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节俗
48113400000009

第9章 节庆习俗的形成(8)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zhao,桨)影斡(w6,旋转)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且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这些诗句淋漓尽致地写出了龙舟竞渡的壮景。

在划龙船时,又多有唱歌助兴的龙般歌流传。如湖北秭归划龙船时,有完整的唱腔,词曲根据当地民歌与号子融汇而成,唱歌声雄浑壮美,扣人心弦,即“举揖而相和之”之遗风。又如广东南雄县的龙船歌,是在四月龙船下水后唱到端午时止,表现内容十分广泛。流传于广西北部桂林、临桂等地的龙船歌,在竞渡时由众桡手合唱,有人领呼,表现内容也多与龙舟、端午节俗有关,歌声宏远动人。

2.饮雄黄酒

《本草纲目》记载:“雄黄性味辛温有毒,具有解虫蛇燥湿,杀虫祛疾功效。”雄黄作为一种杀百虫、消毒药,占代就有认识。《清嘉录》卷五《雄黄酒》中说:

“研雄黄未、屑蒲根,和酒以饮,州之雄黄洒;又以馀酒染小儿额及手足心,随洒墙壁处,以祛毒虫”此俗在晋南沿至今。不仅染小儿额还在额上用雄黄酒写一个“王”,除涂手足心外还涂耳朵。还用白酒浸雄黄再泡白矾,谓之雄黄矾。虫叮咬后,用雄黄蘸水涂抹可起消毒解痛的作用。雄黄酒、雄黄矾乃占代消炎解毒。古代尚有端午饮雄黄酒的风俗,今已无此俗了。但雄黄洒杀虫之功效是无可置疑的。

我国民间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说,古人以为晨属龙。晨时正是群龙形雨之时,故在端午节早晨设雄黄酒以饮宴祈雨,希望有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3.挂艾技菖蒲

民间各地都有“端午到,插艾蒿”的习俗。《名医别录》记载“艾叶味苦,微,无毒,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艾”即指白艾。白艾又叫家艾、艾蒿、五月五艾,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类植物,白艾入中药,性温,味苦,可以祛寒湿、暖子宫。燃干艾可以驱蚊蝇。菖蒲,天南星科的多年生草本类植物,含挥发性芳香油,可提神、通窍、杀菌。端午悬白艾、挂菖蒲,正可驱虫菌、除病毒。所以成了民间一种自觉的防病方式。

世传北方中原地区把五月解为“恶为“恶月”、“恶口”。为了避邪驱恶,从秦汉起人们就于端午节插“蒲剑、悬“艾虎”。

《清嘉录·蒲剑蓬鞭》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蒲又名“水剑”,“利以杀魁”.可避邪,悬门楣上像一把宝剑,据说鬼见之不敢入。菖蒲性温味辛,能开心祛痰湿,古代曾以此制酒。曰菖蒲酒。端午节人们相聚一起饮菖蒲酒,以强身禳毒气。端午节门上插艾也可禳毒。

《荆楚岁时记》中说:“五月五日荆人皆踏百草,采艾为人,悬于门上,以禳毒气”。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剌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这是一种辟邪巫术遗俗。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家庭主妇和媳妇们要在节前,用各色碎布头制做各种禽兽、花卉小包,内装雄黄、苍术、香需、香料等称香包,佩戴在孩子身上,男孩多戴老虎、狮子之类,女孩多佩花卉虫鸟类,可防病毒入身。

4.吃粽子

粽子又称“角黍”,明人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网》解释:“古人以葫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远在魏晋时,周处在《风土记》中戟说:“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说明至迟在晋时端午吃粽子已成习俗。端午包粽子,祭吊屈原最早见于吴均所著《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泪罗而死,楚人哀亡,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此乃文献所记.民间尚有另一传说。

相传屈原投江以后,人们纷纷赶来营救,终不能得,于是有人将米饭红枣等食品倒入水中让鱼虾龟蚌吃,以免其伤害屈原。东汉时,长沙人欧回一天忽见屈原,见其头戴高高的云冠,腰挂长柄宝剑,身佩珍珠美玉,与乡亲相会。说每年所祭食品均为水族鱼虾龟蚌所窃食。大家听后非常生气,问屈原以何法处之?屈原说,今后若有惠祭,当以箸叶包饭,做成尖角的角黍,并缠五色花丝.水族见了,以为菱角,便不敢再食。

