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金科玉律:管理中不可不知的101条黄金定律
48119700000046

第46章 卡贝定律——有时,放弃比争取更有意义

法则释义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前总裁卡贝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放弃有时比争取更有意义,放弃是成功的钥匙。”这句至理箴言被管理界归结为著名的卡贝定律,其旨在启示管理者:有些时候,放弃并不是无能为力的表现,更不是懦夫的行为,而是更有智慧的争取!

瑞士军事理论家菲米尼有一句名言:“一次良好的撤退,应与一次伟大的胜利一样受到奖赏。”面对战略选择的诸多困境,选择放弃,往往需要更大的勇气与胆识,需要非凡的毅力与智慧。管理者应敢于摆脱成功光环的羁绊,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终极追求。

当然,企业要的不是无可奈何的放弃,而是在紧要关头的壮士断腕,以主动割爱来另谋出路。这是一种胆略与气魄,更是一种理智与智慧。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放弃老的、陈旧的、劣势的、不能获报酬的项目,才是追求成功所必需的条件。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少管理者都喜欢看见机遇就抓,待用尽了人力、物力、财力时,才后悔自己伸手太多次,以至于企业在多线作战下疲于应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当管理者面对规模、利润等诸多诱惑时,要学会耐得住寂寞,应多一些耐心与耐力,少一些焦灼与浮躁,太多的经验教训表明:唯有不断进行理性的放弃,才能获得更加持久的成功!

经典案例

1964年10月,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总裁松下幸之助在分析了方方面面的情况后,决定停止大型电子计算机的开发生产。这之前,松下公司的通信部为此项工作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并且已经试制成功了该项产品,但大型计算机的市场前景却不容乐观,需求量极少。鉴于这种情况,松下幸之助决定及时放弃这个项目。

拟议一经发布,顿时舆论哗然,来自内部、外部的不同意见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大家的一致意见是:花费五年时间、耗资十多亿元的项目如此放弃,得不偿失。如果要放弃,日本国内七家生产厂家中的另外六家也可以放弃,又何必是松下公司首先放弃呢?一时间,来自外部的舆论更有许多猜测,人们都认为松下公司要么是由于技术跟不上,要么是由于财政赤字才放弃这个项目的,就连一些久经沙场的高级职员,也开始对松下幸之助的拟议持怀疑态度。

当时,松下幸之助正面临着诸多的困扰与烦恼,但他却顶住各种意见与舆论,毅然停止了这个看似颇有前途的项目,而将人力、物力与财力用到了企业的其他方面。事实证明,松下幸之助的这个决策是正确的,因为随后世界上几个著名的厂商,包括独联公司、西门子公司等,也都纷纷停止了生产大型电子计算机。

那么,为什么松下公司在花了五年时间,投入了十几亿元资金进行开发,眼看就要收获时,偏偏要放弃不干呢?原来,松下幸之助发现,计算机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仅在日本就有富士通、日立等公司在做最后的冲刺,如果此时松下公司再加入,也许会生存下来,但也有可能会全军覆没,这就等于拿整个公司下赌注。所以,面对这样的市场形势,他毅然做出退出大型电子计算机市场的决策,可以说,这是一次清醒冷静思考后的勇敢大撤退!

智慧启迪

在一幅幅欣欣向荣的财富画卷,以及一个个神乎其神的成功故事面前,管理者往往会激情冲动、意乱情迷。于是,当那些致命诱惑扑面而来时,便忘却了理性的分析与选择,并将放弃远远抛在了脑后,深陷陷阱密布的市场竞争中。

战略智慧,适时放弃

对于企业来说,看似很有前景的商机也许只是一个陷阱,因为大家都去竞争,把所有的资源投入其中,而胜利者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实力大、资源丰富的企业,而那些小企业耗尽了资源,结果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因此,管理者需要认识到自己的实力与优势,放弃这样的机会,只是务实的表现,是对市场的准确分析,是一种战略的智慧。

理性放弃,以退为进

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而言,在面对纷乱而复杂的市场时,必须以冷静的理性,慎重对待每个决策,并在必要时毅然选择放弃。然而,很多时候,放弃却不是简单的退出,而是一场智慧的博弈,它需要讲究策略与技巧。在退一步的同时,也要思考下一步该怎样前进,退只是根据形势的需要而退,以退为进的战略,才是放弃的核心。

成功之道,贵在坚持

当管理者决定放弃时,就必须将这个决策坚持下去,绝不能因周围环境的羁绊而中途忽然收回了成命。此时,管理者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能被眼前暂时的利益所迷惑,否则便会陷入一个没有尽头的无底洞。在发现市场瞬间改变之初,就应该及时的抽离出其中的业务,这不但可以降低企业的损失,也为以后的发展壮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