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孕妇饮食与生活
48119500000064

第64章 临产与分娩(9)

自然分娩的好处

妇女妊娠和分娩都是生理现象,怀孕40周左右,临近要分娩时,母亲的生殖器官和体内的各个系统都发生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属于生理性的。

妊娠足月后,子宫肌肉有规律的收缩,子宫颈口渐渐扩张,胎儿从子宫里出来,通过产道,来到人间。产后母亲的生殖器官和全身其它器官相继恢复原来的状态,这也是一种自然规律。

如果违背自然规律,不采用自然分娩,在手术适应症不足的情况下施行手术是不好的。采用麻醉药物、术后需要长时间的恢复、术后各系统器官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术后发生的肠粘连等这些无疑对母亲的精神和肉体都是一个创伤。产后自然的生理恢复过程也会受到干扰。所以,从长远来看,应该顺应自然规律,选择自然分娩的方式,对母婴都更有利。

当然,在待产过程中,如自然分娩困难,为了挽救母婴,是需要施行手术结束分娩的。孕妇到了医院,产程还没开始,就要求剖宫产,这是很不足取的。

分娩三个时期

孕妇从有规律的子宫收缩开始,就表现为分娩开始了。由于分娩过程中产妇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和反应具有不同特点,为了便于掌握分娩进程情况,可把分娩全过程分为三个时期。

子宫颈扩张期

这个阶段是指从子宫有规律的收缩开始,到子宫口完全张开的阶段。这个阶段时间最长,初产妇需经12~16小时左右才能完成这个过程,经产妇只需6~8小时左右。具体表现为:

一阵紧接一阵腹痛,子宫收缩渐渐加强,间隔缩短,由每隔5~6分钟一次宫缩逐渐缩短为3~5分钟一次,持续时间约一分钟左右。与此同时,子宫颈口也逐渐开大,最后开口可达10厘米,叫宫口全开,胎儿的头逐渐下降,宫缩时可见胎头露出阴道口,这时胎儿就快出世了。应当注意的是,这时产妇要尽量忍住疼痛,以免消耗体力,产妇如果不能忍受疼痛而把体力消耗在腹部,或乱用力,反而会使分娩变慢,疼痛会更加厉害。

子宫颈口开大的速度不是直线进行的,在3厘米前进展较慢,初产妇约需要8小时;3厘米以后进展较快,从3厘米到10厘米(开全),初产妇仅需要4小时,经产妇更快。子宫颈口开大以后,胎膜破裂,叫“破水”。破水的时间有早有迟,有的临产不久就破水,也有的要到了宫颈口开全后才破水。但是,如果在有规律宫缩前就发生破水,就应尽早住院,以免发生感染或脐带脱垂导致胎儿宫内窘迫以及死产的发生。

在子宫颈口扩张期间,产妇感觉肚子发硬,不安和紧张,不少产妇由于频繁的宫缩得不到充分休息,造成精力和体力消耗过大,待到胎儿娩出的关键时刻需要用力时却不能够充分的使劲,造成难产。为了积蓄体力,在宫颈扩张期,应尽可能多睡觉和吃一些容易消化和清淡的饮食,如牛奶、鸡蛋、鱼汤、饭菜等,但要少吃多餐。油腻的食物可在腹部用力时造成呕吐。要是实在睡不着,也可以同其他人聊聊天,或看看书,放松一下。

同时,要有节律地深呼吸,在宫缩时深呼吸,之后完全放松,这样可以减轻疲劳,并提高产妇血中的含氧量;另外还要按时大小便,否则胀大的直肠和膀胱会影响子宫收缩,影响腹压和提肛肌的收缩,造成产力异常,影响胎儿先露部位的下降,延长产程,妨碍胎盘娩出。时间过长,还可引起膀胱炎、膀胱麻痹、出现排尿困难。直肠里的大便过多,会在产时和胎儿同时排出,造成胎儿污染和生殖器的炎症。一般在临产前,除早破水、阴道出血或急产时不能进行灌肠外,其它正常情况均需做清洁灌肠,促使尽快排空大便,以免在分娩过程中出现上述现象。

胎儿娩出期

从产妇子宫颈口全开到胎儿娩出为止。这时,子宫颈口扩大到婴儿可以完全通过的程度,随着胎头继续下降,压迫胎包,胎膜开始破裂,羊水流出。一般初产妇顺利渡过胎儿娩出期,约需2小时,经产妇约需一小时。

