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武侠系列之百花杀
48109900000011

第11章 兄弟相聚

转眼三年过去,这年为顺治三年。摄政王多尔衮早已被封为“皇叔父摄政王”,其俸禄、冠服、宫室之制均超过一般亲王,清廷上下,均已多尔衮马首是瞻。而番邦属国,也只知有摄政王而不知有皇帝,其位高权重,可见一斑。

清军入关后,顺势夺下北京。福临于北京登基为帝,并将北京定为都成,而沈阳作为陪都。为了使汉人臣服于满清,摄政王多尔衮定下多项改革措施,其中多数有利于满汉融合,稳定政权。但还有几项却让百姓生活无望,苦不堪言,各地农民起义不断,使得********激化。例如圈地政令,剃头令等。清廷对于反抗之举,一向采取雷霆镇压。镇压农民起义中,以扬州与嘉定最为惨烈。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尸骨满地,血流成河,死伤无数,惨不忍睹。

清廷的雷霆镇压,不但没将反抗之火扑灭,反有燎原之势。各地反清起义不断,南边又有南明余党为患,多尔衮为此忧心忡忡,而令他最为担忧的饿,莫过于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嵩山少林寺。、!

十年光阴山中飘然远逝,对于玄明来说,这十年是他证实玄静清白的方式,更是他自我反省悟道的路程。从起初的肩不能提,手不能挑,千斤玄铁在脚间哗哗作响,玄明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去适应;从开始的苦不堪言,到现在的顺其自然,玄明发现自己的心态越发平静,而眼界也越发开阔了。

这日,玄明照旧早起,上山砍柴,却偶遇方丈,十年未见,方丈越发老迈,而自己也是满脸胡须,披头散发,如同山林野人一般。若非方丈身着袈裟,玄明险些认不出他来。

“罪人玄明,拜见方丈!”玄明唯恐以徒弟自居会冒犯方丈,故而以“罪人”相称。

“玄明,你可曾‘放下’?”方丈声音沙哑,以不复当年。

“弟子在这悟道十年,终是明白那日师傅所言,师傅是要弟子放下红尘俗念,斩断尘世牵绊,一心修行!”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方丈毫不掩饰赞赏之意。

玄明忽地跪下,道:“方丈,请恕弟子愚钝。弟子虽悟得此番道理,但骨肉亲情,实在难舍!这十年来,玄明未尝一日忘怀玄静。”

“阿弥陀佛,佛语有云: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方丈为玄明解开千斤锁链,道:“既然做出抉择,便下山去吧!”

玄明知晓方丈用意,与方丈再拜几拜,回到山间茅屋,简单收拾了下行礼,便下山去了……

因玄明早已被逐出少林,已不再是少林弟子,故而得到方丈应允,可以不过十八铜人阵便可离开寺庙。玄明下山后,思忖着该往何处去,可周望去,举目无亲,而玄静也不知去向。久久思虑之下,便往老家杭州而去,二十多年已过,不知是何观景?

玄明一路南下,只觉到处人心惶惶,贼盗出没,衙差官兵如狼似虎,过关查探,若是包袱里有些白货,都被守城贪了去,物主若是想要理论,定然拳脚相加,不论死活。更有路上抢匪,光天化日,谋财害命,而过往行人,麻木不仁,视若无睹,如此种种,多不胜举,早已屡见不鲜。而最让玄明感到诧异的是,为何官兵身后留一长辫,而身着衙服上,赫然写着“清”字?

当玄明行至安徽境内,过城时,路上竟被守城官兵逮住,一把扯下玄明包头玄布,大喝道:

“好啊,竟敢假充和尚,头发胡子一大把,拉去剃了!”

不等玄明解释,两个官兵便将玄明拉到胡师傅处,胡师傅乃远近有名的侩子手,做了半辈子的屠夫,如今满清朝廷颁下“削发令”,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因为没有剃头匠,硬是被拉来给人剃头。起初拿捏不准,好几个都被剃得鲜血直流,嚎嚎大哭。正所谓孰能生巧,手下多练习几个,胡师傅竟然也成为剃头能手,还能说出一番心得来。

胡师傅就又有人被送来,将剃刀往皮革上拉忽两下,见玄明也不反抗,边哼着当地小曲,边给玄明剃头。玄明本是出家弟子,对剃发之事,倒没一般人那般执着。没过多久,胡师傅就给玄明剃了半头,还给他扎了辫子。

玄明见此番情景,不禁问道:

“师傅,为何与我扎了辫子?”

这胡师傅人倒不坏,道:“看样子,小师傅真是从和尚庙出来的,竟不知如今天变了。京城里坐着的,是满清的皇帝咯!”

