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神奇生理科学美图大观
48118300000011

第11章 人体奥秘(2)

那么,人体是如何战胜高温的呢?原来,在人脑中的下丘脑部有一个“体温调节中枢”,它的灵敏度极高,当机体受到环境影响,体温偏离37℃左右这一标准时,体温调节中枢便进行调节。它还拥有忠于职守的温度情报系统,对外界环境温度及自身温度的波动,能及时向大脑报告信息。譬如外界温度升高时,皮肤和血管内的温度感受器会及时将信息通过神经,迅速传给体温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的控制下,体温调节中枢便发出指令。命令到达皮肤和血管后,皮下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把体内热量带到体表。同时,皮肤上的200万到500万个汗腺竞相张开,分泌汗液。75%的热量以辐射、传导和对流的方式散发出去,14.5%的热量由汗液带出去。夏天,在高温高湿环境劳动的人,一昼夜可分泌6000~8000毫升汗液,有的多达1~2万毫升。每排出1000毫升汗液可带走热量2424千焦,使一个90千克体重的人,体温降低2℃。肌肉接到命令后,会减慢工作,紧张度下降,产热减少。甲状腺和肾上腺接到命令便减少分泌甲状腺和肾上腺激素,使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分解减慢,少产生热量。我们的人体就是凭借着“空调器”——体温调节中枢和它的温度情报系统,卓有成效地辛勤工作,使机体保持恒定的温度,充满勃勃生机。

既然人体有这样强的抗热本领,是不是可以高枕无忧不怕高热呢?不是的。如果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劳动,不注意自我保健,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也会发生故障,“空调”失灵,体内就会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引起中暑等疾病。所以,要想增强机体的抗热本领,必须注重夏三月的养生。工作环境及居室应有防暑降温措施,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夏天出汗多,常喝些淡盐水、绿豆汤及清凉饮料,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和盐分;不要暴食冷饮,以喝绿茶热饮为好,有利于排汗散热防中暑;合理调配膳食,宜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无机盐的肉、蛋、牛奶、新鲜瓜果蔬菜,并注意饮食卫生;安排好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外出劳动要戴遮阳帽,防止日光直射;穿衣应宽松,以利通风散热;要保护好皮肤汗腺,每天洗澡,使皮肤清洁、汗腺通畅,利于排汗散发热量;尤为重要的是经常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清晨到花草佳秀的林园舞拳弄剑,跑跳玩练;傍晚漫步于林荫道旁,徜徉于河畔林下。优雅的锻炼环境,持之以恒地运动,可使植物神经保持良好的调节功能,有利于在高温天气对热环境做出应激反应,使体内的“空调器”正常运转。只要做到这几点,就会使机体的抗热本领进一步增强,在三伏夏日获得清凉、愉悦、潇洒和健康!

人体美

人体的美感究竟从何而来?科学家通过对动物的一系列研究得出结论:它源于人的动物本性。

在动物世界中,皇企鹅是栖息在南极的一种鸟类。在它的生活习性中,有一个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独特之处:雌企鹅产卵后即回海觅食,而将孵卵的工作交给雄企鹅承担。因此,雌企鹅在选择配偶时,常常并不会为第一个向它献殷勤的雄企鹅所迷惑。它会矜持地等待,直到一只足够敦实的雄企鹅出现,它才会“芳心暗许”。因为只有这样的配偶,才能帮助它在未来的两个月时间内连续孵卵而不至于饿死。

又如,在亚洲丛林中,雌性雉鸡的“择夫”也很挑剔。每当求偶季节来临时,雄性雉鸡会披上色彩艳丽的羽毛和肉冠,以此来吸引雌性雉鸡。但是,一旦它们体内感染有寄生虫时,色彩艳丽的羽毛就会黯然失色。雌性雉鸡选择羽毛最亮丽的雄性雉鸡,目的是能给繁衍的后代增加抗病的能力。

再如,雌性蝎蛉择偶时,也总是选择翅膀完全对称的雄性。研究表明,这样的雄性蝎蛉不仅捕食的本领强,而且善于躲避天敌……

那么,不同种类的动物在择偶时,何以都会表现出对配偶外表的重视呢?科学家研究后发现,原来,在整个动物世界中,动物外表的吸引力表现了其生物学上的品质。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人也是动物。因此,人类的爱美之心也必然有其生物学基础。