这时子宫每隔2~3分钟收缩一次,收缩更为强烈,每次持续一分钟以上。由于胎头压迫直肠和肛门的原因,会有向下迸气排便的感觉。

待宫口全开,阴道口充分撑开时,宫缩痛已减轻,主要有下坠感,产妇感到有一个很大的东西堵在那里,这就是即将分娩的状态。在这个时候,产妇一定要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像解大便一样施加腹部压力。用劲的方法是在宫缩发作时使劲,发作过去就放松。用力时,深吸一口气弊住,均匀地向下使劲,使劲时要由小到大,即开始时憋住气,慢慢地向下使劲,然后劲越使越大,直到这口气用完。如果这时宫缩已过去,就可放松休息,养精蓄锐,如果宫缩还在继续,就要深深吸一口气再继续做迸气使劲的动作。用劲时,双腿曲屈蹬实,双手抓住床边的把手,全身使劲。

但是,在胎头快要娩出的一刹那间,却又万万不能用全力,而要张开嘴“哈气”,这样可使会阴肌肉充分扩张,然后再让胎头慢慢娩出。以免胎头突然冲出而使会阴撕裂或损伤,给产后带来痛苦。有的产妇因用力不当,没有很好地配合医护人员,造成会阴严重裂伤,甚至使阴道直肠贯通,或使尿道口损伤,如果这样,将会给产后护理带来不便,也会给产妇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分娩时,头位的胎儿娩出顺序是先是头顶,再额部,再颜面部娩出。胎头娩出后,头转向一侧,使双肩以前后方向娩出,随后再娩出整个胎儿。

分娩本身,是母亲和胎儿的默契配合,是共同完成的一件事情。在分娩的整个过程中,不仅母亲应做种种努力,胎儿也自始自终地做着一系列有规律的动作。胎儿的先露部位通过产道时,随着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系列适应性的转动,不同的胎位有不同的分娩转动,但其基本动态相似。母亲和胎儿在整个分娩过程中相互配合,互相影响,谁都不能“泄气”,否则将造成意外。做为母亲,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过分的紧张和疲劳可以直接影响胎儿的转动,胎儿“卡”在某一部位,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转动,母亲就是使再大的劲也无济于事了。每一个即将做母亲的产妇都应对分娩有坚定的信心,为宝宝的平安出世,献出自己的爱心和力量。

胎盘娩出

从胎儿娩出到胎盘排出为止,约需要10~30分钟,胎儿娩出后,产妇会一下感到轻松。隔5~10分钟后,子宫又恢复收缩,将胎盘及羊膜排出,这时会有少量出血和伴有疼痛,出血量一般50~100毫升左右。至此,整个分娩过程宣告结束。

分娩结束后,医护人员还要检查产妇的产道损伤情况,必要时要进行缝合。还要检查和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和阴道出血情况。产妇这个时候也感到精疲力尽,应该静静地卧床休息,如果需要进行会阴缝合姿势,还应摆好姿势,密切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千万不可乱踢乱动,以免增加感染的机会和加重痛苦。

胎儿娩出后清脆的啼哭声,会给产妇带来莫大的兴奋,当医护人员消毒,处理好婴儿脐带后,约30分钟内,应该将新生儿放在母亲胸前进行皮肤接触,并由医护人员帮助新生儿开始吸吮乳头,以达到增进母子感情和早开奶的目的。胎儿娩出后还应看看是男孩还是女孩。为了防止差错,还要给刚出生的孩子按脚印,脚印按在婴儿的病历上,归档保存,可做为终身的印记和法律依据。新生儿在生后应实行母子同室。

分娩决定的要素

妊娠使未来年轻的爸爸、妈妈感到自豪,分娩使他们感到喜悦,但也夹杂着对分娩的忧虑。

分娩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三个因素:产力、产道和胎儿。如果这三个要素正常,相互之间能协调适应,胎儿便顺利分娩,即正常分娩。当然,产妇在分娩中做好精神状态方面的自我调节,家属的理解主动配合亦是确保平安分娩的重要环节。

平安分娩取决于产道、产力和胎儿这三大重要因素。

产道

产道是胎儿从母体降生的通道,分为骨产道与软产道两部分。骨产道是指骨盆。产期临近时,骨盆的耻骨结合处(位于女性生殖器大阴唇的上方)会松驰,并稍微张开,以利胎儿通过。产前检查的一个重要项目就是测量骨盆,骨盆过小,就会出现难产。软产道是由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及骨盆软组织构成的,产期临近时,软产道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就会变软伸开。

骨盆测量的正常值——

骨盆外测量

髂前上棘间径为左右两髂骨前上棘间的距离,平均为23厘米。

髂嵴间径为左右两髂骨背间的距离,平均为26厘米。

股骨粗隆间径为左右两侧股骨大粗隆间的距离,平均为28~30厘米。

骶耻外径为从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央的距离,平均为19厘米。(但不得<;18厘米)。

外斜径线即从一侧髂前上棘至另侧髂后上棘间的距离,平均为21厘米。测量外斜径线的目的,在于测知骨盆斜径的大小及了解骨盆的形态有无歪斜。

坐骨结节间径用骨盆测量器测量两侧坐骨结节间内缘的距离,平均为9厘米(但不得<;8厘米)。

骨盆出口后矢状径即由尾骨尖端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距离,其长度平均为8~9厘米。

