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杰出青少年要学的16堂人生哲理课
48161900000097

第97章 美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如果有人问你:“会说话吗?”你一定觉得很可笑。而实际生活中,确实有不会说话的人。当然,我们指的不是聋哑人——聋哑人还可以用手语来“说话”。这里说的是说出话来让人不受听的人。

人与人接触、联系、交往,离不开语言。列宁说过,语言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人类交际手段。语言在大多数情况下能调节人们的行为,激发各种的情绪。

而语言的应用更多的是说话。常言道:“美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见,让人受听的话能起多么大的作用了。

那么,怎样说话才让人受听呢?为了使自己说出的话让别人爱听,青少年要掌握如下几点基本要求:

(1)说出话来要文明、合乎情理和礼仪。

有个班级要到一家商店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先派了个同学去联系,遭到商店的拒绝;又派了个同学去联系,人家表示欢迎。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先去的那个同学说话不礼貌,开口闭口“市里有精神,你们应该接待我们”。后去的那个同学,在经理办公室外面等经理办完了事,才轻轻敲门,得到允许后进到屋里,拿出介绍信,恳求说:“叔叔,我们有件事想麻烦您和商店里的叔叔阿姨……请您大力支持……谢谢您啦。”一番话说得经理心里暖乎乎的,他当然欣然同意了。

文明的话、合乎情理和礼仪的话之所以让人受听,是因为它使听者受到了尊重,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也对对方产生信任感。

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对自己所拥有的感情,大部分是来自别人对自己所抱的感情延伸而来的。如果你听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尽是不礼貌的、刺耳的,甚至是嫌弃你的话,你心里不会好受的,对自己也会丧失信心。

(2)说话要分时间、地点、场合,讲究方式方法。

首先,要考虑听者的情绪。

比如说,一个同学不小心把新买的钢笔掉在地上,把笔尖摔坏了。他正在着急,你却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他听了心里能痛快吗?如果你这样说:“别着急,让我看看……能修好的,你先用我的,放了学我跟你一块修理去。”他一定会高兴的。

再如,一个同学买了块电子表,他喜欢得不得了,你却说:“哎呀,样子不好看,这种表走得也不准。”你说他听了心里能舒服吗?要知道,一个人决定买某件物品,除了它的使用价值之外,还有个心理满足问题。他喜欢的东西,贵一点也是高兴的。可是当他买回的东西,别人对他说不好不值时,这往往使他在心理上就觉得亏了,值也变成不值了。所以,我们在没有十分把握时,不要对别人喜欢的物品、衣着加以挑剔。

另外,说话的时间、地点、场合也很重要。一个人说话、办事,要讲究策略和方式。如果不顾时机、不分场合,即使是好话、好事,也不仅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往往还会被别人笑话。更为严重的是,还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影响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交往。

假如你的同学生病住院了,他的病很重,你去看他时,就不要说你的病如何如何严重、危险,而要劝他安心养病,配合医生积极治疗,要使他充满信心,还可以说些注意事项。这和实事求是并不矛盾,因为不吉利的话只能增加病人的思想压力。

再如,你到商店买东西,人家售货员正在数另一个顾客交的钱,你此时偏要嚷:“请给我拿一根签字笔!”售货员是不会理你的,这和打断别人说话一样让人不高兴。

有个同学因为搬家转到新的中学上学。他第一天上课,就觉得班里的黑板报内容过时了,心想,自己在原来的学校里就负责出黑板报,应该为新的班级做件好事。于是,他就找到班长,说:“你看这板报早就该换了,你让板报组的同学放学留下,我和他们一起换期新内容吧。”没想到班长却瞥了他一眼,没理他。

这是为什么?因为他头一天上学就对班里的工作评头品足,指手画脚,谁买他的账呀!有些话孤立地看是对的,但在特定的时间、场合就行不通、让人接受不了。所以,说话还是要注意在什么样的时间、场合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3)对别人的话语表现出兴趣。

