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的德育工作
48092900000020

第20章 个体创造心理修养

第一节 创造与创造力

创造就是创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理解是指提供新颖的、独创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活动。比如,科学发现、技术发明、艺术杰作等。广义的理解,是指对个体所提供的前所未有的产物的活动。比如,一种对问题的创新的解决,以及一种新的思路等。因此创造或创造活动就是指提供新的、首创的、有社会意义的产物和活动。

创造根源于人的创造力。创造力是人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其中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技能是创造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人类社会进步史就是一部依靠人的创造力不断创造和创新的历史。牛顿定律、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现,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邓小平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都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里创造、创新的结果。但是,长期以来人们所崇拜和赞扬的往往只是科学家、发明家创造发明的结果,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记载的也仅仅是一些具体的成果,很少有记载这些成果是怎样发明的,很少谈他们创造活动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即研究人在此过程中的创造力。事实上,创造力是人类最基本的能力,它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诞生,并随着人的发展而发展。人类正是靠自己的创造力摆脱了愚昧,走出了野蛮时代,跨进了现代的文明。

对创造力有各种不同的认识。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的看法。他认为创造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发散思维”的发展水平。吉尔福特在研究人的智力结构时发现思维形式主要有两种,即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所谓聚合思维是指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传统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有组织的思维方式;所谓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既无一定方向,又无一定范围,不墨守成规,不固循传统,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是这种思维的特征。一般有这样三方面的特征。

第一是流畅性。指其心智活动流畅,能在短时间内表达出较多的思想内容,思考问题反应迅速。

第二是变通性,是指思考问题灵活多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维的思路广、方向、角度多变。

第三是独特性。是指对事物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见解,观念新。

心理学家林传鼎教授认为,创造力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特质和能力,一般在解决问题中才表现出来。创造力要素有六个方面:第一是能力,包括流畅的观念、高于一般的智力、高的知觉能力与模式认识能力。第二是认知风格。第三是价值,高度评价复杂问题,对双关性或模糊性问题进行分解和整理。第四是目的。第五是信条,包含关于自己的潜力,关于创造性产物本质及过程的一系列信念。第六是策略,指有助于发动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综合各种观点,创造力主要内容有:创造力的核心成分是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同发散思维水平有关。创造力与智力的相关状况同人们的智力发展水平有关,低智力中的相关性要高于中等以上智力者的相关性。创造力和智力是不同的能力。创造力与智力中的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因素有关。创造力具有复杂的特质,同测试条件也有关,对测试者在测试中的反应给予奖励,有利于创造力表现。

创造力是个体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的能力。它和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对人的创造力的研究开发一直是人们十分重视的课题。研究和实践表明,一个人的创造能力,通过教育和实践是可以认识和提高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长期坚持“创造工程”的培训,最后发现,通过创造工程训练的毕业生,发明创造和获得专利的方法的速度,平均要比未经过训练的人高出三倍。梅多和帕内斯等人在布法罗大学通过对330名大学生的探索和研究,发现受过创造性思维教育的学生,在产生有效的创见方面,与没有受有这种教育的学生相比,平均提高94%。另一次测试还表明,学完创造方面课程的学生,同没有学过这类课程的学生相比,前者在自信心、主动性等方面的能力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第二节 青少年创造心理及其影响因素

一、青少年创造力及其心理表现的特点

创造力的表现不仅有个体的差异,而且同一个体不同的年龄阶段及表现也不相同,青少年创造力及其心理表现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青少年创造力处于一般问题解决向创造发明过渡

一般解决问题的能力,儿童即有。当一个幼儿想去拿高处的一个皮球,发现即使踮起脚也够不到。这时他运用过去习惯的方法和手段已经无法解决,困境迫使他去寻找新的办法,于是他找来一根木棍,将皮球捅下来,或拿一把椅子,爬到椅子上去拿等等。问题解决了。虽然在解决问题采用了新的方法,但仅是解决问题而已,没有产生新的创造性的发现成果。