测量耻骨联合的高度正常的高度平均为4厘米。

测量耻骨弓角度正常女性骨盆耻骨弓的角度,为大于90°的钝角。

每个孕妇在确定妊娠后,就应该定期做好产前检查,事先测量好骨盆的数值,做到心中有数,如果骨盆过小,就要事先做好手术分娩的思想准备,并在临产前联系好住院和手术的各项事宜,以防不测。

骨盆内测量

对角径即测量骶骨岬至耻骨联合下缘间的距离,正常的长度平均为125厘米。由此减去15~2厘米,大体上相当于真结合径的长度。

真结合径用特制的真结合径测量器测量,其正常的长度,平均为105~11厘米。

产力

包括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腹肌及膈肌收缩力(腹压)和肛提肌收缩力。

宫缩是指子宫体发生不随意而有节律性、阵发性的收缩。也叫做阵缩,是胎儿娩出的主要动力。

腹压是指腹壁肌肉的收缩与横膈下降而引起的腹内压上升的状态。腹压有辅助子宫收缩的作用,尤其在胎儿娩出时需要使用腹压。

提肛肌的收缩,对胎儿头的内旋转和娩出有辅助作用。此外,在胎盘随后娩出时,能帮助腹压将胎盘排出。

腹压和提肛肌的收缩都在分娩的后期使用,即子宫口全开,胎儿将出世的时候才使用。当宫口未开全前,胎儿是出不来的,这时主要靠子宫有规律的收缩来扩张宫口,使胎儿逐渐下降。宫口未开全前千万不可使用腹压和收缩提肛肌。否则容易造成宫颈水肿或胎儿宫内窘迫等不良后果。宫缩时,做深呼吸运动可以防止过早地用力,减轻不适。当宫口开全时,助产人员吩咐产妇像解大便一样腹部用力,就是需要使用腹压和收缩提肛肌了,这样也就可以使胎儿尽快地娩出。

当子宫反复收缩,装有羊水和胎儿的袋子(胎膜)中的压力就会逐渐增强。随着压力的增强,胎膜从子宫壁脱落,整个将子宫口撑开,形成胎胞。正常情况下,在子宫开全的前后,胎胞因经受不住压力而破裂,出现破水现象。破水后,流出羊水对产道将起润滑和清洁作用,胎儿就可以顺利地通过产道。

破水时,要注意羊水的颜色。正常的羊水颜色清,呈乳白色。如果羊水为深草绿色,证明胎儿在宫内有缺氧现象(臀位例外),这是胎儿粪便混入羊水后造成的变化。

胎儿

胎儿因素是指胎位、胎儿大小及胎儿是否畸形。

因为人体的产道是一个纵形的管道,所以无论头位或臀位,胎体纵轴(指胎儿从头到脚的轴线)均与母亲的骨盆轴(人体从上到下的轴线)一致,容易通过产道。头位较臀位对分娩更为有利。这是因为胎头径线比胎臀大,胎头虽然是胎儿最大最硬的部分,但胎头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胎儿的颅骨在分娩过程中能够重叠,对产道能起扩充的作用,只要胎头娩出则胎体、胎臀就顺利娩出了。

臀位是胎臀先通过产道。由于胎臀比胎头的周径小,阴道未能得到充分的扩张,在胎头随后娩出时容易发生困难,发生窒息甚至死亡。

如果胎位呈横位,胎体纵轴大于母体骨盆轴,足月活胎是不能通过产道的,对母子的生命安全威胁极大。遇到这种情况,家人一定要尽早送医院处理,不可贻误时机。如果产前检查出胎位不正,或产时(农村地处偏远地带在家分娩的)发现胎儿小手先出来时,一定要将产妇送到医院分娩或抢救,否则子宫破裂会造成产妇生命危险,给家庭带来极大的不幸。

胎儿过大,或胎头周径大,或过期胎儿胎头颅骨较硬时胎头不易变形,即使骨盆正常,也可以引起相对性不对称,造成难产。胎儿发育正常,或偏小,如果产力、产道正常,一般不会发生难产。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会造成胎儿某一部分发育异常,如脑积水、联体双胎等。胎头或胎体过大,通过产道时容易发生困难。因此,预防胎儿畸形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做好围产期保健,做好产前诊断、检查,进行早期诊断,以便中止妊娠,避免造成分娩困难,危及母体安全。

决定分娩的产力、产道、胎儿这三个因素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也是分娩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这三个要素如果一切正常,胎儿就能平安降生。只要其中一个发生问题,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分娩困难。不过,大多数人在分娩时,三个要素都能够“正常发挥”,而且“配合默契”。每个孕妇在分娩的过程中都应该按医生的指导,积极配合。这样分娩就会顺利进行了,一切惊慌、恐惧都是没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