别人讲话时,要注意倾听,如果你望天望地望别处,或是玩弄着小物件、翻弄报纸书籍等等,别人就会以为你对他的话没有兴趣,会很扫兴。

在人多的时候,你还不能只对其中的一两个你熟悉的人发生兴趣,你要把注意力分配到所有的人身上;对于那些话说得很少,或是精神

不太自在的人,你更要特别留神,找机会特别关照一下他们。你的注意、你的关心,对他们是一种尊重和安慰,正好把他们从冷落中挽救出来。

(4)对别人表示友善。

如果你对别人表现出刻薄的神情,或者你对别人所谈的话表示冷淡或鄙视,那么对方谈话的兴趣也就消失了。

哪怕你不喜欢听他的话,或者你不同意他的意见,但是你对他本人还应该表示友善,不要因为他说了一句不得体、不适当的话,就否定了他的人格。你尊重他,并不妨碍你表示与他有不同的意见。没有经验的人,一听到不喜欢的话,立刻就表现出不快和不满来,把彼此的关系弄坏、搞僵,而失去了继续交谈、深入了解的机会。

(5)尽量去适应别人。

许多年轻人跟自己趣味相投的人在一起就舒服,话多得很;一遇见趣味不投的人,就感到别扭、不想开口。像这样依着自己的脾气去接近别人,真正投机的人就少了。

年轻人应该学会跟别人谈话多关心别人,重视别人的口味,善于适应。有的人喜欢讲大道理,有的人喜欢高谈阔论,有的人喜欢娓娓而谈,有的人喜欢深思,有的人拙于应对……你都要能调节自己去迁就一下别人的兴趣与习惯。有满腹经纶的,让他尽情地宣泄;有守口如瓶的,由他吞吞吐吐;失意的,多给予一些安慰与同情;软弱的,多给予一点鼓舞和激励。假如对方对某一个问题发生特别强烈的兴趣,就让他在这方面继续发展,畅所欲言;假如对方对某一个问题不想多谈,就及时转换话题把谈话引到另一个方向,免得引起不快的局面。

(6)不要触犯别人的禁忌。

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的是,人家忌讳的话不要说;人家不愿告诉你的事,不要刨根问底;也不要揭短。比如,你向别人介绍一位同学,说:“他过去爱偷别人的东西,现在进步了,还入了团。”那位被介绍的同学心里不会高兴的。同学家里有人不幸病故,你应该劝慰他,不要张口闭口说“死”字。此外,开玩笑也要掌握分寸。

(7)保持轻松、快乐、幽默的态度。

真诚、温暖的微笑,是打开别人心灵的钥匙。人的心灵好像对温度有强烈的敏感,遇见抑郁的、冰冷的表情就凝结了起来,变硬了起来,而遇见了欢乐的、温暖的笑容就柔软了、融化了、活泼了。所以,真诚的、温暖的微笑,快乐的、生动的目光,舒畅的、悦耳的声调,就像明媚的阳光一样,使一切欣欣向荣,使谈话进行得生动活泼,使大家谈笑风生、心旷神怡。

至于幽默感,需要慢慢地培养,它是一种兴致的混合物,富于幽默的人,常常能使客厅中充满欢声笑语,有时一个笑话,或是两句妙语,就能驱散愁云,消弭敌意,化干戈为玉帛,化凶戾为吉祥。

(8)说话要讲究方式方法。

比如,这天该某个同学值日打扫卫生,可放学后他背起书包要回家。如果你这样说:“你不是这个班的吧?你忘了今天星期几了?该你值日你要溜,成心偷懒!”他接受得了吗?可你要是这样说:“今天是你值日,你准忘了吧?”他一定不会不高兴的。所以,就是批评人,也要尽量委婉些,让人家听得进去才行,不要扣帽子;说话不要绝对,不要噎人,要留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