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文化——中华饮食
48111600000012

第12章 饮食诸方面(9)

八.民间小菜

民间小菜指经过一段时间腌制的蔬菜和豆类。小菜腌制的工艺大体有腌渍类、酱渍类、糖醋类、腐乳类和其他类。我国著名的小菜品种很多,如北京王致和的臭豆腐、四川涪陵的榨菜、扬州的乳黄瓜、桂林的豆腐乳、四川的豆瓣辣椒酱、浙江萧山的萝卜干等,都是惹人豆爱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小菜。生活中人们在谈论一件比较容易办到的事情时,往往用“小菜一碟”作譬喻。其实,做好小菜又谈何容易!民间小菜,是老百姓一项了不起的创造,是中国食俗中不可忽视的一块芳草地。如果把各地各菜比作大家闺秀,那么,民间小菜就是小家碧玉。人们在品尝了山珍海味之后扩往往对一碟小菜愈加钟情。在日常生活,人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天天大鱼大肉,但一天三餐,却几乎顿顿离不开家常小菜。河北俗谚:“保定有三宝:铁球、面酱、春不老。”除了铁球,三宝中有两宝是小菜,可见在老百姓心目中小菜不小。

中国制作民间小莱的历史很长。西周以后,人们已用加工方法来保藏蔬菜食物,以达到不受季节的限制而常年食用的目的。当时的蔬莱保藏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菹莱法”。菹,《说文》谓为“酢菜也”。或即后世的“酸菜”,另解为“腌菜”。另一种是“齑菜法”。郑会在《周礼·天官·醢人》注文中说:“凡醯酱所和,细切为齑,全物若牒为菹。”如此说来,菹和齑都是用醯酱来浸渍调和以使蔬菜得以保藏的方法。两者不同的是,齑法是细切腌渍,菹法是细切或整棵腌渍。

古人为保存蔬菜而采取的方法,传至后世,并经后人改进,遂成了今天名目繁多、各具风味的民间小菜。

民间小菜按制作工艺分,有五大类。1.腌渍类,如腌雪里蕻、腌辣椒、咸蕨莱等;2.酱渍类,如酱黄瓜、酱青笋等;3.糖醋类,如腌糖蒜、糖醋藠头、甜姜片、糖醋瓜等;4.腐乳类,如豆腐乳、酱豆腐等;5.其他类,小菜制作方法不一,如豆瓣辣椒酱、萝卜干、四川榨菜、泡菜等。

小菜的制作,有科学根据,并讲究工艺、方法。民间有许多腌制小菜的经验,有认总结了腌制小菜的“十要素”:一是选料要精;二是用具要洁;三是盐、水用量要当;四是加工方法要对;五是投料要准;六是方法要多;也是倒罐要勤;八是封缸要适时;九是贮藏要好;十是味道要正。

蔬菜经过一段时间腌渍后,会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腌制方法正确,能起到正常发酵的作用,如乳酸发酵、醋酸发酵、酒精发酵。其中以乳酸发酵为主。这些发酵作用的生成物,能起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保存制品的作用,使制品产生酱香、酯香。如果腌制方法不合理,就会生成有害物质,如丁酸、有害酵母、腐败细菌、霉菌等,使制品腐烂变质,不能食用。

但是,对此不能作望文生义的理解,因为民间有的地方小菜就要“霉”、“臭”的效果。如浙江绍兴的“霉氏家族”、“臭氏系列”。

绍兴民间传统家常小菜的菜谱里,“霉氏家族”占有相当地位:霉豆腐、霉菜梗、霉毛豆、霉萝卜、霉冬瓜、霉笋……而与“霉氏家族”有亲缘关系的是“臭氏系列”:臭豆腐、臭豆腐干、臭腌菜……绍兴至今每家每户的厨下,几乎都有一只大缸是用来腌菜的,大有“畜菜御冬,民事所亟”的古风。丁口兴旺之家,还须腌上两缸,作为家庭常备的小菜。腌制小菜,已成为“过日子”的一项实际内容,也是过得实在的一种象征。所以,在绍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夫妻长淡淡,腌菜常下饭。”在绍兴罗门之内,有一座“观齑桥”;在市中心,有一座“酒务桥”,取一家之政观于齑,一郡之政观于酒之意。显然,“观齑桥”的命名,寄托了先人的良苦用心:为了使子孙后代不丢掉制作腌莱的习俗。

能否腌制拿得出手的小菜,往往是衡量一位家庭主妇是否聪明能干的标准之一。在浙江景宁山区,有“看咸菜相人家”的习俗。旧时来客,主妇在上莱时:,必须上四色以上的咸莱,甚至咸莱满桌。客人根据咸菜种类多少和质量优劣,评判主家夫妇勤懒贤愚。

咸菜一般是为了下饭。但景宁一些山村还有“吃咸菜”之俗,或称“点茶”。农闲时,妇女相互串门,为了招待难得上门的姐妹们,主妇除了冲泡上好的清茶外,还要端上四碟以上的咸菜佐茶。在女人们边吃咸菜边饮茶边聊家常的时候,如果有熟悉的男子来串门,只能饮茶,不能吃咸菜。若男子执意要吃,女人们就会说:“吃了不长胡子!”这样,明事理的男人会知趣地离开,以便女人们说悄悄话。

