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换一种方式思考人生
48178100000046

第46章 知足常乐笑一生,幸福安康常相伴

知足常乐本是人间常态,富贵荣华有如过眼烟云,真正达观的态度应以安贫乐道,居安思危。

——佚名

知足常乐语出《老子·俭欲第四十六》:“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意思是说: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觉得快乐的。

知足是一种心态,也是获得快乐的源泉。当我们的心在地平面静止的时候,也就是快乐真正的沉淀。不会流走的一切,随着时光,在这一刻停留,永恒。不知足的人会被欲望所牵,致使生活变得很累。

一只美丽的天鹅在落地时看见一只健壮的鸭子,它惊诧于鸭子不同于它同类的模样,不同于它同类的气质,它是那么的有型,那么的另类,它立刻被这只帅气的鸭子所打动。于是天鹅立刻向鸭子表明爱意,而受宠若惊的鸭子则立刻接受了这份爱。从此,天鹅与鸭子一起在泥塘边开始了新的生活。

天鹅那雪白而又高贵的羽毛一天天地被污脏了,那以前不会长期行走的美丽小脚也变得红肿起来,它渐渐失去了云彩的抚摩,蓝天的洗涤。

天鹅终于忍不住了,她说:“鸭子,你要学习飞翔啊,那样我们就可以一起在高空中比翼双飞了。”

于是鸭子为了天鹅而努力学习飞翔,可惜它只是一只鸭子,想要飞翔,想要飞到和天鹅飞的一样高度实在是太难了,它实在是没有这份毅力,所以放弃了。

鸭子说:“天鹅,你抓住我,带我去飞吧。”

天鹅抓住鸭子,煽动翅膀,非常非常吃力地飞上了蓝天,在天上飞了一会儿就落地了。

鸭子笑了,它觉得天上的风景太美了,它想爱上了天鹅真是好。

在那以后的日子里,鸭子每天都要求天鹅带它飞上天,而且要求飞翔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如果天鹅不能达到要求,它就会生气。

疲惫的天鹅因为爱着鸭子,虽然身心俱疲,却依然会答应鸭子的要求。

这天,鸭子又让天鹅带它去飞。天鹅勉强抓住鸭子,飞得很高很高,然后天鹅低下头深深地吻了鸭子,就在鸭子感觉诧异的时候,天鹅松开了抓住鸭子的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懂得知足。

一个人越追求得高,就越难以满足,也就越难找到快乐。当一个人被欲望之念头所侵蚀甚至腐朽的时候,就再也没有多余的心思放于其他,生活中许多东西都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所忽略,一切都会慢慢地变质。这个时候在你眼里已经看不到任何美好的存在,而只是你那永远也填之不尽的欲望的深渊。而无论你超越了多少次自己,实现了多少你立下的梦想,得到了多少你曾经想要的东西,你还是不会感到知足。

知足常乐,是人的一种心态,更是一种境界。可现在有些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常在抱怨自己不够快乐,不够幸福,不够富有,但其实你跌到谷底的时候不满足,飞到云端还是会不满足……欲壑难填,这样的人能知足、快乐吗?快乐就是看淡尘世的名利、地位、金钱、色欲和烦恼,凡事看淡、舍得,能放下,知足的人一生都是快乐的。

人们常说知足常乐,但是,真的能知足吗?其实,能知足者谓之明智者也,就现代而言,能知足者。实在少之又少,然而,见利忘义者随处可见,这乃是社会的悲哀!

有人认为:现代社会不应当提倡知足常乐。这是因为,他们认为,知足就是对现状满足,而满足又往往导致思想不进取,提倡知足常乐会给现代社会带来种种弊端,不利于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咋一看,没错。其实不然,他们错误地理解了“知足”的真正含义。所谓“知足”者,是知道“足”与“不足”矣。他们简单地把“知足”理解成“满足”,然后顺理成章地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

知足能使人不为物质所役,从而常乐。爱因斯坦对钱财很知足,也不太在意。他曾用一张大面值的支票作书签,结果不小心弄丢了那本书。对此,他一笑了之。如果换成葛朗台先生,肯定是捶胸顿足后悔得要死要活了。一把躺椅,一杯清茶,一本好书,某人就常乐;住上别墅,开上跑车,搂着美人,某人却不乐。此皆因知足否。雷锋同志说:工作要向水平最高的同志看齐,生活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知足。知足确有满足的意思。在物质享受上,我们要懂得知足。一味地攀比,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心始终比天高。这种不知足只能让自己不快乐。

不知足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摧毁有形的东西,还能搅乱你的内心世界。你的自尊、你的原则都可能在不知足面前垮掉!常言道:欲壑难填。要知道人的欲望一旦爆发,那真是不可收拾!和珅,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贪官,据说他的家产富可敌国,你说,他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他想当皇帝?有贼心也没贼胆。他个人、老婆、孩子能用多少钱?可他就是不知足,就是要不断地贪!以至后来被嘉庆皇帝赐三尺白练自裁,梦断紫禁城!

所以,知足常乐是一种心态,懂得知足的人则会跟幸福走得很近,而不懂知足的人则会被外欲所羁绊,活得很累。

知足常乐笑一生,幸福安康常相伴。懂得知足的人,一定能感受生活的幸福,快快乐乐地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