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思路决定出路——成功策划36法
48174800000022

第22章 误区策划等于媒体宣传

策划是一个系统性的行为,或者说是一个组织性的行为。它以市场定位为中心,对各种形势进行精妙把握,运用多种“战术”协同运作以达到目标。因此,策划的本质是战略与战术的有效结合与运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齐头并进,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知识就是力量”已不再被束之高阁,以策划、咨询、信息服务为特征的“知识产业”,通过新一代策划家的不断努力,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也有一些人仍然盲目地沉浸在各种“策划现象”和策划误区中,试图迎接所谓的“策划家时代”的到来。

本章要点

1.误区一:策划等于媒体宣传

2.误区二:策划是搞定销售的唯一手段

3.误区三:策划只是策划人的事

4.误区四:策划与创新是一码事

5.误区五:策划就是炒作概念

6.误区六:有好的策划方案就会成功

7.误区七:策划是没有用的

策划要按照正确的策略,运用正确的思维,同时还要避免陷入营销策划的误区,常见的营销策划误区有几类。

发现错误就是为了改正错误或者避免错误。本章详细介绍了在策划中存在的7个比较普遍的误区,通过研究它们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剖析,使策划误区得以更正,形成正确的策划理解。

在策划过程中,有的策划人往往最关心能否弄出来一个能引起轰动性效应的策划,然后通过媒体等手段,使企业一举成名。在他们看来,策划等于媒体宣传。

制造爆炸性新闻进行媒体炒作,是近年来普遍流行的策划手段。例如香水洒马路、商场门前摔酒瓶、商场开业撒红包等。有些企业自己想不出这样新奇的主意也要找一批有新闻职业专长的人士甚至是新闻记者一起参与策划,制造爆炸性新闻。总之,就是要制造爆炸式轰动。这些策划人们认为策划等于媒体宣传,只要能够在有影响力的媒体上曝光、露脸,企业的知名度必然提升,产品的销路也必然畅通无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策划虽然一时在媒体上炮制出了轰动事件,却往往难以产生较为持久和正面的轰动效应,而且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智,这种手段也越来越难以被其接受。

实际上,知名度不等于美誉度,名牌并不仅仅只是有知名度的品牌。一个品牌和产品要想长期、稳定地占有市场,不仅要有知名度还要有美誉度。在策划时,必须同时创造知名度和美誉度,轰动事件才有可能转化成轰动效益。但有些企业与策划人在作策划时,往往过于重视轰动性,想尽一切办法制造和传播知名度,但对于如何策划和传播美誉度却置之不顾。

媒体宣传不可能起到改变企业全局现状的作用。此外,媒体宣传虽然能够扩大知名度,但它对企业产品销售的作用是间接的,并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20世纪80年代初期,得克萨斯佩珀公司由25年前的一家制造浓缩饮料的小公司,发展为全美国非可乐饮料类企业的第一名。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他们已经与全美的500家瓶装厂商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虽然这些瓶装厂商在经销佩珀饮料的同时经销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但由于前者信誉好,措施得力,因而瓶装厂商中大多数人都将佩珀饮料视为最佳品牌之一。

但是,从1982年开始,佩珀公司采用全国集中营销方案,试图进一步加大该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因此,公司削减了地方性销售人员,减少了瓶装厂商的业务支持,并将精力投入到媒体宣传上,在全国开展广告活动,取代了过去由瓶装厂商在各地开展促销的广告活动。

佩珀公司预计,采用大面积的广告宣传,可以大大提高公司产品的影响,从而增加消费者的需求。但是,全国性的广告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消费者对佩珀饮料的印象,总的销售量却没有增加。1982年,销售量下降了3%,秋季亏损4000万美元,其市场排名也从第三位降到第四位。

有些企业和策划人士不了解市场运作规律与策划的实质,既眼红那些炒作成功的企业,又急于求成,总是幻想着通过捷径制造轰动效应,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实现跳跃式发展,结果事与愿违。

正确的策划应该准确地区别策划与媒体宣传的不同之处,把媒体宣传作为策划成功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注重对其他手段的综合利用,以在市场上形成、提升企业和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工具 策划与媒体宣传的区别

当企业或组织达到一定的宣传目标时,那么就需要对媒体宣传进行一翻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策划,一次有效的媒体策划必有一套细致的策划方案,但策划的目的不只是媒体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