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公元678—740年),唐代诗人。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武后神功年间进士,官秘书省校书郎。先天元年(公元713年)应“道侔伊吕科”举,得高第,授左拾遗。累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后受李林甫排挤,罢政事,贬为荆州长史。张九龄是盛唐前期重要诗人。尤其是他的五言古诗,在唐诗发展中有很高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著有《张曲江集》20卷。
原文
感遇十二首(其一)
兰叶春葳蕤①,桂华②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③相悦。
草木有本心④,何求美人折?
注释
①葳蕤(wēi ruí):枝叶茂盛的样子。
②华:同“花”。
③坐:因,由于。
④本心:本性。
赏析
《感遇》诗十二首,大体上写于受李林甫排挤、罢相贬谪之后。此为第一首,抒发了诗人孤芳自赏不求人知的情怀,语言刚劲质朴。
诗一开始,用“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整齐的偶句,突出了两种高雅的植物——春兰与秋桂。“葳蕤”两字点出兰草迎春勃发,具有无限的生机。“皎洁”两字,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
兰桂两句分写之后,用“欣欣此生意”一句一统,不论葳蕤也好,皎洁也好,都表现出欣欣向荣的生命活力。第四句“自尔为佳节”又由统而分。“佳节”回应起笔两句中的春、秋,说明兰桂都各自在适当的季节而显示它们或葳蕤或皎洁的生命特点。这里一个“自”字,不但指兰桂各自适应佳节的特性,而且还表明了兰桂各自荣而不媚,不求人知的品质。
第五句用“谁知”突然一转,从起首四句单写兰桂而引出了居住于山林之中的美人,即那些引兰桂风致为同调的隐逸之士。“谁知”两字对兰桂来说,大有意料之外的感觉。美人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芳香,因而发生了爱慕之情。“坐”字表示爱慕之深。诗从无人到有人,是一个突转,诗情也因之而起波澜。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它们的本性,而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赏。很清楚,诗人以此来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分,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以求富贵利达。全诗的主旨,到此方才点明;而文章脉络也一贯到底。
绝妙佳句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