据心理学家调查,人类男性通常觉得颚骨短小的女性比较美丽,而女性则认为下巴较宽的男性更富有男子汉的阳刚气概。科学家推测,人类的这种审美观很可能源于远古时代。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同所有的动物一样,雄性往往会本能地追求将自己的基因尽可能多地遗传给后代,而雌性则会本能地关注其后代的生存机会。颚骨短小往往显示出雌性体内的睾酮含量低,而雌激素含量高,因此其生育能力较强;同样,下巴宽大则表明雄性体内的睾酮和其雄性激素含量高,而这恰恰正是体格健壮所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两个特征的追求,雄性和雌性就使其后代获得了进化上的有利地位。随着时光的流逝,最后这两个特征终于在人们的心目中演化为人体的美感特征。

以往,人们普遍认为,不同的文化和年龄特征的人,对人体美会有不同的审美情趣。但最新的研究却显示,种族、民族和年龄的差异并不影响人们对人的容貌和体形作出相似的审美判断,人们似乎都在不知不觉中以共同的标准来衡量人的外表。

研究人员曾作过一次实验,他们让来自英国、中国和印度的女性,分别对希腊男子的照片发表观感。令人称奇的是,这些女性对照片上人物的审美观几乎如出一辙。在另一次实验中,甚至来自13个国家的白人、黑人、亚洲人和拉美人,也对一组不同面容的照片给出了极其相似的判定。这表明,尽管他们的种族迥异,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并没有对他们的审美观产生明显的影响。

研究人员的一系列研究还表明,甚至婴儿也有着与成人相近的人体审美观。心理学家曾分别给3个月和6个月大的婴儿观看几组不同的人脸照片,在每组照片中,都有一张是成人认为比较漂亮的脸,而另一张则属相貌平平的脸。测试的结果相当有趣,婴儿注视漂亮面庞的时间往往要长一些。即使将观察对象改换成其他婴儿的脸,情况仍然如此。测试甚至还显示出,这些婴儿对当今时装名模安帕·瓦内塔的脸也颇感兴趣。

尽管这些襁褓中的婴儿不看时装杂志或电视,他们对人脸的审美观显然尚未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但却与成年人有着不谋而合之处。这从另一个角度可以清楚地表明,在人类的潜意识中,确实存在着相似的审美标准。

那么,影响我们审美观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呢?科学家研究后认为,人体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对称性。

长期以来,生物学家一直以对称性来评估生物发育的稳定性。生物学家认为,如果生长条件和环境良好,动物的翅膀、耳朵、眼睛和脚掌等配对的特征都会生长发育得完全对称。而污染和疾病会破坏这种生长发育过程,结果导致对称性降低。生物个体的适应能力越弱,其对称性就越差。

美国科学家曾对几百名男女大学生身体的对称性进行过测量研究。他们先对受试者的脚、踝、手、腕和肘部的宽度以及耳朵的宽度与长度等7对特征进行测量,然后据此统计出每个人的对称度,再让这些受测试的男女大学生填写一份关于其私人生活的保密问卷,以寻找两者之间的联系。

科学家进行的对比结果显示:那些对称性最好的男大学生,开始结交异性的年龄要比对称性最差的同龄人早3年到4年。而且,对称性好的受试者曾有过的异性伙伴也较多。此外,他们还发现,身体对称性好的男性,除了面庞较富吸引力外,其体格也往往强于同龄人,他们的肌肉较发达,运动能力较强,个性较富支配性。好莱坞男影星丹泽尔·华盛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据测量,丹泽尔·华盛顿的面庞几乎完全对称。因此,他被《人物》杂志评为“当今最富魅力的男性”是毫不奇怪的。

除对称性之外,许多容貌俊美的人的另一个共同特点是标准性,即他们的身材和容貌特征往往都取人群的平均值。科学家认为,这种现象有生物学上的合理性,因为从遗传学的角度看,这样的特征携带有害突变基因的可能性最小。

为了了解人们心目中的美丽面庞的模样,科学家还另外设计了一个实验。他们先挑选出30张不同的脸部照片,分别让来自不同国家的评阅者以1分到9分的评分标准进行打分。然后,再用电脑程序将得分最高的几个脸部特征组合起来,得出人们理想中的俊美面庞。

由此,他们发现:在人们理想中,美丽的女性面容是:额头饱满、嘴唇丰满、颚骨短小和下巴尖细;英俊的男性面容则是:颚骨宽大、下巴较宽和眉毛粗浓。

虽然优雅尖细的下巴是女性容貌美的要素之一,但若论吸引力,它恐怕无法同优美的体形相比,在男性看来尤其如此。

以往,若要提出一个体形美的标准,曾经被认为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常识告诉我们,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审美观。比如,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的农业社会,人们是以胖为美;而在现代社会中,胖恰恰是人们所竭力避免的。此外,各人的审美情趣也不尽相同。有的人觉得苗条的时装模特儿的体形最美;而有的人则更欣赏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笔下丰腴的古典女性形象,觉得她们才真正体现了女性美。

