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换一种方式思考人生
48178100000065

第65章 抛开无谓的焦虑

一切顽固沉重的忧郁和焦虑,足以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

——巴甫洛夫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人们在享受充裕物质生活的同时,压力也与日俱增,让人感觉身心俱疲,以至于常常发出感叹:生活实在太累了。其实,很多无谓的焦虑才是烦扰人们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总是沉溺于往事之中,悲伤、烦闷,他们无法体验生活的美好。其实,这些都是无谓的烦恼,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何必沉迷于昔日的生活,而不断背负过去的痛苦。

很多人又执著于未来,他们无法在生活中感受轻松。关注将来固然重要,但长此以往,只会让我们焦虑迷茫、患得患失。

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如果深陷其中,烦恼总会接踵而至。抛开这些无谓的焦虑吧,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天,你的人生就充满了快乐。只有抛开愚蠢的担忧,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沙林吉夫人一向是个很平静、很沉着的妇女,她从来没有为任何事情忧虑过。但是以前的她也会忧虑,而且还很严重。她说那时的她差点被忧虑毁掉。在她学会征服忧虑之前,她在自作自受的苦海中,生活了整整 11 年。那时她脾气不好,很急躁,生活在非常紧张的情绪之下。买东西时都会发愁房子被人烧了怎么办?佣人跑了怎么办?孩子们被汽车撞死了怎么办?她常常会因发愁而冒冷汗,往往会从工作单位跑回家,看看一切是否正常。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她第一次婚姻失败了。

她的第二个丈夫是一个律师,人很文静,有分析和判断能力,从不为任何事情忧虑。每当沙林吉夫人紧张或焦虑的时候,他就对她说:“不要慌,让我好好地想一想,你真正担心的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分析一下概率,看看这种事情是不是有发生的可能。”

有一次,沙林吉夫人和她的丈夫在去新墨西哥州的一条公路上遇到了一场暴风雨。

那天,天下着雨,道路很滑,车子很难控制。沙林吉夫人担心会被滑到路边的沟里去,可是丈夫一直对她说,车子开得很慢,不会出事的。丈夫的镇定态度使沙林吉夫人的心情渐渐平静了下来。

还有一次,一年夏天,他们准备到落基山区露营。一天晚上,他们把帐篷扎在海拔 7000 英尺的地带,突然遇到了暴风雨。帐篷在大风中抖动着、摇晃着,发出很大声响。沙林吉夫人每分钟都想:帐篷要被吹垮了,要飞到天上去了。可是,她的丈夫不停地说,亲爱的,我们有几个印地安向导,他们对这儿了如指掌,他们说这里从没有发生过帐篷被吹跑的事情。根据概率,今晚也不会吹跑帐篷。即使真吹跑了,咱们也可以躲到别的帐篷里去,所以不用紧张。就这样,慢慢地,沙林吉夫人放松了精神,结果那一夜她睡得很安稳。

经过这两件事后,沙林吉夫人渐渐摆脱了这些愚蠢的担忧。

无谓的焦虑只会带来无尽的烦恼,生活中充满了压力,何苦再去自寻烦恼,杞人忧天呢?

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乘凉,并且自言自语地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

“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再说即使真的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

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

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

忘掉不切实际的焦虑吧,学会给自己适当减压。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现实中的矛盾、麻烦和痛苦早已使人心烦意乱。所谓“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如果我们再把将来可能发生的不幸和痛苦预支过来,那就是雪上加霜,更使自己举步维艰,沮丧难熬,累得直不起腰来。

在撒哈拉大沙漠中,有一种土灰色的沙鼠。每当旱季到来之时,这种沙鼠都要囤积大量的草根,以准备度过这个艰难的日子。因此,在整个旱季到来之前,沙鼠都会忙得不可开交,在自家的洞口上进进出出,满嘴都是草根,辛苦的程度让人惊叹。

但有一个现象很奇怪,当沙地上的草根足以使它们度过旱季时,沙鼠仍然要拼命地工作,必须将草根咬断运进自己的洞穴,这样它们似乎才能心安理得,感到踏实,否则便焦躁不安。

而实际情况是,沙鼠根本用不着这样劳累。经过研究证明,这一现象是由一代又一代沙鼠的遗传基因所决定,是出于一种本能的担心。因此,沙鼠所干的事情常常是相当多余,又毫无意义的。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如果说,一个人一生只有 3 天,即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话,那么,昨天已成历史,明天还未到来,只有今天才是实实在在的,最重要的是过好今天。看菜吃饭,量体裁衣,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日出东海落西山,过一天,多一天;多一天,乐一天;乐一天,赚一天。

丹麦有个民间故事,说的是一个铁匠,家里非常贫困。于是铁匠经常担心:“如果我病倒了不能工作怎么办?”“如果我挣的钱不够花了怎么办?”结果这一连串的担心像沉重的包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使他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身体一天天地越变越弱。

有一天铁匠上街去买东西,突然昏倒在路旁,恰好有个医学博士路过。博士在询问了情况后十分同情他,就送了他一条金项链并对他说:“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千万别卖掉它。”铁匠拿了这条金项链高兴地回家了。从此之后,他经常想着这条项链,并自我安慰道:“如果实在没钱了,我就卖掉这条项链。”这样他白天踏实地工作,晚上安心地睡觉,逐渐地他又恢复了健康。后来他的小儿子也长大成人,铁匠家的经济也宽裕了。有一次他把那条金项链拿到首饰店里估价,老板告诉他这条项链是铜的,只值一元钱。铁匠这才恍然大悟:“博士给我的不是一条项链,而是治病的方法!”

从这则民间故事里,我们可以悟出这样一则道理,不用预支明天的烦恼,只需做好今天的功课,做好今天的功课,就是应对明天烦恼的最好法宝。特别是当我们把心头的那个沉重包袱放下时,你会发现,原来焦虑的那些令人不安的后果往往也难以发生。

既然那些无谓的焦虑给我们带来如此多的痛苦,我们又该如何摆脱它们呢?其实,只要放宽心,所有的焦虑都会消失。

1.学会宽容:有容乃大,厚德载物。宽容意味着博大,一颗宽容之心能够化解矛盾,消除隔阂,减少摩擦,最大限度地过滤烦恼的来源。

2.懂得谅解: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凡事先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有助于加深彼此间的感情,相互理解。

3.学会接纳:海纳百川,方成其大。学会接纳别人,适应周围的一切。爱因斯坦说:“人的最高本领是适应环境的能力。”材匠调木,智者调心。人应该积极调整心态,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4.懂得解脱:世界随着心情改变。凡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有时候,一个华丽的转身,面对的是全新的风景;有时候,换一种眼光看世界,你会发现山重水复处常别有洞天。

5.懂得谦逊:不作珍珠,甘为泥土。谦虚是为人处世必须谨记的美德,别把自己当珍珠,那样时时会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成泥土吧,别人越踩越结实。学会谦虚,你的人生将豁然开朗。

6.学会自嘲:嘲弄他人是缺德,学会自嘲是美德。所谓自嘲,就是自我嘲笑,自我解嘲。能够自嘲之人方显大度,是心胸开阔、为人宽厚、性格幽默的表现,是人际交往的黏合剂。在这个充满挑战与压力的社会中,学会自嘲显得尤为重要。

7.懂得进退: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这是智者的从容;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这是大师的平静。退一步天高云阔,让三分心平气和。吃亏是福,量大无祸。我常想,人若真正学会取舍,懂得进退,不再图名,不再逐利,肯定能活得很轻松,而轻松的生活难道还会烦恼不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