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圜丘坛、祈谷坛上,都设有绿琉璃砖砌的蟠炉、瘗坎及八只大铁燎炉,供祭天时刚。圜丘坛、祈谷坛即真正的祭天坛,其他都是附属建筑而已。根据明代《天府广记》等书载,祭天的礼仪大致如下:祭天前一日皇帝入斋宫斋宿。天坛内的“牺牲”用黄绒牵着,盆盛活鱼,击鼓奏乐入宰牲亭宰好,并制供馔、糕等。冬至日供设祭品,摆好上帝及诸神先祖牌位,道士奏古乐舞,皇帝出斋宫,上祭台祭祀。因在黎明前,故要在坛边望灯台上竖挂大灯笼(灯中插蟠龙宝蜡,可燃通宵),皇帝祭拜行礼罢,送燎烧祭品、祝板(祭文)、祝帛(蓝绸幅);并在蟠炉中焚烧松柏枝,以示宴享上帝,听求祝告之意。祭典完成后,将牛尾牛血牛毛等埋入瘗坎,象征古代人类茹毛饮血之意。礼仪极为繁杂,气氛自是庄严。
古代祭天歌辞,如《诗经·生民》载周人始祖后稷开始祭祀天地的传说,及准备米饭、采萧、杀羝(di,公羊)、燃燔火,盛供品于豆中、登中,香烟袅袅,敬请上帝来享用的周代祭天仪式,颇为详细。另外,楚国的名诗人屈原所作的《九歌》,被闻一多先生断定为屈原为楚国国王所作的楚国家祭祀乐歌。
在个别地区,民间也流传着祭祀天神的原始习俗。如在广东雷州半岛,称雷神为天神,崇拜甚虔。
北方的满族,过去也有冬至祭天的习俗。冬至夜于院内铺席,摆供桌,挂天地神杩,杀猪祭祀。
2.敬老
在冬至,还有敬老活动,这在汉代以后的冬至节俗中很流行,这大概源于汉代。《史记·孝帝本纪》中载有汉武帝时方士造说的黄帝于冬至日“仙登于天”的记载。
汉武帝求仙祈寿,也就敬起老人来,有“加年八十孤寡布帛二匹”的举动。汉代还赐给老人鸠杖,作为优待的象征。鸠是一种神鸟,为了祝愿老人饮食不噎、顺达、长寿,就用鸩来饰杖。
在北魏崔浩《女仪》中也载,媳妇于冬至节还要给公婆各赠一对新鞋、新袜。至今北方一些地区的农村中还保存着这一古老的良’好风俗。此外,我国传统婚俗中还有新媳妇过门后,向公婆献上新鞋的习俗,也源于此,此俗至今也仍流传不衰。
有的地区在冬至日吃长寿面(又称冬至面),祝愿长辈长寿。这些习俗,今亦宜于弘扬。
3.拜冬
清代北京及杭苏等仍注重冬至节,所谓“肥冬瘦年”,即宁愿过年时节俭也不能在冬至虚度之意。民间或用各种食物互赠,称“冬至盘”,并互相庆贺,称为拜冬。
《清搿录》云:“(吴)郡人最重冬至。节先日亲朋各以食物相馈遗,提筐担盒,充斥道路,俗呼冬至盘。节前一夕,俗呼冬至夜。是夜人家更速燕饮,谓之节酒……至日为冬至朝,土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
至今,江浙、闽台、两广民间仍盛行过冬至节,在此节举行祭祖、吃糯米制品及聚宴等习俗。其中有不少有意义的饮食活动。
如江浙一带,多吃冬至肉、冬至鱼及鸡鸭。冬至肉是用猪肉和酱烧熟的,俗传吃冬至肉能身体强健。冬至鱼,是将鱼分食后留下头尾,用碗放于米桶中,叫“吃剩有余”,意取食物丰足之意。这和除夕夜吃鱼,寓“年年有余”相似。
在北方一些地区,冬至夜吃饺子,也即馄饨。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河南名医张仲景。张仲景于冬至日开舍药棚,用羊肉药物包入面皮中,制成耳朵状的“娇耳”,给人们医治冻烂的耳朵,于是后人于冬至包饺子吃,相传这一来耳朵就不会冻掉了。
在福建及台湾、两广的部分地区,则有搓丸之俗。以糯米粉拌水揉成团,搓成实心或加馅的圆子.入水煮熟,祭祀先人,称为冬至圆。冬至圆也与元宵一样,寓有祈盼家庭团圆,诸事美满的含义。相传,冬至圆是闽南一位老妈妈因思念在他乡谋生的儿子,泪水滴入碗中滚成的,后来人们相沿成俗。有的人家如有亲人在外的,要在聚宴席上空位前摆冬节圆,以示团聚。或晒干网子,留待回家之日补吃。