然而,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古今和各人间对人体的审美观并非大异其趣。相反,从本质上说,人们对形体美的审美情趣,实际上是十分相近的,即人们的潜意识都认为腰臀比率小(腰围与臀围的比率)是女性形体美的重要特征之一。一个有说服力的例子是,虽然当今颇受女孩子青睐的芭比娃娃玩偶与古代的生育女神雕像在体形上相去甚远,前者苗条颀长,后者丰满敦实,但她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她们的腰臀比率都比较小。

统计表明,在更年期前,健康女性的腰围与臀围之比通常为0.67~0.8,即不管其体重如何,她们的腰围总是臀围的67%~80%。例如,三围尺寸分别为36、25、36(单位:寸)的妇女,其腰臀比为0.69。

1993年,荷兰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中发现,腰臀比在0.69这个范围内的妇女都比较健康,生育力也较强;而腰围相对略有增加者,则意味着其生育力会有所下降。他们发现,在500名接受人工授精的妇女中,腰臀比每增加10%,其受孕的可能性就下降30%。换句话说,不论年龄或体重,腰臀比为0.9的妇女,其受孕的机会要比腰臀比为0.8的妇女低三分之一。

心理学家也曾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他们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不同的妇女体形廓图,然后让男性评阅者按魅力、健康状况和生育能力给她们评分。虽然这些评阅者的文化背景和国籍各不相同,年龄也从8岁到85岁不等,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给腰臀比约为0.7的体形打了最高分。

显而易见,科学家的研究仅是从一个侧面揭示出了人体美与人的自然属性之间的联系,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类形体的一些秘密,但对人类的研究还亟待不断地深入,因为它会有助于人类更好地认识自己。

人体“左右”谈

人体,在外观上是左右对称的,但在内部组织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上,则有很多地方不对称。

首先是呼吸器官。气管大约在肺门分为左、右主支气管而分别进入左、右肺脏,但左、右主支气管的长短、粗细和走向都大不相同:左支气管较细长,长约4~5厘米,走向较水平,与气管间的夹角较小;而右主支气管短而粗,长约3厘米,走向较为垂直,与气管间的夹角较大。由于这一解剖特点,临床上气管异物多坠入右主支气管内。呼吸器官不但左、右主支气管在解剖上不对称,而且左右肺脏在解剖上也是不对称的。例如,左肺只有一个斜裂,左肺分为上、下两个肺叶;而右肺除有一个斜裂之外,还有一个水平裂,因而右肺被分为上、中、下3个叶。再者,由于心脏位置偏左,而使得左肺较为狭长,右肺则因肺下还有肝脏向上隆起而显得宽而短。就左右两肺的容量来说,右肺要大于左肺。

此外,人体其他器官也存在着这一左右不对称的有趣现象。例如,泌尿器官肾脏,左右各一,但形态上左肾狭长而右肾宽短;而且右肾由于受肝脏位置的影响,位置较左肾略低。位于左右两肾上方的内分泌腺——肾上腺,形状也有不同,右侧肾上腺呈三角形,左侧的则近似半月形,而且略大。男性生殖系统的睾丸,也是左右各一,位于阴囊之内;但位置上却高低不一,一般左侧略低于右侧三厘米。不知是否由于这个缘故,男性不育症因素之一的精索静脉曲张,多发于左侧。

以上所说的都是体内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的器官。在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些器官是体内独一无二的,而其解剖位置在左右的不对称上又另有不同。例如,胃大部分位于左侧,只有1/6位于右侧;胰腺基本上偏在左侧;肝脏是体内重量最大的器官,约占体重的2%,但其大部分位于右侧。因此,若把人体从纵轴线平分为两半的话,在天平上右半边就会比左半边重。再看看肠子,小肠部分除十二指肠大概还可以看成是位于正中外,其余占全长约2/5的空肠位于腹腔左上部,占全长约3/5的回肠位于腹腔右上部。大肠的情况就更有趣,它从右侧髂窝盲肠开始,沿腹后壁右侧上升;到肝右叶下面转向左,形成结肠右曲;然后向左行至脾下端,折面向下形成结肠左曲;再沿腹后壁左侧下降,至左髂,嵴外进入盆腔;最后终止于人体正中的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