第二年端午节,人们照此去做,可端午后,屈原又托梦云:所祭食物仍被水族吃掉不少。人们问计,屈原说.祭角黍时,可把船装扮成龙的样子,冈一切水族都属龙王管辖,它们看见是为龙工送的,也就不敢吃了。从此,人们每年到端午节照此去做,端午吃粽子,划龙船也就沿袭成风,相传至今。龙船竞渡流行于南方,北方仅保留吃粽子的风俗。粽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纯米粽子,有糯米或黍米两种,吃时拌糖;二是有馅粽子,多为红枣棕和八宝粽。八宝粽佐以柿饼、栗子、果脯、肉、青红丝、莲子等等。城市人杂杂,口味要求多样,甜、咸、辣都有,角、锥、筒形俱见。其做法一般是将米、枣等浸泡后,用芦苇叶包,马兰草结扎,有的地方用五色线结扎,取避邪之意。包好摆置锅中,用算子压实,倒水至淹没为止,用温火煮一夜。广东也有包猪肉的。

粽子的种类颇多,有湖州肉粽、八宝肉粽、台湾肉粽、豆沙粽、成粽等。苏州粽子、广东粽子、北京粽子、宁波粽子和台湾八宝粽等被视为我国的名粽。其中苏州粽子为四角形。有鲜肉、枣泥、猪肉、豆沙等品种;广东粽子用荷叶包裹,个头大,正面方形,后背隆起一只尖角,以蛋黄做成的肉黄粽和什锦粽风味独特;北京粽分糯米粽和大黄米粽,大黄米粽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别有风味。至于古代的粽子,从诗人的笔下也可见一斑。唐代元稹的“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写出了粽子的味道和形式;唐代温庭筠的“盘斗九子粽,瓯闹渔歌响,风动角粽香”,就表明了粽子在那时已成为民间过端午节的普及食品。

除粽子外,端午还有许多食品。

如《梦粱录》载:“茭、粽、五色米团、时果。”《武林旧事》记“糖霜韵果”。清代还吃各种果品。《燕京岁时记·端阳》:“京师……每届端阳以前,府第朱门,皆以粽子相馈贻。并附以樱桃、桑椹、荸荠、桃、李及五毒饼、玫瑰等物。”还有五豆粥等。

鸡蛋也是端午的食品之一,也与古代卵生神话有关。

小孩子们未出被窝,家里人就把鸡蛋送来,在肚子上滚几下再剥皮吃掉,据说肚子就不疼痛了。可见吃蛋是为求健身之意。

七、晒衣节

农历六月初六为晒衣节。六月六正当盛夏,是一年中太阳最猛的日子,古人把这天当作曝晒衣物、书籍的日子。《燕京岁时记》载:“京师于六月六日抖晾衣服书籍,谓可不生虫蠹。”

民间亦称“晒衣节”、“晒书节”。这天,人们把家中皮大衣、皮套子、毛衣以及被褥等拿出来晾晒。书香门第之家要把书籍拿出来晾晒。据说这天晒过的衣服书籍不生虫,不返潮。农家主妇这天要做曲,说是用这天做的曲伴醋,做出的醋特别酸,味道也醇美。

学生在这天还讲究给先生送礼,做菜盒请先生吃饭。

先生要给学生反馈一枚桃,意为桃李满天下。

六月六许多地方都举行行庙会。大同赶庙会内容甚是丰富奇特。赶会时或骑马、或乘车,或步行,总要携带酒饭、水果、糕点、餐具,全家出动。到会后,利用树木、空地,支起帐篷,打起地摊,撑开大旱伞。放好东西,然后轮流到庙里烧香敬神,买小吃,看杂耍,听戏文。姑娘们喜欢采野花,摘地椒,做香囊,孩子们则结伴玩耍。中午则就地野餐,餐后,仍要各取所爱,游玩一番,兴尽方归,少数戏迷们还要留下看夜戏。

山西以五台山六月庙会最负盛名,六月初一到月底举办整一个月,赶会者除汉族外,还有回、蒙、藏等少数民族,每口不下万人,是融宗教、文化、民族、物资交流、科学考察为一体的综合盛会,为当地人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民间称六月六为牛羊节。凡有牛羊者必以美食犒赏牧人。还有称六月六日为天祝节的,以新麦蒸馍,做肉菜,庆夏粮丰收。

北方称六月六日为“回娘家节”。传说春秋战国时,晋卿狐偃骄傲自大,把亲家赵衰气死。一年晋国遭灾,孤偃外出放粮,说好六月六日回家过寿,女婿决定在祝寿时杀死狐偃,为父报仇。女儿知情后,给娘家报了信。狐偃放粮看到民间疾苦,后悔没听亲家忠告,痛恨自己做错了事,气死了亲家。所以,不但不怪女婿,还当众认错。后每于六月六日,必将女儿女婿接回娘家团聚,传到民间,大家仿效,相沿成俗,传承至今。