然而,发明创造这种能力并非每个儿童都有,它是个体的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依赖于几方面的因素,首先,需要丰富的知识经验,因为创造发明不是幻想,而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创造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假如对前人的经验知之甚少,要创新等于无米之炊,是不可能的。其次,要有较发达的智力。要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第三,要有较成熟的意志和个性,任何发明创造都是十分艰辛的工作,其间历经挫折和困难,没有一定的耐性或意志不坚定者是不可能成功的。

由此可见,发现创造所要达到的条件要到小学高年级和初高中阶段才会逐渐发展起来。创造发明的倾向常常是从少年时期开始的,到青年期成熟。考察一下青少年科技发明展览会,就会发现绝大多数成熟的发明都是由青少年而不是更小的儿童完成。

(二)青少年创造力正处在创造发明能力最佳的发展年龄段

任何能力的发展都有其最佳发展年龄阶段。比如知觉能力最佳发展年龄是在10~17岁,记忆动作最佳发展年龄是在18~29岁,比较和判断的最佳发展年龄是在18~19岁。

创造力也同样如此,不同的专家从各自的领域进行研究后:美国学者莱曼研究了几千名科学家、艺术家和文学家的年龄与成就,认为25~40岁是成才的最佳年龄。罗斯门对701名发明家进行调查,发现其中61%的人在25岁前就已经有了第一个发明,在40岁以后开始有发明的仅占3.6%。从统计数字中可以看到各领域的最佳创造年龄区平均是从25~30岁开始,中国历史上的许多记载也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如历史记载王勃14岁写成《滕王阁序》,白居易16岁写了《赋得古原草送别》,我国现代文豪郭沫若27岁开始写诗集《女神》,剧作家曹禺写《雷雨》时仅23岁。再看国外,美国发明家爱迪生21岁时创立了微积分,美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完成狭义相对论时,仅26岁。

(三)青少年的独特的创造力

青少年的整个身心发展都处在儿童期向成年期过渡阶段。由此决定了青少年的创造力发展独特性,表现在:

1.青少年的创造力常有更多的现实性。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儿童经验不足,能力有限,但期望高,所以带有幻想的成分。而青少年经验丰富,能力强,他们的创造想象多半是来自于现实的困境,创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因而创造力带有更多的现实性。

2.青少年的创造力带有很大的主动性和有意性,表现领域广。青少年的创造力常常是在解决问题中产生和发展,因此,新的问题的出现成为激发青少年创造生动性和有意性的直接动因,他们常常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主动地提出新问题,并有意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儿童则不同,他们多寄望于成年人的帮助。同时由于经验的积累,青少年比儿童在更多的领域表现出创造力,他们经验虽不如成年人,但智力水平已接近或达到成年人水平,因而具有远远超越儿童的创造力表现的广度和深度。

3.青少年的创造力、创新意识更强烈,更少保守倾向。因为青少年刚从儿童年代迈向成年,没有成年人固有的认识,没有成年人许多不易改变的习惯。而正是这些固定化的认识和不易改变的习惯成为成年人创造力发展的障碍。

4.青少年在创造活动中创造热情高,思维更敏捷。成年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被自觉不自觉地喜欢用习惯了的思维方法去思考,当不能奏效时,很难从这种思维的习惯中解脱,也即有一种思维定势。而青少年恰恰较少这种习惯思维,因而思路开阔敏捷。同时青少年热情、奔放,充满对新世界、新事物的憧憬,并有一种不断追求新目标的欲望,使青少年的创造热情高。

创造力是青少年时期发展和积累的最重要的能力,每一个青少年朋友想要立志成材,有所发明创造,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朋友听到创造和发明这个词时,往往还心存疑虑,有人说,创造发明是科学家和发明家才能做的,也有人说,只有天才才有创造,更有人把发明创造看得神乎其神。