在闽台,冬至前夕晚饭后,便搓冬至圆(或称冬节圆、圆仔汤),边搓边唱起歌谣给小孩子们听。
在台湾,人们爱蒸九层糕祭祖。
4.赏戏水
冬天里,有多种季节性很强的娱乐,如赏雪即是一项。
明代《西湖集览》记戏剧家、养生家高濂的《四时幽赏》目录中,“冬时幽赏’’诸条多与雪有关,并观赏冬季的茶花(茗花)、梅花、竹等植物:“湖冻初晴远泛。雪霁策蹇(jian,指驴,也指驽马)寻梅。三节山顶望江天雪霁。两溪道中玩雪。山头玩赏茗花。登眺天目绝顶。山居听人说书。扫雪烹茶玩雪。雪夜煨(wej,把生的食物放在带火的灰里使烧熟)芋谈禅。山窗听雪敲竹。除夕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记载,为了更好地观赏梅花,他发明了看花居,即取纸竹扎成小屋,中燃炭火,或用帐篷,宿在梅花丛中,真是令人赞叹。至于《红楼梦》中在芦雪庭里咏雪联句,雪中寻梅之描绘,更脍炙人口。另外赏茶花、竹、松等,也是冬日之雅事。
在唐宋时还有盛大的冰嬉活动,由宫廷组织举行。
《宋史》中即有帝王“幸后苑,观冰嬉”的记载。清代的冰嬉活动最为盛大,把冰嬉作为军事训练项目,俗称跑冰鞋。军队中有技勇冰鞋营。据《养古斋丛录》等书载,每年冬至,清廷要选冰嬉能手多人,于京城西苑太液池(今中南海、北海)等处举行冰上射箭、冰嬉表演。皇帝后妃及王公大臣等乘坐彩桥式冰床,前往观赏,亦习武练军之意。乾隆还写了一篇《冰嬉赋》,令宫中画家张为邦、姚文翰绘制《冰嬉图》,记录其盛况(《冰嬉图》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在图上,可见当时的冰嬉之盛:彩棚高架,彩灯彩球高悬,旌旗猎猎。一队队八旗将士穿本旗颜色的马褂、背心,上插各色小旗,足踏冰鞋,沿事先画好的弯曲冰道蜿蜒滑向旌门。当时每次有一万六千人参加表演,代表满州八旗。冰嬉项目主要有滑冰、花样滑冰、冰上杂技、冰上蹴鞠等表演。其中如射天球活动,是在旌门上挂一彩球,将士们在迅疾的滑行中弯了搭箭,直射天球。三箭皆中为头等,二中为二等,一中为三等。表演花样滑冰,则有单人、双人之分,有“哪吒闹海”、“童子拜观音”、“大蟹子”、“金鸡独立”、“鹞子翻身”、“仙猴献桃”等绝技,比今天的现代花样滑冰也毫不逊色。冰上杂技则有顶幡、耍叉、舞刀、抡棒、击鼓、纵鹰甚至高难度的冰上扒杆、倒立、叠罗汉等。从画中我们可见到清代冰嬉异彩纷呈的场景。《燕都杂咏》
有清人顾森之诗:“太液冻初竖,冰嬉队连连。弯孤兼肆武,仰射彩球圆。”即咏此情景。
另外在北方还有打滑挞、打仗、溜冰、爬犁等。打滑挞,是先汲水冻成高三四丈的冰山,然后由人爬上去,滑滚而下,做出种种花样,这在北京尤盛。《点石斋画报·打滑挞》一画,即绘此情景。溜冰,在清代已有冰鞋,鞋底中嵌铁条一根,似今日冰刀,可在冰上滑行,青少年最喜。爬犁,也叫冰床,以木板作架,下钉横带,嵌铁条,少年们也很爱玩爬犁。通常由人推、拉或用铁钎撑冰作动力,让爬犁在冰上穿梭滑行,或把二尺见方的爬犁放在山坡冰道上,一人坐于上,顺坡下滑,类似近代冰橇运动。或用狗牵引爬犁而行。
至于在冰雪甲的游戏,则有堆雪狮、雪人、雪山等.这是儿童们最喜爱的。堆雪塑在儿童手里并不是用盆子盛着的小工艺品,而是在雪地中扫雪聚拢,堆塑成大型的狮子、罗汉、雪山等。清代画家余芝生的《百子图》,就有绘几个孩子在庭院中堆聚雪狮的情景。
雪灼,是以冰雪冻成灯供玩赏,在东北如今已发展成大型的冰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