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杰出青少年要学的16堂人生哲理课
48161900000015

第15章 战胜依赖心理,追求充分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依赖的习惯,是阻止你步向成功的一个个绊脚石,要想成大事,你必须把它们一个个踢开。”

对于一些想成大事的青少年而言,对依赖别人说不,是对自己能力的一大考验。也就是说,依附于别人就相当于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别人,从而使自己做大事的主动权变得被动起来。

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一遇到什么事,首先想到的是求人帮助;或是以为别人能解决他的一切疑难问题。这样的人,就是具有依赖心理的人。

一个完全健康的人,他的特征之一就是拥有充分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遇事首先想到别人、追随别人、求助别人,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没有自恃之心,不敢相信自己,不敢自行主张,不能自己决断;在家中依赖父母,在外面依赖同事、依赖上司,就是不敢自己创造,不敢表现自己,害怕独立。这都意味着人格没有成熟,没有健全,是身体懒惰和心理懒惰的伴生物。

依赖之心,就源自惰性。小时候父母包办过多,没有独立行动,吃饭、穿衣及日常起居没有较早地自己处理而让别人伺候,总是绕着妈妈的围裙转,不敢离开几步,久而久之即形成了依赖心理,形成了惰性。

此外,父母所给予的依赖过多,不用努力奋斗也能生活下去,这更是形成依赖心理、不能独立自理、不能健全发展的重要原因。

所以,父母给予你的帮助越多,你的依赖性就越强。其实,这样的父母并不是爱孩子,恰恰相反是在害孩子。他们使孩子不能健全发展和成熟——人生的损失还有什么比这更惨重的呢?

如果在火车上遇到一个身强体壮、背阔腰圆的青年人,当他向你张口请你帮助他把提箱放到行李架上的时候,你肯定会反感得不得了。但你有没有想过,你认识的人中有多少人只是在等待?其中很多人不知道等的是什么,但他们在等某些东西。有些人在等着从父亲、富有的叔叔或是某个远亲那里弄到钱;有些人是在等那个被称为“运气”、“发迹”的神秘东西来帮他们一把。

我们从没听说某个习惯等候帮助、等着别人拉一把、等着父母的钱财,或是等着运气降临的人能够真正成就大事。

一家大公司的老板曾说,他准备让自己的儿子先到另一家企业里工作,让他在那里锻炼锻炼,吃吃苦头。他不想让儿子一开始就和自己在一起,因为他担心儿子会总是依赖他,指望他的帮助。

在父亲的溺爱和庇护下,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的孩子很少会有出息。只有自立精神能给人以力量与自信,只有依靠自己才能培养成就感和做事能力。

把孩子放在可以依靠父母或是可以指望帮助的地方是非常危险的做法。在一个可以触到底的浅水处是无法学会游泳的。而在一个很深的水域里,孩子会学得更快更好。当他无路可退时,他就会安全地抵达河岸。依赖性强、好逸恶劳是人的天性,而只有“迫不得已”的形势才能激发出我们身上最大的潜力。

依靠自己的力量应该是每一个志存高远的年轻人应有的魄力,而依靠他人只会导致懦弱。力量是自发的,不依赖于他人。坐在健身房里让别人替我们练习,我们是无法增强自己肌肉的力量的。没有什么比依靠他人的习惯更能破坏独立自主能力的了。如果你依靠他人,你将永远坚强不起来,更不会有独创力。

依赖别人,即使跟着别人获取过成功,拥有过什么,占据过什么,实际上也是一无所有。因为依赖别人而成功的,实质上那是别人的成功,而自己仍然是一个不会独立、不会创造的失败者。物质上的拥有和占据,填补不了精神的空虚和苍白。

一旦你不再需要别人的援助,自强自立起来,你就踏上了通往成功之路。一旦你抛弃所有外来的帮助,你就会发挥出过去从未意识到的力量。

爱默生说:“坐在舒适软垫上的人容易睡去。”依靠他人,觉得总是会有人为我们做任何事,所以不必努力,这种想法对发挥自助自立和艰苦奋斗精神是致命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