事实上,创造确实是科技发展的灵魂和生命,科技发展也离不开创造。但这并不意味着创造。

发明就仅限于科技领域。实际上,创造、创新各个领域都有存在。名篇佳作是创造,学习方法提炼是创造,工作方法的改进、工作制度的改革都是创造,改革就是创新,我们生活在改革的年代,实际上就是生活在创新的年代。无论是科学创造、技术创造、文学创造、教育创造、管理创造,都大有可为,创造没有性质之分,只有形式之别。

同时,创造也并非只有天才所为,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除了低能的病者外,人人都有创造力,都有创造的可能性,只是程度表现不同,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汽车的发明是创造,技术上的功能改造,工作方法的创新也是创造,只不过我们称为天才的往往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但它并说明小的改革、创新就不是创造,它们只不过是创造的层次差别而已。

再者,创造也并非神乎其神,而是有规律可循的。

因为任何创造活动都必须经历某些必不可少的阶段和过程,任何创造活动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等等。我们常听说,一个苹果落地,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又说阿基米德在洗澡时,浴水溢出,发现了浮力定律,其实这是局外人的误解,他们的这些发现是借助于他们平时已在不懈的研究基础上的顿悟,否则为什么年复一年苹果落地偏偏牛顿发现了呢?还有对某些发明创造领域的不了解,使我们容易产生一种神秘感,所说隔行如隔山,事实上如果我们辟开成果实体,而抽象出方法的话,你就一定会发现创造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

二、创造的因素

每个人都有创造力,青少年时期是创造力培养的关键时期,那么,为什么有些人成功,有些人不成功呢?事实上,创造力和许多因素有关,正是这些因素的差异导致了人的不同的创造力和创造结果,主要有这样几个,想象、灵感、机遇。

(一)想象和创造

想象是人脑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人的各种有意识的活动都离不开想象的作用。人总是在劳动之前,就预想到了劳动的结果。马克思曾指出:蜜蜂在蜡房的建筑方面使某些建筑师感到惭愧。可是最拙笨的建筑师比最灵巧的蜜蜂所优越的地方就在于建筑师在蜜蜂用蜂蜡来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这个蜂房构造成了。在劳动过程的终结时所获得的结果,是在劳动过程的开始时就已经存在于劳动者的想象之中了。

想象还可以帮助我们在头脑中“见到”无法加以亲自观察的事物。如对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即是如此。想象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作用,例如我们对文学作品、艺术表演、音乐、美术作品等欣赏。如在人际交往中常说的“设身处地”等。不仅如此,想象在创造活动更具有重大的意义。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普朗克也曾说“每一种假设都是想象力发挥作用的产物。”科学创造需要想象,文艺创作也需要想象,一个作家在构思作品、塑造人物时,更需要通过想象,产生身临其境的各种情节。

想象有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之分。所说再造想象,是根据别人对某一事物的具体描述(言语、文字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有二层含义,一方面是指形象不是独立创造的,而是根据别人的描述、示意再造出来。如我们读了鲁迅的《阿Q正传》眼前就会出现一个活生生的阿Q形象。另一方面是指这些形象是经过自己的大脑对过去感知材料加工而成,比如当我们读罢《狼牙山五壮士》,五壮士英勇的形象会栩栩如生。再造想象也常包含着某些创造的成分,所谓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形象的心理过程。在创造新技术、新产品、新作品之前,人在头脑中必先构画新事物的形象。比如,鲁迅在创作阿Q形象时,必先在头脑中预先勾画出阿Q的外貌、性格等,这就是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比再造想象创造的成分更多一些。不同的人之所以有不同的创造力,在于有的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能力的差异性,因此要提高自己的创造力,注重创造想象至关重要。

创造想象是创造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历史上许多科学家都十分重视创造想象力的开发。爱因斯坦的想象力是惊人的,当他十六岁时,就给自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有人追上光速,他将会看到什么现象。光速每秒30万公里,谁能达到这个速度?在一般人看来,这只是一个青年人的瞎想,而这正触及了当时牛顿物理学中的根本矛盾,引起了爱因斯坦对相对论的深入思考。还有开普勒提出的行星运动三定律,哈维发现血液循环,法拉第的力线和场的观念的提出等等,都是以创造性的想象为先导的。