在江西城乡,亲戚邻里之间,人们往往用自家的小菜作为馈赠的礼品。一家腌制出可口的小菜,每每要邀左邻右舍来品尝,成为街坊邻里的一件美谈。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在浓浓的乡情乡思中,其中有一件忘不掉的就是家乡小菜,或者是自家制作的小菜。十些农村大娘大嫂外出探亲,也不忘带上装满家乡小菜的一两个瓶瓶罐罐。

腌制大咸的小菜,实际上是老百姓生活水准低的一个标志。但正是这种低水准的生活,使许多人养成了嗜咸的习惯。长期以来,我国北方人形成爱吃咸食的习惯,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口重”。北方人做菜时盐和酱油放得太多,使菜太咸。有许多家庭咸菜、大酱不离桌,甚至一餐饭就是“大葱蘸大酱,煎饼卷咸菜”这种烹调和饮食习惯很不好。因为长期过量地吃盐,与患高血压病有密切关系。在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的今天,我们应该摒弃传统食俗中的不良嗜好。

民间小菜的腌制,讲究时令和技术。在江西波阳县,无论城乡,百姓人家都有腌制咸菜的习俗。春天,人们腌制“春不老”夏天,家家户户晒麦酱、腌酵豆豉豆干;秋末冬初腌制红辣椒、萝卜干。腌制小菜,有诸多讲究。如制作小菜的原料不能沾生水,装小菜的坛坛罐罐要干净,不能沾油。最关键的一点,是不能“走风”。“走风”即变质,不好吃或不能吃。

如今,民间小菜已经走出家庭,走出乡村,成为一种新的食品加工行业。许多颇有名气的小菜,早已成了该地区食品工业的拳头产品,如四川榨菜、萧山萝卜干等都成为市场的品牌。在中国老百姓业已摆脱贫困的今天,民间小菜所承载的应该是乡情,是闲趣,而不再是无奈和苦涩。

九、南北糕点

我国糕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先秦《周礼·天观》一书中就有“笾人羞边之实,糗饵粉粢”的记载。笾,是盛食品的竹筐;羞,进献的意思;糗,指炒米粉或炒面;饵,是糕饵或饼饵的总称;粉粢,指以米或米粉为原料制作的食品。战国时期楚人宋玉在《招魂》赋中写道:“柜妆蜜饵,有帐惶些。”“糗饵粉粢”、“蜜饵怅惶”都是我国最早见诸史载的糕点糖食名称。数千年来,制作糕点的食俗在我国各地传承沿习,逐步形成了京、沪、苏、粤、川、鲁等许多派系。下面就以四川糕点为例,对糕点的发展作一轮廓式的描述。

西汉扬雄在《蜀都赋》中描写当时全国五大都会之一的成都时,特别提到“调手五味,甘甜之和,说井肆上有甜味为主味的糕点出售。晋代左思在《蜀都赋》里写道:“奇物崛诡,奇于八方,布有檀华,面有桄榔”这时的“面有桄榔”就是指桄榔形的面点心。隋开皇年间(581~600年),峨眉县就有了专门生产“峨眉糕”的作坊。到了唐朝,四川的糕点品种多了起来。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到成都西郊,当地宦吏供奉了各式点心,其中一叫富油饼,糖重油多,色香味形俱佳,唐玄宗很喜欢吃,后来被称为“明皇饼”当时忠州还有一种用芝麻做的饼,俗称“胡麻饼”,据说自居易很喜欢吃,还将这种饼赠送好友--万州刺史杨归厚,并题诗一首:“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以辅兴无?”

唐末和五代时期,四川糕点继续发展。这一时期四川有两种糕点很有名,一种叫“红棱饼”,是前蜀王建时期宫廷内例行赏赐臣下的糕点;另一种叫“芙蓉酥”,传说后蜀盂昶在成都遍植芙蓉,成都因之称为芙蓉城,有人以糯米为原料,制作一种糕点,取名芙蓉酥。在今天的川式糕点中,红棱饼和芙蓉酥仍是著名的品种。

至宋朝,四川糕点业有了更大的发展,一个工艺精细、品种繁多、生产与经营有自己传统和特色的糕点行业,已初步形成。大文学家苏轼曾有赞美糕饼的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从诗中的描述来看,当时糕点制作,其原料与工艺,尤其是点心包馅的技术,都与现代相差无几。

明清时期,四川糕点业更为发达。明代,四川已能制作蜜饯。那时还有一种“光饼”,用作军中干粮,可见生产规模之大。清代,四川糕点的花色品种更多。清人傅樵钝在《成都通览》中,专章介绍了成都的糕点,具体列载了138个品种,还不包括蜜饯产品和炒货。

