进取的雄心,即使负担压得你喘不过气来,你也不要退缩,不要放弃,不要裹足不前,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辉煌、获得成功!

差一步,伟大变可笑

很多时候,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遥。

1889 年,列夫·托尔斯泰已经步入晚年,那时他的思想已经发生了激变,他看清了贵族腐败的生活,开始关注受尽剥削的农民。正是这一年,托尔斯泰开始写《复活》。

故事的主人公涅赫柳多夫是一个贵族青年,在姑母家他引诱了婢女喀秋莎,涅赫柳多夫走后,喀秋莎因为怀孕而被赶走,沦落为妓女,然后在一个命案中又被法庭误判,这时再次遇到了涅赫柳多夫,涅赫柳多夫看到从前被他所害的人,深受良心的谴责,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帮助喀秋莎。在帮助喀秋莎的过程中,涅赫柳多夫逐渐认清了上层社会的黑暗,决心改过自新,与喀秋莎一起完成了道德上与精神上的复活,最后在《马太福音》中涅赫柳多夫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完成了他自己人生的复活。

从思想角度讲,《复活》深刻地揭露了国家机关的横暴,揭示了沙皇专制制度下官僚的昏庸无能与自私自利,撕下了教会的伪善面具,最难能可贵的是深刻地指出农民贫困的根源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反映了当时农民的强烈心声,这些内容奠定了这本书的重要地位。

艺术方面,《复活》是世界名著中少有的单线发展的故事。作者熟练地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在反应反面人物的丑恶时,生动、细腻地描写了广大人民的苦难生活。书中有一段这样的描写,有的流浪汉把别的流浪汉骗到森林里,然后就把他吃掉,这是邪恶的,但是是谁把一个人逼成缺失人性流浪汉的呢?是政府,是地主。也就是说,吃人在他们那里就已经开始了,已经司空见惯了,仅仅是借由流浪汉最终表现出来。

虽然列夫·托尔斯泰是时代的先驱者,但他也同样受到了时代的局限。

“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

这是基督复活后说的第一句话,这也说明列夫·托尔斯泰所写的《复活》有很强的宗教倾向,从书中我们明显看出,作者清晰地认清了现实,但是却没能摆脱宗教的束缚,刽子手与牧师组合成的国家机器,仍然牢牢地在思想上控制着他。

他虽然辛辣地讽刺了教会的伪善,却祈求“心中的上帝”帮他圆梦。他反对在寺院里祈祷,却说教人们在心中祈祷,他看到了社会的种种丑恶,但是最终为社会找到的出路竟然是根据《马太福音》所宣传的教义。当时宗教就是国家统治的工具,可他完全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在不断地鼓吹世界上最卑鄙龌龊的东西——宗教。

他找到的社会出路是:在上帝面前人人都应承认有罪,因而既不能惩罚别人,也不能纠正别人。这难道不是说这个社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有人不承认自己有罪吗?这在很大程度上否认了广大人民的贫苦是来自地主和国家的剥削,而且这些无味的说教毫无疑问地在规定,广大人们不可以用暴力来重建社会。当时托尔斯泰面对的情形与马丁·路德·金所面对的并不相同,虽然那时的美国对待黑人非常不公,但是黑人与白人之间并没有形成不同的阶层,但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社会已经没有任何公平,也就是说社会进步的唯一方式是暴力。

最后,作者又说要在人间建立天堂,无疑,这也是一种理想化的空想,这也是这本书的败笔之一,难道只要信奉上帝就可以建立天堂吗?作者深刻的洞察力,使这本书显得伟大,使它无愧于世界名著,可是,作者终于因为自己的局限与对宗教的崇拜,以及自己立场的软弱,使《复活》最终走向了可笑。

伟大与可笑,一步之遥而已。有时候,失之毫厘,真的有可能谬以千里。真理和谬误之间,也有可能只差一步。所以,生活需要你独具一双慧眼,懂得去观察,去评判,去做出正确的选择,并持之以恒。否则,如果看不清形势,或者被其他外界因素迷惑了双眼,就有可能从伟大陷入可笑。

行百里者半九十

《战国策·秦策五》中有这样一句:“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是:如果走一百里路,走到九十里的时候才算走了一半。这句话比喻过程的重要性和坚持的可贵。事实正是如此,任何事情,越到最后关头,越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如果最后阶段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前功尽弃,毁掉前面的所有努力。

这个成语的深层含义是,越接近完成时,事情越艰难、越关键。大的不说,就拿现在学生读书来说,很多人开始的时候总是雄心壮志,宏图远大,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就失去了动力、毅力和决心,到最后,一切都草草了事。

翻开史册,我们看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历史教训太多了。明朝末年打进了北京城的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由于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盲目轻敌,刚愎自用,结果大好的江山毁于一旦,李自成也落得个亡命天涯的结局。“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最后关头,越需要我们咬紧牙关坚持到底,越到紧要关头,越不容许我们有丝毫的疏忽大意。

表面看“行百里者半九十”是矛盾的,但它说得却是至理,其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非常值得玩味和思考。

为什么我们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呢?因为毕竟走了比较长的路,又觉得快到达终点了,精神上就会放松,思想上就会懈怠。而这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容易导致事业的失败。

“行百里者半九十”,强调了最后“十里”的重要和关键。这让人想起另外一句话,“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是说开头的重要和关键。工作和事业一旦走上正途,往往也就顺心顺意了。在开始和结尾,我们容易遇到难题和出现问题,懂得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将受益匪浅。

日本有个研究“失败学”的教授,讲“产业的 30 年周期”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认为 30 年的时间中,几乎每个产业都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衰退几个时期,于是企业和员工都变得僵化,不能灵活应对变化的外部环境。对问题视而不见或看见了也不思考,让人不能采取正确的判断和行动,从而导致事业的失败。

“行百里者半九十”,也让我们想起黄炎培先生在延安所讲的“周期律”问题。但凡一家一党一国,都有一个周期律的支配,那就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黄先生讲的周期律,恐怕也指的是“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问题。

“行百里者半九十”,所以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说,“革命取得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成功以后的道路更长,工作更艰苦、更伟大,如果这也值得骄傲的话,那是非常渺小的。”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现在我们还不能满足,而且永远也不能满足,完成中国人民的伟大事业我们必须向更高远的目标前进!

“行百里者半九十”,那里面还有多少有价值的东西值得我们汲取和阐释呢?其实,把握和走好最后的“十里”是艰难和关键的,值得我们在做事和生活中去注意和重视。

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没有一个坚持不懈的精神,是做不好的。因为,做事情的时候,往往最后关头是最难熬的,也是最考验信心和毅力的时刻。如果你经受住了考验,那么胜利就在眼前。如果经受不住,就有可能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