(二)灵感和创造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提出苯分子的环形结构,为有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回忆起发现时的情景说:“……事情进行得不顺利,我的心想着别的事了。我把坐椅转向火炉,进入半睡眠状态,原子在我面前飞舞,长长的队伍,变化多姿,靠近了,连接起来了,一个个摆动着,回转着,像蛇一样,看,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在我眼前旋转,我突然惊醒,那晚我为这个假说结果工作了整夜……”就这样,他从“咬住了自己的尾巴的蛇”得到启示,豁然开朗提出了苯分子的环形结构。《辞海》是这样定义灵感的:“灵感是文艺、科学活动中因思想高度集中、情绪高涨而突然表现出来的创造能力。”也就是说从心理学角度看,灵感或者说直觉、顿悟。名称不一,但都是指这样一种事实,即长期思考着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而突然获得解决的一种心理过程。

灵感产生的条件是由实践提供的,是在自觉思维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首先思考者头脑中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观察资料的积累,对问题经历了反复、紧张、艰苦的思考,到了挥之不去的程度,直至思想饱和,以至陷入僵局。这时,把问题暂搁,放一放,去从事其他活动,有意识转换一下环境,使紧张的大脑思维活动得到调剂、缓解,大脑不受压制。这时下意识活跃起来,易接收潜意识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导致原有的神经活动和认识心理结构的重构,产生联想,并和神经活动系统“耦合”,导致灵感产生。然后再通过思维的鉴别,有用的便成为创造性设想。

灵感迸发一般有两种方式,联想式和省悟式,所谓联想式是指,当人们对某个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紧张的研究而不得其解时,后来经某一事件的刺激、启示、触发下,思维顿时产生联想,豁然开朗,迸出创造性的新设想,使问题得到解决。所谓省悟式是指通过内在省悟,内部“思想闪光”而产生的灵感,由此可见要想孕育和捕捉灵感,最重要的在于一是对问题的执着的追究,要明确问题,集中精力,排除困难,不怕挫折。二是充分利用潜意识活动的作用,对思维要有张有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愉快的情绪,要善于记录突发的念头、新意、妙想。所以要提高自己的创造力,挖掘自己的潜能,把握灵感是重要的一环。

(三)机遇与创造

20世纪30年代,英国帝国化学公司佩林等人在用一氧化碳和乙烯进行高压反应时,反应塔的压力下降,许多实验人员见实验无望而纷纷离去,佩林等人坚持实验,以后他们在拆除装置时发现有少量白色粉末,这种粉末具有优良的性能,能冷拉成丝或压成薄膜,具有抗化学性和电绝缘性,这就是今天广为使用的聚乙烯。这种在观察和实验中偶然发现的出乎人们意料的新现象、新事件,即机遇。

创造活动中应重视和善于捕捉机遇,同时人们能否及时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利用机遇,成为是否富有创造力的重要标志,机遇的发现有的是在科学研究中,有的是在日常观察中,有的甚至在闲玩中出现,尽管其表现形式不一,但意外性和异常性是它们的共性。所以一个具有丰富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充沛的想象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创造者,才能通过微不足道的小事,抓住机遇。达尔文的儿子在谈到达尔文时写道:“当一种例外情况非常引人注目时,人们都会注意它。但是他却具有一种捕捉例外情况的特殊天性,在许多人认为微不足道又与研究似乎没有关系时,几乎不自觉地,将它忽略过去时,他抓住了,并以此为起点。”这正是达尔文所以能发现生物进化论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每一个希望成为杰出创造者的青少年必须培养自己把握机遇的能力。

【事例】

提高创造力的诀窍

一、你是好奇心强的人吗

好奇心每人都有,但强弱程度却因人而异。好奇心越强,发明越容易成功。因此,希望你能精心培养好奇的幼芽。

(一)你遇到新奇的物品时,是否会发生兴趣?比如,当你看到有一种熨斗,头部两侧开有沟槽,你不仅觉得它怪,而且去考虑它为什么要做成这个样子。这种好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想不出来,再去看说明书上写着:它便于熨平钮扣下的皱纹,这时,你会不会觉得很有意思?