鸦片战争以后,西式糕点渐渐传人中国。四川也不例外,西点在制作上重用乳及乳制品,用料讲究,造型新颖,松酥软润,奶香浓郁、如精美的裱花大蛋糕等。

中国各地糕点,不仅在制作方法、选料配比、品种口味、色彩造型等方面各有特色,而且在其创制上,大都有一些生动的传说。这些传说,为中国食俗增添了鲜活的内容和盎然的情趣。

糕点上的传说,大都与历史上的帝王将相、历史名人有关。如安徽寿县的名点“大救驾”,是叶种用面粉、猪油、香油、桔饼、桂花、青丝、红丝、核桃丁等料配制油炸而成的糕点。这种糕点成品色泽乳白,形扁圆,中间呈急流漩涡状,多层花酥叠起,如金丝盘绕,清晰不乱。因有多种果料,入口鲜香酥脆,热吃味道更美。按照糕点起名的惯例,这种糕点本应叫“酥”、“糕”之类,但它却起名为“大救驾”。这里有一个传说:据传,公元956年,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前,曾与南唐驻寿县节度使刘仁膳交战,苦战九个多月才攻下寿县城。因劳累过度,赵匡胤不思饮食。厨师设法研制了一种圆饼献上。赵匡胤尝试可口,食欲顿开。后来,他做了皇帝,称此点心救了他的驾,“大救驾”因此得名。

有的糕点虽然在名称上看不出与帝王的瓜葛,但因帝王的品尝和褒扬而身价百倍,成为名点。如江西贵溪灯芯糕,就是如此。相传清朝乾隆皇帝巡视江南时,途经贵溪,吃了龙兴铺的灯芯糕后,大加赞赏,挥笔题词:“京省驰名,独此一家。”有了这么一个传说,贵溪灯芯糕旋即成为畅销全国各地的名点。

有的糕点因为与几代帝王将相有关系,而成为人们喜爱的名点。如合肥麻饼,就是人们用以待客和相互馈赠的名点。相传在北宋时,合肥有种“金钱饼”,只有铜钱大小,实心无馅。春节期间,人们将它撒给拜年的儿童,图个吉利。元末,朱元璋占据滁洲,合肥人张德胜集结乡里子弟响应,他们组成水军前往裕溪口。为了激励士气,张德胜派人到合肥定做一种大“金钱饼”,以糖作馅,酥甜可口。水军吃到这故乡特制的饼,士气大振,终于将元军击败,并乘胜夺取了采石天险。朱元璋闻讯大喜,称特制金钱饼为“得胜饼”。到了清代光绪年间,李鸿章官府的主事刘东山回合肥开刘东泰杂货店。他改制合肥麻饼,增加重量,讲究色香味形,要求麻饼上下表皮的芝麻籽粒饱满,厚度均匀,并在门市上现烤现卖,每人限购一个。后来,又将十个麻饼包成一筒,贴“合肥刘东泰大麻饼”红纸金字标签,于春节前送八百筒给李鸿章。李尝后认为“风味俱佳,堪与苏点媲美”,便将麻饼分送大臣。从此,刘东泰麻饼名声大振,成为全国有名的糕点之一。

有的糕点则因为与历史名人有关而名扬四方。如安徽庐江小红头、江西九江桂花茶饼都是如此。庐江小红头原名饽饽,又叫油糖烧卖。其外形如石榴花,顶上十点红,得名“小红头”。相传,清乾隆年间,清军著名将领吴筱轩是庐江县沙虎山人,奉命出征,随军家乡厨师常为他做此点心,很受他的赞赏。该厨师回乡后继续做这种点心卖,深爱人们喜爱。到光绪年间,小红头成为贡品,遂闻名于世。九江桂花茶饼的制作始于宋代,据说,苏东坡的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就是赞美九江桂花茶饼的。因苏东坡的推崇,这种茶饼也就成了畅销不衰的江西名点。

如果说“名人效应”是中国糕点的一个方面,那么,中国糕点的另一方面则显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美德。成都凤尾酥即是一例。成都风尾酥相传始于明代。据说是一对开面馆的夫妇偶受启发创制的。一天,收堂以后,夫妇俩收拾案板,不小心碰倒了半罐化猪油。他俩心疼地忙将油赶进罐里。见案上还是油晃晃的,便用没卖完的熟面把猪油沾净,习惯地揉成疙瘩随便放置案上。第二天,他俩将面疙瘩放进油锅里炸,哪知,那面疙瘩在油锅内迅速冲高、舒展,冲高的那部分若云,若雾,若轻纱,若鸟羽,非常美观别致。夫妇俩受此启发仔细琢磨,很快制成了名点心风尾酥。

新都桂花糕的创制也是如此。相传明代中叶,四川籍状元杨升庵在老家新都广种桂花,每到农历八月,丹桂飘香,引来游客无数。新都城里有个做糕饼卖的小贩刘吉祥,从桂花引来游客得到启发,于是收集鲜桂花,用糖蜜制成桂花糕,食者无不交口称赞。于是新都桂花糕一时名声大噪,成为代代相传的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