八、夏至节

夏至节,在芒种后十五日,是白天最长的一天。北半球白昼从此渐短,日期一般是在阳历6月21日前后。

由于夏季节日较少,而夏至又是一个很重要的节令,繁忙的夏收、夏种,迎夏粮入库多于此时展开,需要有较好的饮食。夏至天气又最炎热,要进行种种饮食休憩,纳凉防暑,所以夏至便成为了节日,相沿至今。

夏至,又称夏节。在《吕氏春秋·有始》中有云:

“夏至,日行近道,乃参于上”,是较早的记载。汉代已成为较重要的节日。当然,由于此时正是夏忙,所以节日活动较少。

在夏至节日活动中还融合了一些立夏的活动,故先从立夏讲起。

立夏,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夏日是夏季正式开始的标志。据《后汉书》载,此日到来时,皇帝要带领百官,到京城的南效去迎夏。君臣皆穿朱红色衣服,佩红玉饰,乘坐赤色马,车子、旗帜也是红色。这是因为按阴阳五行观念,夏是南方属火,颜色为红。所以在顺应天时,往郊外迎夏天到来时,要以红色为饰。此俗在先秦时就开始了。

在后世,立夏也还有尝新等节日活动。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撄桃、青梅、襁麦,用以祀享先祖。在常熟,尝新的食物更为丰盛,有“九荤十三素”之说,九荤为鲥(shi,鲥鱼)、鲚(ji,鱼)、咸蛋、海蛳、熄(ao,放在微火上煨熟;一种烹调方面,用多种香料加工而成为熄鸡)鸡、腌鲜、卤虾、樱桃肉、鲳鳊(changbian)鱼;十三素包括,樱桃、梅子、麦蚕(新麦揉成细条煮熟)、笋、蚕豆、茅针、豌豆、黄瓜、苣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在南通,则吃煮鸡、鸭蛋。据说吃了可不疰夏(zhuxia中医指夏季长期发烧的病,患者多为小儿)。因此这一天多都要给小孩吃蛋。在安徽徽州,立夏日则吃肉、吃苣叶锞,据说吃了肉就可不掉肉,使身体保持强壮。吃了苣叶锞(quo。

一种油炸的面食;旧时点心的统际),可不中暑,不生疖。

孩子们还吃鸡蛋韭菜油炒饭,也是为防赖夏(瘴夏)。而浙江开化,则吃猪脚,说是“立夏食猪脚,登山不歇脚(脚不酸痛)”。也吃竹笋,叫接骨笋。武义县则吃红枣、桂元煮鸡蛋,吃蚕豆烧肉、竹笋烧肉、蚕豆汤等。江西南昌此日则吃米粉肉,叫做“撑夏”,也是防止夏日消瘦之意。可见立夏尝新之俗极多。

此外,立夏日还有称人体重之俗。过去是用杆称,把绳索吊称于树,悬竹筐或竹椅坐之,全家上下一齐分别坐上去称体重,记录下米,亦有注意夏季身体健康之意。

苏南一首《海虞风俗竹枝词》:“时逢立夏出奇谈,巨称高悬坐竹篮。老少不分齐上秤,纽绳一断最难堪。”描述了这种风俗有趣的场面。有的地区还在称完后,吃豆沙馅团子,即塌饼,以求身体缝壮。

立夏尝新与称人,均与防暑、夏至饮食相关,

汉代后,除了立夏日迎夏外,已有过夏至节之俗。官员可放假度夏。

夏至期以后的日子,是天气最热的时候。宋人周遵道《豹隐纪谈》载有一首《夏季九九歌》,描写了夏至后九九八十一日的生活情景:“夏至后,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四九三十六,争向路头宿;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入眠寻被单;八九七十二,被单添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壑。”

夏至后,人们多要进行种种防暑工作。人们要吃凉食,歇晌午眠,吃补食,以迎接夏收、夏种的繁忙节令。

防暑的冷食,凉食在夏至大行其道。早在周代,就设有专门的为王室管理冰政的“凌人”。《周礼》的卷五:

“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即说于十二月斩下冰块堆积入窖中,要藏三倍于夏日的冰需求量才够(因为冰要融化掉三分之二)。

夏季,将冰块放入青铜制的冰鉴中待融化,便可降温。以后历代也都有冬季藏冰之俗。明代《帝京景物略》卷二,也写入当时皇家冬日采冰之事。夏季取冰出来,可供纳凉,在夏日时赐予大臣。当然要首先满足皇家之需。《燕京岁时记》:“京师自暑伏日起,至市秋日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而民间没有赐冰,则主要靠购买。商家于冬日藏冰,盛夏时卖于海鲜店,作为冰渔产品所用,或卖给作冷饮生意的小贩,用来冰东西,如《清嘉录》所记。

用冰冻过后的冷饮自然更凉爽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