你对报纸、杂志上登的有关发明或新商品,是否有强烈的兴趣,甚至剪报留下来呢?

报纸、杂志举办发明奖或智力测验,你是否积极参加?

哪个地方有技术革新展览会,你有兴趣去参观吗?

(二)想到的事情你是否记录下来?

发明成功的一个重要法则是“做记录”。

日本卡车司机斋藤经常带着笔记本,凡是想起一个方案,即便想法古怪,也要不漏地记下来。

有一天,他行车中汽油用完了,便向别的车索取汽油。这得用嘴在橡皮管上吸取汽油,是件苦差使,他便把这件事记下来。以后,他反复考虑这个问题,终于想到:如能在橡皮管里面安上一个泵就好了。后来,他发明了输送汽油的蛇管泵,还荣获了奖章。他说,这完全是靠做记录而得到的成功。

那么,你的笔记本里记下多少个方案和设想?如果记得不多,或根本不记,你最好从今天起备一本记事册,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这对培养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

要记住一些心理学家的智慧之言:“猛然想起的好主意很容易被忘掉,所以一定要随时做记录。”“不成熟的方案积累多了,联系起来便有可能产生一个好主意。”

二、你有亲自动手做的热情吗

你的好奇心是否在水平线以上?每星期是否能记下两三个主意或方案?你想出来的主意能否有独创之处?为发明所花的时间每周有多少?

可是这还只是起点。要想取得成功,还得看你下一步的热情如何来定。

所谓发明的热情是指除了运用头脑之外,还得运用你的手和脚。以前有些人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自己亲手实验一下的热情。

要能自己动手做,这正是发明的出发点,也是衡量一个人对发明的热情程度的尺度。

让咱们都来动手做做看吧。

【操练】

记忆锻炼

操作目的:通过不同方法的锻炼,加强和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操作步骤:根据自己的情况与需要,有选择地或逐一地进行以下操练:

(一)及时复习

1.选择自己需要记忆的内容,集中写在纸上,一般以1—2页为宜。

2.对此内容反复阅读、思考和理解,直至全记住为止。

3.当天晚上,在纸上默写所记住的内容(如果能记得一半以上,说明你的记忆水平正常;如记不到三分之一,可能是学习时未很好地掌握)。

4.要记忆的内容复习一遍,到确信记住时为止。

5.以后,多次重复(3)、(4)两个步骤,把间隔时间、保持率、复习用时记录下来。

(二)形象记忆

1.找一段你想要记住的文章。

2.把它想象成某人的演说或一段台词,让人物在你的头脑中活动起来。着力想象他们的动作和神态,与文章的内容联系起来。

3.过一段时间,再回想人们的形象或活动,以此启发你回想文章的内容,并记录下来,看能记住多少。

4.在纸上写一串无联系意义的数字。

5.通过每个数字的谐音,尽量使其变成一句语句。再将这语句的内容化为形象的活动,在头脑中演示一遍。

6.通过回忆这些形象的活动,复述出那串数字,看能记住多少。

(三)夸张联想记忆

1.设计一组自己熟悉的联想物:如汽车、香蕉、卷尺、物理、海水、保持率、气象、卫生、一茶杯、工作。

2.把要记忆的单词之间,通过联想,一一对应联系起来,联系时的夸张想象越奇特越好。

3.回忆时按对应联想物的顺序,通过联想,一一展开。

4.从“汽车”开始,连环地通过想象复述所有10个单词。

5.自己找一组要进行记忆的内容,再进行一次操练。