天变了……

玄明轻叹一声,没了言语。

胡师傅觉玄静面善,见他年纪不大,一把胡子怪是吓人,便嘱咐玄明莫动,为他剃起胡子来。胡师傅手艺越来纯熟,三两下便把玄明的胡子剃得干干净净。

“呦,原是一俊俏后生!”胡师傅不禁感叹道。

听胡师傅这一唠嗑,附近的几个官兵也往这瞧来,看到玄静面容俊俏,与方才简直天壤之别,也不禁吃了一惊,随即几个跟着调笑玄明来,道:

“如此俊俏男子,当真罕见啊!”

“哈哈,是啊,是啊,不知娶了媳妇没?”

此言一出,又是一阵大笑。

一闻此言,玄明顿时满脸通红,如坐针毡。不敢看其他人,拿了包袱,匆匆离去,而身后又是一阵讪笑。

而这一切,都被一位隐身于车驾内的男子望见。跟随车驾的奴仆将一块令牌交给守门官兵,官兵们立刻跪地恭迎,不敢怠慢。

只见男子隔着车帘与手下交代了几句,随即,车驾缓缓驶进城去……

刚入城没多久,天便下起大雨。玄明无奈,躲进一家破庙内暂避。奈何这座破庙是几个凶悍乞丐的地头。几人回来后,见玄明不请自来,很是恼火。不问缘由,对玄明便是一阵拳脚相加。

玄明虽在少林二十多年,但戴罪留寺之时,早将一身武艺尽数忘去。起初还能招架几下,但很快便被来人打得口吐鲜血,踩压在地。

几个乞丐口中竟是粗言脏话不说,还将玄明的包袱夺来,翻看之下,才知道玄明也是个叫花子,几句不爽,便往玄明身上踹去。

“住手!”门外身着华服之人突然出声制止。

还未等几个乞丐弄清来者何人,便被一阵拳风打得手骨尽断,哀嚎大叫,满地翻滚。

玄明虽被打得口吐鲜血,但是多年来砍柴挑水,将身子骨练得壮实了,竟觉伤势不甚严重。勉力起身,想向来人道谢。

“多谢阁下……”话还未说完,玄明望着来人,竟说不出话来。

来人见到玄明,也是激动不已。

两人相视无言,却湿了眼角。玄明抓住来人臂膀,以确定自己是否认错人。而来人也抓紧了玄明的手臂,激动得无以复加。

“哥!”玄明泪如雨下,激动的叫道:“哥,是你吗?”

来人也两眼发红,点头道:“弟,是我,我是修元啊!”

“哥!”玄明大叫一声,两人喜极相拥,互述兄弟之情。

唐晋瞪了眼地上哀嚎的乞丐,怒道:“都给我滚!”

随即几个乞丐相互搀扶着,落荒而逃。

唐晋拉过玄明,立刻吩咐下人取来酒肉,两人就在这破庙开怀畅饮起来。原本玄明还顾忌少林忌酒肉的条文。但转念一想,如今自己也算还俗,现下与兄弟相聚,更不能扫了大哥兴致,随即一碗下肚,先干为敬。

“大哥,这些年来过的可好?”玄明问道。

唐晋给玄明斟满美酒,随即叹了口气,道:

“说来话长啊!”说完,也干了一碗酒。

唐晋知玄明在山中数十年,与自己当年一样,对外界事物一概不知。便将自己逃下山后所遇之事,省去紧要的说了。唐晋告知玄明,自己本在大明为官,奈何大明日渐败落,逆贼李自成纠结叛贼攻入京城,逼死崇祯皇帝。而清军后来入关,赶走了李自成,为大明报此血海深仇,故而唐晋委身清廷,做了满清的官,当是报答满清。

虽说玄明出家多年,本该四大皆空,但自幼深受父亲李辅国影响,心中早已认定自己是大明子民。如今李自成害死大明皇帝,便是灭国仇人。而满清赶走李自成,对大明子民,却有恩情。但玄静一路南下所见大清官兵,烧杀抢掠,恶迹斑斑,实难产生好感。既然大哥是为报恩情才委身清廷,自己也却是不该多加怪罪。

唐晋见成功说服玄明,便想让玄明同自己一同效力清廷。但玄明一直以不愿为官而婉拒唐晋,唐晋知此事急不来,得从长计议,便不逼迫玄明。

本想让玄明待在身边好多加照料,但玄明一听闻唐晋来到安徽是为公事,不想拖累兄长,不愿随行。唐晋无奈,最后只有写了一封书信交与玄明,并派人一路护送玄明回杭州。

翌日,唐晋让自己的管家德福护送玄明回杭州。兄弟两在桥头依依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