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金科玉律:管理中不可不知的101条黄金定律
48119700000036

第36章 吉德林法则——认识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一半

法则释义

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难题,那么,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怎样才能最有效地解决难题呢?对此,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这便是被管理界称为吉德林法则的黄金定律,它旨在说明:在企业管理中,唯有积极主动地去正视问题,并及时了解发生问题的根源,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动荡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常常会使企业的周遭危机四伏,一不留神就会走上下行的坡道。面对挫败,管理者是自暴自弃,让它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还是让它变成促使自己重新奋发的动力?其实打击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最终的决定权始终都在管理者自己的手中。

出现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危机冲昏了头脑,而选择了自暴自弃。对于管理者而言,危机也不一定就是坏事,它有时反而会成为企业发展的契机,只要能够树立忧患意识,并在危机来临时快速做出反应,就一定能扭转危局、反败为胜。管理者必须牢记:所有的坏事情只有在自己认为它不好的情况下,才会真正成为不幸事件。

一个成功的企业管理者,绝不会将问题当成灾难,而是更积极地去寻找解决方法,因为他们明白,问题的发生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根源在哪里,只要能够从坏中看好,采取有效的措施扭转这个趋势,耐心地找准一个方向,就一定会别有洞天,这样不仅能解一时之围,更能找出企业的病症,并彻底消除隐患,使企业增强持久赢利的能力。

当企业遭受市场风暴的卷席时,管理者应第一时间去认识难题。不管暂时有没有解决方法,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先看清难题的主要症结。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剩下的就是如何执行了!

经典案例

20世纪80年代初期,宝马公司已经从一个小型汽车厂逐渐发展成为一家潜力巨大的汽车公司。那时,该公司的总裁埃伯哈德信心满满地提出了一个长远的计划,他决定要在未来十年,使宝马成为德国排名第一的汽车品牌。但这项目标的实现,却遇到了两个方面的阻力:第一,企业创新能力停滞不前;第二,企业面临“奔驰”汽车的有力竞争。

宝马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发出了三个系列的原型发动机,并借此项成果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可多年以来,它在创新能力方面却没有明显的进步。而就在宝马公司开发创新停滞不前时,奔驰公司却推出了一种小型车,并且在市场上反映良好,这对宝马公司造成了相当大的威胁。为了同奔驰公司相抗衡,宝马公司推出了最新的得意之作——宝马5系列车型,但其在市场上的反应仍是不敌奔驰汽车。

面对市场失败的情况,埃伯哈德一改昔日的胸有成竹,渐渐正面认识企业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坚持不懈的调查与研究,他终于意识到了出现这种问题的关键。他语气坚定地向各部门主管表示,公司业绩不振的最大原因,在于有太多的人因为害怕犯错误而不敢果断地放手去干,他开始一再强调,只有抛弃故步自封的心态,公司才能突破停滞不前的难关。

为了向奔驰展开全面的反击,埃伯哈德最后决定对宝马7系列车型进行改良,以便和奔驰S级车系一决雌雄,虽然,宝马7系列的新车一面世,便立刻获得了市场的全面胜利,但奔驰依然以领先者的姿态站在汽车行业的最前沿,对此,埃伯哈德说:“和奔驰的较量就好似一场长期抗战!”

终于,在战斗了17年又5个月之后,宝马公司于1987年获得了反败为胜的战绩,一举成为德国国内高级轿车的销售冠军。尽管,在目前的世界汽车市场上,仍然流传着“开奔驰,坐宝马”的说法,但对于宝马而言,它生产的汽车性能之优越已经家喻户晓了!

智慧启迪

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应该具备直面危机的勇气。要知道,若想有效地解决难题,就必须先清楚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唯有将问题的性质、内容与背景,弄得一清二楚,才能得到化解危机的具体措施。

要具有危机的意识

很多时候,企业所面临的都是一触即发的问题,一旦难题出现,企业的前景便会一片渺茫。往往这些难题又隐藏的太深,管理者无法一眼看出其中的玄机。这就需要管理者具有一种危机意识,不要等到问题发生时再去补救,也许到那时,企业很可能会面临灾难性的打击。管理者应建立起一种防范危机的有效机制,即使灾难真的发生了,也可以有步骤、有计划地去解决它,而不是看着危机手足无措。

要将问题当成考验

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不可能始终一帆风顺,管理者必然会遭遇诸多不可避免的难题。此时,那些成功的管理者会将问题当成企业成长必须的考验,而失败的管理者则将问题看成企业即将倒闭的征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其结果也大不相同。但凡优秀的管理者,都是在问题中茁壮成长的,而平凡的管理者则会在问题的冲击下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